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的变量存储机制:浅拷贝与深拷贝详解

简介: 不可变数据类型在内存中存储的值仅存储一份,后续定义的变量如果值相等都指向用一个对象,为什么是这样呢?

这是机器未来的第8篇文章



1. 变量的存储机制

Python中的一切都是对象,变量是对象的引用!对象存于堆中,变量存于栈中。

1.1 什么是堆、栈?

堆栈都存在与内存中,在运行时分配的内存空间。对象存于堆中,变量存于栈中, 堆区存变量值, 栈区存变量名。栈区存放变量名和其变量值的内存地址, 通过这个内存地址, 变量名可以找到变量值。

1.2 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1.2.1 直接引用:变量名直接关联变量值

直接引用常见于整数类型和字符串类型,修改它们的值,其实已经指向了其它的对象。直接引用的数据类型也被称为不可变数据类型, *不可变数据类型在内存中存储的值仅存储一份,后续定义的变量如果值相等都指向用一个对象,即 x1 is x2 and x1 == x2为True*.

变量名(变量值的地址)存于内存栈区,变量值存于堆区, 变量名直接关联变量值。

x = 10

y = 20

print(hex(id(x)), hex(id(y)))

0x7ff97c90f020 0x7ff97c90f160    # 从输出中可知,x,y指向两个不一样的对象

当执行x = y 时,你会发现x已经指向了一个新的对象,和原来的对象链路已经断开了。

x = 10

y = 20

print(hex(id(x)), hex(id(y)))

x = y

print(hex(id(x)), hex(id(y)))

0x7ff97c90f020 0x7ff97c90f1600x7ff97c90f160 0x7ff97c90f160    # 从输出中可知,x,y已经指向了同一个对象

注意:字符串的内容是不可以更改的,修改会直接报错!!!

name = "David"

name[2] = 'a'

TypeError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C:\Users\ZHOUSH~1\AppData\Local\Temp/ipykernel_9084/4053774855.py in <module>1 name = "David"

2 name[2] = 'a'

TypeError: 'str' object does not support item assignment

1.2.2 间接引用:变量名通过列表对象间接访问变量值

间接引用出现在容器类型里,如列表、元组、字典等。

定义列表变量l,其存储结构如图:变量l存储于栈区,变量l通过存储在堆区中列表对象内存地址访问列表对象,然后列表对象再通过其列表中存储的元素地址访问具体的变量值'a' 和 'b'。

l = ['a', 'b']

如果修改变量l[1]的值,例如l[1] = 'c',则列表的存储地址不会发生变化,但是列表对象第0个元素的地址会发生变化,其为字符'c'的内存地址,并指向字符对象'c',但是整个过程变量l的地址不会发生变化.

特别注意:间接引用变量既是值相等,这两个变量也不一定是同一个变量;而对于不可变数据类型,只要值相等,那么这两个变量一定是同一个变量.

x1 = [1, 2, 3, 4, 5, 3, 6, 7]

x2 = [1, 2, 3, 4, 5, 3, 6, 7]

x1 is x2

print(hex(id(x1)), hex(id(x2)))

0x2913b25ab08 0x2913cdf35c8

2. 浅拷贝与深拷贝

  • 直接赋值:其实就是对象的引用(别名)。
  • 浅拷贝(copy):拷贝父对象,不会拷贝对象的内部的子对象。
  • 深拷贝(deepcopy): copy 模块的 deepcopy 方法,完全拷贝了父对象及其子对象。

2.1 直接赋值

其实就是对象的引用(别名)

l1 = [1, 'abc', [2, 3]]

l2 = l1

print(id(l1), id(l2))

2822815412936 2822815412936

l2直接指向l1引用的对象,l1和l2的内存地址是一样的, 存储结构如图.

2.2 浅拷贝

拷贝父对象,不会拷贝对象的内部的子对象。

import copy

l1 = [1, 'abc', [2, 3]]

l2 = copy.copy(l1)

print(id(l1), id(l2))

print('l1:', id(l1[0]), id(l1[1]), id(l1[2]))

print('l2:', id(l2[0]), id(l2[1]), id(l2[2]))

2822786373512 2822786371656       # l1和l2的内存地址不一样,是两个不一样的变量l1: 140709513457408 2822710032120 2822785142088 l2: 140709513457408 2822710032120 2822785142088 # l1和l2的元素的内存地址是一样的, 包括元素中的列表变量(是直接指向过去的), 验证了仅拷贝父对象的描述.

2.3 深拷贝

copy 模块的 deepcopy 方法,完全拷贝了父对象及其子对象。

import copy

l1 = [1, 'abc', [2, 3]]

l2 = copy.deepcopy(l1)

print(id(l1), id(l2))

print('l1:', id(l1[0]), id(l1[1]), id(l1[2]), id(l1[2][0]), id(l1[2][1]))

print('l2:', id(l2[0]), id(l2[1]), id(l2[2]), id(l2[2][0]), id(l2[2][1]))

2822786372360 2822815414472   # l1和l2的内存地址不一样,是不同的变量l1: 140709513457408 2822710032120 2822786363528 140709513457440 140709513457472l2: 140709513457408 2822710032120 2822786366024 140709513457440 140709513457472

l2对l1进行了深拷贝,直至数据类型为不可变类型为止.

