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三万字《数据仓库体系》轻松拿下字节offer(上)

简介: 肝三万字《数据仓库体系》轻松拿下字节offer(上)

前言


文章很长,前言一定要看


拥有本篇文章,意味着你拥有一本完善的书籍,本篇文章整理了数据仓库领域,几乎所有的知识点,文章内容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源于「数据仓库交流群」资深数据仓库工程师的交流讨论,如《sql行转列的千种写法》。

源于群友面试大厂遇到的面试真题,整理投稿给我,形成《面试题库》。

源于笔者在系统学习过程中整理的笔记和一点理解。

源于技术网站的优质文章和高赞答案。

234.png

本篇文章尤其适合初级程序员准备面试,以及作为工作中的指导手册,对资深程序员来说也可夯实基础。


正文


一、数据仓库的8个发展阶段


1、概念阶段(1978-1988)


数据仓库最早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MIT的一项研究,该研究致力于开发一种优化的技术架构并提出这些架构的指导性意见。


第一次,MIT的研究员将业务系统和分析系统分开,将业务处理和分析处理分成不同的层次,并采用单独的数据存储和完全不同的设计准则。同时,MIT的研究成果与80年代提出的信息中心(InformationCenter)相吻合:即把那些新出现的、不可以预测的、但是大量存在的分析型的负载从业务处理系统中剥离出来。


但是限于当时的信息处理和数据存储能力,该研究只是确立了一个论点:这两种信息处理的方式差别如此之大,以至于它们只能采用完全不同的架构和设计方法。


2、萌芽阶段


在80年代中后期,作为当时技术最先进的公司,DEC已经开始采用分布式网络架构来支持其业务应用,并且DEC公司首先将业务系统移植到其自身的RDBMS产品:RdB。并且,DEC公司从工程部、销售部、财务部以及信息技术部抽调了不同的人员组建了新的小组,不仅研究新的分析系统架构,并要求将其应用到其全球的财务系统中。该小组结合MIT的研究结论,建立了TA2(TechnicalArchitecture2)规范,该规范定义了分析系统的四个组成部分:


数据获取

数据访问

目录

用户服务


其中的数据获取和数据访问目前大家都很清楚,而目录服务是用于帮助用户在网络中找到他们想要的信息,类似于业务元数据管理;用户服务用以支持对数据的直接交互,包含了其他服务的所有人机交互界面,这是系统架构的一个非常大的转变,第一次将交互界面作为单独的组件提出来。


3、集成阶段


全企业集成(EnterpriseIntergration,1988)同时,IBM也在处理信息管理不同方面的问题,其最烦人的问题是不断增加的信息孤岛,IBM的很多客户要面对很多分立系统的数据集成问题,而这些系统有不同的编码方式和数据格式。


1988年,为解决全企业集成问题,IBM爱尔兰公司的BarryDevlin和PaulMurphy第一次提出了“信息仓库(InformationWarehouse)”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个结构化的环境,能支持最终用户管理其全部的业务,并支持信息技术部门保证数据质量”,并在1991年在DECTA2的基础上把信息仓库的概念包含进去,并称之为VITAL规范,将PC、图形化界面、面向对象的组件以及局域网都包含在VITAL里,并定义了85种信息仓库的组件,包括数据抽取、转换、有效性验证、加载、Cube开发和图形化查询工具等。但是IBM只是将这种领先的概念用于市场宣传,而没有付诸实际的架构设计。这是IBM有一个领域上创新后停止不前导致丧失其领先地位。因此,在90年代初期,数据仓库的基本原理、框架架构,以及分析系统的主要原则都已经确定,主要的技术,包括关系型数据存取、网络、C/S架构和图形化界面均已具备,只欠东风了。


同时,在1988年-1991年,一些前沿的公司已经开始建立数据仓库。


4、确立阶段(1991)


