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ogtail使用入门-主机环境日志采集到SLS

本文涉及的产品
对象存储 OSS,20GB 3个月
日志服务 SLS,月写入数据量 50GB 1个月
文件存储 NAS,50GB 3个月
简介: iLogtail是阿里云中简单日志服务又名“SLS”的采集部分。 它用于收集遥测数据,例如日志、跟踪和指标,目前已经正是开源(https://github.com/alibaba/ilogtail)。本文通过介绍ilogtail如何在主机环境进行安装、配置、使用的最简流程,帮助用户使用预编译版本快速上手ilogtail日志采集。

使用前准备

  • 开通阿里云账号(仅依赖日志服务写入数据)
  • 准备一台具备公网访问权限的X86-64 Linux服务器

开通日志服务

提示: 日志服务为后付费功能,试用后若删除logstore即不再计费

  1. 登录阿里云后进入控制台(https://console.aliyun.com/),在搜索栏输入“SLS”,选择“控制台入口”-“日志服务SLS”,根据提示开通日志服务。

创建日志配置

  1. 日志服务开通后,跳转到控制台,点击创建project。填入project相关属性,本教程中所属地域选择“华北6(乌兰察布)”(注意若使用阿里云ECS请在选择“所属区域”时与ECS的保持一致)。

  1. project创建成功后,会提示创建logstore(project和logstore属于包含关系,一个project下可创建多个logstore),点击创建logstore并按照提示进行配置,输入logstore名称后,点击“确认”。

  1. logstore创建成功后,会提示接入数据,点击“确定”并在“快速数据接入”对话框中搜索“单行”然后选择“单行-文本日志”。

  1. 进入“极简单行”配置界面,选择自建机器,并将安装命令复制下来用于服务器ilogtail的安装。请保持页面打开。

安装ilogtail

  1. 以root身份登陆Linux服务器,并输入复制的安装命令。该安装命令使用的是预编译的ilogtail二进制包,适用于绝大多数X86-64架构的Linux发行版,安装脚本依赖bash请提前确认安装。(注意此处举例的命令仅适用于Project地域为乌兰察布并使用公网采集的情况)
$ wget http://logtail-release-cn-wulanchabu.oss-cn-wulanchabu.aliyuncs.com/linux64/logtail.sh -O logtail.sh; chmod755 logtail.sh; ./logtail.sh install cn-wulanchabu-internet

控制台应该打印出类似以下的消息,代表安装成功。

systemd startup doneilogtail is running
install logtail success
start logtail success
{
"UUID" : "A3412556-C126-4D38-8959-AC8BB628F00D",
"hostname" : "iZhp38z91mt9hkn2ubltn9Z",
"instance_id" : "BFB9BC78-68A5-11EC-8A7E-00163E00FF4E_172.18.108.207_1640782163",
"ip" : "172.18.108.207",
"logtail_version" : "1.0.25",
"os" : "Linux; 4.18.0-348.2.1.el8_5.x86_64; #1 SMP Tue Nov 16 14:42:35 UTC 2021; x86_64",
"update_time" : "2021-12-29 20:49:23"}
  1. 确认ilogtail正常运行。ilogtail在运行的时候会有两个进程,可通过ps -ef | grep ilogtail命令查看。同时可调用ilogtail自带的命令查看/etc/init.d/ilogtaild status。成功执行情况如下
$ ps-ef | grep logtail
root        15771020:49 ?        00:00:00 /usr/local/ilogtail/ilogtail
root        15791577020:49 ?        00:00:00 /usr/local/ilogtail/ilogtail
root        18311197021:09 pts/0    00:00:00 grep--color=auto logtail
$ ps-ef | grep ilogtail
root        15771020:49 ?        00:00:00 /usr/local/ilogtail/ilogtail
root        15791577020:49 ?        00:00:00 /usr/local/ilogtail/ilogtail
root        18331197021:09 pts/0    00:00:00 grep--color=auto ilogtail
$ /etc/init.d/ilogtaild status
ilogtail is running
  1. 从阿里云控制台复制帐号ID,创建用户标识文件。(注意不要使用子账号ID)

$ touch /etc/ilogtail/users/****************

完成日志配置

  1. 回到Web界面,单击页面右下角的“确认安装完毕”。

  1. 跳转到机器组配置界面,按照提示填写表格,其中IP地址栏填写Linux服务器的地址,配置完成后点击“下一步”。(若服务器有多个ip地址请填写安装ilogtail时回显的ip地址,也可以通过cat /usr/local/ilogtail/app_info.json获得)

