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必备知识: Kubernetes

简介: Kubernetes是一个开源的,用于管理云平台中多个主机上的容器化的应用,Kubernetes的目标是让部署容器化的应用简单并且高效(powerful),Kubernetes提供了应用部署,规划,更新,维护的一种机制。Kubernetes一个核心的特点就是能够自主的管理容器来保证云平台中的容器按照用户的期望状态运行着(比如用户想让apache一直运行,用户不需要关心怎么去做,Kubernetes会自动去监控,然后去重启,新建,总之,让apache一直提供服务),管理员可以加载一个微型服务,让规划器来找到合适的位置,同时,Kubernetes也系统提升工具以及人性化方面,让用户能够方便的部署

所属技术领域:

云原生

| 名词定义 |

Kubernetes是一个开源的,用于管理云平台中多个主机上的容器化的应用,Kubernetes的目标是让部署容器化的应用简单并且高效(powerful),Kubernetes提供了应用部署,规划,更新,维护的一种机制。
Kubernetes一个核心的特点就是能够自主的管理容器来保证云平台中的容器按照用户的期望状态运行着(比如用户想让apache一直运行,用户不需要关心怎么去做,Kubernetes会自动去监控,然后去重启,新建,总之,让apache一直提供服务),管理员可以加载一个微型服务,让规划器来找到合适的位置,同时,Kubernetes也系统提升工具以及人性化方面,让用户能够方便的部署自己的应用(就像canary deployments)。
现在Kubernetes着重于不间断的服务状态(比如web服务器或者缓存服务器)和原生云平台应用(Nosql),在不久的将来会支持各种生产云平台中的各种服务,例如,分批,工作流,以及传统数据库。
在Kubenetes中,所有的容器均在Pod中运行,一个Pod可以承载一个或者多个相关的容器,在后边的案例中,同一个Pod中的容器会部署在同一个物理机器上并且能够共享资源。一个Pod也可以包含O个或者多个磁盘卷组(volumes),这些卷组将会以目录的形式提供给一个容器,或者被所有Pod中的容器共享,对于用户创建的每个Pod,系统会自动选择那个健康并且有足够容量的机器,然后创建类似容器的容器,当容器创建失败的时候,容器会被node agent自动的重启,这个node agent叫kubelet,但是,如果是Pod失败或者机器,它不会自动的转移并且启动,除非用户定义了 replication controller。
用户可以自己创建并管理Pod,Kubernetes将这些操作简化为两个操作:基于相同的Pod配置文件部署多个Pod复制品;创建可替代的Pod当一个Pod挂了或者机器挂了的时候。而Kubernetes API中负责来重新启动,迁移等行为的部分叫做“replication controller”,它根据一个模板生成了一个Pod,然后系统就根据用户的需求创建了许多冗余,这些冗余的Pod组成了一个整个应用,或者服务,或者服务中的一层。一旦一个Pod被创建,系统就会不停的监控Pod的健康情况以及Pod所在主机的健康情况,如果这个Pod因为软件原因挂掉了或者所在的机器挂掉了,replication controller 会自动在一个健康的机器上创建一个一摸一样的Pod,来维持原来的Pod冗余状态不变,一个应用的多个Pod可以共享一个机器。
我们经常需要选中一组Pod,例如,我们要限制一组Pod的某些操作,或者查询某组Pod的状态,作为Kubernetes的基本机制,用户可以给Kubernetes Api中的任何对象贴上一组key:value的标签,然后,我们就可以通过标签来选择一组相关的Kubernetes Api对象,然后去执行一些特定的操作,每个资源额外拥有一组(很多) keys 和 values,然后外部的工具可以使用这些keys和vlues值进行对象的检索,这些Map叫做annotations(注释)。
Kubernetes支持一种特殊的网络模型,Kubernetes创建了一个地址空间,并且不动态的分配端口,它可以允许用户选择任何想使用的端口,为了实现这个功能,它为每个Pod分配IP地址。
现代互联网应用一般都会包含多层服务构成,比如web前台空间与用来存储键值对的内存服务器以及对应的存储服务,为了更好的服务于这样的架构,Kubernetes提供了服务的抽象,并提供了固定的IP地址和DNS名称,而这些与一系列Pod进行动态关联,这些都通过之前提到的标签进行关联,所以我们可以关联任何我们想关联的Pod,当一个Pod中的容器访问这个地址的时候,这个请求会被转发到本地代理(kube proxy),每台机器上均有一个本地代理,然后被转发到相应的后端容器。Kubernetes通过一种轮训机制选择相应的后端容器,这些动态的Pod被替换的时候,Kube proxy时刻追踪着,所以,服务的 IP地址(dns名称),从来不变。
所有Kubernetes中的资源,比如Pod,都通过一个叫URI的东西来区分,这个URI有一个UID,URI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象的类型(比如pod),对象的名字,对象的命名空间,对于特殊的对象类型,在同一个命名空间内,所有的名字都是不同的,在对象只提供名称,不提供命名空间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是假定是默认的命名空间。UID是时间和空间上的唯一。

| 发展历程 |

Kubernetes作为容器集群管理工具,于2015年7月22日迭代到 v 1.0并正式对外公布,这意味着这个开源容器编排系统可以正式在生产环境使用。与此同时,谷歌联合Linux基金会及其他合作伙伴共同成立了CNCF基金会( 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并将Kuberentes作为首个编入CNCF管理体系的开源项目,助力容器技术生态的发展进步。Kubernetes项目凝结了Google过去十年间在生产环境的经验和教训,从Borg的多任务Alloc资源块到Kubernetes的多副本Pod,从Borg的Cell集群管理,到Kubernetes设计理念中的联邦集群,在Docker等高级引擎带动容器技术兴起和大众化的同时,为容器集群管理提供独了到见解和新思路。

| 技术特点 |

•可移植: 支持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多重云(multi-cloud)
•可扩展: 模块化, 插件化, 可挂载, 可组合
•自动化: 自动部署,自动重启,自动复制,自动伸缩/扩展
• Kubernetes是Google 2014年创建管理的,是Google 10多年大规模容器管理技术Borg的开源版本。