企业级数据仓库(EDW,1991)1991年,BillInmon出版了其有关数据仓库的第一本书,这本书不仅仅说明为什么要建数据仓库、数据仓库能给你带来什么,更重要的是,Inmon第一次提供了如何建设数据仓库的指导性意见,该书定义了数据仓库非常具体的原则,包括: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Subject-Oriented)、集成的(Integrated)、包含历史的(Time-variant)、相对稳定的(Nonvolatile)、面向决策支持的(DecisionSupport)面向全企业的(EnterpriseScope)最明细的数据存(AtomicDetail)数据快照式的数据获取(SnapShotCapture)这些原则到现在仍然是指导数据仓库建设的最基本原则,虽然中间的一些原则引发一些争论,并导致一些分歧和数据仓库变体的产生。


BillInmon凭借其这本书奠定了其在数据仓库建设的位置,被称之为“数据仓库之父”。


5、数据集市(1994-1996)


数据仓库发展的第一明显分歧是数据集市概念的产生。由于企业级数据仓库的设计、实施很困难,使得最早吃数据仓库螃蟹的公司遭到大面积的失败,因此数据仓库的建设者和分析师开始考虑只建设企业级数据仓库的一部分,然后再逐步添加,但是这有背于BillInmon的原则:各个实施部分的数据抽取、清洗、转换和加载是独立,导致了数据的混乱与不一致性。而且部分实施的项目也有很多失败,除了常见的业务需求定义不清、项目执行不力之外,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其数据模型设计,在企业级数据仓库中,Inmon推荐采用3范式进行数据建模,但是不排除其他的方法,但是Inmon的追随者固守OLTP系统的3范式设计,从而无法支持DSS系统的性能和数据易访问性的要求。


这时,Ralph Kimball出现了,他的第一本书“TheDataWarehouseToolkit”掀起了数据集市的狂潮,这本书提供了如何为分析进行数据模型优化详细指导意见,从DimensionalModeling大行其道,也为传统的关系型数据模型和多维OLAP之间建立了很好的桥梁。从此,数据集市在很多地方冒了出来,并获得很大成功,而企业级数据仓库已逐渐被人所淡忘。


6、争吵与混乱(1996-1997)


企业级数据仓库还是部门级数据集市?关系型还是多维?BillInmon和RalphKimball一开始就争论不休,其各自的追随者也唇舌相向,形成相对立的两派:Inmon派和Kimball派(有点象少林和武当,呵呵)。


在初期,数据集市的快速实施和较高的成功率让Kimball派占了上风,但是很快,他们也发现自己陷入了某种困境:企业中存在6-7个不同的数据集市,分别有不同的ETL,相互之间的数据也不完全一致。同时,各个项目实施中也任意侵犯了Inmon开始定下的准则:把数据集市当成众多OLTP系统之后的有一个系统,而不是一个基础性的集成性的东西,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有的甚至可以由OLTP系统直接修改数据集市里面的数据,为了保证系统的性能,有的数据集市删除了历史数据。等等,不一而足。


当然,这导致了一些新的应用的出现,例如ODS,但是人们对DataWarehouse、DataMart、ODS的概念非常的模糊,经常混为一谈。有人说OLAP就是数据仓库,也有人说我要ODS和DataMart,不要Datawarehouse,也有人说,我DataMart建多了,自然就有DataWarehouse了。但是BillInmon一直很旗帜鲜明:“你可以打到几万吨的小鱼小虾,但是这些小鱼小虾加起来不是大鲸鱼”。


7、合并(1998-2001)


经过多翻争吵,证明one-size-fits-all是不可能的,你需要不同的BI架构来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BillInmon也推出了新的BI架构CIF(Corporationinformationfactory),把Kimball的数据集市也包容进来了,第一次,Kimball承认了Inmon,但是仍然还有很多人在争论是自顶向下,还是自底向上。


8、未来


未来几个方向:时效性方向的实时数仓;数据质量方向的数据治理;数据中台、数据湖(欢迎留言讨论!)