从输出中可以看到:

  • l1和l2的内存地址不一样了,是不同的变量;
  • l1和l2的前2个成员变量的内存是一样的, 因为它们直接引用的不可变数据类型;
  • 第3个成员变量为一个列表,深拷贝时创建了一个新的列表变量,从输出可知l1[2]的内存地址为2822786363528, l2[2]的内存地址为2822786366024.
  • 但l1[2]和l[3]列表中的元素的内存地址又变为一样的了,因为它们都是不可变数据类型,指向同一个对象(注:不可变数据类型仅在内存中存储一份).
相关文章
|
16天前
|
并行计算 安全 Java
Python GIL(全局解释器锁)机制对多线程性能影响的深度分析
在Python开发中,GIL(全局解释器锁)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基于CPython解释器,探讨GIL的技术本质及其对程序性能的影响。GIL确保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执行代码,以保护内存管理的安全性,但也限制了多线程并行计算的效率。文章分析了GIL的必要性、局限性,并介绍了多进程、异步编程等替代方案。尽管Python 3.13计划移除GIL,但该特性至少要到2028年才会默认禁用,因此理解GIL仍至关重要。
83 16
Python GIL(全局解释器锁)机制对多线程性能影响的深度分析
|
6天前
|
存储 Python 容器
python之变量的使用
Python 中变量是对象的引用,赋值即为指向内存中对象。创建对象时,解释器分配内存,引用计数管理内存回收。Python 是动态类型语言,变量类型在运行时确定。对象分为可变与不可变,前者可修改内部状态,后者则不行。命名空间管理变量作用域,确保不同区域的变量独立。
|
2天前
|
存储 数据采集 数据库
Python爬虫实战:股票分时数据抓取与存储
Python爬虫实战:股票分时数据抓取与存储
|
2月前
|
Python
[oeasy]python050_如何删除变量_del_delete_variable
本文介绍了Python中如何删除变量,通过`del`关键字实现。首先回顾了变量的声明与赋值,说明变量在声明前是不存在的,通过声明赋予其生命和初始值。使用`locals()`函数可查看当前作用域内的所有本地变量。进一步探讨了变量的生命周期,包括自然死亡(程序结束时自动释放)和手动删除(使用`del`关键字)。最后指出,删除后的变量将无法在当前作用域中被访问,并提供了相关示例代码及图像辅助理解。
126 68
|
27天前
|
缓存 JSON 数据处理
Python进阶:深入理解import机制与importlib的妙用
本文深入解析了Python的`import`机制及其背后的原理,涵盖基本用法、模块缓存、导入搜索路径和导入钩子等内容。通过理解这些机制,开发者可以优化模块加载速度并确保代码的一致性。文章还介绍了`importlib`的强大功能,如动态模块导入、实现插件系统及重新加载模块,展示了如何利用这些特性编写更加灵活和高效的代码。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提升编程技能,充分利用Python的强大功能。
28 4
|
1月前
|
人工智能 Unix Java
[oeasy]python059变量命名有什么规则_惯用法_蛇形命名法_name_convention_snake
本文探讨了Python中变量命名的几种常见方式,包括汉语拼音变量名、蛇形命名法(snake_case)和驼峰命名法(CamelCase)。回顾上次内容,我们主要讨论了使用下划线替代空格以提高代码可读性。实际编程中,当变量名由多个单词组成时,合理的命名惯例变得尤为重要。
84 9
|
2月前
|
Shell Python
[oeasy]python049_[词根溯源]locals_现在都定义了哪些变量
本文介绍了Python中`locals()`函数的使用方法及其在调试中的作用。通过回顾变量赋值、连等赋值、解包赋值等内容,文章详细解释了如何利用`locals()`函数查看当前作用域内的本地变量,并探讨了变量声明前后以及导入模块对本地变量的影响。最后,文章还涉及了一些与“local”相关的英语词汇,如`locate`、`allocate`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地”概念在编程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4 9
|
3月前
|
Python
Python三引号用法与变量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Python中三引号(`&quot;&quot;&quot;` 或 `&#39;&#39;&#39;`)的用法,包括其基本功能、如何在多行字符串中使用变量(如f-string、str.format()和%操作符),以及实际应用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强大工具。
153 2
|
3月前
|
UED 开发者 Python
Python中的异常处理机制
Python中的异常处理机制
59 2
|
4月前
|
Python
【10月更文挑战第5天】「Mac上学Python 8」基础篇2 - 变量深入详解
本篇将详细介绍Python中变量的使用方式和进阶操作,涵盖变量的输入与输出、变量的多重赋值、变量的内存地址管理以及变量的传递和交换等操作。通过本篇的学习,用户将对变量的使用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变量进行各种编程操作。
69 1
【10月更文挑战第5天】「Mac上学Python 8」基础篇2 - 变量深入详解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