## 资料来源:

https://www.jianshu.com/p/198eb16b1902

相关实践学习
通过Ingress进行灰度发布
本场景您将运行一个简单的应用,部署一个新的应用用于新的发布,并通过Ingress能力实现灰度发布。
容器应用与集群管理
欢迎来到《容器应用与集群管理》课程,本课程是“云原生容器Clouder认证“系列中的第二阶段。课程将向您介绍与容器集群相关的概念和技术,这些概念和技术可以帮助您了解阿里云容器服务ACK/ACK Serverless的使用。同时,本课程也会向您介绍可以采取的工具、方法和可操作步骤,以帮助您了解如何基于容器服务ACK Serverless构建和管理企业级应用。 学习完本课程后,您将能够: 掌握容器集群、容器编排的基本概念 掌握Kubernetes的基础概念及核心思想 掌握阿里云容器服务ACK/ACK Serverless概念及使用方法 基于容器服务ACK Serverless搭建和管理企业级网站应用
相关文章
|
7天前
|
Cloud Native Serverless 数据中心
阿里云ACK One:注册集群支持ACS算力——云原生时代的计算新引擎
ACK One注册集群已正式支持ACS(容器计算服务)算力,为企业的容器化工作负载提供更多选择和更强大的计算能力。
|
2月前
|
存储 Kubernetes 开发者
容器化时代的领航者:Docker 和 Kubernetes 云原生时代的黄金搭档
Docker 是一种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允许开发者将应用程序及其依赖打包成可移植的镜像,并在任何支持 Docker 的平台上运行。其核心概念包括镜像、容器和仓库。镜像是只读的文件系统,容器是镜像的运行实例,仓库用于存储和分发镜像。Kubernetes(k8s)则是容器集群管理系统,提供自动化部署、扩展和维护等功能,支持服务发现、负载均衡、自动伸缩等特性。两者结合使用,可以实现高效的容器化应用管理和运维。Docker 主要用于单主机上的容器管理,而 Kubernetes 则专注于跨多主机的容器编排与调度。尽管 k8s 逐渐减少了对 Docker 作为容器运行时的支持,但 Doc
178 5
容器化时代的领航者:Docker 和 Kubernetes 云原生时代的黄金搭档
|
3月前
|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微服务
云原生入门与实践:Kubernetes的简易部署
云原生技术正改变着现代应用的开发和部署方式。本文将引导你了解云原生的基础概念,并重点介绍如何使用Kubernetes进行容器编排。我们将通过一个简易的示例来展示如何快速启动一个Kubernetes集群,并在其上运行一个简单的应用。无论你是云原生新手还是希望扩展现有知识,本文都将为你提供实用的信息和启发性的见解。
|
3月前
|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云计算
云原生入门:Kubernetes 和容器化基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揭开云原生技术的神秘面纱。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我们将探索如何利用Kubernetes和容器化技术简化应用的部署和管理。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开发者,本文都将为你提供一条清晰的道路,帮助你理解和运用这些强大的工具。让我们从基础开始,逐步深入了解,最终能够自信地使用这些技术来优化我们的工作流程。
|
3月前
|
运维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云原生技术入门:Kubernetes和Docker的协同工作
【10月更文挑战第43天】在云计算时代,云原生技术成为推动现代软件部署和运行的关键力量。本篇文章将带你了解云原生的基本概念,重点探讨Kubernetes和Docker如何协同工作以支持容器化应用的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实际代码示例,我们将展示如何在Kubernetes集群中部署和管理Docker容器,从而为初学者提供一条清晰的学习路径。
|
3月前
|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开发者
云原生入门:Kubernetes的简易指南
【10月更文挑战第41天】本文将带你进入云原生的世界,特别是Kubernetes——一个强大的容器编排平台。我们将一起探索它的基本概念和操作,让你能够轻松管理和部署应用。无论你是新手还是有经验的开发者,这篇文章都能让你对Kubernetes有更深入的理解。
|
3月前
|
Kubernetes 负载均衡 Cloud Native
探索Kubernetes:云原生应用的基石
探索Kubernetes:云原生应用的基石
|
2月前
|
运维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云原生技术深度探索:重塑现代IT架构的无形之力####
本文深入剖析了云原生技术的核心概念、关键技术组件及其对现代IT架构变革的深远影响。通过实例解析,揭示云原生如何促进企业实现敏捷开发、弹性伸缩与成本优化,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不同于传统综述,本摘要直接聚焦于云原生技术的价值本质,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宏观且具体的技术蓝图。 ####
|
2月前
|
Cloud Native API 持续交付
云原生架构下的微服务治理策略与实践####
本文旨在探讨云原生环境下微服务架构的治理策略,通过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提出一系列实用的解决方案。我们将深入讨论如何利用容器化、服务网格(Service Mesh)等先进技术手段,提升微服务系统的可管理性、可扩展性和容错能力。此外,还将分享一些来自一线项目的经验教训,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到实际工作中去。 ####
72 0
|
2月前
|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微服务
探索云原生技术:容器化与微服务架构的融合之旅
本文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云原生技术的核心概念,特别是容器化和微服务架构如何相辅相成,共同构建现代软件系统。我们将通过实际代码示例,探讨如何在云平台上部署和管理微服务,以及如何使用容器编排工具来自动化这一过程。文章旨在为开发者和技术决策者提供实用的指导,帮助他们在云原生时代中更好地设计、部署和维护应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