二、四种常见数据模型


大数据时代,维度建模已成为各大厂的主流方式。


维度建模从分析决策的需求出发构建模型,为分析需求服务。重点关注用户如何快速的完成数据分析,可以直观的反应业务模型中的业务问题,需要大量的数据预处理、数据冗余,有较好的大规模复杂查询的响应性能。


1、为什么要进行数据仓库建模


性能:良好的模型能帮我们快速查询需要的数据,减少数据的IO吞吐

成本:减少数据冗余、计算结果复用、从而降低存储和计算成本

效率:改善用户使用数据的体验,提高使用数据的效率

改善统计口径的不一致性,减少数据计算错误的可能性


2、四种常见模型


2.1 维度模型


维度建模按数据组织类型划分可分为星型模型、雪花模型、星座模型。Kimball老爷爷维度建模四部曲:


选择业务处理过程 > 定义粒度 > 选择维度 > 确定事实


2.1.1 星型模型


星型模型主要是维表和事实表,以事实表为中心,所有维度直接关联在事实表上,呈星型分布。


123.png


2.1.2 雪花模型


雪花模型,在星型模型的基础上,维度表上又关联了其他维度表。这种模型维护成本高,性能方面也较差,所以一般不建议使用。尤其是基于hadoop体系构建数仓,减少join就是减少shuffle,性能差距会很大。


星型模型可以理解为,一个事实表关联多个维度表,雪花模型可以理解为一个事实表关联多个维度表,维度表再关联维度表。


234.png


2.1.3 星座模型


星座模型,是对星型模型的扩展延伸,多张事实表共享维度表。


星座模型是很多数据仓库的常态,因为很多数据仓库都是多个事实表的。所以星座模型只反映是否有多个事实表,他们之间是否共享一些维度表。


345.png


2.2 范式模型


即实体关系(ER)模型,数据仓库之父Immon提出的,从全企业的高度设计一个3NF模型,用实体加关系描述的数据模型描述企业业务架构,在范式理论上符合3NF。此建模方法,对建模人员的能力要求非常高。


特点:设计思路自上而下,适合上游基础数据存储,同一份数据只存储一份,没有数据冗余,方便解耦,易维护,缺点是开发周期一般比较长,维护成本高。


详见后文:三范式与反范式


2.3 Data Vault模型


DataVault由Hub(关键核心业务实体)、Link(关系)、Satellite(实体属性) 三部分组成 ,是Dan Linstedt发起创建的一种模型方法论,它是在ER关系模型上的衍生,同时设计的出发点也是为了实现数据的整合,并非为数据决策分析直接使用。


2.4 Anchor模型


高度可扩展的模型,所有的扩展只是添加而不是修改,因此它将模型规范到6NF,基本变成了K-V结构模型。企业很少使用。


信息技术智库关注领取技术资料、面试真题、简历模板和PPT模板;一起交流工作难题、面试套路、职场经验、内推直通车公众号


3、数据模型的评价标准


数据模型建设的怎么样,极度依赖规范设计,如果代码风格是“千人千面”,那么恐怕半年下来,业务系统就没法看了。没有什么比“数据系统”更看重“法制”了,规范体系不仅能保障数据建设的一致性,也能够应对业务交接的情况,更能够为自动化奠定基础。


业务过程清晰:ODS就是原始信息,不修改;DWD面向基础业务过程;DIM描述维度信息;DWS针对最小场景做指标计算;ADS也要分层,面向跨域的建设,和面向应用的建设;

指标可理解:按照一定业务事务过程进行业务划分,明细层粒度明确、历史数据可获取,汇总层维度和指标同名同义,能客观反映业务不同角度下的量化程度;

核心模型相对稳定:如果业务过程运行的比较久,过程相对固定,就要尽快下沉到公共层,形成可复用的核心模型;

