
暂无个人介绍
人工智能是当今关注度极高的一门新兴技术,现已经与多个学科领域相结合,其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它正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并快速演变成各种形态渗透到各个领域。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一场颠覆性的变革。 现在更多的,我们把人工智能当一种工具,帮助人类解决问题,取代重复性的工作,创造商业价值。信号旗创始人庄志强推出了首款人工智能产品全知之眼(All-Seeing Eye,ASE)图像知识获取解码器,获得了2017年云栖大会·深圳峰会颁发的最具技术突破奖。他们想利用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开启人工智能的各行业应用场景,将人类从重复、机械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产品重在突破传统的理念和方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开发智能化的应用平台和系统以适应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以及现代供应链的需求,通过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进出口企业构建一个智能化的跨境贸易及供应链作业平台。他们的愿景是打造一个线上线下融合、互联互通的,集进跨境贸易、供应链为一体作业生态系统,为进出口企业的作业及管理带来便捷、高效的完美体验。 信号旗的创始团队,是几个来自支付宝、百度的技术专家和“海归”。拥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创立伊始,团队就立下了半年之内拿出第一款产品的flag。国际贸易单证来自世界各国,各公司出具的贸易文件格式不一、单证含有符合表格页面结构复杂、贸易文件又涉及税收和检验检疫对精度要求极高。团队为了“智能去人力化”这个目标,5个月内搭建了数十个机器学习模型、分类器,测试了100多万张单据图像,对策略网络进行了数十次的迭代。最终,用3个月时间完成了技术架构,5个月内将处理精度提高到了90%。然而,初创团队碰到的几个“大坑”,他们也没有幸免,”招人难“就是一个。创立之初,团队怎么也招不到满意的运维专家、数据库专家,这就带来了一系列的尴尬场景,产品的开发版一旦发布至生产环境,经常会遇到配置、性能上的各种问题,对产品的开发进度造成了极大影响。庄志强认为,人不能将就,团队要各有各的强项。人选不对,团队很平庸的话,所花时间和成本都很高。所以,人很重要,对人的要求绝对不能放松。 作为连续创业者,庄志强认为CEO要把责权利,把事情明晰化,碰到问题要担当的坚定的去执行。要学会分享,跟团队、投资人分享。要明白:分出去一些东西,就会获得一些东西。 主讲人介绍: 庄志强信号旗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创始人 & CEO 视频链接: https://yq.aliyun.com/video/play/1009 关注创业大学:《创业在路上》了解更多创业故事,《资本说》get更多投资观点~ 创业大学: https://chuangke.aliyun.com/college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与之相配套的智能家居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市场需求增长之时,不少家电企业、IT企业、安防企业纷纷转型,投身到这个新兴市场中,推出一系列智能家居类产品,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朱文廷认为,中国的大消费起来了,在大消费领域里又看到,人居空间里有很多是值得改变的。而在今天生产力的条件下,我们已经有能力去改变它,做一些创新的东西。并且始终坚持立足原创、立足生活,布局全产业链,把好创意真正做成好产品,不断为大众消费市场带来全球领先的颠覆性成果。所有灵动空间、人居空间构成要素都应该是灵动的、模块化的、可移动、可组合、可扩展,更多地把过去的“人被动适应空间”变为“灵动空间为人居服务”。 基于对灵动空间的理解,在Xpower的基础上,做好智慧空间,形成一些非常棒的良性合作。在企业盈利的基础上,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让创新变得更好玩。对于团队,要持续的成长,要扩张式成长,要提出更高的要求,持续的学习和成长。 创新就是更好的生活,所以一定要爱生活,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创意。把好创意真正做成好产品,不断为大众消费市场带来全球领先的颠覆性成果,共同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 对于创业路上的前行者,朱文廷说,“首先要会吆喝,做好宣传,然后把创业当做一笔生意来做。然后要有很好的风控能力,不断地做好风控,让你的财务指标在比较健康的情况下运转。” 主讲人介绍:朱文廷 相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创始人 & CEO 视频链接:https://yq.aliyun.com/video/play/1010 关注创业大学:《创业在路上》了解更多创业故事,《资本说》get更多投资观点~ 创业大学: https://chuangke.aliyun.com/college
大量小微企业兴起,联合办公需求愈加旺盛,带动了众创空间产品的蓬勃发展。85、90后的年轻人开始逐渐对职场、办公环境的需求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一办公模式从无到有,从最初单一的复制借鉴到今天品类繁多的百花齐放,已经进化成对创业者有着致命吸引力的办公地址选择。 为了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央政府发出“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催生了优客工场、3Q、方糖小镇等联合办公空间大批涌入市场。当下,共享办公热潮正盛。但联合办公市场也存在着很多弊端。行业已经开始出现整合,一方面,联合办公优胜劣汰,门槛逐步提高,促进了企业的更新换代,也促使了一部分企业实现合作和合并;另一方面,所有的联合办公都开始讲究盈利,之前高呼以“不盈利理念”构建的大楼逐渐崩塌,联合办公商业模式开始走向正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修炼内容,思量着怎么样进行盈利。 泛互联网的企业和泛互联网+是一种趋势,方糖小镇作为中间的载体,承担起企业赋能的作用和功能。并过对联合办公里面的企业进行筛选,将优质的资源赋给很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提供一些免费的资源,促使企业更快成长,用基础、营销、招聘、融资四大服务将一个企业更快的培养起来。这对早期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联合办公行业来说,选址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不再是地理课本里几个要素就可以解决的,万里江谈到选址时,也反复强调了选址的重要性,十多页表格,三四百项内容;客群也非常重要,而今方糖小镇还未累积足够的客户大数据,需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并随时调整应对策略。并对联合办公进行了高中低市场的分类,对市场等级的选择进行了说明,还分享了自己选择中端市场的缘由。 谈到自己的创业感悟,万里江难免有些激动。首先,创业不要跟风不要盲目,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要反复考量,一定要坚持,不要因为一些挫折或者不如意就放弃。其次,选择的行业一定要是自己热爱的或者是擅长的,这样才能像鱼儿碰到了水,应付自如,自在其中。最后,创业一定要选择主流市场,也可以选择迂回政策,从边缘市场切入,但还是要回归到主流市场,只有主流市场才有无限的空间和市场,来慢慢的发展壮大。 创业是杯苦咖啡。但如果大家相互加一点糖,那创业的过程就会美好很多。希望能让更多创业者在这个有温度的创业社区里启航,一起实现梦想。 主讲人介绍:万里江方糖小镇创始人&CEO 视频链接:https://yq.aliyun.com/video/play/1011 关注创业大学:《创业在路上》了解更多创业故事,《资本说》get更多投资观点~ 创业大学: https://chuangke.aliyun.com/college
创业,对于每一个程序员来说也许都是曾经憧憬的梦想,可是梦想与成功之间难以逾越的距离却也让多少人望而却步……蒋涛,这位曾经的程序员,如今的CSDN掌门人、极客帮基金创始人,当他一路走过时,我们是否可以从他的背后找到一些值得借鉴的东西。今天,我们从资本的角度来看看作为投资人的他,如何资本的浪潮中把握投资这件“小事”? 从最初定位在泛娱乐、云科技和智能硬件,到现在坚持主攻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蒋涛顺势而为,为创业者带来更多的资源和附加值。作为天使基金的极客帮,已经投了不少项目,这些项目在早期的时候更需要帮助,凭借着在开发者、技术层面的创新和积累,他致力于搭建一个把技术和产业连接起来的平台。或许在未来,会和几大巨头形成一个巨大的联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大基金,像跑马拉松一样的接力,一棒接一棒,前后期融合完美,帮助创业者更加健康合理的成长。 那如何得到天使投资的青睐,保证创业项目在存活的基础上,得到更多发展的机会呢?蒋涛先生认为,早期的投资离不开对创始人的考量,创始人自身的素质对早期的创业项目是至关重要的。拥有较强的领导力、创新力、坚韧性是必备的。但对于创业者而言,绝不仅仅限于此,以上都是基础品质。“投资就是投人”,在某种程度上是有道理的。 创业很难,女性创业更难,有的投资人对女性创业者有偏见,不投女性创业者。但不论如何,女性正越来越多的投入到创业中去,是不可改变的趋势。时代的发展给女性生活方式的选择上带来了空前的自由,相信我们在未来会迎来更多的各个领域的女性创业者。希望人们能将每个人作为一个个体看待,而不是以一个群体的眼光想当然的进行判断。但是所有这些偏执的眼光都根深蒂固难以克服。如果我们能够摆脱它们,只是依据认得本身和其优点进行判断,这个世界将更加美好。蒋涛对权大师和appMagics的评价很高,虽然有一些定式,但要保持适度的开放性。 谈及共享经济,蒋涛先生认为,共享经济不仅是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形态,也不仅是实现供需高效匹配的新型资源配置方式。所谓共享经济,实际上就是用新的技术来创造新的商业价值,把过去的一些剩余价值,挖掘和利用出来。在共享时代,或许你可以花费更少的成本去得到更多的服务。 我相信估值对很多投资人和创业者来说都是个磨人的问题,蒋涛先生认为,估值没有固定的模式,现在的价格都在上涨、物价在上涨,创业公司价格也在上涨。那如何合理看待估值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第一、早期阶段的估值并不是越高越好,适度是比较合适的,留下时间去冲刺去证明自己。也就是说跟你自己团队要做的事情有关,把事情做成,把资源拿到,比要一个更高的价可能更合适。(这在B轮以前大概都是合理的)。第二、要选择好投资人,要选择那些不那么纠结价格,也不会对未来的东西有太多的限制,并能够帮助创业者的投资人。第三、不要释放太多,要有一个合理的比例,这样才能在C轮以前有比较充足的控制权。总之,不要把期望值拉太高,过于自信的人要打一个折,过于保守的人要放开一点,这样对公司融资和估值都比较合理。在每个阶段都要跑出预定的高度,不断的尝试,不断的进步,更早的做下一步筹划,在大胆与保守之间,合理控制,用数据说话。最后,还是不要太在意前面估值的高低,比的是最后的成果。 主讲人介绍: 王波 伦敦大学学院硕士。曾担任某大型集团公司子公司高级副总裁,曾在多家移动互联网、O2O创业企业任高级顾问。先后就职于中国移动、思科系统等全球500强企业,参与并主导过多个重大项目和新业务规划。专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互联网等领域。 视频链接: https://yq.aliyun.com/video/play/1021 关注创业大学:《创业在路上》了解更多创业故事,《资本说》get更多投资观点~ 创业大学: https://chuangke.aliyun.com/college
创业,对于每一个程序员来说也许都是曾经憧憬的梦想,可是梦想与成功之间难以逾越的距离却也让多少人望而却步……蒋涛,这位曾经的程序员,如今的CSDN掌门人、极客帮基金创始人,当他一路走过时,我们是否可以从他的背后找到一些值得借鉴的东西。今天,我们从资本的角度来看看作为投资人的他,如何资本的浪潮中把握投资这件“小事”? 从最初定位在泛娱乐、云科技和智能硬件,到现在坚持主攻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蒋涛顺势而为,为创业者带来更多的资源和附加值。作为天使基金的极客帮,已经投了不少项目,这些项目在早期的时候更需要帮助,凭借着在开发者、技术层面的创新和积累,他致力于搭建一个把技术和产业连接起来的平台。或许在未来,会和几大巨头形成一个巨大的联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大基金,像跑马拉松一样的接力,一棒接一棒,前后期融合完美,帮助创业者更加健康合理的成长。 那如何得到天使投资的青睐,保证创业项目在存活的基础上,得到更多发展的机会呢?蒋涛先生认为,早期的投资离不开对创始人的考量,创始人自身的素质对早期的创业项目是至关重要的。拥有较强的领导力、创新力、坚韧性是必备的。但对于创业者而言,绝不仅仅限于此,以上都是基础品质。“投资就是投人”,在某种程度上是有道理的。 创业很难,女性创业更难,有的投资人对女性创业者有偏见,不投女性创业者。但不论如何,女性正越来越多的投入到创业中去,是不可改变的趋势。时代的发展给女性生活方式的选择上带来了空前的自由,相信我们在未来会迎来更多的各个领域的女性创业者。希望人们能将每个人作为一个个体看待,而不是以一个群体的眼光想当然的进行判断。但是所有这些偏执的眼光都根深蒂固难以克服。如果我们能够摆脱它们,只是依据认得本身和其优点进行判断,这个世界将更加美好。蒋涛对权大师和appMagics的评价很高,虽然有一些定式,但要保持适度的开放性。 谈及共享经济,蒋涛先生认为,共享经济不仅是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形态,也不仅是实现供需高效匹配的新型资源配置方式。所谓共享经济,实际上就是用新的技术来创造新的商业价值,把过去的一些剩余价值,挖掘和利用出来。在共享时代,或许你可以花费更少的成本去得到更多的服务。 我相信估值对很多投资人和创业者来说都是个磨人的问题,蒋涛先生认为,估值没有固定的模式,现在的价格都在上涨、物价在上涨,创业公司价格也在上涨。那如何合理看待估值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第一、早期阶段的估值并不是越高越好,适度是比较合适的,留下时间去冲刺去证明自己。也就是说跟你自己团队要做的事情有关,把事情做成,把资源拿到,比要一个更高的价可能更合适。(这在B轮以前大概都是合理的)。第二、要选择好投资人,要选择那些不那么纠结价格,也不会对未来的东西有太多的限制,并能够帮助创业者的投资人。第三、不要释放太多,要有一个合理的比例,这样才能在C轮以前有比较充足的控制权。总之,不要把期望值拉太高,过于自信的人要打一个折,过于保守的人要放开一点,这样对公司融资和估值都比较合理。在每个阶段都要跑出预定的高度,不断的尝试,不断的进步,更早的做下一步筹划,在大胆与保守之间,合理控制,用数据说话。最后,还是不要太在意前面估值的高低,比的是最后的成果。 主讲人介绍: 蒋涛 极客帮创业基金联合创始人。CSDN创始人和董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秘书长,软件工程师委员会主任。1999年创办CSDN社区,2000年创办程序员杂志,致力于建设中国开放,共享,协作的IT技术平台。超过20年软件和互联网工作经历,成功领导开发多个软件项目。 视频链接:https://yq.aliyun.com/video/play/1017 关注创业大学:《创业在路上》了解更多创业故事,《资本说》get更多投资观点~ 创业大学: https://chuangke.aliyun.com/college
创业,对于每一个程序员来说也许都是曾经憧憬的梦想,可是梦想与成功之间难以逾越的距离却也让多少人望而却步……蒋涛,这位曾经的程序员,如今的CSDN掌门人、极客帮基金创始人,当他一路走过时,我们是否可以从他的背后找到一些值得借鉴的东西。今天,我们从资本的角度来看看作为投资人的他,如何资本的浪潮中把握投资这件“小事”? 从最初定位在泛娱乐、云科技和智能硬件,到现在坚持主攻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蒋涛顺势而为,为创业者带来更多的资源和附加值。作为天使基金的极客帮,已经投了不少项目,这些项目在早期的时候更需要帮助,凭借着在开发者、技术层面的创新和积累,他致力于搭建一个把技术和产业连接起来的平台。或许在未来,会和几大巨头形成一个巨大的联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大基金,像跑马拉松一样的接力,一棒接一棒,前后期融合完美,帮助创业者更加健康合理的成长。 那如何得到天使投资的青睐,保证创业项目在存活的基础上,得到更多发展的机会呢?蒋涛先生认为,早期的投资离不开对创始人的考量,创始人自身的素质对早期的创业项目是至关重要的。拥有较强的领导力、创新力、坚韧性是必备的。但对于创业者而言,绝不仅仅限于此,以上都是基础品质。“投资就是投人”,在某种程度上是有道理的。 创业很难,女性创业更难,有的投资人对女性创业者有偏见,不投女性创业者。但不论如何,女性正越来越多的投入到创业中去,是不可改变的趋势。时代的发展给女性生活方式的选择上带来了空前的自由,相信我们在未来会迎来更多的各个领域的女性创业者。希望人们能将每个人作为一个个体看待,而不是以一个群体的眼光想当然的进行判断。但是所有这些偏执的眼光都根深蒂固难以克服。如果我们能够摆脱它们,只是依据认得本身和其优点进行判断,这个世界将更加美好。蒋涛对权大师和appMagics的评价很高,虽然有一些定式,但要保持适度的开放性。 谈及共享经济,蒋涛先生认为,共享经济不仅是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形态,也不仅是实现供需高效匹配的新型资源配置方式。所谓共享经济,实际上就是用新的技术来创造新的商业价值,把过去的一些剩余价值,挖掘和利用出来。在共享时代,或许你可以花费更少的成本去得到更多的服务。 我相信估值对很多投资人和创业者来说都是个磨人的问题,蒋涛先生认为,估值没有固定的模式,现在的价格都在上涨、物价在上涨,创业公司价格也在上涨。那如何合理看待估值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第一、早期阶段的估值并不是越高越好,适度是比较合适的,留下时间去冲刺去证明自己。也就是说跟你自己团队要做的事情有关,把事情做成,把资源拿到,比要一个更高的价可能更合适。(这在B轮以前大概都是合理的)。第二、要选择好投资人,要选择那些不那么纠结价格,也不会对未来的东西有太多的限制,并能够帮助创业者的投资人。第三、不要释放太多,要有一个合理的比例,这样才能在C轮以前有比较充足的控制权。总之,不要把期望值拉太高,过于自信的人要打一个折,过于保守的人要放开一点,这样对公司融资和估值都比较合理。在每个阶段都要跑出预定的高度,不断的尝试,不断的进步,更早的做下一步筹划,在大胆与保守之间,合理控制,用数据说话。最后,还是不要太在意前面估值的高低,比的是最后的成果。 主讲人介绍: 蒋涛 极客帮创业基金联合创始人。CSDN创始人和董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秘书长,软件工程师委员会主任。1999年创办CSDN社区,2000年创办程序员杂志,致力于建设中国开放,共享,协作的IT技术平台。超过20年软件和互联网工作经历,成功领导开发多个软件项目。 视频链接: https://yq.aliyun.com/video/play/1013 关注创业大学:《创业在路上》了解更多创业故事,《资本说》get更多投资观点~ 创业大学: https://chuangke.aliyun.com/college
创业不是天才的独创,这几年,随着互联网逐步的深入和渗透,为创业者带来了大量机会。一方面,随着消费端的互联网兴起,以数据处理和深入产业内部流程的两个方向崭露头角,成为值得关注的企业方向。云计算大数据日臻成熟,IT服务体系与未来企业所需要的IT架构逐步匹配。陈总认为,在互联网架构下的企业IT的应用和服务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对于项目的估值是很复杂的,一个中后期的项目的估值是有章法可循的,但是一些早期的创业项目的估值是很难的,同样项目的估值都可能有高有低,因为估值涉及到泡沫的程度、投资人的偏好、投资人对这个行业的理解程度、这个团队本身的能力和原来的背景。在这一方面,陈总裁强调,要去提醒创业者,在早期创业阶段去融资的时候,不是估值越高越好,有很多案例表明,虚高的估值会带来很多后遗症。创业是个马拉松,短期的估值高低是没有关系的,核心还是要把产品和服务做好。 在创业项目评判的时候,人其实是相对的。在创业的初期,产品的切入点和盈利模式有时候比人更重要,因为有了好的切入点,在选择了对的事情以后,对团队的要求会降低。所以最好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最好的盈利模式是让普通人也能获得成功的一种模式。在创业的初期,特别是一些行业,选对的事或者是找到好的切入点,比团队本身更重要。 创业大潮中,每个失败的创业者创业失败的理由有千千万,然而成功的创业者成功的秘诀却没有什么不同,那么想做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需要具有哪些明显的特征呢?陈总认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一定是对自己的事业充满激情的,时刻接受着未知的变化和挑战。在创业初期,要有足够乐观地去尝试各种类型的、表面上看起来不靠谱的事情。在尝试的过程中,锻炼自己,让不靠谱变得靠谱。还要有正能量,创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一个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创造和分享价值的过程。一些人可能会因为一时的投机,利用信息的不对称获得一定的价值和利益,这种所谓的创业成功,其实是不持续的。 投资也好,创业也罢,创业者要在这个趋势或者迹象还不为大多数人认知的时候,做这个事情。不是说让创业者去判断现在的风口是什么就去做什么,而是说做这么一件事或者投资这么一个行业,可能会在未来三四年成为风口。真正运营一个产业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积累的,不是说风口一吹它就能起来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需要持续有风去吹动它,这种成功持续的概率才更高。 创业是一场马拉松,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前期还是中后期,都需要保持热情、乐观和正能量的心态,在徐徐微风中摸索前行。 主讲人介绍: 陈向明 银杏谷资本创始人、总裁,浙江大学经济学博士,国内新兴产业投资的领先者。兼任士兰控股总裁,长城影视董事,三维通信董事,金海岸演艺董事,浙江产权交易所监事,浙江省物联网产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浙江天使投资专业委员会主任,杭州市金融人才协会副会长,浙江省国际金融协会副主席。荣获 2014 年度浙江省金融投资十大领军人物,2014、2015 年度浙江省十大天使投资人称号。 视频链接:https://yq.aliyun.com/video/play/1029 关注创业大学:《创业在路上》了解更多创业故事,《资本说》get更多投资观点~ 创业大学: https://chuangke.aliyun.com/college
