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穿剑指offer-Day17-栈I 栈的使用与基础题型
栈的介绍
栈(stack) 本身是一种简单、常用的数据结构,它常常用来和队列进行比较。
- 队列: 先入先出
- 栈: 后入先出
栈的所有操作都发生在栈顶,其实就三个操作,入栈(压栈)、出栈(弹栈)、获取栈顶元素。
Python & Java 中的栈
Java中存在Stack的数据结构,但Python是没有栈的,它们的实现与操作方式如下:
操作 | Python | Java | 说明 |
初始化 | Stack<Integer> stack = new Stack<>(); | stack = [] | |
入栈 | stack.push(1); | stack.append(1) | |
出栈 | stack.pop(); | stack.pop() | 为空时报错 |
获取栈顶元素 | stack.peek(); | stack[-1] | 为空时报错 |
栈的操作就是这几个,是不是很简单,要不直接下一章?too young,too simple!
栈的操作是简单的,但是栈在算法中的应用确实变化多端....有些题目打眼一看就是栈操作,比如 括号匹配。但更多的题目并不是能直接看出来通过栈去解决的。比如单调栈等类型的题目,真的是新手劝退神器....
但饭要一口一口吃,让我们先来看一道简单的括号匹配问题,熟悉下栈的操作吧。
1021.删除最外层的括号
难度:简单
题目
有效括号字符串为空 ""、"(" + A + ")" 或 A + B ,其中 A 和 B 都是有效的括号字符串,+ 代表字符串的连接。
例如,"","()","(())()" 和 "(()(()))" 都是有效的括号字符串。
如果有效字符串 s 非空,且不存在将其拆分为 s = A + B 的方法,我们称其为原语(primitive),其中 A 和 B 都是非空有效括号字符串。
给出一个非空有效字符串 s,考虑将其进行原语化分解,使得:s = P_1 + P_2 + ... + P_k,其中 P_i 是有效括号字符串原语。
对 s 进行原语化分解,删除分解中每个原语字符串的最外层括号,返回 s 。
提示:
- 1 <= s.length <= 10 ^ 5
- s[i] 为 '(' 或 ')'
- s 是一个有效括号字符串
示例
示例 1: 输入:s = "(()())(())" 输出:"()()()" 解释: 输入字符串为 "(()())(())",原语化分解得到 "(()())" + "(())", 删除每个部分中的最外层括号后得到 "()()" + "()" = "()()()"。 示例 2: 输入:s = "(()())(())(()(()))" 输出:"()()()()(())" 解释: 输入字符串为 "(()())(())(()(()))",原语化分解得到 "(()())" + "(())" + "(()(()))", 删除每个部分中的最外层括号后得到 "()()" + "()" + "()(())" = "()()()()(())"。 示例 3: 输入:s = "()()" 输出:"" 解释: 输入字符串为 "()()",原语化分解得到 "()" + "()", 删除每个部分中的最外层括号后得到 "" + "" = ""。
分析
这道题本身并不麻烦,主要是理解这句原语的含义:
如果有效字符串 s 非空,且不存在将其拆分为 s = A + B 的方法,我们称其为原语
其实就是每获取一组左右括号相等的搭配后,将左右括号各删除一个,并保存即可。
由于这道题目提供的用例都是满足括号匹配关系的内容,使得这道题的难度就更低了。
- 我们创建一个字符串用于接收每次获取的原语进行拼接
- 然后创建一个栈,开始循环s,进行栈的入栈操作,每次入栈的是s的下标
- 左括号直接入栈,右括号时弹出栈顶,并判断栈是否为空,为空则代表找到一对匹配内容
- 此时获取栈顶index以及当前循环的下标i,ret += s[left+1:i](删除最外层的左右括号)即可。
解题
Python:
class Solution: def removeOuterParentheses(self, s): ret = "" stack = [] for i in range(len(s)): if s[i] == '(': stack.append(i) else: left = stack.pop() if not stack: ret += s[left + 1:i] return ret
Java:
class Solution { public String removeOuterParentheses(String s) { Stack<Integer> stack = new Stack<>(); StringBuilder ret = new StringBuilder(); for (int i = 0; i < s.length(); i++) { if (s.charAt(i) == '(') stack.push(i); else { int index = stack.pop(); if (stack.empty()) { ret.append(s.substring(index + 1, i)); } } } return ret.toString(); } }
看过了上面这道简单的栈题目,下来就该完成书中相关的题目了。
剑指OfferII036.后缀表达式
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8Zf90G/solution/shua-chuan-jian-zhi-offer-day10-zi-fu-ch-c9f1/
难度:中等
题目
根据 逆波兰表示法,求表达式的值。
有效的算符包括+、-、*、/。每个运算对象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另一个逆波兰表达式。
说明:
- 整数除法只保留整数部分。
- 给定逆波兰表达式总是有效的。换句话说,表达式总会得出有效数值且不存在除数为 0 的情况。
提示:
- 1 <= tokens.length <= 10 ^ 4
- tokens[i] 要么是一个算符("+"、"-"、"*" 或 "/"),要么是一个在范围 [-200, 200] 内的整数
逆波兰表达式:
逆波兰表达式是一种后缀表达式,所谓后缀就是指算符写在后面。
- 平常使用的算式则是一种中缀表达式,如 ( 1 + 2 ) * ( 3 + 4 ) 。
- 该算式的逆波兰表达式写法为 ( ( 1 2 + ) ( 3 4 + ) * ) 。
逆波兰表达式主要有以下两个优点:
- 去掉括号后表达式无歧义,上式即便写成 1 2 + 3 4 + * 也可以依据次序计算出正确结果。
- 适合用栈操作运算:遇到数字则入栈;遇到算符则取出栈顶两个数字进行计算,并将结果压入栈中。
示例
示例1: 输入:tokens = ["2","1","+","3","*"] 输出:9 解释:该算式转化为常见的中缀算术表达式为:((2 + 1) * 3) = 9 示例2: 输入:tokens = ["4","13","5","/","+"] 输出:6 解释:该算式转化为常见的中缀算术表达式为:(4 + (13 / 5)) = 6 示例3: 输入:tokens = ["10","6","9","3","+","-11","*","/","*","17","+","5","+"] 输出:22
解释:
该算式转化为常见的中缀算术表达式为:
((10 * (6 / ((9 + 3) * -11))) + 17) + 5 = ((10 * (6 / (12 * -11))) + 17) + 5 = ((10 * (6 / -132)) + 17) + 5 = ((10 * 0) + 17) + 5 = (0 + 17) + 5 = 17 + 5 = 22
分析
- 根据题目所知,输入的逆波兰表达式都是有效的,所以无需考虑特殊的场景。
- 既然是一道栈的题目,肯定要先创建一个stack,然后依次将元素入栈,但什么时候出栈呢?
