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开放应用模型 OAM 开源 | 云原生生态周报 Vol. 23

本文涉及的产品
Serverless 应用引擎 SAE,800核*时 1600GiB*时
服务治理 MSE Sentinel/OpenSergo,Agent数量 不受限
简介: 作者 | 临石、元毅、冬岛、衷源、天元 业界要闻 全球首个开放应用模型 OAM 开源 2019 年 10 月 17 日,阿里巴巴合伙人、阿里云智能基础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蒋江伟(花名:小邪)在 Qcon 上海重磅宣布,阿里云与微软联合推出开放应用模型 Open Application Model (OAM)开源项目。

作者 | 临石、元毅、冬岛、衷源、天元

业界要闻

全球首个开放应用模型 OAM 开源

2019 年 10 月 17 日,阿里巴巴合伙人、阿里云智能基础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蒋江伟(花名:小邪)在 Qcon 上海重磅宣布,阿里云与微软联合推出开放应用模型 Open Application Model (OAM)开源项目。OAM 的愿景是以标准化的方式沟通和连接应用开发者、运维人员、应用基础设施,让云原生应用管理与交付变得更加简洁,高效,并且可控。

KubeVirt 进入 CNCF Sandbox

KubeVirt 尽管容器技术提供了各种便利,但是在特定情况下使用 VM 仍然是不可避免的(编者按:VM 只是选择之一,不同的安全容器解决方案都可以在不同方面代替单纯的 VM)。来自 Redhat 的 KubeVirt 项目可以提供在 K8s 集群内部准备、部署、运行和管理 VM 的能力,让用户可以使用 Pod 一样来使用一个 VM。现在,这个项目已经正式进入了 CNCF 的 Sandbox 了。

Megalix 发布 KubeAdvisor 1.0 版本

KubeAdvisor 日前发布了 1.0 版本。KubeAdvisor 一款辅助 K8s 运维的工具,能够扫描 K8s 集群的资源、状态、配置等,通过提供恰当的“可观测性”(编者按:眼花缭乱的监控数据和曲线图不等于可观测性),为集群使用者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来辅助保障基础设施和上层应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上游重要进展

1.允许动态调整 kube-scheduler 的 log level。kube-scheduler 作为 K8s 重要的默认调度组件,在一些情况下它们的日志可以反映出不少信息,这个 PR 允许 kube-scheduler 的日志打印级别可以动态被调整。

2.调度器方面最近的一个举动是将一些 Prioritizing 的逻辑插件化(Score Plugin)。最近几个相关的PR如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

3.为 scheduler 添加一个跟踪 Binding 和 Prioritizing 的 goroutine 数目的 metric

在大规模应用部署等一些特殊场景中,调度器可能成为整体性能的瓶颈。

4.这里有两个优化 kubeadm 使用体验的 PR:

  1. kubeadm 的 structured output:结构化输出 kubeadm 的一些输出信息(yaml、json 等),方便被继续处理;
  2. kubeadm 添加 --with-ca flag 来显示 ca 的过期信息:ca 过期是常见的造成组件不可用的愿意之一,有了这个 flag 可以更方便的指导 ca 的过期信息。

5.下面是几个比较重要 / 有意思的 KEP,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1. 为 Kube API Server 的 network proxy 添加了 beta 版毕业条件。KAS 允许配置 Kube API Server 的网络流量到(或者不到)指定的 proxy;
  2. insecure kubelet log:通过一个开关,使得在 kubelet 的 serving cert 过期(kube apiserver 不认识 kubelet)但kube-apiserver 的 client cert 没有过期(kubelet 认识 kube apiserver)的条件下,允许 kubelet 通过跳过 tls 验证返回一些 log。这个功能在测试和debug的场景是有用的。
  3. 规范化 conformanece test 的内容的实施(文档、API schema、代码检验、专家知识等)
  4. 扩展 NodeRestriction Controller 来限制更多 Node 可以 Pod 进行的操作(主要是来自安全上的考虑);
  5. HPA 的状态达到 implementable
  6. 两个计划中的 GA,对于想要参与到 K8s 社区的新手贡献者来说,这两个 KEP 是不错的切入点(目标、方法很明确的需求)

    1. 根据 Node condition 给 Node 打上 taint 标记,自动化帮助调度器识别出不适合的调度节点;
    2. 之前 DaemonSet 的调度逻辑是在 DaemonSet controller 中的,这个 KEP 希望把调度逻辑移动到调度器中实现。

开源项目推荐

VMware-Tanzu

VMware 已经开始全面支持 K8s,最近该公司在开源方面的一个举措是将几个自己拥有的云原生开源项目迁移到了新的 Organization:VMware-Tanzu。这个项目中目前包括下面几个项目:

  • velero:应用迁移工具
  • octant:一个集群状态展示的 dashboard
  • sonobuoy:一个 K8s 分析工具
  • ······

k8s-transmogrifier

K8s 1.16 中废弃了大量的 API,影响到很多的已经用于生产的集群配置和 Helm chart 等。这里有一个自动转换 K8s 1.16 中的 depreciated 的 API 的工具,有需要的人可以了解一下。

本周阅读推荐

1.《阿里巴巴的研发模式是如何演进的?