这两年科技行业里HTC一直被当做负面典型被提及,却很少有人记起一家同样由王雪红创办,同样曾经在行业里风光一时的公司威盛(VIA)。这家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同时在CPU和主板芯片两条线上直接与Intel分庭抗礼,旗下掌握着大量知识产权,如今却几乎被人们遗忘。 威盛是什么鬼?守着金山的乞丐 鉴于大众对HTC的熟悉程度要远远高于威盛,所以有必要先介绍一下这家公司是干嘛的。威盛是一家集成电路设计公司,1987年由陈文琦(后与王雪红结婚)创办,而HTC就脱胎于威盛公司。虽然在现在的科技行业威盛已经有些默默无闻,但它在业界的地位却很特殊。我们先了解一些相关信息: 1.威盛是除Intel、AMD之外,唯一一家拥有X86架构授权的公司,曾经有“台湾英特尔”之称——我们使用的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所使用的CPU均基于X86架构; 2.威盛的X86处理器虽然性能不如Intel产品,但也有自己的独家特色,那就是超低功耗和安全性(还有低价格),例如旗下的nano处理器其中集成了一种硬件加密加速器,是Intel和AMD都不具备的; 3.威盛是除高通之外,唯一一家拥有CDMA基带授权的公司(去年已经1亿美元卖给Intel),华为的麒麟芯片没有CDMA基带,所以必须从威盛购买外挂芯片。联发科作为手机芯片大厂,一直以来的遗憾就是没有CDMA授权,华为也有同样的问题,威盛这一点曾经被很多通信业厂商垂涎; 4.威盛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同时生产X86架构和ARM架构处理器的厂商,产品广泛应用在各类嵌入式设备中。Intel曾经有Strong ARM产品线,但在十几年前就卖给Marvell了,AMD现在也号称要推出服务器用的ARM处理器,但雷声大雨点小; 5.威盛曾经是全球最大的主板南北桥芯片厂商,后来和Intel因为授权问题打了场官司,结果2003年达成和解,Intel给了威盛一笔钱,让它退出这个领域; 6.威盛不光有CPU知识产权,还有GPU(图形处理器)的知识产权,这部分资产来自HTC在2011年买下后又转售给威盛的S3 Graphics; 由此可见,在整个大中华地区范围内,威盛掌握的处理器相关知识产权在重要性上没有任何一个企业能够相比。不过由于与Intel之间的纠纷,2003年威盛退出了主板芯片领域,从此基本上就从普通消费者眼里消失。但由于该公司实体下掌握的知识产权实在太重要,所以一直在维持着“低强度”的运营。 有业内人士打比喻,说威盛这些年纯粹是靠HTC输血才活下来的。但可怕的是,如今HTC也陷入了连续亏损、大幅裁员的困境,自身都难保,还怎么给威盛输血? 现在有很多购买了ARM授权的国内芯片企业都喜欢使用“中国芯”的宣传口号,然而实际上多年前的威盛就已经宣称自己是中国芯了。只是由于其台资背景,再加上该公司运营状况不佳,反而声音被淹没,实在令人唏嘘!本文转自d1net(转载)
“创业一定是对自己、用户或者市场认知积累到一定程度的自然行为,解决问题,满足需求,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才是根基”。星河互联合伙人王波,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全民PE的时代,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投资及服务,赋能创业者,帮助企业快速成长,让创业更简单。 其实,互联网企业最难的阶段是从“0”到“1”,而星河互联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帮助企业实现从“0”到“1”。他依托集团横向的创业生态和纵向的资本、资源和技术积累,纵横联合,为创业项目提供投资、金融服务、大数据、云服务、人工智能、企业服务、客户等生态资源及服务,帮助企业在产业生态中快速成长。 星河互联是以联合创业为核心的一站式互联网创业服务开放平台。在2C领域做的项目比较多,也会涉及2B,主要聚焦技术革新、“互联网+”等方面。王波主要负责AR、VR、智能硬件等偏技术驱动性的行业项目,只要是行业里最好、最强、最领先的项目都有机会得到的他的青睐。他觉得,好的投后管理比拿到融资更有战略价值,所以不能忽视投后的管理。一个好的投资人,要有的放矢的为创业者提供需要的投入。在股权的设置与分配上,避免早期股权设立产生的问题。如何更好的切好这块蛋糕?合适的均衡别人的能力?分辨是谁是重要合伙人?谁是绝对控制人?要合理的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 话说到这里,当然还没有说完。在创业者越来越多,投资人的时间有限的时候,如何有效且高效的通过BP吸引投资人的注意力,让自己的项目更加清晰?“投资就是投人”吗?共享热潮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主讲人介绍: 王波 伦敦大学学院硕士。曾担任某大型集团公司子公司高级副总裁,曾在多家移动互联网、O2O创业企业任高级顾问。先后就职于中国移动、思科系统等全球500强企业,参与并主导过多个重大项目和新业务规划。专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互联网等领域。 视频链接: https://yq.aliyun.com/video/play/991 还想知道更多,请持续关注创业大学《资本说》get 更多~ 创业大学: https://chuangke.aliyun.com/college
有的人创业是因为从事一个行业久了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希望对这个行业做出一些变革;有的人是因为在一个岗位做久了想去做老板……如何在创业者越来越多,投资人的时间有限的时候,有效且高效的吸引投资人的注意力? 一份好的BP(Business plan)能有效且高效的吸引投资人的注意力,让自己的项目更加清晰,是每一位创业者人手必备的一项东西。那投资人最喜欢看什么样的BP?在王总看来,投资人看BP有几个定点,来判断创业者的逻辑和风格。但主要是团队在能力上的梳理,包括这个团队是不是可以做事情;他的产品和服务产品是不是匹配市场的需求;竞争是不是能够在BAT的竞争格局之下有突围的机会;隐性的竞争有没有应对新的竞争对手的能力;以及最后是不是可以做到非常大的市场。 对于投资,无非就是人、事、市场、竞争等几个相关要素,投资人在不同阶段对这几个要素的权值是不同的。相对于中早期项目来讲,对团队的要求可能比较高,因为团队是这个项目能做出产品的支撑。到了中段,考虑的是团队打造产品的能力以及产品能不能适应市场。到后期就是市场空间了,有没有把空间越做越大的能力。投资就是投人,你认可吗? 谈话中,还提到共享经济热潮。共享经济正在把共享从一个新鲜事物变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从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到共享充电宝、共享衣橱,越来越多的“共享”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甚至有网友调侃,一个“万物可共享”的时代已经到来。王波认为,未来共享的可能是人的能力。“人的能力”怎么共享?且听王总慢慢道来,未来真的会共享人的能力吗? 主讲人介绍: 王波 伦敦大学学院硕士。曾担任某大型集团公司子公司高级副总裁,曾在多家移动互联网、O2O创业企业任高级顾问。先后就职于中国移动、思科系统等全球500强企业,参与并主导过多个重大项目和新业务规划。专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互联网等领域。 视频链接: https://yq.aliyun.com/video/play/992 还想知道更多,请持续关注创业大学《资本说》get 更多~ 创业大学: https://chuangke.aliyun.com/college
“ 有一种寒冷叫妈妈叫你穿秋裤,有一种温暖叫妈妈叫你多喝水”,很多家长都知道喝水对孩子的健康有益,无奈自己家熊孩子就是爱喝各种味道的饮料。巨鲸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江志强先生致力于儿童大健康,发布儿童的喝水神器---Gululu。上市之后广受欢迎,几乎脱销,到底是一款什么样的水杯会有如此魔力呢? 它内部含有多种传感器,可以测孩子的饮水量和时间。并附带一只电子宠物,随着孩子完成饮水量目标而不断进化。小朋友可以跟宠物“玩耍”,如果喝水不够或者忘记喝水,宠物就会“悲伤”,得不到高分。产品寄希望于孩子们能够喜欢上电子宠物,愿意为宠物去完成每日饮水目标。父母则能够通过一款app,检查孩子的饮水进度。 初次使用,父母下载 App 并输入孩子的体重、年龄等信息,Gululu 就会依此为其设定科学的饮水目标。除测量饮水量之外,Gululu 还整合多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学习算法自动侦测饮水模式,从而更加准确地记录孩子的喝水量,防止孩子直接把水倒掉的小聪明行为。总之就是运用一切新颖的创意让孩子建立正确又健康的喝水习惯。还可以通过 Wi-Fi 与 Gululu 连接,将孩子的饮水数据、萌宠养成进度与其他互动数据就可以同步到App,让家长一手掌握孩子的饮水状况,告别焦虑。 两个Gululu水杯在一起“碰一碰”,就能立刻加入对方的宠物,成为“好友”,比拼分数,比拼成长速度。据悉,Gululu的下一代产品不排除有通信功能,那Gululu很可能成为一个孩子从幼儿园起就开始用的社交产品。 对话中,他提及自己是糖尿病人,决定在有生之年做一些能造福社会的事情。那什么事情是值得他下半辈子退休之前做是有意义的,能为人创造些附加值的。在耶路撒冷的哭墙下,他萌发了大健康的想法。他发现“喝水”是一个高频次行为,家长一旦发现这是问题的,它的痛点就会很懂。于是,Gululu很快上市,虽然定价颇高,但在全球各个国家快卖断了货。并于2015年接触到“淘富成真”项目,对接到了阿里巴巴的电商赋能、富士康的硬件生产能力等等资源,被富士康列为“淘富成真”的重点案例。 对于产品本身,他表示Gululu是创新产品的第一代。产品会有迭代,会加入一些新的有意思的主题。有机会把淘宝众筹用起来,再多推一些智能创新产品。他希望像全球范围内Marketing、Interact Marketing的活动有机会和阿里云合作。 创业,是一条艰辛的道路,江志强先生从自身出发,为社会尽一份薄力的责任感值得创业者们学习和思考。在创业的同时,我们还能为社会做些什么。 主讲人介绍: 江志强 巨鲸科技创始人、CEO。拥有丰富的互联网平台和企业管理经验,曾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网易副总裁和人人公司首席营销官,同时深度参与人人公司赴纽交所上市的过程,专业领域曾涉及包括门户网站、互联网社区,电子商务、社交和广告平台、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现在在上海创立巨鲸网络科技,目标在于物联网领域智能产品的蓝海,在儿童智能产品市场,联合互联网思维,打造出儿童市场的生态系统。 视频链接: https://yq.aliyun.com/video/play/1003 关注创业大学,《创业在路上》观看更多故事,《资本说》了解更多投资观点~ 创业大学: https://chuangke.aliyun.com/college
近几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与医疗的结合,迸发前所未有的活力,也催生了一个新的行业——互联网健康医疗。由于其高专业性、高行业壁垒性,导致医疗行业势必将是最后被颠覆、并且最难被颠覆的行业之一。 李晓霞认为“互联网+健康”的模式是一个良好的契机,业务模式的变革转型可以解决传统健康管理行业的许多问题,甚至可以创新医疗模式。 她是中国最早一批全科医生,是神圣的“白衣天使”。体会基层患者患病之苦后,为了更多人能走向预防之路,坚定的辞去社会地位高、工作稳定的临床医生职业,转身跳下健康管理创业大潮!本着“做更低成本收费,健康效果更好,人人可及的健康服务”的初心,成为了健康管理行业里为数不多的不依靠卖设备,不依靠推销保健品,不依靠医疗通道资源,依托专业服务赢得市场认可和信赖的健康“大侠”。 作为First Mover,她没有效仿者,她和她的团队是中国第一批做健康管理的团队。她看到,很多时候医生或专家对患者处理的时间很短,要想达到对个人的个性化则需要很多时间去了解详细的背景资料,才能给出建议。但患者太多,普遍医生都做不到这一点。而在做中高端医疗时,动用所有资源诊疗一个人也得一个半小时。这就导致了服务成本的增加,做很多重复性的工作。这种重复性还不能够标准化。她想要通过技术和方法,使医生能更多的去帮助患者,用最少的时间,在个性化的基础上又能规模化。 21年的医生生涯及当年的任职经历,她深深体会到基层患者患病之苦。因为基层的服务能力有问题,医生本身的综合的技能和专业素养也不够,很难让患者下沉到基层。那怎么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呢?就把全科医学中家庭医生的这种服务模式,赋予到了现在这样一个创新模式之中。 谈及创业历程,李大侠很感谢十几年的创业伙伴,她认为他们是一群身怀绝技、有勇有谋、大公无私的武林高手,实践着大侠健康”的大医情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们希望做有温度的能疗愈身心的医生,并让更多医生也具有这种情怀和能力,让更多人享受健康。致力于通过创新未来健康医疗模式,以自身系统的健康独特性解决方案,实现个体疾病的预防和康复;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倡导和强调预防为主,创建整体健康管理系统,实施整体健康评估,并以非医疗的管理和干预手段促进健康;尊医学为一门艺术,对生命满怀珍爱的热情并充满敬畏,超越“救助”的基本范畴,以带给人类温暖和希望为最高追求。 李大侠希望:在我们年老的时候,我们能守着父母,爱着孩子!我们仍然有能力工作,开车,写书,没有病痛,看起来还年轻;去喜欢的地方旅行,欣赏夕阳的美丽,这一切的幸福,是因为,我们选择健康! 主讲人介绍: 李晓霞 北京康佰瑞健康管理机构总裁。企业健康管理托管机构。健康管理专家、营养保健师。中国保健行业十佳科技工作者。人体健康管理服务系统北京市科技成果。 视频链接: https://yq.aliyun.com/video/play/1004 关注创业大学,《创业在路上》观看更多故事,《资本说》了解更多投资观点~ 创业大学: https://chuangke.aliyun.com/college
在互联网日益广泛普及的情况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已成为了大趋势。近两年以来,新媒体作为一个新的职业,可谓炙手可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公众号已达千万级别,新媒体从业者之多由此可见一斑。为了更好地服务新媒体人,新媒体管家解决流量的变现问题,让他们更好地用流量去变现。 “新媒体管家”是国内新媒体用户量高居前列的新媒体SaaS管理工具,支持包含但不限于微信公众号,头条号,大鱼号,百家号,网易号,一点号,搜狐号,目前服务超过200万自媒体人,日活超过30万。可以实现手机端公众号、公众平台账号授权登录直接使用,多客服,多人同时登陆一个公众号。简单的说,就是你通过在这个插件里面绑定你的自媒体账号之后,只需要点击插件里面的账号,就可以实现一键登录和切换了。还有一键采集图文(复制图文链接就可以,一键将图文内容采集到公众号后台);一键搜索插入动图(直接搜索动图,并插入公众号后台省去了漫天找动图-下载-上传的繁琐步骤);生成永久链接(给领导、客户过目完全无压力,不用担心预览链接过一会儿就失效的问题);迅速获取当日热文热点(21个不同的热文主题类型,支持热词搜索,迅速了解热文热点)等等功能。 这是一个年轻的创业团队,是一个充满梦想和创造力的团队,也是一个在互联网行业里兢兢业业的团队。有来自BAT的高管和技术大牛,也有师出名校的小鲜肉在这里。范墨迪于2016年6月加入了新媒体管家,主要负责产品运营和设计一类。他自己本身就是新媒体人,有自己的公众号和粉丝,比较了解用户的需求。也会根据每个部分的新媒体人的用户反馈,把意见加入到产品中。 这个沉默寡言的90后,早就有了一定的创业经验。他认为,每个产品都有一个节点,你不知道这个节点什么时候爆发。不用去可以寻找机遇,但机遇来了一定要把握住。在创业中,要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事。 主讲人介绍: 范墨迪 新媒体管家联合创始人 视频链接: https://yq.aliyun.com/video/play/1006 关注创业大学:《创业在路上》了解更多创业故事,《资本说》get更多投资观点~ 创业大学: https://chuangke.aliyun.com/college
创业始于一个好点子,那灵感从何而来?往往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源于生活的想法接地气,有生命力,才可能落到实处。在生活中,遇到了某种困难,可能目前还没有人去解决它,你就去做了,李志博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早期李志博和他的车友是最早期的电动汽车用户,在全世界最大的电动汽车和智能充电桩市场上,遇到了充电难的问题。在上海真正有固定车位的新能源车非常少,大概两三成。同时公共充电桩的使用频次也非常低,因为很多公共充电桩缺乏使用场景,位置不合适,定价也高,支付以刷卡为主,有时候支付也不方便。要解决这么多人充电难的问题,只有在私有桩上下功夫,通过共享来实现充电。 公司通过早期的软件、硬件、芯片的替换,用阿里云搭载平台,让用户非常轻易的实现在线的预约、评价、支付、计量,帮助更多的用户解决充电难的问题。同时,对于充电桩的所有者来讲,不仅可以解决自己充电的问题,还能成为一种生产资料给别人使用,获取一定的收益。一举两得呀,有木有。李志博表示,他们的使命是让充电像呼吸一样轻松, 以服务为主,以发动用户共享为主,以解决用户使用率为主,以让用户更好更便利地充到电为主,永远实惠便捷的为用户服务。入口简单(可以在支付宝、钉钉等),去中心化的一种服务形式,实现在身边就可以充电。 创业的趋势,市场的选择,股权的公平架构,团队的友好相处,促使公司发展壮大,情和理互融,感情和制度并存。谈及创业的感悟,他认为,成功最重要的是追逐的价值,能不能解决问题,同时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保持初心。对于趋势、市场、事情,他认为,抓不住趋势是最大的坑,选择不是趋势的事,怎么努力都可能没有结果。而市场的发展阶段有自然的规律、因素,要抓住节点,不偏离初心的等待事情的节点。 创业是一件很反复的事情,挫折和机遇并存,有时候我们会说是运气,但背后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在驱动,就像天上下雨,水自然会流到山谷里,就看是谁坚持做了这件事情,并且一直坚持下去。 主讲人介绍: 李志博 惠充电 创始人 & CEO 视频链接: https://yq.aliyun.com/video/play/1008 关注创业大学:《创业在路上》了解更多创业故事,《资本说》get更多投资观点~ 创业大学: https://chuangke.aliyun.com/college
欧洲规模最大的安防展,云集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俄罗斯、德国、新加坡、中国等上百个国家及地区的展商和采购商……2016年6月21日~23日,第43届英国伦敦国际安全技术展览会(IFSEC)在伦敦国际展览会议中心展馆举行,科达第二次参与该展会。 去年,以感知型摄像机为重点,“Beyond Smart”为主题,科达向海外参观者展示了对下一代视频监控的理解,以及人员检测、特征分析等核心技术创新。今年,以“Recognitive IP Video Solutions”为主题,科达展出单兵、车载、专业摄像机、NVR、存储、指挥中心一套解决方案,意在展现其具备一线厂商级别的丰富视频监控产品线,与高阶IP视频监控的品牌定位。 展台焦点:移动警务 移动警务,2016年度安防圈的热词。2016年6月14日,公安部制定《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明确公安机关应当进行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的6种场景。 在英国安防展的科达展台内,注满水的鱼缸内放的不是鱼,而是科达移动警务终端与执法记录仪,两款产品均支持IP67业内最高等级防护,“简单粗暴”的展示方法吸引了众多参观者为之驻足。移动警务终端、执法记录仪为移动警务领域的两大核心产品,也是本次科达移动监控产品中的单兵无线设备。 桌子上,鱼缸内放着移动警务与执法记录仪 看得见的外表,看不见的是性能,两款产品的硬件配置、丰富应用同样让人不容小觑。 · 科达移动警务终端:搭载8核骁龙652芯、4G内存和1600万像素摄像头,支持H.265 4K@30帧/秒视频处理;支持4G+(4.5G),具备VOLTE和载波聚合特性,不仅上网速度更快,语音通信与数据/视频传输更可以同时进行,互不干扰。 · 科达执法记录仪:背置2.2寸触摸屏,前置160°大广角高清摄像机,阳光下可视、成像清晰,且在摄录过程中支持一键PTT对讲、一键摄录、一键拍摄、一键标记重要事件;支持4G无线应用,民警在外执法中,不仅可将视音频保存到本地,更可以通过4G移动网络传输到指挥中心。 从2014年推出移动警务至今,短短2年多时间,科达已形成“终端(移动警务、执法记录仪、行车记录仪、单兵、车载、便携图传等6类终端)—平台(视信通、智查通)—应用(警务微信、PTT对讲、无线图传、扁平化指挥等9大应用)”,完整的移动警务产品线,且在公安部警卫局、山东武警、广东公安等实战应用中产生了较大的行业影响。目前,科达已是PMT联盟(中国警用移动技术创新联盟)的常务理事单位与视频组的组长单位,负责研究移动警务领域与视频应用相关的标准。 其它精彩:无线车载&星光级红外球 车载无线设备为科达移动监控设备的另一部分,利用现场展示的车载专用NVR、PAD客户端、2款车载摄像机,科达在展台搭起了一个小型的指挥中心,参观人员可在PAD上远程控制车载摄像机的拍摄角度,获取高清流畅的实时画面。除调取实时监控,在实际应用中,科达无线车载还支持GPS定位功能,可在电子地图上实时显示设备的移动轨迹。 IPC425-F223则是科达最新推出200万像星光级高速红外球型网络摄像机,支持0.0001Lux超低照度,能够呈现1080P@60fps高清实时视频。在星光级球机展区,大量参观者驻足观看IPC425夜间拍摄的视频图像——低照度下几乎无噪点且色彩还原逼真、图像清晰。 科达展台 丰富多样的产品形态、专业出色的产品性能,以及以感知型摄像机为代表的智能创新,将科达与海外安防人眼中单纯追求“低价”的中国安防厂商区分开来,收获了众多对科达定位高阶IP视频监控品牌、追求技术投入理念的认可。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慈溪某板材公司会计接到了慈溪国税逍林分局税收管理员的提醒电话,该公司收受的常州某化工企业开具的4张增值税专用发票存在疑点。 “可我们公司和常州的企业从来不存在交易,也并没有收到这个企业开具的发票。”公司会计感到很疑惑。慈溪国税逍林分局税收管理员提醒她,这4张发票很可能是失控发票,存在虚开的可能性。如果企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认证抵扣了,将面临较大的税收风险。 今年以来,慈溪国税逍林分局不断强化大数据分析,应用信息数据比对协助企业做好风险管理工作。通过“增值税发票风险监控系统”“抵扣凭证审核检查管理信息系统”等平台,逍林国税分局仔细比对纳税人进销项品名、税率,对辖区内企业的基础数据进行大数据云分析,有针对性地查找风险企业。截至目前,税务部门已累计应对制造业抵扣建筑用材料、涉嫌取得虚开发票、失控发票等风险事项共计128起,涉事企业78户,查补税款151.89万元,有效防范了税款流失。本文转自d1net(转载)
一份好的BP(Business plan)能有效且高效的吸引投资人的注意力,一份好的BP可能是通往创业成功的捷径之一。 那么问题来了,投资人最喜欢什么样的BP呢? 在王波看来,投资人看BP有几个定点,来判断创业者的逻辑和风格。但主要是团队在能力上的梳理,包括这个团队是不是可以做事情;他的产品和服务产品是不是匹配市场的需求;竞争是不是能够在BAT的竞争格局之下有突围的机会;隐性的竞争有没有应对新的竞争对手的能力;以及最后是不是可以做到非常大的市场。 对于投资,无非就是人、事、市场、竞争等几个相关要素,投资人在不同阶段对这几个要素的权值是不同的。相对于中早期项目来讲,对团队的要求可能比较高,因为团队是这个项目能做出产品的支撑。到了中段,考虑的是团队打造产品的能力以及产品能不能适应市场。到后期就是市场空间了,有没有把空间越做越大的能力。 投资就是投人,你认可吗? 谈话中,还提到共享经济热潮。共享经济正在把共享从一个新鲜事物变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从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到共享充电宝、共享衣橱,越来越多的“共享”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甚至有网友调侃,一个“万物可共享”的时代已经到来。王波认为,未来共享的可能是人的能力。 “人的能力”怎么共享?且听王波慢慢道来。 王波:伦敦大学学院硕士。曾担任某大型集团公司子公司高级副总裁,曾在多家移动互联网、O2O创业企业任高级顾问。先后就职于中国移动、思科系统等全球500强企业,参与并主导过多个重大项目和新业务规划。专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互联网等领域。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rnwlKVIpioW1pK6dnQD4Q 更多视频在此