- 后缀表达式是指算符写在后面,即当我们遇到操作符时,需要将操作符紧邻的前两项拿出来进行计算
- 在第3步计算完成后,还需要将结果重新加入栈中
- 最终将计算结果返回即可
解题
Python:
class Solution: def evalRPN(self, tokens): stack = [] calc = {'+': lambda x, y: x + y, '-': lambda x, y: x - y, '*': lambda x, y: x * y, '/': lambda x, y: int(x / y), } for i in tokens: if i in calc: num2, num1 = stack.pop(), stack.pop() stack.append(calc[i](num1, num2)) else: stack.append(int(i)) return stack[0]
Java: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evalRPN(String[] tokens) { Stack<Integer> stack = new Stack<>(); for (String c : tokens) { switch (c) { case "+": case "-": case "*": case "/": int num2 = stack.pop(); int num1 = stack.pop(); stack.push(calc(num1, num2, c)); break; default: stack.push(Integer.parseInt(c)); } } return stack.pop(); } private int calc(int a, int b, String op) { switch (op) { case "+": return a + b; case "-": return a - b; case "*": return a * b; default: return a / b; } } }
虽说是一道中等题目,但仅仅是多了几种判断而已,主要能第一时间想到栈的套路,那离AC也就不差多少了....
下面再来一道同等难度的题目,考验下大家在场景分析中对栈的理解!
剑指OfferII037.小行星碰撞
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XagZNi/solution/shua-chuan-jian-zhi-offer-day17-zhan-i-0-5yho/
难度:中等
题目
给定一个整数数组 asteroids,表示在同一行的小行星。
对于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其绝对值表示小行星的大小,正负表示小行星的移动方向(正表示向右移动,负表示向左移动)。每一颗小行星以相同的速度移动。
找出碰撞后剩下的所有小行星。碰撞规则:两个行星相互碰撞,较小的行星会爆炸。如果两颗行星大小相同,则两颗行星都会爆炸。两颗移动方向相同的行星,永远不会发生碰撞。
提示:
- 2 <= asteroids.length <= 10 ^ 4
- -1000 <= asteroids[i] <= 1000
- asteroids[i] != 0
示例
示例 1: 输入:asteroids = [5,10,-5] 输出:[5,10] 解释:10 和 -5 碰撞后只剩下 10 。 5 和 10 永远不会发生碰撞。 示例 2: 输入:asteroids = [8,-8] 输出:[] 解释:8 和 -8 碰撞后,两者都发生爆炸。 示例 3: 输入:asteroids = [10,2,-5] 输出:[10] 解释:2 和 -5 发生碰撞后剩下 -5 。10 和 -5 发生碰撞后剩下 10 。 示例 4: 输入:asteroids = [-2,-1,1,2] 输出:[-2,-1,1,2] 解释:-2 和 -1 向左移动,而 1 和 2 向右移动。 由于移动方向相同的行星不会发生碰撞,所以最终没有行星发生碰撞。
分析
这道栈的题目难点应该主要是在分析场景上了。 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时候无脑入栈,什么时候需要判断,理解这两点就可以轻松解题了。 首先,循环每一个元素时,在什么情况下无脑入栈呢?
- 栈为空
- 栈顶元素为负数(下一个为负数则一起向左,下一个为正数则分向两边)
- 当前元素为正数(栈顶为正一起向左,栈顶为负分向两边)
下来,我们需要看碰撞的场景又细分为什么情况:
- 栈顶元素大于abs(当前元素),当前元素被撞毁
- 栈顶元素等于abs(当前元素),栈顶弹出和当前元素抵消
- 栈顶元素小于abs(当前元素),栈顶弹出,并与新栈顶完成上述判断
最终返回栈即可。
解题
Python:
class Solution: def asteroidCollision(self, asteroids): s, p = [], 0 while p < len(asteroids): if not s or s[-1] < 0 or asteroids[p] > 0: s.append(asteroids[p]) elif s[-1] <= -asteroids[p]: if s.pop() < -asteroids[p]: continue p += 1 return s
Java: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asteroidCollision(int[] asteroids) { Stack<Integer> s = new Stack<>(); int p = 0; while (p < asteroids.length) { if (s.empty() || s.peek() < 0 || asteroids[p] > 0) { s.push(asteroids[p]); } else if (s.peek() <= -asteroids[p]) { if (s.pop() < -asteroids[p]) { continue; } } p++; } int[] ret = new int[s.size()]; for (int i = ret.length - 1; i >= 0; i--) { ret[i] = s.pop(); } return ret; } }
那么,今天关于栈的基础操作就先学习到这里,关于栈的特殊场景单调栈,将在明天开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