高内聚低耦合:各主题内数据模型要业务高内聚,避免在一个模型耦合其他业务的指标,造成该模型主题不清晰和性价比低。

小编有话


在传统企业数仓中,业务相对稳定,以范式建模为主。如电信、金融行业等

在互联网公司,业务变化快,需求来来回回的改,计算和存储也不是问题,我们更关心快速便捷的满足业务需求,所以以维度建模为主。



三、三种事实表


事实表作为数据仓库维度建模的核心,紧紧围绕着业务过程来设 计,通过获取描述业务过程的度量来表达业务过程,包含了引用的维度 和与业务过程有关的度量。


1、三种事实表概述


事实表有三种类型 : 事务事实表、周期快照事实表和累积快照事实表。


1.1 事务事实表


也称原子事实表,描述业务过程,跟踪控件或时间上某点的度量事件,保存的是最原子的数据;


个人理解:类似于mysql binlog日志,每一次相关的 change 都记录下来,生成一行新的数据


1.2 周期快照事实表


以一个周期为时间间隔,来记录事实,一般周期可以是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等;


个人理解:只看某个业务过程,比如订单收货,数据按订单收货时间来切分,周期可以为每天、每月等。


1.3 累积快照事实


用来描述过程开始和结束之间的关键步骤事件,覆盖过程的整个生命周期,通常具有多个日期字段来记录关键时间点;当过程随着生命周期不断变化时,记录也会随着过程的变化而被修改;


个人理解:要看整个生命周期的多个业务过程,比如:创建订单 → 买家付款 → 卖家发货 → 买家确认收货。粒度是一个订单一行数据,创建订单时间,付款时间,发货时间,收货时间,分别作为一个字段,便于计算不同业务过程的时间间隔。


2、三种事实表对比



事务事实表

周期快照事实表 累积快照事实表
时期/时间 离散事务时间点 以有规律的、可预测的 用于时间跨度不确定的不断变化的工作流 
日期维度

事务日期

快照日期 相关业务过程涉及的多个日期
粒度 每行代表实体的一个事务

每行代表某时间周期的一个实体

每行代表一个实体的生命周期

事实

事务事实 累积事实 相关业务过程事实和时间间隔事实
事实表加载 插入 插入 插入与更新
事实表更新 不更新 不更新 业务过程变更时更新


3、事实表设计 8 大原则


原则 1:尽可能包含所有与业务过程相关的事实

分析哪些事实与业务过程相关,是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关注点;

在事实表中,尽量包含所有与业务过程相关的事实,即使存在冗余,由于事实通常是数字型,存储开销不会太大;

原则 2:只选择与业务过程相关的事实

如,订单的下单这个业务过程,事实表中不应该存在支付金额这个表示支付业务过程的事实;

原则 3:分解不可加性事实为可加的组件

如,订单的优惠率,应分解为订单原价金额与订单优惠金额两个事实存储在事实表中;

原则 4:在选择维度和事实之前必须先声明粒度

因为原子粒度提供了最大限度的灵活性,可以支持无法预期的各种细节层次的用户需求;

粒度用于确定事实表中一行所表示业务的细节层次,决定了维度模型的扩展性;

每个维度和事实必须与所定义的粒度保持一致;

设计事实表时,粒度定义越细越好,一般从最低级别的原子粒度开始;

原则 5:在同一个事实表中不能有多种不同粒度的事实

粒度为票一级;(实际业务中,一个订单可以同时支付多张票)

票支付金额和票折扣金额,两个事实的粒度为 “票级”,与定义的粒度一致;

订单支付金额和订单票数,两个事实的粒度为 “订单级”,属于上一层订单级数据,与 “票级” 事实表的粒度不一致,且不能进行汇总;

如果,以订单金额和订单票数这两个维度汇总总金额和总票数,会造成大量的重复计算;

疑问:怎么判断不同事实的粒度是否相同?