东芝开发出了可高速对照大数据、大规模媒体数据注1的数据处理技术。此技术以高维矢量注2表现人物的面部、销售数据等,通过预先将类似的矢量群索引化处理,可实现高速对照。利用此技术从1000万张人物的面部图像数据中提取指定人物的实验注3中,仅8.31毫秒(1毫秒=1/1000秒)即可完成处理。比传统的处理速度高出约50倍注4。 近年来,大数据的分析、活用技术不断用于机械学习或机器故障预测等领域,大幅提高了故障的预测精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分析的数据量也比人们预想的更快实现了大容量化、大规模化,寻求计算处理的高速化需求日益凸显。 东芝开发的高速对照技术,结合了“矢量符号技术”(以尽量维持矢量间的距离的状态进行压缩)、“矢量索引技术”(不计算矢量间的距离而是预先索引化处理距离比较近的矢量群)、“管道搜索技术”(将粗略搜索和详细搜索进行阶段性组合)这3项技术,从而实现了计算处理的高性能化、高速化。其中,“矢量索引技术”是东芝最先开发的技术,摆脱了逐一对照咨询数据的矢量,而是对照已经过索引化处理的类似的矢量群,使得处理速度大幅提高。 东芝以模式挖掘注5、媒体识别的强化注6、大数据分析注7三个领域为中心,将此技术向解决方案服务领域推广应用。例如,可通过在大范围内设置的监控摄像头的影像瞬时发现指定人物,可使用机场等的水域监控高速对照国际通缉犯的人脸照片列表注8。 今后,东芝还将把此技术应用于深度学习,扩大与提高人工智能等相关的应用领域,为企业创造全新的价值。 此外,东芝已将此技术与向外扩展型数据库“GridDB?”组合,建立了可高速处理大数据、大规模媒体数据的世界首个适用高维矢量对照的数据库,计划将于2016年制作成产品。 注1:例如,监控影像、广播节目档案、客户服务中心储存的语音记录、Web文本等大规模媒体数据。 注2:并非二维(平面)或三维(空间)的矢量,而是拥有数百~数万等维数的矢量。 注3:使用拍摄的5800人的面部共1000万张图像,以98%或以上的面部识别精度为限制条件进行实施。 注4:依据东芝独立调查获得的速度比较值。 注5:模式挖掘(类似模式搜索) 可对照监控摄像头等的影像的広域监控(追踪需要监控的对象人员等) 配置场所可以是车站、机场、高速道路等的闸口(验票)、主题公园、娱乐场等的各监控点、从车站到运动场(音乐会、体育)的移动路线监控、ATM、接待窗口、售票机等。 注6:媒体识别的强化 国际通缉犯的检查(在机场等场所的监控强化等) 注7:大数据分析 对学习和预测自动进行数据分析云服务。只将销售数据、机械信号数据等需要分析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无需另行配置分析管理等人员,可自动获得分析结果。 注8:将1千万人的国际通缉犯的人脸照片列表和通过安全门的人物进行对照,使用其它公司的类似技术需要约20秒,使用本技术则仅需约0.68秒便可进行对照(依据东芝与系统整体处理时间相关的理论估计值)。 ※GridDB是株式会社东芝的注册商标。本文转自d1net(转载)
英特尔、高通、LG、诺基亚等一堆厂商,已经在2016年上半年的各种展览里大秀技术,但这些巨头在今年没有再不再强调跑分、强调速度,而是更关注“连系”之上。 无它,手机热潮退减,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 IoT) 变成了科技界另一新热点。 然而,当巨头们争相研发物联网的时候,很多人都忘了本来在物联网上吃香喝辣的家伙:蓝牙 (Bluetooth) 。蓝牙技术联盟 (SIG) 早前悄悄的宣布:新一代蓝牙标准将于2016年6月16日发布。 智能手机对外的钥匙 蓝牙这个新的短距离无线技术,在1994年由瑞典的爱立信 (Ericsson) 领头开发;它和当时流行的红外线技术 (IrDA) 相比,有着更高的传输速度,也不需要像红外线 (IrDA) 那样进行介面对介面的连线,所有蓝牙装置基本上只要在有效通讯范围内使用,就可以进行随时连线。 当Wi-Fi和3G一路往互联网方向高歌猛进下,蓝牙技术却默默的致力于电脑、无线滑鼠、无线耳机、无线键盘等设备之间的互相连接。在2010以或以前,蓝牙成为大部份市售电脑和手机的必然配备,但蓝牙的的功耗一直没有明显的改善,不少人的蓝牙 3.0设备一直长期关闭,导致蓝牙的使用场景一直都受严重的限制,也使其发展一直未被重视。 直至 2010 年以降,蓝牙推出 4.0 版本的低功耗版本 (Bluetooth Low-energy, BLE),能在移动设备上以低耗电方式待机,使它能长时间处于可连接状态;它不需要像Wi-Fi一样消耗大量电力、也不需要像 3G一样消耗大量数据,也能随时与外部设备连接。故此,随着 2011 年iPhone 4S引入蓝牙 4.0,带动了当时的手机全面引入低功耗蓝牙,在掌握了智能手机与其它设备连接的钥匙。 我们早前曾经指出: 也许新技术会让智能手机的重要性下降,但任何一间公司想快速推广新一代产品,就必须借力智能手机。只要看看三星的一系列新款智能设备也要在iPhone上布局,就知道智能手机仍然牢牢握着了新一代智能产品市场的入场券。没有智能手机,VR可能更难普及化、可穿戴设备也要等猴年马月才能成熟。 而蓝牙则成功透过智能手机的影响力,在后PC 时代打开了物联网的大门。 蓝牙的物联网发展史 随着蓝牙掌握了智能手机与外间设备的入口,当可穿戴设备市场开始冒升,更成为全新的智能设备的传输中心。 2012 年Pebble 推出第一台智能手表,后来Fitbit 也推出 Fitbit One,这些新的计算设备都倚赖蓝牙 4.0 作数据传输;然后在 2013 年Google 推出 Google Glass ,也必须倚赖蓝牙来实现智能眼镜的大部份功能。在 2014 年,苹果推出 iOS 8 和 Mac OSX 10.10 Yosemite,其中为了加强 iPhone、iPad 和 Mac 连系性的核心功能 “Continuity” 和 “Handoff”,均以蓝牙 4.0 实现,使蓝牙在现今智能设备的重要性推至新高。 因此,蓝牙除了以往的键盘、鼠标、耳机、音箱、游戏杆等小配件之外,更随着智能手机攻城掠地,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更包括 August 蓝牙门锁、腾讯路宝汽车检测、小米平衡车遥控等。 在 2013 年,苹果宣布释出基于蓝牙 4.0 技术的 iBeacon 协议,在没有 GPS 环境下,我们能藉着蓝牙在室内进行定位。iBeacon 基站能透过与智能手机的相对位置,判断出对象的大约位置,并能藉此能让手机收到附近售卖商品的通知,也可以让消费者不用拿出钱包或信用卡,就能在销售点完成支付。 故此,坊间一直有消息指苹果将采用 iBeacon 作为后来的自家移动支付的关键技术,并给予当时其中一个重要对手“近场通信”(NFC) 痛击,但随着 2014 年苹果推出基于 NFC 技的 Apple Pay,蓝牙在室内定位和移动支付上的美好蓝图,突然受到挫折。 互联网的物联网反击 随着移动互联络市场发展饱和,本来致力于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巨头们,包括高通、英特尔和 LG 等,在 2015 年开始改变方向,大力发展物联网。 虽然蓝牙掌握了智能手机的接入点,但互联网却掌握了世界的出入口。而且,Wi-Fi 和 5G 技术拥有巨大的速度和距离优势,能承载更复杂的功能,在非移动设备上比起蓝牙有更大的优势。 他们首个冲击的物联网目标,就是智能家居:随着最初的 Wi-Fi 监视镜头以及 Philips 的 Hue 智能灯泡,到后来的 Nest 恒温器,以至 Amazon 推出的 Echo 智能管家,互联网从“家居”入侵物联网的世界。 高通产品管理高级副总裁 Raj Talluri 曾说: 需要重新定义所有的东西,手机、电脑、生活中所有的东西,相机、手表、汽车、家居、医疗,这些都能变成互联设备。现在处在这样的一个时机,我们不是在讲一个设备,我们讲的是所有。 只要家居设备一直在线,任何一台智能设备,都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进行复杂的大流量监控。我们可以透过 Wi-Fi 监视镜头,在办公室探望家里的小宝宝;当你外出购物,也可以透过移动网络来监察家中的食物储备,让你决定要不要补充饮料。 那就是英特尔在 IDF 提倡的:“人之云和物之云,万众接云到万物接云。” 如果说蓝牙是把手机当成物联网的中心,我们透过手机与身边的设备沟通,那英特尔、高通等所倡议的“万物接云”,就是把互联网当成物联网的中心,手机退到与任何电脑设备一样,仅是一个客户端的角色。 蓝牙 5 上台接力 尽管在这几天,蓝牙技术联盟 (SIG) 正式联盟成员发出通知,确认新一代蓝牙标准将订于 6/16 于伦敦正式发布;而且,蓝牙也将会弃用以往“5.x”的版本名称,也就是正式名称就是蓝牙5(Bluetooth 5),而未来也不会有蓝牙 5.1 等等的名称。 不过蓝牙 5 并不是什么新技术,它在去年已经在科技界登场。相比起蓝牙 4.0 来说,蓝牙 5 提升的 4 倍的传输距离,以及 2 倍的传输速度,但对于“万物联网”的 Wi-Fi 和 5G 技术来说,根本不足一哂。实际上,新的标准的关键,可能是实现精确度 1 米之内的定位,未来蓝牙的发展关键,也许就是继续发展早几年流产了的室内定位功能。 蓝牙 5 的另一个优势是:在业界还在为 5G 标准内斗不休、而 WiFi Halow 的产品亦可能等到要 2018 才能现身,蓝牙 5 能及早制定标准,也能抢先一步抢占市场。对消费者来说,无论是蓝牙或是 Wi-Fi 都不太重要,而且有选择总比没选择要好;但对于生产商来说,不能统一的物联网规格,却会增加他们的成本,这亦使物联网的发展受到局限。 目前除了蓝牙和 Wi-Fi 之外,ZigBee、Z-wave、Thread 物联网规格也在虎视眈眈;蓝牙 5 标准的制定,将会是新一场物联网混战的开始。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OA包括哪些内容?企业如何选型OA系统?目前国内的一线OA软件品牌有哪些?泛微OA致远OA华天动力OA系统有什么区别?企业选型OA系统,不能盲人摸象,目的性一定要强。 OA系统的基础应用是:流程审批、协同工作、公文管理(国企和政府机关)、沟通工具、文档管理、信息中心、电子论坛、计划管理、项目管理、任务管理、会议管理、关联人员、系统集成、门户定制、通讯录、工作便签、问卷调查、常用工具(计算器、万年历等)。大部分企业员工在使用OA时,流程审批、工作协同、公文管理是使用率较高的三个基本功能,微信与OA融合后,很多企业也选择了通过微信的沟通方式来进行工作的协同管理。 OA软件厂商所提供的OA系统软件基础应用功能都会比较全面,外表功能的无差别话会使企业选型OA的时候眼花缭乱。接下来,小编就从6个方面阐述企业如何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OA办公系统。 OA选型特征一:OA品牌是关键 OA办公系统的服务口碑与软件厂商在实际客户应用的沉淀时间有直接关系,2016年最新OA厂商排名显示,泛微OA、致远OA、华天动力OA仍然位居一线品牌。泛微OA与华天动力OA在OA办公系统领域研发时间均超过了15年,各自积累的企业客户均过万。致远OA与用友之间的特殊的渠道关系,也被企业用户认可。泛微OA的品牌识别度比较高,华天动力OA在OA技术研发上独树一帜,其工作流、魔方架构、表格生成系统技术在行业内倍受关注。酒是时间越长越纯,企业在选择OA系统时,不妨多考虑OA厂商的品牌沉淀历史,多查询比较一下厂商的口碑是选型OA的关键之一。 OA选型特征二:易用不简单是王道 企业OA办公系统没有全面的应用做基础,企业应用不起来一切都是空谈。 企业的员工差别较大,员工越多的企业沟通管理越难,管理落地必须面向全员,软件也必须能够被全员所接受,被全员所喜爱。如果易用性不强,这个前提就不存在了,强制性的制度落地就只能会使企业员工在使用OA办公系统时只是简单的使用了一两项与自身相关的功能,其他的功能连了解的兴趣都没有。 易用性强的OA系统才是企业能够快速应用的王道选择。 OA选型特征三:开放性决定功能升级成败 IT产业有个名词:系统集成,能够与其它软件系统完成必要的关联性整合应用,完美对接才是企业选择OA的关键指标之一。 与ERP、HR系统深度融合,管理“落地”在现实管理中渗透到管理的各个方面,而没有哪一套软件能够独立的完成所有方面的管理需求,所以,支撑制度“落地”的软件必须具备全面而广泛的整合性,能够从其它软件系统中自动获取相关信息,并完成必要的关联性整合应用。 从技术上看,采用整合性强的技术架构(J2EE)作为底层设计对软件的整合性会有决定性的帮助。如此,软件就能预留大量接口,为整合其他系统提供充分的技术保障。同时,现实的整合经验也必不可少,因为整合应用不光涉及到技术层面,还包括对管理现实业务的理解、整合实务技巧、整合项目把控等等实际操作技能要求。 OA办公系统中的泛微OA、华天动力OA、致远OA均采用了J2EE技术。 OA选型特征四:实用性是选型OA系统重要指标 企业OA系统关键是要能用起来,OA软件功能必须与管理实务紧密结合,对症下药才能提高企业的办公管理效率,反之则会起到负作用。 实用性强的OA系统必须能适应企业管理快速发展的要求。 现实中,企业一方面需要软件尽最大可能的满足现有需求,另一方面,管理本身也是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所以,企业又需要软件能够满足发展的需求。面对发展与现实间的矛盾,OA办公系统产业一般都选择项目化、产品化和平台化作为OA实用性的重要指标。 OA选型特征五:稳定压倒一切 企业会发展,OA的使用者可能会越来越多,企业初期的OA使用用户可能是30人、50人,当企业快速发展以后,成千上万人同时使用OA的情况也会时有发生,所以,企业在选择OA办公系统时必须具备超大用户、高并发应用的稳定性。 管理“落地”必须面向全员,所以支撑“落地”的软件也必须能保证全员应用的稳定性,尤其是针对大型企业、集团型公司,软件必须具备超大用户、高并发应用的稳定性,否则,一旦出问题,哪怕是小问题,都可能影响企业业务,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信息保密的原则,免费的OA软件一般都不会成为大型企业、集团公司的首选,所以免费的OA系统很少经历并发等诸多问题。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在选择OA系统时,不妨多考察品牌历史悠久的OA软件厂商。 企业的OA要保障企业运营的畅通有序,OA的稳定性是企业在选择OA时的重要数据指标。 OA选型特征六:OA产品逻辑要严谨 企业OA系统的信息安全非常重要,免费的OA软件一般都会选择公有云的服务方式,因为企业的业务数据、沟通内容都会在OA系统上,随着企业的发展,信息安全将会越来越重要。 企业在选择OA系统时要实现信息数据上的大集中与小独立的和谐统一。企业,尤其是集团型企业,从制度落地的现实需求来看,一方面必须有统一的信息平台,另一方面,又必须给各个子公司部门相对独立的信息空间。所以,软件不仅要实现“用户、角色和权限”上的三维管控,还必须同时实现信息数据上的大集中与小独立的和谐统一,也就是必须实现“用户、角色、权限+数据”的四维管控,具备全面的门户功能。 企业选择OA办公系统是为了能够提升办公管理效率,而不是为OA所羁绊,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选择一款能够适合企业使用的OA系统。很多企业的的IT专家在选型OA的时候都会头疼不已,不妨从以上6点OA选型特征中寻找企业想要的答案。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前员工透露,谷歌/Alphabet旗下的智能家居公司Nest拥有“近乎无限制的预算”。然而被纳入麾下两年半后,Nest交出的成绩只有翻了四倍的员工人数、一笔五亿美元却成就甚微的收购、以及一个换了名字的产品。仅此而已。 尽管Nest的CEO托尼·法德尔(Tony Fadell)并非被公司辞退,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如此。近日,Nest与谷歌母公司Alphabet发表联合声明,称法德尔将转而担任顾问工作。Nest和法德尔都因此陷入消极的舆论之中。在过去的几个月,媒体曝出Nest“大批员工离职”的消息。Nest还需要应付来自自家人的炮轰——旗下公司Dropcam的联合创始人、已离职的格雷格?杜飞(Greg Duffy)公开表示对其发布指责。甚至有传闻称谷歌希望中止与Nest在某项目上的合作。此外,Nest还经受着关闭旗下Revolv智能家居服务的后果。Alphabet和Nest大概都知道法德尔的“职权转换”并不好看,于是选择在周五下午公布消息——许多公司都选择在此时发布负面新闻,以求人们减少对此的关注。 对于谷歌将法德尔移出Nest这一动作,人们似乎没有反驳的余地。当谷歌于2014年一月收购Nest时,人们都认为谷歌的丰富资源和雄厚资金能帮助Nest起飞。Nest从收购最初的280位雇员增加到了1200人。在Nest成为“谷歌系”成员的第一年,它利用谷歌的资源收购了在线摄像头创业公司Dropcam,成交价 5.55 亿美元。此外它还收购了智能家居品牌Revolv,成交金额至今成谜。杜飞表示Nest拥有“近乎无限制的预算”。Nest最后转到Alphabet旗下,就如谷歌一样。 尽管Nest散去千金,却依旧都没能带来任何实质性的进展。Nest旗下的智慧型温度调节器及烟雾报警器,都是在被谷歌收购前被创造出来的。但这两款产品在谷歌(乃至后来的Alphabet)的庇护下却未实现大幅度升级。在收购Dropcam一年后,Nest推出了the Nest Cam——产品功能与Dropcam几乎完全一样。在被谷歌/Alphabet纳入麾下两年半后,Nest交出的成绩只有翻了四倍的员工人数、一笔五亿美元却成就甚微的收购、以及一个换了名字的产品。仅此而已。 跟不上谷歌的速度 实际上,产品市场推广是Nest最大的软肋。如果你仔细研究与Nest相关的报告,会发现它的1200位员工鼓捣的都是没能问世的产品。 在2015年,Nest发布了一则“Nest声音团队(Nest Audio Team)”的招聘启事。该团队的职责是“为Nest产品打造声音系统”。业内观察者认为该团队的目标是研发一款智能蓝牙扬声器。无论如何,谷歌的Google Home在该产品诞生之前就已经将其打趴在地。Google Home是一款类似于亚马逊Echo的硬件产品,包含蓝牙扬声器及语音助手。据信息网(The Information)报道,Nest得知谷歌的研发计划时,曾提议两家合作,但被谷歌拒绝。具体原因我们无从得知,但可能与Nest在谷歌内部的名声有关。 该报道同时曝光了Nest出品的家居安全系统,代号“打火石(flintstone)。”该系统将采用Nest主导的低能耗物联网标准“Thread”。这套听名字就像智能家居的系统还将囊括两款尚在研发的Nest产品:一款门禁感应器“Pinna”,以及一款存在感应器“Keshi”。“打火石”项目在Nest内部已经孵化了三年,报道中提到该项目被推翻重来多次,一位前员工甚至戏称它为“墓碑(tombstone)”。该报道还引用了Nest员工和前员工的话,称法德尔是“打火石”失败的罪魁祸首。原话是“法德尔的心意总是摇摆不定,无论是什么时候推出智能家居产品还是产品如何设计,他都没有准数。” “打火石”大概是Nest跟不上谷歌速度的又一例证。信息网的报道中提到谷歌的OnHub路由器实现了某些“打火石”本要实现的功能。谷歌甚至在路由器中加入了一部休眠的“Thread”无线电设备。谷歌这次又是自行研发,似乎没有耐心再等待Nest了。 Nest又一个失败的例证是Dropcam,Nest继承了该公司的所有成果,却未实现任何进步。Dropcam研发出一个名为“Tabs”的感应器,能够监测到人们开关门的活动——这让它多少成为了智能家居设备。这款产品本定于2014年夏季问世,但Nest终止了Dropcam的计划,以保护自己的“Pinna”感应器。信息网提到,Nest以为自己的产品将比“Tabs”先进很多,但是一年半多过去,Nest的产品仍未问世。Dropcam还曾计划研发一款摄像头——其最受欢迎产品的户外版,但也被Nest否决了。 哪怕根据法德尔自己的标准,谷歌收购也未使Nest真正起飞。在收购后不久的彭博专访中,法德尔被问道谷歌收购对其的影响。“谷歌加持使我们能更快被世界认识,”法德尔说,“我们的产品将被出口到96个国家,这都是我们现在做不到的。我们还能看到这些产品连接起来、形成网络,这个结果当然不会很快实现。对于我们而言,加入谷歌意味着更丰富的资源,我们的产品能更快问世。”在谷歌收购之前,Nest的产品仅在三个国家有售。在加入谷歌两年半后,Nest的版图仅增加了四个国家。 Nest现有产品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信息网的报道称:“2014年的销售成绩比谷歌和Nest预计的要少。”Recode的报道指出Nest也未达成2015年的销售目标。 Alphabet的耻辱 除了开发新产品中遭受的困难,Nest还总是为自己的母公司制造公关危机。 2014年四月,收购才过去几个月之时,Nest就因为烟雾探测器的功能故障被迫将其撤柜。该产品的“挥手关闭警报(Nest Wave)”功能可能会因失火被触发。2014年五月,在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的督促下,Nest展开了全国范围内的产品召回。消费者要么等产品升级后“挥手关闭警报”功能被取消,要么直接获得130美元的退款。Nest的烟雾报警器在取消了该功能后重新上架。 我们很少看到某公司员工公开批评自家产品。但在2015年二月,谷歌员工、LiveJournal的创始人布拉德·菲兹帕特里克(Brad Fitzpatrick)就这么做了。他在YouTube上传了关于Nest烟雾探测器糟糕体验的视频。在视频中,烟雾报警器不知为何持续“尖叫”,无法恢复到静音状态。“别买Nest的烟雾报警器。”菲兹帕特里克在社交媒体上提醒网友。“它们总是误报,叫个不停,简直就是一堆废物。你如果感到厌烦,请暂停这段视频或调至静音。”他说。“但是你没有办法关停Nest的烟雾报警器。”这个播放量达到五十万的视频被几家媒体相继报道。这位谷歌雇员在视频结尾将烟雾报警器丢到冰箱里才得以隔绝噪音。 信息网2016年三月关于Nest新产品的报道中,提到了Nest CEO托尼·法德尔与前任Dropcam CEO格雷格·杜飞的矛盾恩怨。报道指出,在杜飞离开Nest之前,曾对法德尔表示“我觉得你治理公司的方式与暴君别无二致,让这个公司深陷泥潭,举步维艰。”报道中还提到,法德尔曾公开辱骂Dropcam的雇员,表示他们“与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还表示Dropcam“不仅是一支小团队,还是一支完全没有经验的团队。”实际上,Dropcam比Nest还要老上一岁。 在2016年4月,Nest声称自己将关闭Revolv智能家居系统的服务支持。Revolv于2014年被Nest收购。Revolv是一个集合Z-wave、Wi-Fi、Insteon的系统。Nest则从未开发出具备相同功能的产品。在服务关停后,愤怒的消费者们得到的只有一块价值300 美元,无法升级的砖头。一天后,Nest发声明表示公司正与消费者协商,以确定最佳的解决方案及赔偿。现在,Nest为购买Revolv产品的用户提供了“按购买原价退款”的服务。 与此同时,一位自称是Nest工程师的网友在Reddit上发帖称该公司“必死无疑”。该网友为我们描绘了一幅Nest公司内部的混乱景象:“员工们会在角落处睡着,在洗手间里哭泣。那些资深工程师都能知道这种气氛是不对的,我们只能努力去弥补一般员工的能力空缺。”这篇文章的真实性我们无从考证,但它的确在网络上传播开来,为Nest带来了相当的负面影响。 Recode的一篇报道称,托尼·法德尔在四月的谷歌全体会议上对几起负面新闻作出了回应。尽管会议开得似乎不太顺利——有传会后谷歌员工们在公司内部信息版块上对Nest发表无礼言论。帖子的内容是:“希望Nest把我们弄得一团糟的日子就此停止。”另外有人发了一张辛普森电影里的抵制截图,并附言“卖了Nest”。 Nest被出售:备受争议的智能家居公司? Nest公司的自信已经触达前所未有的低谷,谷歌似乎也放弃了对Nest的等待。Alphabet的主要分支已经凭着自己研发的产品如Google OnHub、Google Home等,迈入智能家居领域。所以Nest何去何从?Alphabet会出手相救吗?Nest会被出售吗? 法德尔的继任者是马尔文·法沃兹(Marwan Fawaz)。法沃兹现在是安保公司ADT的技术顾问,他的职责或许是帮助“打火石”系列产品尽快问世。有报道称Alphabet已经向Nest施加压力,要求今年内推出“打火石”系列产品。 在进入谷歌前,法沃兹主要负责摩托罗拉的“家庭业务”——机顶盒和有线网络部门,那是2012年。在法沃兹的带领下,摩托罗拉的“家庭业务”部门最终以23.5亿美元的价格被Arris收购。在法沃兹的领英页面,他对于自己在摩托罗拉职位的描述仅仅是“处理与Arris通信的企业并购事务”。法沃兹的个人描述、他在谷歌家居部门短暂的六个月任期,都在暗示Alphabet出售Nest的意愿越来越强。 法沃兹是否正准备着Nest的出售计划?他是否往Nest的草坪上插了一块“待售”的牌子?法德尔曾提到Alphabet进入了“财务紧缩时期”,并计划对旗下的子公司来一场大清洗。机器人公司Boston Dynamics已经要被出售,由安迪·鲁彬(Andy Rubin)一手建立的机器人部门似乎都身陷危机。Nest是否已经被推上了断头台? 没人能准确说出Alphabet的打算,毕竟它拥有众多的子公司。我们只知道,有的公司会没落。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如今,全世界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移动软交换(MSS)系统实现了连接。移动软交换系统可提供更为经济高效的语音业务,从而逐渐取代传统的交换机。诺基亚西门子通信作为积极推动此项技术进步的行业领先者,近日在全球的总MSS容量实现大幅提升,用户数量突破10亿大关。 这项成就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不仅意味着全球40%的移动软交换均采用诺基亚西门子通信的解决方案,而且基于世界主导GSM系列标准的移动网络中逾1/4的连接*也采用此方案。今年四月,诺基亚西门子通信部署的MSS系统的累积活跃用户容量突破10亿大关,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 该统计数字基于客户使用流量,且仅对实际操作中的用户容量进行统计,结果代表通过诺基亚西门子通信MSS系统进行连接的活跃用户数量。迄今为止,若包括每日移动运营的缓冲容量,诺基亚西门子通信交付的总MSS容量已逾15亿人。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融合核心网络部负责人Jürgen Walter表示:“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表明移动连接已经变得无处不在。