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6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峨眉山景区宣布“上云”。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峨旅股份”)与阿里云达成合作,为峨眉山定制文旅行业专有云。此外,协同阿里云、高德地图为乐山市打造“一张地图游乐山”,建设立足乐山市、面向西南的文旅智慧产业平台。 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乐山市是四川省最富盛名的旅游城市之一,市内拥有峨眉山、乐山大佛、东风堰三大世界遗产。 未来,峨旅股份将以阿里云作为云服务基础设施,提升峨眉山景区的数字化管理能力,推动公司结构性转型。 同时,联合阿里云与高德地图,共同打造“一张地图游乐山”,在乐山市内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智慧文旅服务,实现“文旅融合、扩容提质、景城一体、全域旅游”的产业经济新模式。 以峨眉山景区举例,当游客走进峨眉山景区,就会收到最佳出行方式和导航路线,并快速查找吃、住、行、游、娱以及加油站、洗手间等生活服务设施。 峨旅股份的这一尝试,正引领全域旅游发展和文旅产业融合的大趋势。疫情期间,不少文旅企业开始重新思考发展模式。如布达拉宫、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都积极创新,上淘宝直播“云春游”,在线上迎来超1000万客流,初尝数字化转型甜头。 为了更好地助力文旅产业数字化,去年阿里云就联同天猫、飞猪等组成“1+8文旅数字经济体”,为文旅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日前,淮河路步行街智慧街区二期建设项目全面启动,最终由国内顶尖智能科技企业-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成功摘得标的,标志着合肥市百年人文地标淮河路正式拉开了迎接新零售时代的建设帷幕。 合肥淮河路步行街是合肥乃至安徽最著名的一条商业街,被誉为:“安徽第一街”。近年来,庐阳区政府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创建国家级高品位步行街”的号召,通过对国内外标杆性商圈和步行街进行了大量科学合理的调研和分析,提出结合新零售智能化运营成功经验,打造代表全国领先水平的全新智慧淮河路。 据合肥市招投标网站发布的招标公告显示,本次建设将在一期项目中已搭建的数据分析中心和智能系统基础上,新建“线上淮河路”数字化街区运管小程序,在支付宝设立专属界面,聚焦游客体验、商户引流、街区管理,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的线上平台。同时,该区还将提升街区硬件,增设智慧便民服务设施,建成“全场景引流+新消费体验+智慧化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街区典范,为创建国家级高品位步行街奠定坚实基础。 据庐阳区商务局负责人介绍,通过与阿里云的战略合作,淮河路步行街区将建成“游客-企业-政府”三方受益的平台化解决方案,让步行街的综合管理更加智慧、精细和透明,形成更好的促进商圈消费升级的抓手。本次建设完成后,合肥市民和游客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街上的引导互动大屏,全天候一键实时查询和获取淮河路步行街的商户情况、商圈优惠信息和排队预约情况等,更自由的规划自己的游玩行程;同时,实时客流数据大屏及实时巡查系统的引入,可以做到步行街内情况的动态实时观察,让整个街区的安全管理、客流引导等工作实现便捷、高效、极速响应。 阿里云项目负责人表示,本次合作能在短时间内敲定,除了因为阿里云目前处于国内顶尖、世界一流水平的新零售建设经验和管理能力外,更重要的是有赖于庐阳区政府在城市智能化管理建设领域中,具备并表现出全国范围内领先的服务运营型政务思维。本次建设除了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加人性化 、智能化的游逛吃玩实惠信息外,还能将以往杂乱无章的信息转变为极具运营价值的分析结论,在不久的将来为街区内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经营指引和方案,为街区管理单位提供实时、精确的数字化智能服务平台。 未来,庐阳区政府还将与阿里巴巴集团开展更加深入的全面数字化智能化战略合作,通过阿里旗下的饿了么、口碑、高德地图等不同渠道面向全国广泛推介本次建设成果,全力打造“最时尚、最人文、最智慧、最逍遥”的新消费示范街区。