原则 6:事实的单位要保持一致

如,订单金额、订单优惠金额、订单运费这 3 个事实,应该采用统一的计量单位,统一为元或者分,以方便使用;

原则 7:对事实的 null 值要处理

原因:在数据库中,null 值对常用数字型字段的 SQL 过滤条件都不生效;如,大于、小于、等于、大于或等于、小于或等于;

处理:用 0 代替 null ;

原则 8:使用退化维度提高事实表的易用性

易用性:对事实表,更较少关联操作、过滤查询、控制聚合层次、排序数据、定义主从关系等;

事实表中存储各种类型的常用维度信息,较少下游用户使用时关联多个表的操作;

通过退化维度,可以实现对事实表的过滤查询、控制聚合层次、排序数据、定义主从关系等;

在 Kimball 的维度建模中,通常按照星形模型的方式设计,通过事实表的外键关联专门的维表,这种方式来获取维度,谨慎使用退化维表;这与大数据领域的事实表设计不一样;

思路:通过增加冗余存储,减少计算开销,提高使用效率;


4、事实表设计方法


Kimball 的维度模型设计 4 步法:选择业务过程、声明粒度、确定维度、确定事实;


当前的互联网大数据环境,维度模型的设计,是基于 Kimball 的四步维度建模方法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改进:


第一步:选择业务过程及确定事实表类型

如淘宝的一个交易订单,选择 “买家付款” 这个业务过程,则事实表类型应为只包含买家付款这一个业务过程的 “单事务事实表”;

如选择了所有 4 个业务过程,并且需要分享各业务过程的时间间隔,则事实表类型应为包含了所有 4 个业务过程的 “累积快照事实表”;

如是选择 “买家付款” 这个业务过程,还是选择 “创建订单” 和 “买家付款” 这两个业务过程,具体根据业务情况来定;

思路:详细分析需求,对业务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分析,明确关键的业务步骤,从而选择与需求有关的业务过程;

以实例说明:如何选择业务过程?如何确定事实表类型?

分析业务的生命周期,业务过程通常使用行为动词表示业务执行的活动;

明确关键的业务步骤:该订单流转的业务过程有 4 个:创建订单 → 买家付款 → 卖家发货 → 买家确认收货;

根据业务需求,选择与维度建模有关的业务过程;

根据所选的业务过程确定事实表类型;

第二步:声明粒度

粒度的作用:

粒度的选择:尽量选择最细级别的原子粒度,以确保事实表的应用具有最大的灵活性;

灵活性:支持无法预期的各种细节层次的用户需求;

对于订单级别,粒度可以定义为最细的订单级别;(如,父子订单,事实表的粒度可以定 “子订单级别” ;)

粒度的声明,意味着精确定义事实表的每一行所表示的业务含义;

明确的粒度能够确保对实表中行的意思的理解不会产生混淆,保证所有的事实按照同样的细节层次记录;

第三步:确定维度

如,淘宝订单 “付款事务事实表” 中,粒度为 “子订单”,相关的维度有买家、卖家、商品、收货人信息、业务类型、订单时间等;

完成了粒度声明,就意味着确定了主键,对应的维度组合以及相关的维度字段也可以确定了;

选择维度的原则:应该选择能够描述清楚业务过程所处的环境的维度信息;

第四步:确定事实

确定原则:选择与业务过程有关的所有事实,且事实的粒度要与所声明的事实表的粒度一致;

思路:可以通过回答 “过程的度量是什么” 来确定;

注意:将不可加性事实分解为可加的组件;(分解的原则:可以通过分解后的可加的属性值,计算得到不可加性事实)


四、多维体系结构


在Kimball的维度建模的数据仓库中,关于多维体系结构(MD)有三个关键性概念:总线架构(Bus Architecture),一致性维度(Conformed Dimension)和一致性事实(Conformed Fact)。


1、总线架构


多维体系结构(总线架构) 数据仓库领域里,有一种构建数据仓库的架构,叫Multidimensional Architecture(MD),中文一般翻译为“多维体系结构”,也称为“总线架构”(Bus Architecture)。


多维体系结构的创始人是数据仓库领域中最有实践经验的Kimball博士。多维体系结构主要包括后台(Back Room)和前台(Front Room)两部分。后台也称为数据准备区(Staging Area),是MD架构的最为核心的部件。在后台,是一致性维度的产生、保存和分发的场所。同时,代理键也在后台产生。前台是MD架构对外的接口,包括两种主要的数据集市,一种是原子数据集市,另一种是聚集数据集市。