全球每天有10亿人通过我们的移动软交换解决方案进行联络,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表明客户对我们信赖有加,相信我们能够为其核心业务提供鼎力支持。” 目前,全球有230多家运营商的网络中部署了诺基亚西门子通信的移动软交换技术,该技术借助包含移动交换中心(MSC)服务器和多媒体网关的“分离式架构”,可将传输、站点运营和管理成本等运营支出削减达 70%,同时还可显著降低能耗。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的移动软交换技术采用同样的硬件组件即可支持2G、3G和IP语音(VoIP)业务,这要归功于业界独一无二的集成式VoIP服务器——NVS,仅需轻松升级至现有MSS硬件即可实现应用。添加VoIP功能后,诺基亚西门子通信MSS还可借助“Fast Track”VoLTE解决方案提供LTE语音(Voice over LTE)业务,让10亿多手机用户尽享这项下一代服务。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MSS于2004年首次作为成熟的解决方案投入商业使用,自此之后不断演进,不仅支持3GPP Release 4,还支持后续的3GPP Releases 5、6和7,为构建全IP网络奠定了基础。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创业大学》第三期---对话Gululu创始人兼CEO江志强 如果一款儿童智能水杯的在线时长超过这个孩子在iPAD花的时间,其商业潜力是不是会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没错,这个售价在129美元的智能互动水杯Gululu,已经在全球各个国家快卖断了货——Gululu创始人兼CEO江志强6月份做客上海云栖大会·阿里巴巴创新创业论坛,分享了“一只水杯”与“淘富成真”的故事。 一位“童心未泯”的“老兵” 46岁的江志强看上去还像个小伙子,梳着大背头,穿着得体时尚。会议开始前早早到场check演讲ppt播放情况。两年前决定创业前,他已经在互联网行业摸爬滚打了快20年,先后任职网易营销副总裁、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和人人公司首席营销官,参与过人人纽交所上市。正是这样一位“功成名就”的“老兵”选择在44岁的时候褪去所有华丽的羽毛从一只杯子开始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创业者。 江志强的勇气和决心是显而易见的,而这只名叫Gululu的“杯子”也很争气,初期的启动资金近两百万美元全部来自创始团队自有资金,接着融了天使轮:前小米科技CFO喻铭铎、前人人CFO黄辉成了Gululu的“天使”、Withinlink 碚曦投资的李倩玲(前WPP集团中国CEO)、多宝树影视科技胡陞忠(前好莱坞导演与金奖特效专家)。2017 年初,Gululu又获得了前阿里巴巴集团CEO陆兆禧成立的基金公司数百万美元的Pre-A轮投资。 一只“水杯” 其实,如果你用过Gululu,就会觉得很难将之形容为一只“水杯”,仿佛是一个有生命多智能伴玩。因为在这个水杯的APP中输入孩子的年龄、体重等信息后,Gululu就会自动算出科学的饮水目标。 它内部含有多种传感器,可以测孩子的饮水量和时间;它具备“触摸”感,小朋友可以跟宠物“玩耍”;它引导孩子必须准时喝水,这样水杯上的“小宠物”才能进化,如果喝水不够或者忘记喝水,宠物就会“悲伤”,得不到高分;它还能交友,如果是两个Gululu水杯在一起“碰一碰”,就能立刻加入对方的宠物,成为“好友”,继而比拼分数——好友之间的宠物还可以比拼成长速度,当然这要看哪个宠物的主人表现得最好。 此外它还可以无线充电、防撞等功能,据说装满水从0.9米的高度自然坠落到大理石板会毫发无损……当然,它还有一个必须的、重要的功能,就是通过wifi将孩子的喝水情况“报告”给他的父母。 一个儿童世界 如果说微信连接的是成年人、QQ是青少年的社交工具,那么必须说,Gululu可能会成为一个孩子从幼儿园起就开始用的社交产品。 据悉,Gululu的下一代产品不排除有通信功能。全球有好几个电信运营商在Gululu众筹期间就已经主动找上江志强——台湾的FarEastone与香港的HK Telecom已经合作起来,日本的SoftBank、法国的Orange Telecom、澳大利亚的 Brightstar与KDD 也在谈比较深入的合作——这样的功能在儿童智能手表上早有先例。 当Gululu遇上“淘富成真” 视频中,江志强透露他是2015年接触到的“淘富成真”项目,成为第四十一期学员。期间江志强对接到的资源是他无法预估的,比如阿里巴巴的电商赋能、富士康的硬件生产能力等等。那么“淘富成真”到底是个怎样的项目呢? 由富士康与阿里巴巴联手打造的淘富成真,是一个硬件创新一站式赋能平台,利用双方在技术、制造等多领域的优势,整合创业者创业所需的全链路资源与服务,扶持、帮助草根创新企业。像这样整合了多家供应链的平台,非常稀缺。 硬件创业者对产业态势的了解程度,往往决定着企业的事业和布局。不少创业者的长项突出但是短板也很明显,很难面面俱到。比如,有些创业者花着一流的成本,用着二流芯片;由于信息不对称,找不到合适的传感器;有原型但无法量产;有销路但无启动资金等等问题。 因此,淘富成真平台就是要用利用阿里巴巴、富士康以及各种资源为硬件创业者解决难题,具体提供以下六大服务: 智能。依托阿里科技能力、阿里云等提供芯片、传感器、IOT套件、SDS等。 硬件。依托富士康等伙伴,解决打样、检测、生产制造难题,实现高精尖量产; 产品。依托洛客众创、硬功馆等平台,提供工业设计、产品方案、供应链解决方案,实现0到1原型生产。 商品。依托阿里电商能力,通过淘宝众筹、阿里智能、淘富成真官网等平台,帮商品找销路,实现从产品到商品再到爆品的转变。 融资。精准推送相关行业、阶段的投资机构。 空间。通过云栖小镇等场地,实现产业聚集,提供场地与政策支持。 如何加入“淘富成真” 任何硬件创业项目都可以与淘富成真平台对接,并无任何费用。但淘富成真看重的是创业者一定要用匠人精神,踏踏实实做产品。淘富成真会基于自身资源帮助他们,特别是在抬头看方向和市场销售引入方面,Gululu智能“水杯”无疑是最好的案例之一。(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淘富成真”) 更多创业故事在此
2016贵州数博会期间,贵阳国家高新区“促进大数据技术创新十条政策措施”正式发布实施,凡在该区从事大数据技术研发创新的研发平台及企业等创新主体,最高可获得一次性500万元的扶持奖励。 据了解,该十条政策措施是贵阳高新区建区以来力度最大的创新扶持政策,主要涵盖三个层面。一是对研发平台及企业等大数据技术创新主体进行支持;二是扶持大数据技术创新“全过程”,包括对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科技成果转移和转化、示范应用和开放共享等“创新过程”的扶持;三是对领军人才、服务平台、金融机构、空间载体等大数据技术创新保障要素的支持。 根据该政策,贵阳高新区对国家级研发平台和专业园区的奖励额度分别达到500万元、300万元,对大数据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最高给予500万元的资金支持。政策明确提出,对开展工程产品首轮流片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按照该款产品掩膜版制作费用的20%或首轮流片费用的20%予以研发资金支持,这是在贵州范围内首次专门针对开展工程产品首轮流片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支持措施。 在支持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方面,对主导参与制定大数据技术及应用相关标准的单位或个人,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将奖励额度在省级奖励基础上,分别提升为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5万元;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或巴黎公约途径向国外申请的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后每件资助30万元。 为引进和培育大数据技术创新领军人才,高新区实施大数据“贵人计划”,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数据领军人才给予300万元科研或项目支持;对海归大数据人才,带技术、带项目到高新区创业的给予100万元扶持。政策还明确,金融机构向高新区内大数据技术创新企业提供贷款后发生损失的,经认证按照单笔贷款50%的比例给予本金损失补助。 为切实兑现优惠政策,贵阳高新区专门设立了“政策兑现窗口”接受申请,并组建专家委员会、兑现委员会进行评审兑现。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根据目前电信行业的发展和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将全球电信业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电话网阶段、互联网阶段和物联网阶段。目前正处在电话网衰落期、互联网成熟期和物联网起步期三期叠加发展阶段,预计2020年以后,物联网将逐步走向发展、成熟阶段,成为支撑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咨询公司Gartner的研究报告指出,面对巨大的市场空间,全球TOP100电信运营商中已有60%计划进军智慧家庭市场。智慧家居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营商已经大举进入。 物联网为电信业带来千亿级新市场 在人人通信市场饱和,传统电信业遭遇发展天花板的困境下,电信运营商继续寻找新的收入增长点。万物互联的出现使得电信运营商柳暗花明:未来物联网设备层、连接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的价值占比分别为21:10:34:35(麦肯锡数据)。2020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为1.5万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据此,我们可以得出,2020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设备层规模达3450亿元,连接层规模达1500亿元,平台层规模达4950亿元,应用层规模达5250亿元。可见,不考虑价值链的纵向延伸,电信运营商仅在连接层将迎来千亿级的发展机遇。 国际运营商围绕三大领域开展物联网布局 1、围绕新连接,探索新的网络布局 积极发展窄带物联网技术,推动多网络协同是运营商抓住新连接机遇的首要任务。物物连接对网络的需求不同于人人连接,主要体现在业务持续性、并发性、海量低数据传输等,传统的蜂窝网络成本较高、功耗较大,不利于新连接的规模化发展。为了解决网络技术瓶颈,国际运营商积极推广以“低功耗、低成本”为特征的窄带物联网技术。Vodafone、AT&T、德国电信等为代表的国际运营商,积极部署和推广NB-IOT技术,积极参与相关国际组织,及时跟进最新技术标准。 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复杂,电信运营商需要协同多种通信技术,才能保障用户优质的网络体验。蜂窝网络具有覆盖范围广、安全性高、速度快等特征,以wifi、蓝牙为代表的短距离通信技术具有低成本、短距离快速传输等特征,因此电信运营商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发挥各类通信技术的优势,制定多网协同的差异化网络连接方案。目前,欧美日韩等各国电信运营商正在积极推动5G技术的测试、验证等工作,为迎接万物互联做好充分准备。根据研发进展,5G有望在2020年实现商用,但少数国家由可能提前商用,比如韩国KT集团宣布2018年实现5G商用的试运行。 2、围绕新设备,尝试多种发展模式 成本高、性能差、不能切中用户刚需等因素是阻碍设备层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M2M终端种类多、差异化大,运营商由于自身的资源能力限制,不可能在各个领域全面发展。因此,选择适合的切入模式成为运营商布局终端层的关键议题。根据国际运营商的发展实践,主要有以下三种发展模式:首先,模块化发展模式。运营商将终端功能分割成多个模块,为用户提供积木式选择方案。例如,西班牙电信与三星合作,通过发挥三星在终端、芯片、感应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以及自身在网络通信、安全保障等方面的优势,推出了一套低成本的模块化设备,每个块具有不同的功能,它包括环境、位置、电量、信息等模块,用户可以随意组合,不同的组合对应不同的资费。其次,集成化发展模式。运营商将各种功能模块聚合在一个终端盒子中,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终端使用方案。Vodafone推出一系列集成式M2M终端,以MachineLink3GPlus为代表的多功能路由器,有多个接口,具备连接、位置、安全、诊断、远程配置、硬件升级、云端适配等多种功能,为用户提供便捷、一站式终端服务。最后,重点垂直行业发展模式。运营商以特定垂直领域用户为目标,与相关设备厂商合作,进行针对性布局。德国电信与飞利浦、Osram、Miele、三星、华为等公司合作推出智能家居产品,包括智能插座、烟雾报警器、门窗监控、暖气控制等。前两种模式不区分行业,具有通用性特征,属于标准化发展模式。第三种模式具有特定行业属性,具有针对性特征,属于差异化发展模式。 3、围绕新平台,搭建产业生态系统 平台层不仅是产业链价值最大的一层,也是数据的集散中心,更是商业模式创新的集中区域。从国际领先运营商的发展实践来看,聚合产业链合作伙伴,协同创新发展成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平台服务的核心思路,能力开放和产品孵化成为电信运营商布局平台层的关键抓手。能力开放的关键是实现自有能力产品化和合作伙伴产品共享化,运营商将自身具有的测试、认证、计费、安全等能力打包对外开放,一方面带来直接收益,另一方面可以聚集优质合作伙伴。AT&T向合作伙伴提供M2X、Flow 、Connection Kite等平台服务,提供包括网络、存储、测试、认证等能力,并采取分阶段收费模式,在开发、测试初期采取免费模式,在推向市场化阶段和定制化服务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三大开发平台有独立的资费体系,也有打包套餐的资费体系。产品孵化的关键在于针对特定行业,主动聚合相关企业,孵化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产品,迅速打造精品业务。AT&T成立了车联网研究室,联合了包括三星、Voice box、Jasper、Accenture等公司,集中创意创新,推出车联网平台AT&T Drive,并推出Connected Car产品,目前已经与Audi, BMW, GM, Ford, Tesla, Nissan, Volvo等10余家汽车厂商合作,2015年用户规模达700万,2016年预计达1000万。 对国内运营商的启示 1、做好连接是根本,也是收入的最大来源 万户互联带来大规模的新连接,为运营商创造最直接的连接收入。从连接的主体来看,物联网阶段连接的主体不再局限于手机、电脑等传统终端,而是扩展到汽车、家具家电、建筑物等,是万物互联的时代。从连接的性质来看,万物互联带来的是新叠加的连接,而不是对原有连接的替代。从连接的价值来看,虽然单个连接价值不高,但海量连接带来的收入不容小觑。优先发展窄带物联网技术,多网协同发展是运营商做好连接的根本策略。 2、智能硬件带来设备收入,更带来海量的用户行为数据 智能硬件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设备收入,更在于统一数据标准,获得可操作的用户行为数据。随着物联网的迅速推广,市场对各类终端、模组、芯片的需求也会迅速攀升,因此发展终端设备能为运营商带来直接的收入,但智能硬件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运营商并不比设备厂商更具优势,同时比硬件本身价值更高的收益来自智能硬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因此对运营商来说,获得基于终端使用产生的数据要比终端本身的战略意义更大。与设备商合作,探索合作共赢新模式,是运营商切入终端领域的必经之路。 3、平台服务是新价值创新创造的基石 平台是数据流的集中、处理和疏散中心,也是物联网核心价值所在,更是运营商创新商业模式的关键。从位置上看,平台层是物联网的心脏, 牵动着整个产业链。从功能上看,平台层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需要聚合设备层的数据,也需要对数据进行存储、加工,再向上层应用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从价值上看,由于平台层汇集了大量的数据,又具备高级的算法和分析能力,因此平台层的价值远不在于现有的存储和分析价值,更在于潜在的商业模式创新。对于运营商来说,布局平台运营商不一定具备优势,也不一定能带来收益,但如果不布局平台,运营商将失去物联网价值挖潜的机会。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引发服务业革命的云计算公司Salesforce市值540亿美元,是云托管软件应用领域最高级、增速最快的先锋企业。Salesforce目前欲将亚洲地区作为主要驱动力,助推收入迈过100亿美元大关,而澳洲业务是实现该目标的战略核心。 向来高调的Salesforce首席执行官Benioff上周末证实,在微软以262亿美元收购LinkedIn之前,Salesforce公司也是潜在买家之一。而如果Salesforce打败微软,收购LinkedIn成功,将成为轰动科技界的年度事件。 势头凶猛的独角兽为何选择澳洲?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Salesforce董事会副主席、董事长兼首席运营官Keith Block表示,澳大利亚可以驱动公司业务在亚洲地区实现增长。被认为Salesforce总裁宝座铁定继承人的Keith Block上周来到澳洲与公司员工及客户座谈,对为实现亚洲战略所需的投资进行评估。 据澳洲金融评论,Keith Block表示,Salesforce公司早年间主要依赖美国市场收入,目前要实现区域扩张,澳大利亚是一个理想的场所。现在,Salesforce正在为大型国际化企业客户服务,而这些客户需要在关键市场创出强劲表现。 Block表示,他与澳大利亚利益攸关者会谈就是要聆听建议,确保公司以正确的方式加大投入。总体而言,亚太地区对公司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澳大利亚是这一战略的枢纽。他对澳总理特恩布尔(Malcolm Turnbull)的技术创新激励政策表示支持和赞同。 利好创新生态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Block不愿评论在澳洲的投资规模,但他表示将在房地产、招聘及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等领域增加投资。有分析指出,Salesforce计划在澳洲扩张对于本地科技行业是个好消息,而这一领域正在争当澳大利亚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由一批科技企业家新近成立的行业促进组织Techsydney曾谈到,国际科技巨头在澳大利亚扩张非常重要,可以吸引到扶持创业生态系统发展亟需的人才。而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政府已在积极从硅谷搜寻资源。 澳总理曾谈到,要将国家文化从能源为主转变为以知识或者创意文化为主。对此Block表示,澳大利亚政界高层对创新的态度和言论已经在国际上广为传播,他认为,澳洲科技领域有人才、有创新热情,将得到发展壮大。 核心动力:创新冒险与实验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澳洲对创新科技的接纳态度让Block信心倍增。Block表示,Salesforce公司已确立2017财年收入超越80亿美元的目标。但是内部的目标是在近期实现100亿美元,并超越行业龙头SAP. 长期以来,Salesforce公司一直被视为新型科技公司发展的样例,通过采用云计算技术,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其次才会考虑盈利能力等传统指标。 Block表示,Salesforce公司持续超过传统对手,因为这些公司不具备充分的竞争能力。他表示,Salesforce公司不同于SAP、微软或者甲骨文,公司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创新文化的聚焦。 虽然,Salesforce公司在特定情况下也会收购,但公司从很大程度上来讲主要是从内部创新,注重内生性增长。Salesforce公司从定义上讲就是一家创新性公司,而其它传统的技术提供商几乎就没什么创新了。它们大多是企业集团和控股公司,及系统集成商,试图将各种技术拼接在一起。 Salesforce首席执行官Benioff上周末证实,在微软以262亿美元收购LinkedIn之前,Salesforce公司也是潜在买家之一。Benioff的发言一向很大胆,备受媒体关注,如果Salesforce收购LinkedIn成功,这将成为轰动科技界的年度事件。 Block表示,他已经就公司目前发展与未来业务的相关性及如何保持强劲的市场地位深入考虑过。他称,不要害怕冒险,必须继续做一个喜欢实验的公司。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公司偏离了自己的价值观。这将是最大威胁。本文转自d1net(转载)