文/中国交通新闻网 刘玢妤 阿里云近期发布航空行业热度预测服务。这项服务面向航空公司,在后疫情阶段,支持航空公司的航线运行恢复以及服务的精细化管理。 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冲击下,航空公司收入损失巨大。一方面,航班大量削减,客座率不足45%,原有机票收入大减;另一方面,航企还将承担退票后的巨大资金压力,或面临严重的流动性危机,部分“航线补贴低,靠旅客买票”的航空公司运营困难,需要依靠政策和补贴维持运营。近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航空运输业影响的初步评估报告显示,亚太地区航空公司年客运需求或将下降13%。以此估算,2020年,亚太地区航空公司或将损失278亿美元收入,其中大部分损失来自中国航空公司,中国国内客运市场的损失或将达128亿美元。 在本次疫情期间,阿里云结合航空行业情况积极推进航空行业疫情应对技术方案,从园区、机场、员工管理、办公协同、业务支持5个方面全面帮助航空企业应对疫情期间的业务开展场景以及应对后疫情时期的复工场景。阿里云航空行业高级解决方案架构师崔凯预测,疫情过后,航空企业必将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阿里云的航空行业预测服务将为航空公司提供未来一个月的运行支持,包括一个月的旅客流量预测、航班分配和航线优化支持,同时提供未来一个月航班的活跃度趋势预测、城市出行趋势,对航空公司的航班执行率等具体信息进行分析复盘,提供精细化的航班管理。 阿里云航空行业资深业务拓展专家高乐奇认为,在疫情结束后,民航业会面临比较大的反弹,迎来客流爆发。阿里云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和对市场洞察的能力帮助航空公司,在航班恢复、机组编排、网线优化等方面进行智能化、动态化的调整,使航企快速建立相对合理的资源调配,从而保障航空效率最高、成本最优化。同时,阿里巴巴可以通过自身的人工智能和对市场洞察的能力,为航空公司做进一步的市场趋势预测,帮助航空公司建立市场资源快速调整的能力。 疫情防控期间,航空公司不仅面临外部压力,同时需要满足内部机组人员培训和资质的管理需求。根据民航局《疫情期间人员资质管理的通知》对远程培训模式作出的相关指示,远程培训模式是疫情期间民航专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 对此,千方科技旗下远航通为航空公司提供具有专业知识严谨、技术手段先进、支持 SCORM/AICC 标准、实用性强等特点的培训课程教学软件。据了解,该培训平台已成功应用在中国国际航空、东方航空、南方航空、厦门航空、深圳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 此外,千方远航通与阿里云合作适时推出航班精细化运行智能云平台,聚焦疫情期间航空公司航班优化调配、降本增效的需求,基于远航通在互联网行业80%客户合作积累和业务沉淀,全面整合航班计划、飞行计划、机载数据、机务维修、人员资质、气象通告等运行数据,萃取上千个业务维度指标,对航班运行全景画像,形成航班运行互联网智能分析服务。平台涵盖节油管理、运行品质、风险管控等应用场景,实现航班全流程运行决策优化、监控与执行优化。目前,该平台已经向成都航空、山东航空、吉祥航空等航空公司开放使用。 远航通首席执行官孟涛说:“在应对疫情的思考中,我们认为此次疫情将有效促进航空公司IT‘线上化’迁移,促进云服务发展,赋能企业生产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变革,助力民航行业生态重塑。”