原子数据集市保存着最低粒度的细节数据,数据以星型结构来进行数据存储。聚集数据集市的粒度通常比原子数据集市要高,和原子数据集市一样,聚集数据集市也是以星型结构来进行数据存储。前台还包括像查询管理、活动监控等为了提供数据仓库的性能和质量的服务。在多维体系结构中,所有的这些基于星型机构来建立的数据集市可以在物理上存在于一个数据库实例中,也可以分散在不同的机器上,而所有这些数据集市的集合组成的分布式的数据仓库。


123.png


2、一致性维度


在多维体系结构中,没有物理上的数据仓库,由物理上的数据集市组合成逻辑上的数据仓库。而且数据集市的建立是可以逐步完成的,最终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数据仓库。如果分步建立数据集市的过程出现了问题,数据集市就会变成孤立的集市,不能组合成数据仓库,而一致性维度的提出正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一致性维度的范围是总线架构中的维度,即可能会在多个数据集市中都存在的维度,这个范围的选取需要架构师来决定。一致性维度的内容和普通维度并没有本质上区别,都是经过数据清洗和整合后的结果。 一致性维度建立的地点是多维体系结构的后台(Back Room),即数据准备区。


在多维体系结构的数据仓库项目组内需要有专门的维度设计师,他的职责就是建立维度和维护维度的一致性。在后台建立好的维度同步复制到各个数据集市。这样所有数据集市的这部分维度都是完全相同的。建立新的数据集市时,需要在后台进行一致性维度处理,根据情况来决定是否新增和修改一致性维度,然后同步复制到各个数据集市。这是不同数据集市维度保持一致的要点。


在同一个集市内,一致性维度的意思是两个维度如果有关系,要么就是完全一样的,要么就是一个维度在数学意义上是另一个维度的子集。


例如,如果建立月维度话,月维度的各种描述必须与日期维度中的完全一致,最常用的做法就是在日期维度上建立视图生成月维度。这样月维度就可以是日期维度的子集,在后续钻取等操作时可以保持一致。如果维度表中的数据量较大,出于效率的考虑,应该建立物化视图或者实际的物理表。这样,维度保持一致后,事实就可以保存在各个数据集市中。虽然在物理上是独立的,但在逻辑上由一致性维度使所有的数据集市是联系在一起,随时可以进行交叉探察等操作,也就组成了数据仓库。


3、一致性事实


在建立多个数据集市时,完成一致性维度的工作就已经完成了一致性的80%-90%的工作量。余下的工作就是建立一致性事实。一致性事实和一致性维度有些不同,一致性维度是由专人维护在后台(Back Room),发生修改时同步复制到每个数据集市,而事实表一般不会在多个数据集市间复制。需要查询多个数据集市中的事实时,一般通过交叉探查(drill across)来实现。


为了能在多个数据集市间进行交叉探查,一致性事实主要需要保证两点:第一个是KPI的定义及计算方法要一致,第二个是事实的单位要一致性。如果业务要求或事实上就不能保持一致的话,建议不同单位的事实分开建立字段保存。


     这样,一致性维度将多个数据集市结合在一起,一致性事实保证不同数据集市间的事实数据可以交叉探查,一个分布式的数据仓库就建成了。


小遍有话


总线矩阵:业务过程和维度的交点;

一致性维度:同一集市的维度表,内容相同或包含;

一致性事实:不同集市的同一事实,需保证口径一致,单位统一。

追求一致性必然会增加开发工作量,但长期来说,使用方便、运维简单;一致性和性能之间,需要平衡。


五、数据仓库规范设计


1、为什么要进行规范设计


无规矩、不方圆。规范设计是在具体开发工作之前制定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完善。目的在于约束 N 个人对齐认知,按照一个标准或流程进行开发,以保证数据一致性,流程清晰且稳定。


一个良好的规范设计,应当起到以下作用:提高开发效率,提升质量,降低沟通对齐成本,降低运维成本等。


下面西红柿🍅将带领大家盘一盘数据仓库有哪些规范,从中挑选几个重点细说:


设计规范

           逻辑架构、技术架构、分层设计、主题划分、方法论


命名规范

           各层级命名、任务命名、表命名、字段命名、指标命名等


模型规范

           建模方法、建模工具、血缘关系、维度退化、一致性维度、元数据管理


开发规范

           脚本注释、字段别名、编码规范、脚本格式、数据类型、缩写规范


流程规范

           需求流程、工程流程、上线流程、调度流、调度和表生命周期管理


2、设计规范 - 指标


Step1:面向主题域管理

为了提高指标管理的效率,你需要按照业务线、主题域和业务过程三级目录方式管理指标。


Step2:划分原子指标和派生指标

原子指标 + 原子指标  = 派生指标


Step3:进行指标命名规范

需要遵循两个原则:易懂与统一


易懂,就是看到指标的名称,就可以基本判断这个指标归属于哪个业务过程;

统一,就是要确保派生指标和它继承的原子指标命名是一致的。

对于原子指标,标名称适合用“动作 + 度量”的命名方式(比如注册用户数、购买用户数)


对于派生指标,应该严格遵循“时间周期 + 统计粒度 + 修饰词 + 原子指标”的命名方式。(比如30天内黑卡会员购买用户数)


Step4:分级管理

指标确实是多,如果一视同仁去管理其实很难,所以可以按照下面的原则进行等级划分:


一级指标:数据中台直接产出,核心指标(提供给公司高层看的)、原子指标以及跨部门的派生指标。

二级指标:基于中台提供的原子指标,业务部门创建的派生指标。


3、命名规范 - 表命名


3.1 常规表


常规表是我们需要固化的表,是正式使用的表,是目前一段时间内需要去维护去完善的表。


规范:分层前缀[dwd|dws|ads|bi]_业务域_主题域_XXX_更新频率|全量/增量。


业务域、主题域我们都可以用词根的方式枚举清楚,不断完善,粒度也是同样的,主要的是时间粒度、日、月、年、周等,使用词根定义好简称。


建议格式: dwd_xxx_xxx_da


di :每日增量

da:每日全量

mi:每月增量

ma:每月全量


3.2 中间表


中间表一般出现在Job中,是Job中临时存储的中间数据的表,中间表的作用域只限于当前Job执行过程中,Job一旦执行完成,该中间表的使命就完成了,是可以删除的(按照自己公司的场景自由选择,以前公司会保留几天的中间表数据,用来排查问题)。


建议格式:mid_table_name_[0~9]


table_name是我们任务中目标表的名字,通常来说一个任务只有一个目标表。这里加上表名,是为了防止自由发挥的时候表名冲突,而末尾大家可以选择自由发挥,起一些有意义的名字,或者简单粗暴,使用数字代替,各有优劣吧,谨慎选择。


3.3 临时表


临时表是临时测试的表,是临时使用一次的表,就是暂时保存下数据看看,后续一般不再使用的表,是可以随时删除的表。


建议格式:tmp_xxx


只要加上tmp开头即可,其他名字随意,注意tmp开头的表不要用来实际使用,只是测试验证而已。


3.4 维度表


维度表是基于底层数据,抽象出来的描述类的表。维度表可以自动从底层表抽象出来,也可以手工来维护。


建议格式:dim_xxx


维度表,统一以dim开头,后面加上,对该指标的描述,可以自由发挥。


4、开发规范


1

表和列的注释释是否有缺失,复杂计算逻辑是否有注释释

2

任务是否支持多次重跑而输出不变,不能有insert into语句

3

分区表是否使用分区键过滤并且有有效裁剪

4

外连接的过逑条件是否使用正确,例如在左连接的where语句存在右表的过滤条件

5

关联小表,是否使用/*+ map join * / hint

6

不允许引用别的计算任务临时表

7

原则上不允许存在一个任务更新多个目标表

8

是否存在笞、迪卡尔积

9

禁止在代码里面使用drop 111ble、creat它111ble、renaiue 111ble、chan零column等ddl语句

10

使用动态分区时,有没有检查分区键值为NULL的情况

11

DQC质量监控规则是否配置,严禁棵奔

12

代码中有没有进行适当的规避数据倾斜语句

13

Where条件中is null语句有没有进行空字符串处理


5、流程规范


根据阿里流程规范,本文将数据仓库研发流程抽象为如下几点:


需求阶段:数据产品经理应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设计阶段:数据产品经理、数据开发者应如何综合性能、成本、效率、质量等因素,更好地组织与存储数据。

开发阶段:数据研发者如何高效、规范地进行编码工作。

测试阶段:测试人员应如何准确地暴露代码问题与项目风险,提升产出质量。

发布阶段:如何将具备发布条件的程序平稳地发布到线上稳定产出。

运维阶段:运维人员应如何保障数据产出的时效性和稳定性。


123.png

相关实践学习
数据库实验室挑战任务-初级任务
本场景介绍如何开通属于你的免费云数据库,在RDS-MySQL中完成对学生成绩的详情查询,执行指定类型SQL。
阿里云云原生数据仓库AnalyticDB MySQL版 使用教程
云原生数据仓库AnalyticDB MySQL版是一种支持高并发低延时查询的新一代云原生数据仓库,高度兼容MySQL协议以及SQL:92、SQL:99、SQL:2003标准,可以对海量数据进行即时的多维分析透视和业务探索,快速构建企业云上数据仓库。 了解产品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ApsaraDB/ads
相关文章
|
存储 数据采集 SQL
肝三万字《数据仓库体系》轻松拿下字节offer(下)
肝三万字《数据仓库体系》轻松拿下字节offer(下)
肝三万字《数据仓库体系》轻松拿下字节offer(下)
|
3月前
|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在云数据仓库AnalyticDB MySQL版中,有几个参数可能影响SELECT查询的执行及其稳定性
在云数据仓库AnalyticDB MySQL版中,有几个参数可能影响SELECT查询的执行及其稳定性【1月更文挑战第16天】【1月更文挑战第80篇】
290 4
|
1月前
|
SQL Cloud Native 关系型数据库
AnalyticDB MySQL湖仓版是一个云原生数据仓库
【2月更文挑战第15天】AnalyticDB MySQL湖仓版是一个云原生数据仓库
24 2
|
3月前
|
分布式计算 DataWorks 关系型数据库
在云数据仓库AnalyticDB MySQL版中,LIMIT的大小是由系统参数max_limit控制的
【1月更文挑战第7天】【1月更文挑战第31篇】在云数据仓库AnalyticDB MySQL版中,LIMIT的大小是由系统参数max_limit控制的
30 1
|
4月前
|
存储 分布式计算 关系型数据库
云原生数据仓库AnalyticDB MySQL湖仓版架构升级,持续释放技术红利!
云原生数据仓库AnalyticDB MySQL湖仓版架降价23%!持续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服务
|
4月前
|
存储 分布式计算 关系型数据库
|
7月前
|
Cloud Native OLAP 关系型数据库
云原生数据仓库AnalyticDB MySQL版/PostgreSQL版(二)
云原生数据仓库AnalyticDB MySQL版/PostgreSQL版(二)
162 0
|
11月前
|
Cloud Native OLAP
《阿里云产品手册2022-2023 版》——云原生数据仓库 AnalyticDB
《阿里云产品手册2022-2023 版》——云原生数据仓库 AnalyticDB
201 0
|
11月前
|
存储 SQL 弹性计算
《云原生一站式数据库技术与实践》——二、云原生数据仓库AnalyticDB MySQL高性能存储引擎(1)
《云原生一站式数据库技术与实践》——二、云原生数据仓库AnalyticDB MySQL高性能存储引擎(1)
545 1
|
11月前
|
存储 Cloud Native 前端开发
《云原生一站式数据库技术与实践》——二、云原生数据仓库AnalyticDB MySQL高性能存储引擎(2)
《云原生一站式数据库技术与实践》——二、云原生数据仓库AnalyticDB MySQL高性能存储引擎(2)
49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