你是否知道网络摄像机与路由器连接的方法呢,下面中国安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 网络摄像机如何与路由器连接方法 1.首先:你要确定网络能上网 2.先实现内网ip局域网观看一般都是先知道网络摄像机的内网ip 192.168.1.* *代表不一定 3.然后是在你想看图像的电脑上安装插件 插件分为两种 一种是网络通用插件4.5秒就自动了而一般电脑默认的都是不允许下载不明插件 所以要在随便打开的IE上工具-internet选项-安全-internet与本地internet-自定义级别-把跟 Activex插件有关的全部启用 这样在IE上输入内网ip 2.3秒下完插件输入默认账号密码弹出通道双击通道就可以观看了 二种是用网络摄像机自带光盘安装远程客户端添上内网ip默认账号密码一样可看 3.实现内网观看后基本都步骤都明确后外网就简单了 要先在网络摄像机插上网线在网络功能里选自动获取ip 再看下图像端口是多少默认的就好这点很重要 要在路由器上设置端口映射的 然后重启 重启好后再进网络功能里你就会看见网络摄像机已经自动获取了一个ip 这个ip就是外网ip而每次网络摄像机断电启动外网ip都是变化的 再说下路由器端口映射为什么要做这个呢 一台路由器上连接多台电脑那外网来访问的信息路由器怎么才知道外网要访问哪台计算机这里就需要 端口映射了 登录路由器把刚才看到网络摄像机的端口,在里面设置上就可以了 关于路由器设置以下叙述是在路配置界面下进行.并采用域名.与其他路由器的配置界面可能存在区别. 1.首先为DVR/DVS所在网络的路由器"设置向导"中选择好上网方式. 2.设置好路由器的"网络参数".如下图为LAN口的参数设置.其中包含局域网的掩码及网关.此处IP地址 192.168.1.1即为内网的网关. 3.在路由器的转发规则里的虚拟服务器选项处做好端口映射.如下图所示.DVR1的端口号为80与8000,IP 为192.168.1.2. DVR2的端口号为81与8001,IP为192.168.1.3.然后协议处选择ALL或者TCP并选择启用. 保存相应设置后端口映射功能实现. 通过如上设置.我们已将路由器的端口80和8000映射给DVR/DVS 192.168.1.2,端口81和8001映射给 DVR/DVS 192.168.1.3.这样访问路由器的80或8000端口号就是访问DVR/DVS 192.168.1.2,同样访问路 由器的81或8001端口号就是访问DVR/DVS 192.168.1.3. 注:DVR/DVS的端口号不可与其他端口号冲突.如路由器的web管理端口号.有的为80.这样的话可以通过 修改路由器或者我们DVR/DVS的端口号来解决. 4.如果DVR/DVS端上网方式是PPPOE.则还要首先申请一个域名,然后在路由器的"动态DNS"设置处填写申 请的域名相关信息.并启用DDNS.如果用户名为dahua.则连接成功后会显示相关信息.在使用域名前必须 将其激活,具体可以在花生壳客户端的工具----域名管理处激活,有时也可以通过路由器的"域名激活" 选项激活.然后在路由器的动态DNS处填写相应的用户名及密码并启用。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在搜索引擎输入“平台即服务”,您会看到一长串描述该技术及其作用的技术性释义——大多既枯燥又乏味,没有任何启发性。人们对平台即服务(PaaS)的讨论往往局限于它是什么,而不是它能做什么。 当然,如果您只是和我一样谈谈技术也无不可,但这却是对PaaS的巨大误解。如果您能脱离IT角度,关注PaaS的实际业务价值,就会发现它是云技术中激动人心的一大发展。 这是因为PaaS是数字化变革的关键。它是快速构建和定制创新型Web应用的底层技术,能够帮助企业彻底转变内部运作,为客户提供创新服务。 让我们来了解它为企业带来哪些惊喜: PaaS是云平台中非常激动人心的一大发展,它是数字化变革的关键。 保险业巨头AIG正在探索如何使用无人机来改善服务。该公司正在测试能否在自然灾害中使用无人机来记录现场状况,从而更快处理索赔。该案例成功地阐释了如何通过PaaS开发和测试高创新性的试验应用。PaaS还帮助医疗机构开发各种应用,用以帮助人们保持健康。澳大利亚National Pharmacies开发了一款帮助患者更有效地管理处方的应用,可自动提醒他们领取处方并提供过去的交易记录。这些用例的一个共同点是创新。PaaS是推进企业内部创新的完美驱动力,它为企业提供了快速开发Web应用所需的敏捷性。与以往对新应用(无论是保险无人机,还是医疗应用)进行市场测试不同,现在的企业可以通过服务从云中获取所需资源。企业可以按需付费,使用现有开发工具就可以实现目标。这不仅避免了传统 IT项目中的成本和风险,并且允许云平台与现有基础设施共存,从而保障企业的日常运营。PaaS提供了强大的创新动力,因此我们在去年的甲骨文全球大会上 预测,到2025年,所有的应用开发和测试都将迁移到云中。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Hudson 是在2004年的夏天由 Sun 公司开发的(就是开发Java的那家),2005年2月开源并发布了第一个版本。 Hudson 发布的时候 CruiseControl 是CI界的老大哥,但是很快,在大约2007年的时候 Hudson 已经超越CruiseControl。2008年5月的 JavaOne 大会上,Hudson 获得了开发解决方案类的Duke's Choice奖项。从此,小弟翻身做大哥,Hudson 成为CI的代名词。 但平静的日子总是短暂的。2009年6月,乌龟壳(Oracle)收购Sun,所有人都炸裂了: 是不是写反了?!!! 一个搞闭源数据库的公司tmd收购了 风暴降生-SPARK之母-不焚者-Java女王-CPU和小型机先民的女王-Solaris的卡丽熙-打碎镣铐者-Sun Microsystem!!! 乌龟壳公司在开源界的形象一直比M$还差(后面的收购MySQL,虽然继续保持开源,但把test case藏着掖着……这都是Oracle这家公司的所作所为) 2010年9月,乌龟壳公司偷偷把Hudson®™变成了注册商标。2010年11月,Hudson社区的核心开发人员发现并angry了,双方进行了不太友好的会谈,不出意料的谈崩了。圣诞节过后,2011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来的要晚一些,几个秃顶的大叔在McDonald‘s的豪华包间里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mv -f hudson jenkins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井水不犯河水的日子。Hudson 和 Jenkins 都拥有代码; Hudson有Oracle和Sonatype's corporate的支持和Hudson的注册商标 Jenkins拥有的是大多数的核心开发者,社区,和后续更多的commit https://yqfile.alicdn.com/04b56c181bc739cac731f255ec8924e811dc37d3.png" > 上图,From:Hudson and Jenkins: Two Months Later 2011年,Jenkins的卡丽熙 Kohsuke Kawaguchi 获得了Google-O'Reilly Open Source Award。2014年Kawaguchi创立了CloudBees,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新巅峰。文章转载自 开源中国社区 [http://www.oschina.net]
CocoaUI 是一个强大的 iOS UI 框架,使用 Web 开发者熟悉的 HTML+CSS 流式布局方式,轻松地开发 iOS 原生 App 的界面。CocoaUI 的特性主要包括: 高效的原生界面, 非低效的 WebView 控件方式 自适应(Adaptive)动态流式布局, 轻松适配多种屏幕尺寸 采用简洁高效的 HTML+CSS 语法定义布局(Layout)和展现(Appearance) CocoaUI 的界面控件布局方式是流式布局方式,这种界面布局算法已经在 Web 领域得到验证, 具有广泛的开发者基础。同时,CocoaUI 使用 CSS 语法来定义界面样式,轻松地实现虚线边框,背景,线条,margin(外边距),padding(内边距)等等。展现样式。 一般来说,iOS App 界面开发通常占用 30% ~ 50% 的 Objective-C 编程工作。如果使用 CocoaUI, 这个比例可以减少到 1% ~ 5%,iOS 开发者可以不用关心愚蠢的苹果的 UI 约束布局,而将时间用来提升 App 的功能和体验。 CocoaUI 框架在懒投资的 iOS App 中得到应用,支撑了其主要界面布局。文章转载自 开源中国社区 [http://www.oschina.net]
科技行业评论人士马克·洛文斯泰恩(Mark Lowenstein)近日撰文,声称谷歌要想在消费产品领域取得一番成就,那么该公司还需要建立面向消费者的客户服务机制。以下就是洛文斯泰恩的文章主要内容。 谷歌近期召开的2016年度开发者大会(I/O)突出的一大主题就是,谷歌计划大举进军消费硬件产品领域。谷歌公司宣布了Google Home智能家居设备,类似于智能家居的语音命令输入中枢,这款产品可以与亚马逊的Amazon Echo展开竞争。除此之外,谷歌还展示了一款虚拟现实头盔,并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智能手机部门,该部门将生产和销售谷歌的模块Ara手机。前摩托罗拉首席执行官里克·奥斯特罗(Rick Osterloh)将担任谷歌此手机部门的负责人。 在Recode上周发布的一篇文章中,马克·伯根(Mark Bergen)表示,谷歌今年开发者大会仍未回答一个重要的话题,即这些激动人心的新产品将如何发行。伯根认为,要想让类似于Nexus和Chromecast的产品走进消费者的手中,恰恰是谷歌一直不擅长的事,这也将进一步意味着,如果谷歌想直接与苹果进行竞争,那么该公司还需要认真考虑其零售战略。 我同意伯根的观点,在此想进一步阐述这一观点。如果谷歌要想在消费者王国有所作为,那么,该公司就需要建立更好的面向消费者的客户服务机制。如果你是谷歌产品的消费者,或者是诸如Gmail、谷歌地图、谷歌Docs或Sheets等服务的消费者,那么,要想寻求谷歌提供相关的使用帮助,几乎是不可能的。谷歌没有建立直接的电子邮件联系渠道、没有电话支持服务、也没有聊天服务等。用户基本是靠自己摸索(有一些情况属于例外,如谷歌应用商店和Nest等)。一般而言,用户需要自己搜索帮助论坛、公告牌,并回答谷歌在其网站上贴出的“经常被提出的问题(FAQs)”。 如今,我懂得了,这是一种网络方式。当然,要想联系Mint、Uber、LinkedIn或Facebook等公司的人,那也绝非易事。但是,如果消费者硬件成为谷歌未来的重要一部分,而且谷歌还想与苹果和亚马逊之类的公司在消费者硬件领域展开直接竞争,那么,该公司就需要认真考虑该如何向其客户提供帮助和支持。 例如,Android设备的客户部门一直在倾向于年轻、喜欢自己设计产品的极客用户。相比较而言,苹果多年的电话支持、Genius Bar和Apple Care等服务,都属于重要的市场区分器,可以向消费者提供更多重要的优质服务。 亚马逊的客户也指出,客户服务业已成为该公司的重要标志之一。所有的重要服务提供商,以及多数消费科技硬件产品制造商,都提供不同程度的电话支持以及电子邮件或聊天等直接联系方式。在此,我并不是说,这样总是很好,也不是说许多公司在用户获得直接支持之前就能够让用户百依百顺,而是想说,至少这些公司的确开始提供客户服务了。对于那些在此方面做出出色工作的公司而言,这就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营销。 从侧面而言,如果你是一位企业客户,谷歌也会通过电话和其它渠道向你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技术支持,哪怕是一家小企业。 为何说谷歌迫切需要考虑提供面向消费者的直接支持服务机制?事实上,从一定程度上而言,谷歌目前尽管没有客户服务体制,但该公司同样也表现不俗。不过,在我看来,有三大原因表明谷歌的确需要这样的客户服务体制。第一,谷歌正在大举进军消费者硬件产品市场,因此该公司需要开始思考消费者的体验,包括发行和支持等。第二,谷歌已经重点将其五花八门的服务工作更加和谐地整合起来。谷歌重点关注Google Now、未来的人工智能和智能助手相关的产品、以及目前已经推出的一些实体产品。我怀疑,许多用户未充分使用谷歌产品和服务的诸多功能,毕竟谷歌在此方面没有提供足够的支持。第三,如果谷歌想认真对待消费者业务,那么该公司还需要拓宽更多的用户群体,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更年轻、更看重科技的极客群体,在数字领域,这些年轻的用户更加习惯于“自己设计和动手做产品”。 谷歌提供和拥有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谷歌仍将极大地依赖于搜索和广告等业务来创收,但是,该公司势必会大举进军消费产品市场。 尽管谷歌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走进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但是,消费者与谷歌并没有过多的关系。鉴于此前在消费者硬件业务方面失误,谷歌如果希望获得与苹果和亚马逊等竞争对手公司同样的消费者品牌影响力,那就需要重新思考该公司的发行和消费者支持服务战略。 智能、数字或人工智能助手是非常好的产品,但是,消费者不时地还需要模拟助手的帮助。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HP ProCurve 推出全新的有线与无线融合网络解决方案,它能够把集中的网络运营与离散的墙内插座式接入设备结合起来,从而使客户能够大幅简化多种基于 IP 的服务交付工作。 HP ProCurve MSM317 插座式接入设备, 集成了一个 802.11b/g 无线接入点与一个四端口的有线以太网交换机。它是一个标准的墙壁弱电插座,同时能够通过任何HP ProCurve多服务无线控制器进行集中管理。 两个全新的 HP ProCurve 多服务无线控制器让企业客户能够集中控制并管理MSM317 插座式接入设备或者任何 HP ProCurve 无线接入点。这些控制器能够在网络中的任何地方提供一致的服务,帮助客户实施安全、漫游以及服务质量保证。 HP ProCurve全球移动解决方案部总监 Roger Sands 说:“酒店业主和网络运营商可以利用这些新型解决方案为房客及其他客户提供多种高价值的语音、视频和数据服务。基于这些融合网络产品,HP ProCurve 产品系列扩展了全新的创新网络边缘产品类别,能够帮助客户降低其安装和管理有线及无线网络服务的复杂性。” HP ProCurve MSM317 非常适用于酒店业,它能够连接多个基于 IP 的设备,例如 VoIP 电话、电视以及其他酒店客房设备,同时能够通过集成的以太网供电 (PoE)减少电源设备。这些集成接入点能够为酒店、医院、宿舍和公寓提供无线服务,并扩大笔记本电脑及智能电话等移动设备的工作范围。 HP ProCurve 无线控制器 这次对 HP ProCurve 移动产品系列的扩展,引入了两个全新的 HP ProCurve 多服务移动控制器,为客户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使他们能够集中管理有线及无线网络。全新的 HP ProCurve MSM765 控制器直接集成到 HP ProCurve 5400 和 8200 系列交换机中,而 HP ProCurve MSM760 则是一个独立的设备。利用全新的软件许可功能,这两个控制器能够从小型网络部署扩展到大型网络部署。 HP ProCurve 还为 HP ProCurve Mobility Manager 3.0 引入了自动更新功能,它通过自动检测并配置网络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点和控制器,大幅简化了网络配置工作。 HP ProCurve Manager Plus 3.0 管理平台包含了 HP ProCurve Mobility Manager 3.0,使客户能够映射、配置和监控有线及无线网络。该平台提供了整个网络的统一视图界面,因此客户能够安全地添加、定制和限制网络访问。 目前,所有产品均已上市。 关于 HP ProCurve Networking 作为 HP 企业服务器存储及网络业务部门的重要成员,HP ProCurve 是先进有线和无线网络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的网络最佳选择。 调查与咨询公司 Gartner, Inc. 的 2008 年《全球园区局域网魔力象限报告》中,HP ProCurve Networking 位列领导者象限。Dell’Oro Group 的调查显示:HP ProCurve Networking 在全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收入和端口方面名列前茅。 关于惠普 惠普公司 (HP)始终致力于为从个人用户到大型企业的各类客户提供便捷易用的科技体验。作为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公司之一,惠普产品涵盖了打印成像、个人计算、软件、服务和IT基础设施等领域。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在现代多媒体会议室,为了满足不同演示场合的需求,通常会具备多种不同的音视频信号源和显示终端,虽然这些音视频信号源和显示终端也可能会同时具备复合视频(Composite-Video)、超级视频(S-Video)、分量视频(Component-Video)甚至数字视频(DVI、SDI)的接口,但目前在多媒体视像会议中被普遍使用的还是复合视频矩阵,主要的原因在如下几方面: 复合视频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兼容性和通用性,传输带宽小,传输距离长。但色度和亮度共享4.2MHz(NTSC)或5.0~5.5MHz(PAL)的频率带宽,互相之间有比较大的串扰,对器材和传输线缆的要求标准不高,信号源丰富,预埋线缆投资较低。 超级视频(S-Video)虽然在减少亮度损耗、亮度度串扰方面明显优于复合视频,但对于目前常见的液晶投影机、DLP投影机并达不到非常明显的区别,而且预埋线缆投资是复合视频的两倍,所以在工程长距离传输没有得到普遍的使用。 分量视频在信号格式的级别上已经明显高于复合视频或超级视频,但目前在会议室多数是为电脑显示(VGA或RGBHV信号格式)服务,对器材和传输线缆的要求很高(取决于预期的设计标准和投资预算),预埋线缆投资很高。 类似Y,R-Y,B-Y、Y,Cr,Cb的分量视频信号目前主要应用在广电行业,而且会逐渐向SDI或HD-SDI的数字信号格式过渡,由于信号源和资金预算的限制,会议室使用不多。DVI信号由于有效传输距离的限制(5米左右),目前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综上所叙,习惯上音视频矩阵没有特别的注明都默认是复合视频格式。以复合视频格式输出的主要设备有:摄像机、实物展台、有线电视解调器、远程视像会议、磁带录像机、DVD光碟机等,音视频矩阵在系统中介于视频源与显示或复用终端之间,负责将不同的音视频信号源按用户的意愿进行集中调控。 按照输入、输出通道的不同,常见的视频矩阵一般有8×2、8×4、8×8、16×4、16×8、16×16、32×8、32×16、32×32、64×16、64×32、64×64、128×128等。常规的理解是乘号前面的数字代表输入通道的多少,乘号后面的数字代表输出通道的多少。不论矩阵的输入输出通道多少,它们的控制方法都大致相同:前面板按键控制、分离式键盘控制、第三方控制(RS-232/422/485等),并且都能达到以下的功能: 1)可以根据使用的需要,在不同的显示终端上同时显示相同或不同的视频源内容 2)可以将摄像机、影碟机、录像机、有线电视、电视会议等各种视频信号进行方便快捷的处理和调用 3)管理员可以独立监视任意一路视频信号,但不会影响其他终端显示的内容和效果 4)管理员可以对任意视频信号进行录像,但不会影响其他终端显示的内容和效果 5)管理员可以将任意一路视频信号送往会议终端或其他分会场,但不会影响其他端口显示内容和效果 与BGBHV矩阵一样,设计一个视频矩阵的基本原则也是根据信号源和显示终端数量的多少以决定矩阵的通道数,由于矩阵规格的差异(通道数的多少)在价格上的体现非常明显,在预算一定的情况下,使选择一个矩阵的通道数也会变得比较敏感,对于以后的扩展也是一个考验。除此之外,下面叙述的几个问题也是作为器材选型需要考虑的因素。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方案背景 为适应全国和世界范围的信息化发展趋势,促进政府机关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和决策科学化,推动政府上网工程的实施和电子政务的实现,海信软件公司推出电子政府全面解决方案。 政府办公系统系统划分 海信政府办公系统可划分为如下各子系统: 通用办公子系统 包括:公文管理、督查管理、档案管理、会议管理、签报管理、信访管理、领导活动、申请审批、值班管理等。 领导办公子系统 针对领导和决策人员所设置。该子系统涉及多个办公模块,特设待办事宜模块以简化领导操作。领导只需要通过待办适宜,即可完成公文批阅、申请审批以及会议活动批示等一系列工作。 个人办公子系统 针对组织中每个人所设置,包括:电子邮件、待办事宜、工作日历、文稿撰写、会议与活动、申请与审批、文档查询、信息查询、问题讨论、电子公告、网际互连。 综合办公子系统 可分为对内信息和对外信息两大类。实现从信息采集、信息编辑、内容编审直到信息发布的一系列功能。 系统维护子系统 该子系统是为保证办公系统正常运行所设置,包括组织机构设置、人员设置、功能角色配置以及权限设置等。 系统特点操作简单易用性强 提供基于单一平台上的统一用户接口,操作简便,界面美观,几乎所有模块都同时支持Lotus Notes客户机方式和通用浏览器的方式。 高度流程化及自动化 本系统促进提高了政府机关办公的程序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使政府机关将日常复杂的办公业务流程尽可能地转移到办公信息网络上来。 高效的信息存储和信息查询 本系统充分利用了Lotus Domino文档数据库在数据管理方面的优势,对政府机关日常形成的各类文件、档案以及其它资料信息等进行高效的分类管理;同时支持各种方式的精确、模糊查询和全文检索。 分布操作集中管理 本系统充分利用网络的特性,使得机关各部门既在统一网络上办公,充分共享资源和信息,又不互相干涉业务。同时,系统提供统一集中的系统配置功能,使得系统日常维护简单高效。 高度的信息共享和安全性 本系统充分利用了网络优势,实现信息高度共享。另外提供从系统、数据库、视图、文档、域(字段)各级的层层权限控制,同时支持信息加密和数字签名。 支持移动计算和移动办公 政府信息资源网 政府信息资源网包括以下部分: 信息发布:时事新闻、政务信息、综合信息、政府文件、政策法规、重点企业、招商引资、办事指南等。 信息检索:提供强大的全文检索功能。 网上办公:提供网上项目审批、电子申报等。 可视办公自动化系统 桌面视频会议系统功能特点: 多点会议主席控制全双工音频自适应回声抑制视频点播(VOD)功能 政府电话服务中心 该系统作为政府部门与群众沟通的桥梁,辅助政府处理咨询、上访、投诉等事务,系统将电话机、传真机、计算机等原本相互独立的办公通讯设备集成在一起形成一种交互式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今天的Twitter每秒钟能够创建并保存3000张(200GB)图片。甚至早在2015年,Twitter就通过改进媒体存储策略节约了6百万美元。 以前并不是这样的。Twitter在2012年主要以提供文字信息为主,当时的用户也很少发布各种炫酷的动态图片。到现在2016年,Twitter开始提供富媒体功能。这样的转变是通过Twitter自行开发的全新媒体平台(Media Platform)实现的,这个平台可以支持照片预览、多张照片发送、动态Gif图片、Vine视频,以及内嵌视频等功能。 Twitter软件开发工程师Henna Kermani在Mobile @Scale London活动中,通过一场名为每秒3000张图片的有趣演讲介绍了Twitter的媒体平台。演讲主要侧重于图像处理方面,但她讲的大部分细节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形式的媒体。 演讲中一些比较有趣的重点包括: 因陋就简的处理方法注定将会失败。在原本不支持的情况下,不假思索通过简单的手段支持上传带图片的推文,这样的做法会造成某种形式的“套牢”。并且这种方式缺乏缩放能力,尤其是在网络状况不佳的时候,这使得Twitter很难增加新的功能。 去耦合。通过将推文与所包含的媒体去耦合,Twitter可以分别针对每个途径进行优化,在运营方面获得更大程度的灵活性。 移动句柄,而非存储块。不要在您的系统内部移动过大的数据块。这种做法将消耗大量带宽,会导致所有需要访问这些数据的服务遭遇性能问题。更好的方法是单独存储数据,并通过句柄的方式进行引用。 使用分块可续传方式上传可大幅降低媒体文件的上传失败率。 持续的实验和研究。Twitter研究发现,对于图片的不同变体(例如缩略图、小图、大图等),20天的存活时间(Time to live, TTL)是最佳甜区,这个值可以在存储和计算之间实现良好的平衡。图片内容发布20天之后的访问概率会大幅降低,因此可以删除图片的各种变体,这样的做法每天可以帮助Twitter节约4TB数据存储空间,并将需要的计算服务器数量减少几乎一半,同时每年可节约数百万美元。 按需。老图片的不同变体可以放心删除,并在需要时重建,而无须预先创建好。这种按需执行服务的做法可改善灵活性,让您更清楚任务的执行方式,并对其进行集中的控制。 渐显式JPEG(Progressive JPEG)作为一种标准图片格式无疑是真正的赢家。这种格式在前端和后端都有良好的支持,在速度不快的网络中也能提供不错的表现。Twitter开发富媒体功能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些很棒的故事,一起来学学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旧途 - 2012年的Twitter写入路径用户在某个应用中撰写了一条推文,并可能在推文中附加了一张图片。 客户端将该推文发送至一个单体端点(Monolithic endpoint)。图片会作为附带内容与推文的所有其他元数据一起上传,并传递至这一过程涉及到的每个服务。 在原本的设计下,这个端点是造成很多问题的根源。问题1:浪费大量网络带宽 推文的创建和媒体的上传紧密耦合为一个操作。 相关厂商内容 滴滴出行iOS客户端架构演进之路! 微信客户端如何应对弱网络! 函数式编程中的Swift与Swift中的函数式编程! 你离成为一位合格的技术领导者还有多远? 国际范 最前沿 不容错过的容器技术盛会 相关赞助商 GMTC全球移动技术大会2016年6月24日-25日,北京,点击了解详情! 上传过程充满不确定性,或者完全成功或者彻底失败。失败可能出于任何原因,例如网络卡顿或传输错误等,如果失败就只能从头开始重新执行整个上传过程,包括上传图片。例如,假设上传操作在进行到95%后出错,也需要将所有内容重新上传一遍。 问题2:面对新出现更大体积的媒体无法很好地缩放 这种方式无法通过缩放支持视频等更大体积的媒体文件。体积的增大会导致出错概率增加,尤其是在诸如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这样网络速度慢并且不可靠的新兴市场,而Twitter非常迫切地希望提高这些地区用户上传推文的成功率。问题3:内部带宽使用效率低下 端点需要连接至负责处理用户身份验证和路由的Twitter前端(TFE),随后用户会被路由至某个图片服务(Image Service)。 图片服务联系变体生成器(Variant Generator),用不同尺寸(例如小、中、大、缩略图)为图片生成不同实例。这些变体会存储在BlobStore中,这是一种专为图片和视频等大型载荷进行过优化的键值(key-value)类型存储。随后图片将永远存储在这里。 在创建和保存推文的过程中,还涉及到很多其他服务。因为端点是单体的,如果将媒体与推文元数据结合在一起,就需要在所有服务之间传输这种绑定在一起的数据。这样的大型载荷甚至会传递到原本在设计上并不用于直接处理图片的服务,这些服务甚至并不是媒体传递渠道的一部分,但依然需要针对大型载荷的处理进行优化。这样的做法导致内部带宽使用效率严重降低。 问题4:存储容量极度膨胀 数月甚至数年前发布的推文中所包含的图片已无人问津,但依然需要永远存储在BlobStore中,这些内容耗费了宝贵的存储空间。因为没有垃圾回收机制,有时甚至在推文被删除后,图片依然会保存在BlobStore中。读取路径用户看到一条包含图片的推文。图片来自哪里? 客户端从CDN请求图片的变体。CDN可能需要从原始位置或TFE处检索该图片。这一过程最终导致需要通直接查询BlobStore的方式,使用URL请求某一特定尺寸的图片。 问题5:无法引入新的变体 这种设计不是非常灵活。如果需要添加新的变体,也就是说需要为图片创建一个新的尺寸,此时必须为BlobStore中的每个图片创建一个新尺寸的版本。