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建设生态环境大物联、大数据、大平台、大系统、大协同、大智能,形成生态环境信息“一张图”,使生态环保部门做到:
有图有数:眼前有“图”,心中有“数”;
有理有据:分析有“理”,决策有“据”;
有脑有力:业务有“脑”,计算有“力”。
利用物联网、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以及下一代5G通信技术,建设生态环境感知网和数据资源中心,促进生态环保数据融合共享,提升业务效率和业务协同能力,使生态环保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解决,为环保部门提供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提供有力支撑。
解决方案
(一)环保数据中台
生态环保数据中台是指通对海量的生态环保数据进行采集、计算、存储、加工处理,同时统一标准和口径,形成“全量、标准、干净、智能”的环保大数据资产层。通过环保数据资产化,资产价值化,使杂乱无章的环保数据从几乎不可用,到数据开发人员基本可用,到人人可用,进而为环保管理者和业务人员提供高效的数据智能服务,助力生态环保部门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
(二)环保可信物联网
基于区块链的环保可信物联网平台,对生态环保监测监控设备的接入、管理、安全、运维、感知数据管理和感知应用提供平台化的保障能力,为监测监控的数据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三)污染源智能档案
污染源智能档案实现污染源大数据多维度信用评估,智能预警和数字化档案,说清污染源基本状况和历史变化情况,通过污染源数据采集、整合、清洗、比对后形成了本地区污染源档案,并实现动态分层管理,实现污染源“智能一企一档”管理,为环保部门管理庞大污染源提供精准有力的支撑。
(四)生态红线智能监管
生态红线智能监管 依托于阿里巴巴在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方向上的技术积累,实现了卫星及无人机影像中的变化特征及生态环境、水体污染、敏感生态区违建等多种生态环境影像中有效信息的快速提取,极大提升影像的解译速度和准确率,降低人工成本。
(五)移动污染源综合监管
移动污染源综合监管主要通过移动源数据智能融合,收集包括遥感监测、非道路移动机械、重型柴油车改造治理等多个渠道的移动源数据,实现机动车档案库、移动污染源一张图、机动车尾气影响分析、机动车黑烟排放监测和快速智能识别等功能,助力环保部门打赢“蓝天保卫战”。
(六)大气环境网格化智能监管
大气环境网格化智能监管以大气环境精细化管理为重要抓手,促进环保压力向基层传导,提升“散、乱、污”企业的清理整顿效能,实现环保“最后一公里”责任的落实。精准防霾,打响蓝天保卫战,通过“网格组合布点”的方式,建立“智能感知、精准管控、协同防治”的城市大气环境智能监控管理平台,实现微观尺度上动态分析城市大气环境状态,精准识别城市污染事件,协同城管、交通等部门以及社会公众,建立城市大气全社会共治体系。
(七)水环境网格化智能监管
用科技织密水环境监测保护网,建立城市水环境智能监控管理平台,实现城市化水环境的网格化监控管理,说清城市水环境现状与变化趋势,建立常态化水环境管理体系,基于多维数据分析实现水环境分析与问题追溯。
应用价值
通过构建生态环保数字化转型大物联、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大协同、大智慧,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环保业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为管理决策者提供有力支撑,全面提升生态环保工作的科学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
最佳实践
(一)北京市通州区生态环境综合管理平台
以数据为驱动,通过感知智能、认知智能到决策智能的升级,实现通州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向精细化、智能化转型。环境污染事件从人工发现到实时自动感知,从多部门多头处置到一网通办的本质提升。该项目荣获“2018智慧城市十大样板工程”。
(二)海口市美舍河水环境智能监管项目
海口市美舍河水环境智能监管项目是海口城市大脑项目中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示范项目,通过对美舍河沿线管网,排污口以及河道水质的综合监控,实现了美舍河周边排水和水质的明显改善。
加入钉钉群可享有以下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