疫情之下,“无接触配送”成为行业内外广泛关注热点。 2月商务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零售、餐饮企业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经营服务防控指南》要求,外卖配送员需按无接触配送服务规范标准,避免配送过程中面对面与顾客接触。另外,疫情期间,很多城市和小区出于减少人员流动的考虑,实行封闭式管理。 由此,带来的新挑战是居民对快递的需求快速增加,对配送的依赖大幅度增加。 据悉,阿里云针对这一情况,联合菜鸟推出无接触快递柜解决方案,以快递柜为媒介,实现发货申请-收货通知线上化,快递柜收货-取货通知自动化,发货方、配送员、收货人三方无接触寄送件。 而经过此次疫情,无接触配送未来的命运,也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阿里云智能智慧物流行业总经理罗岳衡认为,无接触配送,包括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不仅仅是阿里云,甚至是整个阿里巴巴电商和经济体一直在探索的方向。只不过通过这次疫情,生鲜的配送、无接触的配送,引发了新的一轮痛点和需求的爆发。随着这种场景被消费者、快递群体广泛地接受,新的无接触配送的设施会逐步走进每个社区、商圈、写字楼。 “随着复工,商务活动恢复,写字楼人员逐渐密集,无接触的寄件柜可能也会是下一个发力点。”罗岳衡分析。另外,他同时表示,经过这次疫情,生鲜配送、无接触配送会引发新一轮痛点和需求的爆发。现在阿里云技术团队在用IoT技术,包括智慧调度、智慧服务、通信领域的技术,和菜鸟以及各大物流配送企业开展合作,发力无接触配送。
疫情期间,交通运输作为大后方行业,在整个物资运输过程中快速响应需求,保障资源及时分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了解,这次疫情期间,国内大型的物流平台几乎都在阿里云上运行,其中物联网货运服务平台G7携手阿里云开发的疫情物流服务联动30家物流平台,将数十万只口罩等医护资源成功运往武汉。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和快速匹配运力,G7作为国内领先的以物联网为基础的物流产业连接平台,发起搭建“疫情物流每日动态”及“驰援武汉—物流信息共享”项目,阿里云提供云及数据技术支持,协助完成搭建。 在疫情期间,除了技术上的赋能外,阿里云与物流客户也展开了多维度的合作,为控制疫情做出贡献。 阿里云具体措施: 第一,阿里云在物流行业的全面上云和弹性计算方面做了很多耕耘,阿里云服务物流客户,关键的理念是保持稳定性,其次是提升服务响应度。物流平台大多是 To B 企业,不像钉钉是 To C 的,资源暴涨的诉求特别明显,所以保障系统稳定性至关重要,提前制订好支撑方案:数据扩展、弹性扩展、方案评估、落地预测等,在全链路打通的情况下,保障技术、服务和资源。 第二,无接触配送和保障民生工程。疫情期间,很多小区实行了封闭化管理,对生鲜电商的配送、快递配送需求增加,阿里云联合菜鸟物流,大力推广无接触快递柜解决方案,以无接触快递柜为媒介,以互联网平台为桥梁,实现发货申请到收货通知的线上化。 第三,全链的防疫、控疫解决方案。例如云疫宝、防疫精灵、疫情监控、远程办公、在线教学快速搭建平台等。在一些货运枢纽、中心仓库、物流园区、货运的生产园区,云疫宝可快速甄别入园人员是否戴口罩、是否安全、人员流动轨迹等等。阿里与也针对各个交通枢纽节点、办公生产园区、物流园区,提供了体温检测、健康摸排、无接触考勤打卡的方案,帮助物流园区和社会做好社区防控工作。 第四,除了技术上赋能,阿里云和物流客户也展开了多维度的合作,携手客户一同应对突发疫情,最突出的一个案例就是和 G7 一同开发了疫情物资和运力匹配找车平台。当时物资运输难的问题表现在:有物资的人找不到卡车,同时有运力的司机又找不到能运的货。而 G7 可以借助多年来积攒的物联网平台和大数据来获取到司机的信息和位置。所以 G7 从大年初一到初五,连续上线了两个产品,用于收集两端的信息并撮合在一起,完成应急救援物资千里驰援。据不完全统计,G7 基于阿里云平台创造的信息工具,最终成功地匹配的物资运力超过 50 对,累计运输的医疗和生活物资超过 1000 吨,这是疫情期间 G7 和阿里云平台一起携手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