这种方式缺乏按需创建变体的便利机制。 缺乏灵活性意味着Twitter很难为客户端添加新的功能。 新法 - 2016年的Twitter写入路径将上传的媒体与推文去耦合。 上传操作至此成为“一等公民”,并创建了专门用于将原始图片存储至BlobStore的上传端点。 这种方法为上传操作的处理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 客户端联系TFE,TFE随后联系图片服务,图片服务将图片保存至BlobStore并将相关数据添加至一个元数据存储。仅此而已。这一过程不会涉及任何隐藏的服务,不需要处理媒体,也不需要四处传递图片。 随后图片服务会返回一个代表该媒体的唯一标识符,即mediaId。当客户端需要创建推文,发布私信,或更新自己的头像照片时,将使用这个mediaId作为引用该媒体的句柄,而不需要提供媒体的原始文件。 假设用户想要使用刚上传的图片发布推文,过程将会是这样: 客户端联系更新端点,在推文中包含mediaId,该请求将发送至Twitter前端,随后TFE会将请求路由至对于所创建内容来说最为恰当的服务。对推文本身,最适宜的服务是TweetyPie,私信和用户资料信息的处理也由不同服务进行,所有这些服务都能与图片服务通信,图片服务器中包含处理面孔检测、儿童色情内容检测等功能所需的推文处理队列,当这些任务执行完毕后,图片服务会与处理图片的ImageBird或处理视频的VideoBird服务通信。ImageBird负责生成变体,VideoBird则对视频进行一定的转码,最终处理生成的媒体内容将保存至BlobStore。 不再需要将媒体内容四处传输,借此可节约大量本被浪费的带宽。 分块可续传的上传。 进入地铁站,10分钟后出来,上传过程可从上次中断的地方恢复进行。对用户来说该过程是完全无缝的。 客户端使用上传API发起上传会话,后端会为用户提供一个mediaId,这个mediaId将在整个上传会话中充当标识符。 图片被拆分为多个小块,例如拆分成三块。这些文件块可使用API附加到一起,每次调用的附加操作可提供必要的片段索引,所有附加操作都可作用于同一个mediaId。上传完成后对上传内容进行“定稿”,随后这个媒体就可以使用了。 这种方法更容易适应网络故障。每个独立小块可以重试,如果网络因为任何原因中断,用户可以暂停并在网络恢复后从暂停的位置继续上传。 方法简单,效益巨大。对于体积超过50KB的文件,上文提到的三个国家中图片上传失败率降低幅度分别为:巴西,33%;印度,30%;印度尼西亚,19%。 读取路径此处用到了一种名为MinaBird的CDN源服务器。 MinaBird可与ImageBird和VideoBird通信,这样就算不存在,也可以即时生成不同尺寸图片和不同格式视频的变体。 在处理客户端请求方面,MinaBird更流畅也更动态。举例来说,假设有内容由于DMCA(数字千年版权法)的要求需要删除,此时很容易便可阻止对相关内容的访问,或重新允许对媒体特定片段的访问。 按需即时生成变体和转码的方式使得Twitter在存储容量的使用方面更为高效。 按需生成变体,意味着不需要将所有变体都存储在BlobStore中,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原始图片在删除前将一直保留,而变体只保留20天。媒体平台团队针对最佳过期时限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在所有请求的图片中,有大约50%的图片都是在最多15天(左右)的时间内上传的。继续保留更早前上传的图片可以获得的收益在逐渐下降。更老的媒体文件也有可能就此无人问津。15天后存在一条很长的长尾。 不设置存活时间(TTL)并且不过期的情况下,媒体文件的存储导致数据存储总量每天增加6TB,按需生成所有变体的“偷懒”做法会让数据存储总量每天增加1.5TB。20天存活时间所用的存储空间并不像“偷懒”做法那么多,因此在存储方面的成本并不高,但对计算的要求更高了。对于“偷懒”的做法,在读取的同时生成所有变体,需要为每个数据中心提供150台ImageBird服务器,而20天存活时间的做法只需要投入75台。因此20天存活时间是一个甜区,可以在存储和计算方面实现平衡。 由于节约存储和计算资源等同于省钱,通过采取20天存活时间的做法,Twitter在2015年节约了6百万美元。 客户端的改进(Android)针对Google创建的图像格式WebP执行了为期6个月的实验。 相比PNG或JPEG图片,这种格式的图片体积平均减小25%。 用户参与积极性有所提高,尤其是在减小图片体积可以帮助网络减压的新兴市场。 iOS 不支持该格式。 仅 Android 4.0 以上系统可支持。 平台支持的缺乏使得WebP的支持代价不菲。 Twitter还尝试过渐显式JPEG。这种格式可以使用逐行扫描的方式进行渲染,首次扫描的图片可能显得斑驳不匀,但可通过逐行扫描的方式逐渐进行完善。 性能更好。 后端易于支持。 相比传统JPEG编码速度慢60%。但由于编码工作只需要进行一次,随后所有用户都可从中受益,因此这不算什么大问题。 不支持透明,因此还需保留透明PNG,但渐显式JPEG其他方面都很出色。 客户端对该格式的支持是通过Facebook的Fresco库实现的。Fresco库的价值很值得大书特书,就算在2G网络中也能实现让人印象深刻的效果。PJPEG的首次扫描只产生10kb流量,因此很快就可以加载完成。当原生渠道还在等待加载,无法显示任何内容的时候,PJPEG已经可以提供可分辨的图片。 通过对推文详细信息视图的加载进行持续的实验发现,p50加载时间降低9%,p95加载时间降低27%,出错率降低了74%。网络速度缓慢的用户无疑能从中获得不菲的收益。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猎豹移动财报发布之后,股价跌破发行价,一时之间,人们又将目光聚焦到这家曾风光无限的“小巨头”身上。一手带大它的傅盛被业界视作“新生代互联网领袖”的代表,因其在海外市场表现亮眼,想要国际化的独角兽们视之为楷模。除了傅盛和国际化之外,猎豹移动还有一大标签,即工具类app。傅盛在猎豹移动上市之后,以布道者的角色向行业传授成功之道,一大关键就是:工具类app更适合国际化。不想 “工具”这个曾被猎豹移动视为优势的标签,正在成为猎豹移动想要弱化的标签。 爆发容易 坚挺不易 为什么工具类app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更适合国际化?相对于内容型、社交型、电商型app而言,工具类app是产品驱动,而不是运营驱动,只要能抓住用户痛点推出对应功能,不同国家的用户需求大同小异,好的功能+强的推广,工具型app借助于App Store、Google Play等分发渠道,进入全球市场并不是什么难事儿。非工具型app,则有巨大的习惯和文化差异,以及资源门槛,全球化总会遇到困境。 工具类app的特性,决定其在更容易国际化的同时,还更容易快速爆发,并且创业门槛较低:只要你发现了痛点,做一个app本身并不难,是小团队就可以胜任的事情。而社交、电商等app则需要更全面的团队配置,能搞掂运营、供应链诸多环节。正因如此,不论是PC软件,还是移动互联网,均流行大量的工具类app:输入法、浏览器、安全软件是PC时代的工具三大件,每个用户都会安装;手机端则有墨迹天气、美图秀秀、清理大师、通讯录管理、手机浏览器等app,动辄用户上亿。 不得不提的一个惨淡事实是:工具类app在获取上亿用户之后,成长为巨头的并不多,除安全软件有360和对标移动端泛安全工具的猎豹移动成功上市外,大多数工具公司生存境况一般:在输入法和浏览器领域均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的搜狗依然未能上市;曾谋求做BAT之外第四个巨头的UC浏览器被迫进入阿里怀抱,;脸萌、足记等更多工具app则早已销声匿迹。真正依靠工具app做到上市或即将上市的公司,可谓凤毛麟角。而业已上市的360和猎豹移动均面临了同样的困境:股价低迷,价值并未得到资本市场认可,360私有化,猎豹移动破发。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从猎豹移动即将上市开始,傅盛就开始毫无保留地分享猎豹移动成功之道,这被许多人视作是猎豹移动遭遇今日困局的一大原因:傅盛的高调为猎豹引来了许多竞争对手,例如APUS。在其谋求杀回中国市场时,360、腾讯、百度等手机安全玩家早已推出类似功能。这反映了工具类app的第一大硬伤:容易复制。巨头们如果出手,在推广上的能力自然不会弱。相比之下运营驱动的产品,巨头则很难抄袭,58同城、饿了么等平台能够与BAT角力,正是因为它们在功能之外有更多“自己的东西”。 一个app如果是纯工具,用户粘性不会高到哪里去,因为其用户真的是像张小龙期待的那样:“用完即走”。对于app而言,这意味着用户将消耗更少时间在产品上,而移动互联网经济的本质是眼球经济,注意力少,价值就低了。另外纯工具的可替代性很高,在功能易复制的前提下,用户逃离和转移是分分钟的事情。所以,纯工具类app一直在尝试解决“留不住人”这个老大难问题。 工具类app最后的一个问题是,商业模式太过单一。不论是PC时代的浏览器、输入法,还是移动端的安全、天气等app,几乎都清一色地通过“广告”变现。其中有一些尝试过增值服务,如UC浏览器当年尝试过做社交、做游戏等,皆无大成。最终工具类app在广告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有的开始做广告平台,有的涉足应用分发和游戏联运,搜狗则干脆采取了“三级火箭”策略将用户从输入法导入到浏览器再导入到搜索引擎,做各色广告,整体而言,商业模式都还是比较单一。况且在用户数达到瓶颈、产品功能没有更新的情况下,广告收入也无法实现健康增长。 何以解忧?这里有四味解药 工具类app又何尝意识不到自身的缺陷呢?过去这些年,大家一直在努力克服短板,也有了一个共同的答案:平台化。对“平台化”,各家有自己的理解和行动,最终取得了不同的成绩。具体来说,工具类app选择了这四味解药: 1、社交化,与社交结合高增长、强粘性、不怕抄。 如果微信没有朋友圈和微信群,它就只是一个升级版的短信,社交是微信的灵魂。社交化对于工具app来说有很多好处:可克服工具类应用“用完即走”的尴尬,可凭借关系链对付抄袭者,还能依靠人拉人实现极速增长。微信无人能敌,就表明社交化的巨大能量。看到社交的魔力所在,一些工具类app开始追求社交化,其中最成功的是美图秀秀,由于很多人美化照片本身就是为了社交,所以美图秀秀虽是工具app,却具有很强的社交属性。更明显的例子就是美图推出的美拍。在2014年5月推出短视频社交“美拍”,9个月便获取了1亿用户,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app,在库克访华时,美图公司CEO吴欣鸿透露美图移动端产品全球覆盖设备数已经超过10亿台,在iOS平台已有超过5亿用户,社交化功不可没。 美图秀秀旗下的短视频社交美拍 2、矩阵化,更多、更好、更新的工具类App。 工具类app大都不会只做一个产品,由于用户需求可不断细分,又会衍伸出新的需求,因此工具类app往往会在第一个“核心”app基础上,延展出大量的关联app,进而形成自己的矩阵。猎豹移动的策略是在CleanMaster基础上做了大量的手机管理工具,例如内存管理、电池大师等,将手机优化做精做细,在顶峰时猎豹移动可为CM系列的每款工具投入上百人,将体验做到极致。而美图公司除了美图秀秀这款“航母”app之外,围绕“美”还推出了其余十几款app产品,并将“美”这个事情做到极致。尽管豆瓣、百度等非工具性应用也在做产品矩阵,但效果一般,相对而言,工具类app做矩阵更加容易,并且理由更充足:将用户需求满足到极致,在特定场景下用户总会在自家产品圈里,而且就算有人要抄,不大可能十多款都抄吧? 3、内容化,“用完别走”。 猎豹移动已在印度推出类似于今日头条的app;无独有偶,UC浏览器在今年推出了“UC头条”试图做类似于今日头条的内容分发平台;暴风、迅雷等知名PC工具则开始涉足视频内容端。内容化,一直是工具类app想要转型的方向,为什么要内容化?因为工具上有更多内容之后,用户就会有更多时间留在工具上,进而形成注意力经济,如果走传统广告模式注意力就是真金白银,当然,现在大家更愿意在内容之上探索更多的变现模式,例如网红、IP、电商等。在工具内容化上,最成功的是美图,美拍已成为最大的短视频平台之一,2015年10月日视频播放数就已达2.69亿次,视频播放数破千万的用户达2141位。美拍直播上线之后,也火速后来居上,在直播领域站稳脚跟。 4、硬件化,将工具做硬 这几年伴随着智能硬件潮流,越来越多软件公司开始做硬件,其中最积极的,还是工具类app:搜狗重点在做糖猫儿童手表,猎豹则发布了豹米空气净化器,墨迹天气做了监测空气质量的“空气果”。对于这些公司而言,做硬件的核心动因大都是让已有功能通过硬件更好地满足用户,他们的优势很明显:对于某领域的长期专注和研究,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壁垒。此外,硬件本身可成为盈利点,并且对用户的“捆绑”能力远远高于软件,也是工具类app纷纷选择硬件化的原因所在。 墨迹天气旗下的 上述四大方向,是工具类app在克服易被复制、粘性不高、商业模式单一这三大问题的主流举措。不过,除了做矩阵相对容易之外,做内容、做社交、做硬件,都是很难的事情:如果缺乏社交属性要用户去工具上社交,太勉为其难;做硬件则有较高的门槛,要做出来存在着许多坑,要卖出去并不容易;今年在内容创业红得发紫、网红直播方兴未艾的时候,内容化恐怕是app最大的机会,但做内容需要慢工出细活,得有长期投入的决心。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许多公司都在为管理海量数据不断努力。以前,他们都使用数据仓库平台,用这种传统架构在处理来自内部和外部数据源的数据时有很大困难,这些数据的结构和内容类型通常非常多样化,但Hadoop可以对此场景提供帮助。Hadoop是一款分布式处理架构,专门用来处理复杂的海量大数据,处理结构化、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混杂的场景。 Hadoop的部分优势在于,它有许多种开源组件和相关工具,可以完成数据捕获、处理、管理和分析工作。为了帮助用户利用好该框架,许多供应商提供了商业版Hadoop分布式产品,它们在Hadoop基础之上提供了性能和功能方面的扩展,并提供对该框架的维护和支持服务。 Hadoop分布式应用的案例场景 Hadoop运行在商用服务器集群环境中,这种环境通常用来支持数据分析而不是联机事务处理应用。有几种更加通用的分析应用案例可以很好地展示Hadoop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并行计算模型: 业务智能应用要从事务处理系统和组织资产系统中捕获流式数据,监视性能水平,应用预测分析做预备维护或者处理变更。 Web分析本来是为了帮助公司理解站点访问者的在线活动情况,通过检查Web服务器日志来检测系统性能问题,发掘营销信息。 安全和风险管理,例如:运行分析模型把事务数据与欺诈活动模式知识库做比较,利用持续网络安全分析识别新出现的可疑行为。 营销优化,包括利用大量网络点击和在线销售数据,再结合客户档案信息设计形成推荐引擎提供实时产品捆绑销售建议。 物联网应用,例如从制造业设备、管道和所谓智能建筑安置的传感器终端获取数据做分析,这些传感器会持续生成并广播关于状态和性能的信息。 语义分析和品牌保护,可能需要捕获流式社交媒体数据并分析文本,识别出有意见的客户提出的问题并快速解决。 大数据收集、处理和整合场景,例如捕获卫星图像和地理空间数据。 数据暂存,Hadoop用于做第一手数据的存储,然后才会做整合、清洗和转换为更加结构化的格式,未来加载到数据仓库或分析数据库用于分析。 Hadoop分布式应用的实现方式 支持以上这些应用场景的应用都可以基于Hadoop构建,可以使用一些典型的实现方法。说明如下: 数据湖。因为Hadoop提供了线性扩展能力,集群架构中很容易加入新数据节点做处理和存储,因此它提供了非常自然的平台用于捕获和管理原始数据文件。基于这一特性,许多用户把Hadoop系统用作捕获所有数据的平台,创造了数据湖的概念。 增强的数据仓库平台。Hadoop分布式存储还可以用于扩展数据,供数据仓库环境访问用于分析。最频繁使用的“热数据”存储在数据仓库中,而不太频繁的“冷数据”可以提交到更高延时的存储,例如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这种方法依赖于数据仓库与Hadoop集成的紧耦合。 大规模批量计算引擎。如果配置了数据和计算节点,Hadoop就变成了大规模并行处理平台,可以用于批量处理应用做数据操作和分析。数据标准化就是很好的例子,可以对数据集应用转换任务为分析做准备。算法驱动的分析应用(例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模式分析和预测模型)都可以用到Hadoop的批处理能力,因为他们都需要针对海量分布式数据文件并行处理,并叠加并行处理结果后提供最终结果集。 事件流分析处理引擎。Hadoop环境还可以配置为实时或准实时处理收到的数据流。例如,客户感受分析应用可以把多个通讯代理并行运行于Hadoop集群上,每个代理都有一套处理规则。 选择Hadoop的优势:它真的适合你吗? Hadoop是低成本高性能的计算框架,可以处理各种IT和业务场景中组织对扩展处理能力或者扩展数据管理能力的需求。下面总结一下应用需求的特点以及建议选择的基于Hadoop分布式应用的数据管理平台。 获取和处理大数据规范集、大规模非结构化数据和流式数据。例如,捕获包含数十亿在线事件信息的Web服务器日志;跨不同数据集索引亿级文档;从众多渠道持续拉取数据流(诸如:社交媒体渠道、证券市场数据、新闻发布源和专家团队发布的内容等渠道)。 排除性能障碍的需求。在传统数据仓库系统中,通常会有节流阀控制对数据的访问、延时、可用性或者贷款限制来保障应用性能,这与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有关。 针对性能的线性可扩展性。随着数据量的增长和用户数增加,环境性能可以随着计算能力和存储资源线性扩展是非常关键的能力,尤其是在应用程序适合并行计算的场景下更是如此。 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混合场景。应用程序需要使用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包括结构化、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的数据。例如:文本数据或者服务器日志数据。 IT成本有效性。不需要花费购买高端服务器或者专门的硬件设备,系统架构师相信使用正常配置就可以达到可接受的性能。 Hadoop应用到企业中 尽管把Hadoop平台整合到企业应用中是完全可行的,但使用Hadoop获益仍然要考虑权衡。因为许多组织已经在传统数据仓库平台上做了巨大投资,因此引入更新的技术可能会遇到一些阻力。在引入Hadoop分布式产品供应商之前,需要先解决潜在的障碍,评估集群规模和配置需求。 例如,要判断Hadoop集群如何与组织的数据仓库和分析策略融合,判断是否可以增强现有数据仓库功能甚至替换它。另外,要判断整合和交互方面需要处理的问题,审查配置可替代物,包括是否可以更有利于实施内部Hadoop生态系统,或者基于云或者托管环境。此外,要确保你已经聘用了具备相应技能的员工或者对现有职员进行再培训。Hadoop应用开发与传统数据库开发差异是很大的。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一直以来,科研数据都被视作生产者的“私产”,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团体发现了数据共享的好处,可以通过开放数据访问和使用的合作,使其学科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大范围、海量科研数据的开放共享依然是多年以来一块难以融化的“坚冰”。 近日,中国科学院为纪念科学数据库建库30周年,正式对外宣布其“十二五”期间建成的科学数据云将面向科技界和企业研发人员免费开放共享。 提起科学数据云不得不提到中科院科学数据库,作为中科院科学数据库重大工程项目的直接参与和组织管理者,原中科院科学数据库办公室主任李望平从1987年便参与到“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及其信息系统项目”的建设中。 “与现在社会上其他数据不同的是中科院科学数据库保存的大部分数据都是在长期的科研活动中产生的实验、观测和研究结果等科研数据,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李望平告诉记者,科学数据库的建设是属于科学的基础性工作,要通过长期持续的数据积累才能展现出其内在的应用价值。 多年来,中科院一直在推动科学数据库的共享和应用服务,目的就是让这批宝贵的科学数据资源为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最初的14家建库单位、21个数据库,发展到“十二五”期间58家单位、1340个数据库,中科院科学数据库整合了从资源学科领域到植物学科领域等多领域数据库资源,提供共享数据量已从2.68gb增加到655tb,年均在线访问超过千万人次。名称也从最初的“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及其信息系统”变成了“科技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工程”。 “现在,中科院科学数据库已经实现由数据积累和软硬件建设向环境构建、工程化项目向持续化发展转变,以云服务模式为基础,形成了支持科研活动与科技创新的数据云,并从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应用平台三大类服务的角度整合集成了各类资源和服务。”作为第四代科学数据库牵头单位和支撑单位主要学科带头人的黎建辉思考更多的是,如何运用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推进中科院乃至我国的科研信息化和科技创新。 “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科学数据库要面向社会提供应用服务。”李望平透露,中科院科学数据库是最早实现在互联网上提供科学数据查询和数据下载服务的。 “中科院数据云的开放更多的是一种引领,是一种率先行动,是一种为国家科技创新服务的必然。”在黎建辉看来,国家项目资助的科学工作者有义务通过创造和传播新知识,为公共谋福利,而关联数据是知识的固有成分。能够为已发表科学结论提供证据的数据,应以智能开放的形式同时公开。 事实上,在开放共享的道路上,中科院一直在行动。以生物信息学分子数据分析环境、地理空间数据云、dviz大数据可视化等应用的推出,创新和发展了多学科领域数据、模型及云服务应用的技术手段与服务模式。 2015年8月,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成功申请并获批我国首批试点网络连续性出版物,创办《中国科学数据》期刊,推动科学数据出版与数据引用,进一步促进我国科学数据资源的开放与共享。 在服务科研的同时,中科院数据云还面向社会需求不断加强产业化创新服务,提升拓展技术优势。在交通管理、食品安全、新材料研发等公共领域,与国家发改委、食药监总局、北京地税等三十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相关合作。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对大数据进行商业开发,首先要建立大数据库。如何建立?渝北区的做法是:国企牵头组建大数据公司,整合政府各部门的数据,首先在城市网格化管理中试点应用,为下一步大数据的商业应用提供范例。这是记者日前在渝北区采访时获悉的。 渝北区相关人士介绍,把城市按地理版图划分为若干个小格子,每个小格子由专人负责管理,这种做法叫做城市网格化管理。过去,渝北区政府的相关部门都有自己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同一区域会有多名网格管理员,既造成行政资源的浪费,又降低了办事效率。 2015年9月,由国企重庆临空开发投资公司牵头,与中兴软创科技公司、重庆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共同组建了重庆前沿城市大数据公司。新公司的第一笔业务,即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综合服务云系统”项目。 所谓“云”,即大数据共享平台。目前,该平台已经整合了来自市政、公安、城乡建委、工商等部门的城市、人口、建筑、地理、法人等五大块数据。登录该数据平台,市民或企业可一目了然地看到上述全部信息,而不再需要到政府各部门去分门别类地查询。这些政府部门也实现了城市网格化管理的资源整合,即只需要派遣一人,就能完成上述数据的采集,从而节省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程小中站在绿底白字的“安畅LOGO”下,笑容从容。我笑称:本来就黑,这一下都看不到人了,他瞬间脑门一片黑线。在此之前,我们刚结束一场对于云计算服务的探讨,整个访问时断时续,噪音不断,但他的思路一直非常清晰,对云计算产业链认识有着自己的思考,对安畅的未来有着明晰的长远规划。 七年积累 苦练内功 实际上,对安畅,笔者接到采访前,对这家已成立了七年的公司的确不太熟悉,毕竟,这期间中国有几千家云计算不断在成立,也不断在倒下或者成长。安畅无疑是其中跑在较为前头的那一批中的一家。与程小中交谈,可以明显感觉到安畅在这七年的发展中,肯定走过些弯路,趟过一些坑,在发展方向上也曾经有过迷惑,但一切在今天看来,都是一种“积累”。 成立时间仅七年的安畅,可简单总结为三个阶段: 2009年至2013年期间,苦练内功,主要聚焦于云技术堆栈上的重点环节研发,数据中心与网络基础设施资源的全国布局,和运营服务体系的建设; 2014年至2015年,正式对外喊出“管理式云服务”,并通过新三板踏上资本之路,借力资本东风,进一步加速市场布局和生态战略建设; 目前则进行到第三阶段,结合产业格局和趋势,安畅明确未来作为一个云服务集成商(CSI)的定位,恰逢整个云计算行业在中国迎来爆发期,安畅也进入未来三年的业绩爆发阶段。 