  1. 跳转到选择机器组界面。勾选刚刚创建的机器组,点击“>”加入应用机器组,然后点击“下一步”进入ilogtail配置。

  1. 在ilogtail配置中仅修改“配置名称”和“日志路径”两个必填项,点击“下一步”确认。

  1. 完成索引配置。这一步不对任何选项进行修改,直接点击下一步完成配置。

此时,整个日志配置已经完成。请保持页面打开。

上报日志并查看

  1. 登陆Linux服务器,输入如下命令持续生成日志。
$ whiletrue; doecho$(date) >>/tmp/demo.log; sleep10; done
  1. 回到Web控制台,点击配置完成界面的“查询日志”跳转到日志查询界面。点击页面左侧的“放大镜”图标,选中logstore,点击“眼睛”图标,在左侧出现的“消费预览”侧边栏中尝试调整Shard和时间范围,点击预览查看上报的日志。

What's Next

你可以进入下一节学习《ilogtail使用入门-K8S环境日志采集到SLS

了解主机采集原理《Logtail采集原理

也可以学习ilogtail采集的更多用法:

相关实践学习
日志服务之使用Nginx模式采集日志
本文介绍如何通过日志服务控制台创建Nginx模式的Logtail配置快速采集Nginx日志并进行多维度分析。
目录
打赏
0
0
0
0
1191
分享
相关文章
突破极限: 高负载场景下的单机300M多行正则日志采集不是梦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日志数据已成为企业 IT 运营和业务分析的关键资源。然而,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和系统复杂度的提升,日志数据的体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给日志采集和处理系统带来了巨大挑战。
323 100
什么是Apache日志?为什么Apache日志分析很重要?
Apache是全球广泛使用的Web服务器软件,支持超过30%的活跃网站。它通过接收和处理HTTP请求,与后端服务器通信,返回响应并记录日志,确保网页请求的快速准确处理。Apache日志分为访问日志和错误日志,对提升用户体验、保障安全及优化性能至关重要。EventLog Analyzer等工具可有效管理和分析这些日志,增强Web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27 9
MySQL日志详解——日志分类、二进制日志bin log、回滚日志undo log、重做日志redo log
MySQL日志详解——日志分类、二进制日志bin log、回滚日志undo log、重做日志redo log、原理、写入过程;binlog与redolog区别、update语句的执行流程、两阶段提交、主从复制、三种日志的使用场景;查询日志、慢查询日志、错误日志等其他几类日志
189 35
MySQL日志详解——日志分类、二进制日志bin log、回滚日志undo log、重做日志redo log
Tomcat log日志解析
理解和解析Tomcat日志文件对于诊断和解决Web应用中的问题至关重要。通过分析 `catalina.out`、`localhost.log`、`localhost_access_log.*.txt`、`manager.log`和 `host-manager.log`等日志文件,可以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确保Tomcat服务器的稳定运行。掌握这些日志解析技巧,可以显著提高运维和开发效率。
112 13
图解MySQL【日志】——Redo Log
Redo Log(重做日志)是数据库中用于记录数据页修改的物理日志,确保事务的持久性和一致性。其主要作用包括崩溃恢复、提高性能和保证事务一致性。Redo Log 通过先写日志的方式,在内存中缓存修改操作,并在适当时候刷入磁盘,减少随机写入带来的性能损耗。WAL(Write-Ahead Logging)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先将修改操作记录到日志文件中,再择机写入磁盘,从而实现高效且安全的数据持久化。Redo Log 的持久化过程涉及 Redo Log Buffer 和不同刷盘时机的控制参数(如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以平衡性能与数据安全性。
82 5
图解MySQL【日志】——Redo Log
简单聊聊MySQL的三大日志(Redo Log、Binlog和Undo Log)各有什么区别
在MySQL数据库管理中,理解Redo Log(重做日志)、Binlog(二进制日志)和Undo Log(回滚日志)至关重要。Redo Log确保数据持久性和崩溃恢复;Binlog用于主从复制和数据恢复,记录逻辑操作;Undo Log支持事务的原子性和隔离性,实现回滚与MVCC。三者协同工作,保障事务ACID特性。文章还详细解析了日志写入流程及可能的异常情况,帮助深入理解数据库日志机制。
129 0
一行代码改进:Logtail的多行日志采集性能提升7倍的奥秘
一个有趣的现象引起了作者的注意:当启用行首正则表达式处理多行日志时,采集性能出现下降。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现象?本文将探索Logtail多行日志采集性能提升的秘密。
347 58
MySQL事务日志-Undo Log工作原理分析
事务的持久性是交由Redo Log来保证,原子性则是交由Undo Log来保证。如果事务中的SQL执行到一半出现错误,需要把前面已经执行过的SQL撤销以达到原子性的目的,这个过程也叫做"回滚",所以Undo Log也叫回滚日志。
159 7
MySQL事务日志-Undo Log工作原理分析
图解MySQL【日志】——Undo Log
Undo Log(回滚日志)是 MySQL 中用于实现事务原子性和一致性的关键机制。在默认的自动提交模式下,MySQL 隐式开启事务,每条增删改语句都会记录到 Undo Log 中。其主要作用包括:
91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产品

  • 日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