靠谱之云 四大元素 程小中认为,做一朵靠谱的云,必须具备四大元素,“不光要有好技术,真正的服务+世界级的技术平台+看不见的基础设施“才能帮助客户构成具有价值的云。 安畅以数据中心起家,早期定位于Managed Hosting,并从网络层面实现全国10多个数据中心的互联。在基础设施布局方面,除了世纪互联等几大IDC企业外,安畅也已具有一定实力,以安畅华北地区骨干节点布局为例,其刚投入使用的北京亦庄数据中心节点,可适用于企业用户及中大型互联网用户,达到Tier 3+的TIA942标准,数据中心接入安畅自身的Fastfiber网络,并在北京本地部署了多运营商冗余出口,包括中国电信10Gbps、中国联通10Gbps、中国移动1Gbps,现已入驻京东、陌陌等多家企业。 在安畅管理的数据中心内部,全面支持混合云架构,托管在数据中心的物理服务器/专有云通过数据中心内部核心网络(SUPERNET-Private network)连接至数据中心核心交换机,公有云则通过vRouter提供的GRE/IPsec隧道或直连专线,打通与数据中心交换机的内网直连通道,实现混合架构的内部网络访问互通。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客户可以将业务部署在安畅全国的各个数据中心,并通过Fastfiber网络实现数据中心间的高速互联(DCI)和跨云之间的网络连接。 安畅的底气来自自身运营管理的15个数据中心,3个云计算节点。自有的DCI和BGP网络,带宽出口200+G,IP地址3个B,2万多家活跃企业客户,230多名员工,超过150名技术工程师等等。 混合之云 管理最难 程小中说:“从混合云平台的角度来言,首先是Iaas层的融合,前面说了,我们帮助客户在网络层面实现多云的融合连接。但混合云最有挑战的还是管理,尤其是跨数据中心、跨架构的管理最难。云的形态一直在变,从底层架构至网络架构到应用交付,一直在演变。” 但在混合云管理的解决方案中,业界各个厂商都有着不同的产品,每家企业的出发点并不相同。很多企业是从设备厂商的角度出发,来支持混合云场景下的管理。比如HPE,更多从服务器物理设施出发;而思科更是从网络出发,实现不用云在网络上的互联互通;华为主要立足于管与端,提供构建混合云所需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安畅则是站在为企业用户最终交付的角度,为客户制定合适的混合云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并一站式解决融合与管理的服务需求,真正实现混合云的落地交付。 安畅 定位于云服务的集成商 基于对云计算产业长达7年的实践和思考,程小中认为公有云IaaS的跑道已基本关闭,未来上游将围绕少数巨头之间的竞争展开,但另一方面上游IaaS服务商并不具备能力做好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落地,用户又面临着如果选云、上云、管云,避免被单一云服务商锁定的挑战。 基于技术、安全、成本、合规等方面考虑,混合云将是未来主流的选择,围绕云计算的服务也会是行业下一阶段的更大机会点。安畅恰逢其时的定位是:在云的大时代,成为中国领先的云服务集成商,与全球范围内的公有云、数据中心、私有云系统厂商合作,通过统一的服务平台和遍布全球的Fastfiber网络,帮助企业用户构建多元化的混合云IT环境,满足各种不同的业务需求。 安畅的云服务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通过网络交付的混合云:网络既是云的交付通道,也是混合云的连接通道; 二是帮助用户实现多云的管理:云管理平台(CMP)通过API实现高效率的云资源管理; 三是具备懂云的人才及团队:安畅拥有大量专业的云服务人员,包括众多的AWS的认证专家和阿里云的认证专家,无论是在公有云还是私有云方面都具备专业的服务能力。这些专业人才保证了云交付能力的实现。 创建管理式云服务 而从各企业的实际IT应用来看,CIO最应该了解是否应该采取云优先战略?有哪些业务适合上云?哪些业务不能上云?安全、合规、经济是上云的基础要求。一般情况下,企业会制定三年或者三年以上的上云战略,并要求企业信息化团队必须非常懂云,并能从业务的角度制定架构,并思考私有云、混合云如何在交付层完成上层应用的布局,并切实关注怎么实现业务与IT的业务结合等问题。 程小中通过对企业CIO在云层面的洞察,认为云的管理必定是未来云服务的重点,并提出了云的管家服务理念,这个服务提出的恰逢其时。 安畅管家服务,包含了云的全流程管理,涉及到云管家、数据管家、系统管家、网络管家、数据中心管家、监控管家、中间件管家、安全管家、无忧管家等全方位服务,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云的全部交付。 重视云生态环境的打造 而要成为一家云服务集成商,必须重视云生态环境的打造,安畅构建了合作共赢、开放完备的生态系统。安畅从三个方面拓展着合作伙伴版图。 从产品合作伙伴,安畅与Cloudera、爱数、青云、云智慧、听云、华为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 从行业合作伙伴 ,安畅与联想、致远软件、蓝色互动等取得了深度合作; 从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安畅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万国数据、电讯盈科等一直保持着良好合作。 程小中最后说:“这三个层面的合作,一切都还只是开始,安畅还将持续不断与合作伙伴共同拓展云产业的合作生态。我们认为安畅存在的第一前提是为客户带来价值,然后是能为生态中其他合作伙伴都能带来价值,这样安畅才是未来多元化云计算生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最终期待的是,我们能成为中国领先的云服务集成商,中国的RackSpace。”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对于专业人员,这个问题呈现为“入门者的存储101”。但是存储技术文献总是在谈论块数据和文件数据,却并没有明确的解释二者的关键区别和关联。 任何两台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的设备都必须就其通信方式达成一致。标准协议就作为通信的具体实现方式。这样的网络协议有很多。 一般来说,存储设备和子系统都作为归档系统的附属,用来读写数据。归档系统就是所谓的文件系统或者数据库系统。例如说Windows 2000和NT的NTFS文件系统、DOS的FAT文件系统、多种Unix文件系统(UFS)、Veritas文件系统(VxFS)、Oracle数据库、Informix数据库、Sybase数据库。 归档系统做两件事情:第一,向终端用户呈现数据和应用。数据一般是以一种层次样式的目录或者文件夹的方式组织。在我的新书当中我称之为数据表示。而归档系统所做的二件事,就是组织数据在存储当中的存放方式。这些归档系统必须将数据分散于存储容器中,并保证所有的数据都能以合理的性能访问到。通过索引数据存放位置(块存储地址)能够做到,这里面值得是数据结构。今天,这些实际上都是逻辑块地址,因为磁盘驱动器能够保存自己内部的块地址转换表。 因此,归档系统发送命令给存储,写数据到指定块和从指定块检索。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块级别存储。这种存储功能是主从关系,并非客户服务器。 通过使用用户级数据表示接口(文件级存储)来请求数据也是可行的。通过利用数据的文件名、目录位置、URL或者其他信息能够做到。这是一种客户服务器通信模式。服务器接收到归档请求,然后查找数据存储位置并使用存储级功能检索,但服务器并非以块的形式返回文件给客户端,而是以字节的形式。文件级协议无法解析块命令,同样,块协议也不能传送文件访问请求和响应。 这里面令人疑惑的一件事情是,归档和存储是紧密集成,缺一不可的。但当去理解二者的流量是如何通过网络传送的,两者的线路又不相关。换句话说,二者的流量能够共存于同一网络但却使用不同的存储应用协议。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企业管理者要解决他们所面临的诸多挑战,采用技术无疑将会提供一些答案(和效率)。基于云计算平台和解决方案,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满足其业务战略的需求,快速实现其收益和效率的最聪明和最无缝的方式。以下是企业管理者将其通信业务迁移到云计算的五个关键原因: 1.更多的控制 将某些系统和工作流程迁移到云计算中,企业管理者可以收回控制权。例如使用,计费,电话呼叫,掉线等关键数据,这些通常使用复杂,难以获取,企业管理者可以在短短几秒钟内从云计算中获取信息。此外,他们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的变化,将他们认为合适的某些服务或功能打开或关闭。 2.提高效率 每一个企业管理者都在不断关注成本节约和效率,并基于云计算平台和系统,使他们能够简化和监控使用的按钮。很多时候,企业为他们根本不需要或不使用的产品和服务支付费用,这对于企业来说,根本无法承受其产生无谓的浪费。以cloudPBX为例,企业只需支付他们使用的产品或服务,还可以选择扩大或减少业务需求。 3.面向未来 鉴于以改变和破坏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每一个企业(无论大小或行业)都需要采用面向未来的战略。当然,作为未来的一部分,需要拥抱技术,其本质上是敏捷的,灵活的,不断发展的。 基于云计算系统和平台自然是面向未来的,因为它们是动态的,能够快速整合创新和还没有被发明的解决方案。事实上,cloudPBX系统自动给企业管理者提供“开源”环境,其技术也在不断地变得越来越复杂,并且他们能很快地吸收和整合新的发展纳入自己的系统和流程(没有令人头痛的新硬件,人员,培训等问题)。 4.100%面向服务 不同于以产品为基础的企业,企业管理者更多的动机是纯粹的销售,不管他们的实际需求以及未来的需求,基于云计算的服务提供商和企业都是纯粹的面向服务。他们当前和未来的成功完全取决于能够维持客户和客户对其全天候运行的依赖。当客户为云计算服务或平台注册时,他们有随时取消选择,通常不会签署长期合同。 5.快速增长的功能集 当将系统和流程工作迁移到云中,企业管理者会自动地购买服务和功能,这些服务和功能将会不断改进,并变得更加复杂。与产品和硬件不同,基于云计算的系统和解决方案在一年内不会过时,它们只会变得更聪明,更有效率。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无线接入网络(RAN)市场这一概念包括基站(宏基站和小基站)、网关、控制器和软件等多方面在内。RAN投资一般占据移动运营商总资本支出的18-20%。Ovum表示,RAN基础设施收入经历过增长,也遭遇过下降。在2016年,RAN市场可能将进入一段下滑时期。在旧技术上面的投资正在下降,如GSM、WCDMA和CDMA。同时,虽然LTE投资依然在增长,但其增长速度并不足以抵消这些旧技术投资的下降。 图一:Ovum对不同移动技术的RAN市场收入预期。尽管有所下滑,2021年全球RAN市场将仍旧是巨大的,总收入将超过320亿美元。来源:Ovum。 亚太地区成为2015年亮点所在 Ovum智能网络首席分析师Daryl Schoolar表示,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地区,推动了2015年全球RAN市场收入的下滑幅度低于2014年水平。鉴于中国三大移动运营商在该国大规模的LTE投资,中国的市场表现的确称得上一枝独秀。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了LTE网络开支最大的国家。但是,正如在美国一样,一旦这些网络完成建设,中国的移动运营商们的投资也将开始缩减。 整体而言,北美RAN市场在2015年出现了下滑,并且在预测期内这一趋势将会持续。随着大型网络的基本建成,LTE收入从2016年将开始走低。未来的LTE投资将主要在软件方面,而与硬件方面相比软件方面价格较低。全球其他地区,例如欧洲、拉丁美洲、中东和非洲,收入预期都将持平。移动运营商们在扩大资本开支方面似乎十分踌躇。虽然他们可能会增加对新技术的投资,但是他们在旧技术方面的投资也会相应减少,甚至减少的比例更大。 图2:2014-2021年期间全球各地区的RAN收入预期。来源:Ovum。 未来几年5G仍然是雷声大雨点小 过去6-12个月里,业界对于部署5G的兴趣正在增长。去年秋天,Verizon无线表示,该运营商计划在2017年部署一张pre-standard 5G网络。正如我们常看到的一样,当一家移动运营商宣布计划部署一种新技术时,其竞争者们并不会坐以待毙。于是,随后,AT&T和T-Mobile均宣布了他们的5G试验。正如当年你追我赶部署LTE一样,在5G时代这个节奏也将继续。 表1:预测期内(2014-2021年)各种移动技术在市场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来源:Ovum。 正如表1所示,5G直到2019年在市场整体收入中的占比也才刚达到1%。到2020年,5G将会完全标准化,Ovum预期届时5G将占据市场收入的6%,到2021年5G占比将增加近一倍至11%。 这里的Pre-5G代表着像Verizon无线等使用类5G(5G-like)技术进行的部署。这些技术包括高阶MIMO、新的调制方案、新的无线技术,甚至是新的频段。 Ovum表示,频谱在5G部署中将发挥重大作用。5G部署使用的频谱频段,穿透率不及目前用于支持移动服务的频段那么好。这意味着,5G的部署范围将会是有范围限制的。最初,5G网络覆盖将会限制在人口密集区域以及有具体企业应用需求的区域。或者,这些部署将会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如5G会部署用于固定无线宽带服务。我们此前看到的使用700MHz频谱部署LTE这样大规模的地理区域覆盖,不会在高频段5G部署这里发生。为了建设大规模、广域覆盖的5G网络,移动运营商们需要对现有低频段频谱进行Refarming 。这也是关闭2G和3G网络能够为运营商们带来的真正益处所在。 LTE-Advanced Pro将是成功关键所在 随着一些地区进入初始LTE部署完成和5G部署开始之间的暂停阶段,LTE-Advanced Pro (和LTE-Advanced)对于RAN设备厂商维持他们在这些市场的表现来说将会是非常重要的。 LTE-Advanced Pro包含大量技术,例如高阶MIMO、载波聚合、LTE-LAA、small cell升级和HetNets等。这些功能有助于提升已部署网络的整体网络性能,特别是在网络边缘。对于成熟的LTE网络来说,随着用户数的增加,这对维持服务水平来说也将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设备商来说,LTE-Advanced Pro为其提供了与运营商合作的新机会,这些运营商们已经放缓了他们部署新的LTE宏基站的步伐。 Daryl Schoolar表示,部署LTE-Advanced Pro从长期来看也将带来好处。许多在LTE-Advanced Pro中使用的技术也将在5G中使用。通过LTE-Advanced Pro,移动运营商和设备商们将会获得一些他们同样将在5G中进行使用的技术经验。这类似于当年载波聚合技术最初是部署在HSPA+网络中,但后来成为了LTE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战略的角度来看,设备商们也都希望与移动运营商们在其整个LTE生命周期内保持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些合作关系在5G技术设备商选择阶段将会是非常有价值的。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全新虚拟视频会议系统助企业降低差旅成本,减少企业碳污染 全球领先的远程呈现、视频和语音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宝利通公司、大东电报局及全球最大的灵活办公环境解决方案提供商雷格斯,共同宣布了一项价值约4500万美元的五年期合作计划。根据该计划,雷格斯全球主要的商务中心都将配备 Polycom 市场领先的高清及远程呈现会议成套设备。 雷格斯是全球最大规模公共会议设施提供商,拥有超过六百个视频会议室。新增的极致远真远程呈现系统可带来更亲近的会议体验,让身处不同地点的与会者如同处一室般高效协作。雷格斯的商务中心遍布世界各大商都,包括伦敦、纽约、旧金山、芝加哥、曼彻斯特、孟买、莫斯科、法兰克福、巴黎、上海、悉尼、香港、新加坡和东京,这些中心都将配备这一成套设备,为商业领袖提供一个真正的商旅替代方案。 随着全球经济紧缩,各企业正努力通过削减企业碳污染来控制成本,提高竞争力以及满足环保要求。该解决方案使企业能够同时实现这三个目标,且无需安装高端管理视频会议解决方案通常所需的高额成本。 一种‘面对面’的会议体验 -- 该技术支持每个地点多达10位参与者的逼真会议体验。屏幕上呈现出真人大小的与会者图像。与会者之间还能进行逼真的眼神交流及全方位的立体环绕音效,使他们能够进行非语言交流,这一点对于高效会议体验来说十分重要。 雷格斯首席执行官 Mark Dixon 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视频会议工作室运营商,我们知道,我们的客户欣赏这项领先科技的优势,并且乐于使用这个产品。事实上,雷格斯在2008年的视频会议室预约次数比前一年增加了40%。利用这个虚拟工具的企业可节省差旅时间和费用,同时将他们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我们正通过提供优化其性能的服务改变人们的会议方式。” 大东电报局欧洲、亚洲和美国地区首席执行官 Jim Marsh 表示:“对于许多企业而言,这将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但这也是立即实现成本节约和生产力改进的方式。大东电报局视频会议将为新客户提供改变工作方式的能力,并为现有的视频用户带来拓展业务且无需对新型远程呈现硬件进行巨额投资的机会。大东电报局凭借这项产品领跑英国市场,而这份协议也为我们达到全球客户使用该产品的目标提供了支持。” 宝利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Bob Hagerty表示:“我们很高兴与大东电报局合作,从而扩展我们与雷格斯之间的业务关系,并利用市场上真正“融入式”最有效的极致远真远程呈现解决方案来提升该公司目前的视频会议能力。只需部署支持开放标准的系统,雷格斯的用户便可以进入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连通超过150万目前正在使用的标准视频会议和远程呈现系统。这样,用户可以在办公地点通过视频系统获得更多与客户、伙伴和供货商协作的机会,并为用户带来更大的价值。” “利益共同体”系统——当位于不同地点的企业能够通过逼真、身临其境的体验进行交流时,该技术的潜力就可以得到完全发挥。大东电报局“利益共同体”系统将使这一切变为可能。通过采用该解决方案,企业成员将能够使用视频会议与其利益相关各方(客户和供应商)进行交流。可以带来更多优势: 发展更强大的供应链整合 巩固管理层关系 更高的业务效率 加强协作 显著降低差旅支出 定点和现场服务——将由大东电报局管理的视频会议技术和全天候咨询台以及雷格斯提供的定点和现场服务将为所有用户带来一流的商务体验。同时,对于管理层差旅而言,也是一个可靠的低成本选择。 该方案设计独特且全面,并考虑到所有的细节,因此用户能够专注于处理业务,而无需为技术担忧。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随着视频监控技术的持续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趋势得到了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但是这些发展方向受技术、市场等各种因数影响,进展快慢不一。传统的DVR产品并未随着网络摄像机等纯数字化产品的发展而逐步消失,实际上DVR产品在引入更多的网络和智能技术后,焕发出新的生机,DVR产品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介绍目前DVR产品中的一些比较值得关注的新特点。DVR系统最主要的技术就是视音频采集、视音频编码压缩、视音频存储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等。 一、视频压缩技术 视频编码压缩技术为DVR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该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视频监控领域的视频压缩标准从最初的MPEG-1,到后来的MPEG-4,发展到如今的H.264,算法越来越复杂,实现的难度也越来越高,同时带给用户的体验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同样的图像质量条件下,压缩比越来越大,码流越来越小,存储空间越来越节省。特别是如今的H.264算法,已经得到了视频监控领域的广泛认可和普及,几乎所有视频监控设备的制造商都宣称自己的设备是采用H.264的编码技术。一时之间,H.264成了业界公认的标准。下面就H.264压缩标准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H.264是由ITU-T的VCEG(视频编码专家组)和ISO/IEC的MPEG(活 动图像编码专家组)联合组建的联合视频组(JVT:joint video team)提出的一个新的数字视频编码标准,它既是ITU-T的H.264,又是ISO/IEC的MPEG-4的第10 部分。而国内业界通常所说的MPEG-4是MPEG-4的第2部分。H.264标准从1998年1月份开始草案征集,到2003年7月,整套H.264 (ISO/IEC 14496-10)规范定稿。2005年1月,MPEG组织正式发布了H.264验证报告,从各个方面论证了H.264的可用性以及各种工具集的效果。 但同样是H.264压缩标准,实际存在着几个不同的等级,按照压缩算法的实现难度来分,H.264算法可以分为Baseline Profile、Main Profile、Extended Profile和High Profile四个不同的等级。其中H.264 Baseline Profile的算法复杂度是以前MPEG-4的2倍左右,H.264 Main Profile是MPEG-4的10倍以上,High Profile复杂度最高。表现在压缩码流方面就是:Baseline低于MPEG-4 10-20%,Main Profile低于MPEG-4的一半。 通过以上数据可见:通过采用更高等级的H.264压缩标准,可以使得用户在相同的图像质量条件下,得到更低的压缩码率。但是,提高了压缩算法的难度也就意味着要提高视频编码芯片的处理能力,相应地也就提高了产品的成本,所以目前市面流行的DVR类产品,基本都是采用baseline标准。浙江大立科技的DV-DVR400系列硬盘录像机是业界首款采用Main Profile压缩标准的DVR产品,与其他同类DVR产品相比,在同样的图像质量条件下,码流大小可以降低将近1/3,表现在录像存储方面就是可以节省将近1/3的硬盘空间,延长录像存储时间,降低系统总体运营成本,同时网络传输方面也节省将近1/3的带宽,降低系统对网传带宽的要求。特别是在低码率(D1 1Mbps / CIF 384Kbps)条件下,与同类产品相比,优势非常明显。 二、视频双编码技术 随着DVR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单一编码技术已经渐渐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的用户发现,在对出现告警时的录像进行回放时,很多重要的信息无法清晰获得,比如人的面部特征等,即使是D1分辨率的录像画面,很多细节信息仍显得十分模糊。人们需要在特殊情况下能够得到一些非常清晰的录像画面,双编码技术由此而诞生。所谓双编码技术是指在对图像进行传统的H.264(MPEG-4)编码的同时,对图像进行另一种M-JPEG的压缩编码,M-JPEG采用的是帧内压缩方式,图像清晰、稳定,但压缩比较小,如果进行连续的录像,占用空间将很大,也很难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所以一般用于在出现告警情况时,抓拍一些高清晰的画面,供事后查看。采用视频双编码技术不但对视频编码芯片的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如何在储存介质中同时保存录像码流和JPEG图片也是需要开发人员解决的问题。浙江大立科技的DV-DVR400系列硬盘录像机已经具备了此类功能。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为了落实科技强警战略,进一步提高公安信息化水平,公安部门的联网监控系统在近年来,得到了中央和公安部的高度重视。全国各地的公安机关都在加大投入,积极建设、完善公安网络。 作为承担社会治安管理职能、负责保一方平安重任的地市级公安局,各警种各部门的信息快速准确交流和共享是提升其整体作战能力和水平的关键。为此,地市级公安综合信息系统是全国公安信息系统的应用基础和核心,也是实现全国公安信息系统共享和交换的前提和枢纽。地市级公安综合信息系统需要在各省厅的指导下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加快建设。 地市级公安综合信息系统是公安机关根据统一指挥、整体作战、快速反应、动态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需要,在对各类公安业务信息进行科学分层、分类和关联性分析并作合理分布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监控等信息技术,建立、健全有效的运作管理机制,实现公安业务信息的高度共享和高效综合利用,为各级各部门提供快速、准确、灵活的综合信息支持而统一建立起来的地市一级公安计算机综合信息系统。 实现要求 各级公安监控管理单元可观察到分布全城的监控点现场实时情况; 各监控点以及各级公安监控管理单元间实现有效的、分布式网络监控功能。系统需求 公安网络监控综合管理系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系统采用网络式视频监控模式,应用基于IP的网络多媒体监控技术; 前端(即监控点)主机集视频采集、压缩、传输于一体。视频压缩方式为MPEG4,主机提供10/100M网络接口,内置WEB SERVER,可配置IP地址,有密码和权限控制; 监控中心可以通过硬件解压,同时也提供软件解压方式,监控软件可以控制远端主机、摄像机以及软件实现画面分割、图像保存; 任意客户可以通过网络中任一台计算机用IE浏览器(或客户端监控软件)访问监控点,获得动态、实时图像; 所有监控点采用无人值守方式; 解决方案及各部分详细说明 网络视频服务器对前端监控点摄像机采集的视频信号进行编码压缩处理后,通过2M专线上传到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大唐高鸿城市公安联网监控综合管理系统中,监控上传数据率最多各需512Kbps ,而帧速率可达30帧/秒。系统支持单播、组播通讯协议,用户提供的2M带宽专线,最多可保证4路实时图像传输,有效降低了用户网络系统资源。 县局指挥中心组成描述 指挥中心设置一台PC机安装服务器端软件作为监控系统管理从服务器。同时,配置两台PC机安装客户端软件作为监控工作站。监控管理员通过监控工作站,实时监视前端监控点视频图像,远程控制一体化球机。市局监控点组成描述 网络视频服务器对前端监控点摄像机采集的视频信号进行编码压缩处理后,通过2M专线上传到市公安局监控中心。市局监控中心组成描述 市局监控中心设置一台PC机安装服务器端软件作为主监控系统服务器,配置两台PC机安装客户端软件作为监控工作站。监控管理员通过监控工作站实时监视市局监控点视频图像、远程控制一体化球机。同时,主监控系统服务器接收县局监控点图像共监控管理员浏览并遥控球机。 系统功能特点 系统方案灵活性、可扩充性强。由于该方案实际上是TCP/IP网上的一个具体应用,并实现在应用层上,只要IP网络铺设到的地方均可以安装视频会议终端。 该方案的设备投资不大,性价比很高,尤其是采用了视频组播技术,在不增加资源需求的情况下实现视频传输,并且可以同样在此基础上以纯软件解压的方式在普通PC终端上单向接收远程会议视频,这是其它方案所无法比拟的。 该系统支持多画面电视墙服务器,单台服务器最多支持8路CIF图像质量显示,可以同时显示所有分会场。 该方案选用的产品均为技术和应用非常成熟的产品,产品稳定性、功能等指标均有良好表现,且大唐高鸿将提供快捷、周到的售后技术服务,使用户没有后顾之忧。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不久前,我举办了一个名为:“从战略高度和员工的视角谈员工遵时率”的网络讲座。员工遵时率是客服行业最重要的关键绩效指标。我的目标当时是,并且现在仍然是,让呼叫中心经理能够了解到对员工遵时率做出的决策会影响到预测需求和员工离职,团队领导管理和座席压力水平。 不能对员工遵时率做出战略决策-或者说不能制定正确的决策-往往会导致局部优化(注:次优化,优化能力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和座席人员不适。这里讨论/推荐如下领域: 在决定员工遵时率的目标时要考虑什么 避免与员工遵时率相关的不必要的管理和局部优化 在培训员工的时候,用员工遵时率来提高服务水平 把员工遵时率作为资源规划,团队领导和座席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 在计算你想要达到的服务水平时,必须综合考虑到两个维度:人员缩减率缩减率和人员利用率。人员缩减率是指与客户不产生交互的排班时间。关于人员利用率,请参考以下圆图做进一步说明。 在以下图表中,在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把员工遵时率从95%降低到85%,每15分钟的时间间隔则需要额外的4个FTE。如果没有达到员工遵时率的目标,你会人手不足,这就意味着人员利用率太高,会导致坐席人员不堪重负,反过来看,潜在的后果就是导致坐席人员倦怠,高缺勤率和离职的产生。 除了计算效率和成本,同样应该计算人员利用率和员工遵时率的实际目标水平。事实上,这些应该是战略性决策。为什么?因为他们会影响到座席人员的整体应力水平,这也最终影响到你整体业务的成败。 人员利用率和员工遵时率 右边的蓝色方块代表预定电话时间。要计算人员利用率的百分比,用完整的圆划分圆圈中绿色和黄色的部分。要计算员工遵时率,则用蓝色方块划分完整的圆。 对于适当的人员利用率水平没有硬性的规定:取决于你的具体情况。例如,如果你有一个给座席人员赚取销售佣金作为激励机制的销售活动,他们会有很高的积极性去做出尽可能多的交互。在这种情况下,它们想要高的人员利用率(也就是减少等待时长)。事实上,在占有率很低的情况下等待电话,使得坐席人员压力非常大。 相反的例子是护士处理医疗急救的呼叫中心。尽管高水平的空闲时间/员工遵时率从总体上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工作模式,太高的占有率可能使这些护士不堪重负,导致人手不足并产生消极压力。你需要计划一个占用率水平,让这些护士有足够的时间休息。 如果你使用的是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程序,你可能会注意到与预定工作率目标相关的某些或许多座席人员的较低的工作率。不要急于发脾气或者立刻将责任归咎于这些座席人员,或者更糟糕地随意改变计划-在既定事实之后做些事情以期望员工遵时率变好。我见过很多团队领导者这么做了。这么做不仅损失惨重,而且阻碍其对自身弱点的准确分析。相反,你应该高兴的是低遵时率能够向你发出信号以提出建设性措施。 如何解决问题 也许你应该更仔细的研究政策和进程。目标有可能是不现实的。此外,资源规划员是否安排了假期和活动,例如,是否留出了足够的空闲时间?团队领导者,在培训座席人员时,是否调动了它们的积极性并与员工遵时率目标保持一致?是否真的帮助了他们并提高其员工遵时率?这两个实体-规划和运作-必须作为一个团队进行合作,共同努力以实现相同的目标。 此外,不要为了自身的利益使用员工遵时率。相反,要利用准确的预测和班中管理工具。不要低估了它们。班中管理从短期视角来考虑:排班表必须依据班中管理作出灵活的调整,但必须在事前,而不是既定事实之后做出改变。 MAUREEN LUNDGREN GOMES Maureen是Teleopti技术支持和培训负责人。她曾经在我们的一个客户,MyTravel,任职( 在其他众多职务之中)资源经理,因此她能够从用户和产品供应商两个角度来认知此项业务。2001年,她加入Teleopti任职为高级管理顾问,利用她的经验帮助我们的客户最大化利用Teleopti WFM。 2009年起,她任职为技术支持和培训负责人,负责一个工程师团队,做出持续改进以满足客户对服务、盈利能力和人员满意度的期望。事实上,她为Teleopti连续7年SDI认证通过做出了重大贡献。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高通,移动芯片巨头;英特尔,服务器芯片巨鳄。 谈及高通和英特尔的关系,首先要说说英特尔败走移动芯片市场。作为PC处理器领域最大的厂商,英特尔却在智能手机移动芯片市场栽了跟头,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最终仍以失败告终,不久前正式宣布停止对Broxton和SoFIA两款针对智能手机的“Atom”(凌动)系列处理器产品线的开发。 然而,高通的危机并未解除,毕竟除了联发科和展讯这两大玩家之外,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占比最大的三星、华为的自主芯片日益成熟,使用自主芯片比重在逐年加大,逐步降低对第三方企业芯片的依赖。同时,由于拥有自主芯片,三星、华为的议价砝码得以增加,可以拿到更好的芯片采购价格。 正是基于智能手机芯片的过度竞争的局面,高通开始思变。今年1月17日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正式进军服务器芯片市场。虽然早在2014年高通就宣布计划进入服务器芯片市场,并在2015年11月份宣布开始研发基于ARM架构的服务器芯片,向潜在客户交付服务器芯片样品。但是,直到与贵州省达成合作,并成立合资企业——贵州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芯通”),高通才算有所突破。因此,高通仍算服务器芯片领域的一名新兵。 高通涉足服务器芯片领域,与本已没有交集的英特尔再次相遇,让业界对服务器芯片市场产生了无限想象。 高通计划2017年上市ARM服务器芯片 资料显示,华芯通目标是成为一流的服务器芯片企业,设计、研发、销售面向中国市场的服务器芯片,立足贵州辐射全国,从而推动中国服务器处理器和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首期注资18.5亿元人民币。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ARM服务器芯片有很多玩家,但是高通有两方面独有的优势。其一,高通在智能手机SoC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能够很好地平衡终端的功耗、计算能力和价格,高通也完全有能力将这一经验应用到服务器芯片上。其二,高通对中国市场以及合作伙伴非常有信心。华芯通不同于其他合资公司,这是高通唯一一家既进行了资金投入,又进行了技术投入的公司,中国市场百分百交由合资企业华芯通开拓,而非合作伙伴。 同时,孟樸指出,高通将持续向华芯通提供设计和技术支持,帮助华芯通利用高通的服务器芯片技术,研发适合中国市场的国产化服务器芯片,并与贵州省一同推进服务器芯片领域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发展。 分析认为,服务器芯片是高通全力开拓的利润新增长点,以移动芯片的技术经验切入,利于产品研发和推广,利于低功耗ARM架构服务器芯片的发展,使用诸如在芯片层级上部署时钟门控或者电源孤岛、以及在系统层面上使用功率管理单元等设计技术,在保持功率消耗尽可能低的情况下,也能提供最高的CPUGPUDSP性能。Gartner研究总监盛凌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高通选择与贵州省合作是非常聪明的战略动作,贵州省的大数据体量能够给高通提供发展初期的市场支持。不过,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短期内高通还无法对英特尔形成实质性威胁。 市场期待新玩家 高性能的服务器芯片使得英特尔得以垄断数据中心市场,然而有报告指出,仅以性能为指标来设计SoC,将对计算机系统的总能耗带来挑战,如果当前的计算机系统设计方式不发生改变的话,计算机系统总能耗将在2037年超过全球生产的能量总和。 更让人担忧的是,大数据方兴未艾,正以几何速率增长,且发展必将越来越快,对数据中心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要知道数据中心由服务器堆积而成,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能耗,将在不久的将来直接影响到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高通进军服务器芯片领域或许意义就在于此,如果高通能够以其移动芯片的低功耗技术经验为基础,研发出低功耗的服务器芯片,不但能够给高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更将有利于全球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其实,对于英特尔服务器芯片的高功耗以及高售价,数据中心运营商们是最希望高通尽快有所作为的。今年2月份,高通与全球最大的服务器芯片买家——谷歌达成了合作意向,双方共同参与芯片设计工作,如果高通的服务器芯片能够达到性能目标,谷歌将使用高通的芯片。 要知道,对于谷歌而言,支持高通就是帮助自己,英特尔成功战胜AMD之后,其服务器芯片市场占比已经超过99%,形成了绝对垄断,谷歌在购买其产品时已完全失去议价能力。如果高通能够成功跻身服务器芯片领域,对英特尔构成威胁的话,对于谷歌而言,就有了议价的筹码,从而有效地控制数据中心的建设成本。 在降低功耗、控制成本方面,谷歌一直在努力,而非单纯的寄希望于第三方。近年来,谷歌不断推出新的供电架构解决方案,优化并精简数据中心的供电架构,于2012年采用第一代48V供电架构,并不断改进48V机柜和UPS,2015年48V来到第三代,用锂离子电池包替换掉原来的铅酸电池。资料显示,采用48V供电架构比起传统的12V服务器架构降低了30%以上的能耗。有报道指出,芯片厂商宣布提供相应的芯片对48V对POL负载点的支持,而至于是英特尔还是高通,不得而知。 英特尔霸主地位难撼动 近十年,英特尔统治着服务器芯片市场,超过99%的市场份额就是最好的证明。 那么,为何无人能挑战英特尔服务器芯片霸主的地位呢? 分析认为,商业模式和市场属性是最为主要的原因。商业模式方面,英特尔早已习惯了掌控售价,追求高利润,这也是为什么谷歌支持高通的原因。当然,也正是因为追求高利润,英特尔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下一代处理器技术和生产线制程上,从而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英特尔的服务器芯片售价达5000美元,部分甚至达7000美元。基于此,2015全年,虽然英特尔的PC端销量仍在下滑,但是服务器芯片营收仍年增11%,达到近160亿美元,营业利益则年增6%,来到78亿美元,超过英特尔全年营业利益的50%。 市场属性方面,服务器芯片市场不同于移动芯片市场,其并非消费级市场,而是专业级市场,对性能和稳定性的要求极高,而非价格。英特尔有着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根基,能够率先掌握市场需求,并且,数据中心一旦应用英特尔的服务器芯片,很难兼容ARM架构服务器芯片。同时,盛凌海认为,ARM架构芯片确实可以做到更低的功耗,但是如果高通想要通过ARM架构跻身服务器芯片市场,势必需要更多的芯片满足性能和处理能力的需求,功耗自然也将随之增大,优势也将不复存在。不过盛凌海也表示,虽然简单的移植很难,但高通的技术积累雄厚,或许能够找到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本文转自d1net(转载)
过去的3年中,Docker的广泛应用促进开发人员和IT运维团队工作效率的显著提升,可喜的是在增加环境操控性的情况下并未让灵活性做出妥协。从dotCloud团队使用的运维工具到Docker支持的CaaS(容器即服务)平台、DDC(Docker数据中心),Docker一直引领着技术的变革。 6月7日Docker宣布了下一阶段的重要战略——与云基础设施的主要提供商HPE展开合作,Docker和HPE将进行集成,并且在HPE x86服务器上支持Docker,绑定Docker的商用引擎(CS Engine)。这也是Docker进军企业云的重大举措。 这种合作可以帮助企业改造自有数据中心,使之受益于更敏捷的开发环境。有了运行在HPE服务器上的全新的Docker,IT组织有能力很轻松的由测试向生产迁移并实现高可用性,使用HPE广泛的企业管理工具提供企业级的安全环境。 让我们来深入了解Docker和HPE合作做的事情。 服务器Docker化进程 我们最想实现的目标就是可以让Docker零基础的用户也能快速上手。现今,许多企业在传统数据中心物理主机上运行着海量应用和数据。对这些组织来说,服务器配置和配置所需时间相当于业务敏捷性。我们已经与HPE的团队合作,保证所有HPE x86服务器与Docker CS引擎预配置的测试和验证,在HPE的支持下,Docker可以运行企业级的应用程序。 一旦启动并运行,这些Docker主机可以运行任意Dockerized分布式应用程序和已容器化的传统应用,或者可以独立调用CPU构建系统。作为一个现代的基础应用平台,HPE的Docker服务器可以与Docker CS引擎进行预配置,可以在本地的容器即服务(CaaS)环境中管理Docker数据中心。Docker数据中心(DDC)能够帮助企业在任意的基础设施上构建、迁移、运行他们Docker化的应用,这对于IT运维部门而言绝对不只是一个容器管理平台那么简单。 参考体系架构已经逐渐完成 自从我们发布了Docker数据中心及其组件:Docker通用控制平面(UCP)和Docker信任注册(DTR),我们的许多用户在不同的基础设施堆栈部署它,我们从他们的经验中学到了很多并且能回答如下问题:我把控制器放在哪里?规模怎么样?我怎么才能达到最高的可用性的平台?性能如何?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与HPE合作构建一个已经验证过的完整的端到端CaaS堆栈,并作为《HPE参考体系架构》( HPE’s Reference Architectures)文档中的一部分,首个版本已经可以使用,包括部署运行在HPE Converged Architecture 700上的Docker数据中心,其他的参考体系架构正在研究中,有望在接下来几个月中问世。 插件式部署扩展企业生态 Docker的理念是提供灵活的不颠覆用户体验的选择,我们提供开放API、网络和存储的插件使得我们的生态系统合作伙伴能够有效扩展平台功能,能够针对不同环境提供额外的功能。 HPE在这两个领域做了很多工作,首个与Docker Volume插件结合,为HPE 3 par StorServ部署提供持久性的数据,同时为HPE分布式云网络(DCN)解决方案的应用网络策略提供Docker网络插件,以及分布在多个主机中的容器。 HPE SiteScope完成Docker部署监控 启动并运行应用程序只是这一等式的一部分,生产监控系统和应用程序是确保性能和服务水平的至关因素。HPE SiteScope是一个无代理监控软件,能够监控Dockerized环境的可用性和性能。它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应用/服务器/数据库/网络/虚拟化/云监控和各种解决方案专业知识库和最佳实践。 最新版的SiteScope提供了与Docker群监控集成的多层堆栈: Swarm ProcessAll nodes in the Swarm cluster(集群中的节点群)Docker daemons(Docker守护进程)Docker containers(Docker容器)Workload for each container(每个容器的工作负载) HPE Sitescope甚至可以监控Docker Hub中的Docker容器,并且成为了Docker生态系统技术合作项目(ETP)之一。 企业级支持和咨询服务周期缩短 我们使Docker很容易的通过配置和测试所有组件,使得企业很容易在测试及产品网络中设置并快速运行Docker,然而,为了满足更加苛刻的企业需求、并满足用户支持SLA的需求,需要更多的定制设计。我们与HPE合作提供L1/L2的支持,并且通过HPE的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咨询服务和SLA。此外,HPE还将提供技术评估,并且通过HPE技术服务咨询中心设计和实现Docker的服务(平台安全,工作负载咨询)。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思科将发布一款分析平台,让渠道合作伙伴可以更多地实时洞察客户的整个数据中心,另外,计划加速软件定义网络等新技术的采用。 Enterprise Networking Solutions Group of World Wide Technology是一家位于马里兰Maryland Heights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同时也是思科金牌合作伙伴,该公司实践负责人David Chandler表示:“这将客户迁移到更为现代化的技术,从这些传统的基于硬件的系统,到基于云和软件定义网络的系统。如果一位客户希望从传统网络迁移到基于策略的ACI网络,那么我们现在就拥有了成功实现这一点的信息和知识。” 思科花费两年时间开发这个Cisco Tetration Analytic平台,它可以安装在采用任何服务器、任何网络交换机的数据中心内,思科产品管理高级总监Yogesh Kaushik这样表示。 “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平台,旨在兼容客户使用的任何设备,”Kaushik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它设计兼容第三方工具、平台、以及我们自己的一些产品,例如思科的安全产品组合、CliQr、ACI、其他SDN控制器——工具以调用[如AWS]公有云中的工作流。” 这与HPE采用的方法形成鲜明对比,HPE新的Internet of Thins Edgeline融合系统,实时收集网络边缘的数据。HPE高管将这种数据中心物联网模式定义为是有缺陷的,因为他们已经看到无法实时地收集数据和对数据进行操作。 据思科称,Tetration设计旨在为企业机构提供对数据中心所有方面的全方位实时可见性,收集来自硬件和软件传感器的数据。然后它会使用机器学习技术分析信息,解决关键数据中心运营的问题——例如策略法规遵从和应用取证——,提供应用洞察、自动化策略推荐和网络流量取证,该公司称。 一个Tetration一体机每秒可以监控最多1百万独立流量,可以在数秒内搜索数十亿个事件,该公司表示。 “此外它非常非常易于操作……这个一体机内的所有方面都是由我们的软件管理的,”Kaushik表示,他补充说Tetration的部署只需要几个小时。“我们以一种给合作伙伴带来便捷性的方式架构它……你不需要很多数据中心科学家和大数据工程师来部署这个平台。” Tetration是一款“一触式”的一体机,其中预装了服务器、交换机和软件。7月合作伙伴将开始售卖Tetration平台,这将是一款全堆栈的一体机,部署在客户数据中心内部。 有合作伙伴表示,Tetration允许企业在他们的网络内实现软件定义网络或者更多软件流程,因为手机了更多可见性和洞察。这款平台让IT经理对数据中心有了新的理解,将简化运营可靠性,简化数据向软件定义网络解决方案和云的迁移,据思科称。 “它加速了客户对这些新技术的采用,”WWT的Chandler说,“因为这与你为每个经过带有传感器的网络的包所收集、吸收和分析的元数据是不可比拟的。” 解决方案提供商看到了把Tetration作为简单硬件、专业和咨询服务售卖的机会,帮助企业机构改善他们的网络,简化业务流程以变得更快速和更敏捷。 Sirius Computer Solutions是一家在德克萨斯州San Antonio的思科合作伙伴,该公司网络解决方案副总裁Brian Finzen表示:“数据中心是客户环境‘皇冠上的宝石’。流入和流出数据中心的传输流量是任务关键的,这让客户第一次能够看到数据中心发生内的一切——很多拥有大量金融资产的客户已经做到了这一点。管理这些资产是很巨大的工程。” Finzen表示,思科正在构建自己的渠道社区,为物联网相关的经常性收入服务。“有一个收集来自传感器的机器数据集群,所以这是以物联网为核心的打法,”他说, Tetration是思科向软件、分析和合作伙伴经常性收入商机发展的一个部分,思科美洲合作伙伴部门高级总监Nirav Sheth表示。Sheth表示,所有思科的传统盈利项目例如VIP都将运用Tetration。 “这对于合作伙伴附加更多咨询和专业服务来说是一个机会,而且为客户提供了端到端洞察,让他们有信心迁移到下一代基础设施——不管是基于ACI,还是Nexus 9K单机或者计算升级,”Sheth说。“这对于渠道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本文转自d1net(转载)
十六进制照样采用位置计数法,位权是16为底的幂。对于n位整数,m位小数的十六进制数用加权系数的形式表示如下。
十六进制(英文名称:Hexadecimal),是计算机中数据的一种表示方法。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表示法不一样。它由0-9,A-F组成,字母不区分大小写。与10进制的对应关系是:0-9对应0-9;A-F对应10-15;N进制的数可以用0~(N-1)的数表示,超过9的用字母A-F。
易中的十六进制计算。还是得从:"16H"-->22-->对22的计算-->结果-->取十六进制文本,简单的说,把一个十进制整数装换为二进制证书的方法就“除2取余数法”即把被转换的十进制整数反复的除以2,直到商位0。所得到的余数就是这个树的二进制。
16进制里1-9的含义与十进制相同,而A、B、C、D、E、F分别代表十进制的10、11、12、13、14、15,十六进制的10等同于十进制的16(逢16进一)。
二进制转十进制
转换时用其各位对应的系数乘以基数为2的相应位权,则可得。其中位权的值等于基数的若干次幂,小数点前的一位幂为0,后为-1其他照推,例子的过程见下图
按照前面的方法,算时,第一个1是符号位,上面有人说了是-,0是+。算出来就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