随着云计算的不断发展,很多开发者都对这一技术将为开发方式带来的变化充满兴趣,云计算解决的是从 CAPEX 到 OPEX 的转变问题。云可以带来哪些切实的好处?在云环境下应该怎么做应用架构?基于从传统架构到云架构的亲身经历,阿里巴巴合伙人、阿里云智能基础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蒋江伟(小邪)阐述了企业由新架构和新研发模式带来的价值点。本文整理自正在召开的 QCon 上海 2019 蒋江伟(小邪)的演讲内容。

2.《How Zalando manages 140+ Kubernetes Cluster

本文介绍了 Zalando 的团队在(公有云上)管理数量棒庞大的 K8s 集群中得到的一些实践经验,例如每个 domain 或者 production community 总是部署双集群(prod & non-prod)、使用 Github 托管配置文件、通过 CLM(Cluster Lifecycle Manager)管理升级等等。

3.《Liveness Probes are Dangerous

Liveness Probe 和 Readiness Probe 是 K8s 中判断应用是否可用的重要工具,然而不正确的使用 Liveness Probe 或者 Readiness Probe 会带来的风险(例如不小心使用了外部依赖、Liveness Probe 有时候反而会阻止 Pod 正确的进入失败状态从而无法彻底恢复健康等),这篇文章总结了使用这两者的最佳实践。

4.《A Practical Guide to Setting Kubernetes Requests and Limits

Kubernetes 资源定义中的 request 和 limit 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本文除了更好的解释这些概念意外,还从 SLA 的角度提供了如何配置它们的建议。

5.《Protecting Kubernetes API Against CVE-2019-11253 (Billion Laughs Attack) and Other Vulnerabilities

本文通过介绍 K8s 中的一个可能导致 billions laughs attacks 漏洞的例子,讲解了在生产环境中使用 K8s 的常规安全操作,包括正确配置 RBAC、定期检查 Role 和 RoleBinding、永远不要暴露 Master host 的地址等等。

6.《基于 Knative Serverless 技术实现天气服务-下篇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如何基于 Knative Serverless 技术实现天气服务-上篇,本篇文章我们介绍如何通过表格存储提供的通道服务,实现 Knative 对接表格存储事件源,订阅并通过钉钉发送天气提醒通知。关于 Knative 更多精彩文章请看 《Knative 系列文章》。

“ 阿里巴巴云原生微信公众号(ID:Alicloudnative)关注微服务、Serverless、容器、Service Mesh等技术领域、聚焦云原生流行技术趋势、云原生大规模的落地实践,做最懂云原生开发者的技术公众号。”

相关实践学习
容器服务Serverless版ACK Serverless 快速入门:在线魔方应用部署和监控
通过本实验,您将了解到容器服务Serverless版ACK Serverless 的基本产品能力,即可以实现快速部署一个在线魔方应用,并借助阿里云容器服务成熟的产品生态,实现在线应用的企业级监控,提升应用稳定性。
容器应用与集群管理
欢迎来到《容器应用与集群管理》课程,本课程是“云原生容器Clouder认证“系列中的第二阶段。课程将向您介绍与容器集群相关的概念和技术,这些概念和技术可以帮助您了解阿里云容器服务ACK/ACK Serverless的使用。同时,本课程也会向您介绍可以采取的工具、方法和可操作步骤,以帮助您了解如何基于容器服务ACK Serverless构建和管理企业级应用。 学习完本课程后,您将能够: 掌握容器集群、容器编排的基本概念 掌握Kubernetes的基础概念及核心思想 掌握阿里云容器服务ACK/ACK Serverless概念及使用方法 基于容器服务ACK Serverless搭建和管理企业级网站应用
相关文章
|
28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运维 Cloud Native
构建未来:云原生架构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作用构建高效机器学习模型的五大策略
【5月更文挑战第31天】 随着企业数字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的IT架构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本文将探讨云原生架构如何成为推动企业敏捷性、可扩展性和创新能力的核心力量。通过深入分析云原生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业务连续性、资源优化和跨云协作方面的应用,揭示了其在实现高效、灵活的企业IT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
|
9天前
|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开发者
阿里云网络发布 alibaba-load-balancer-controller v1.2.0:开启云原生网关开源新篇章!敬请探索!
**阿里云发布开源版ALB控制器v1.2.0,对齐商业版ALB Ingress Controller v2.10.0。新版本增强了功能特性,提升了用户体验,并提供了最佳实践。功能更新包括自定义标签、QUIC协议支持、转发规则和安全策略等。此外,还引入了ReadinessGate实现滚动升级时的平滑上线和Prestop钩子确保平滑下线。用户可从GitHub获取开源代码,通过Docker Hub拉取镜像,开始使用alibaba-load-balancer-controller v1.2.0。**
92 3
阿里云网络发布 alibaba-load-balancer-controller v1.2.0:开启云原生网关开源新篇章!敬请探索!
|
4天前
|
弹性计算 监控 Cloud Native
构建多模态模型,生成主机观测指标,欢迎来战丨2024天池云原生编程挑战赛
本次比赛旨在如何通过分析 ECS 性能数据和任务信息,综合利用深度学习、序列分析等先进技术,生成特定机器的性能指标。参赛者的解决方案将为云资源管理和优化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助力云计算资源的高效稳定运行和智能化调度。
|
7天前
|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开发者
阿里云网络发布云原生网关 alibaba-load-balancer-controller v1.2.0,持续拥抱开源生态
alibaba-load-balancer-controller开源版本正式推出v1.2.0,能力对齐ALB Ingress Controller商业版v2.10.0。
|
1天前
|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API
Falco 进入 CNCF Incubator 项目 | 云原生生态周报 Vol. 35
Falco 进入 CNCF Incubator 项目 | 云原生生态周报 Vol. 35
|
30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Cloud Native Devops
构建未来:云原生技术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作用构建高效机器学习模型的五大策略
【5月更文挑战第29天】 随着企业加速数字化进程,云原生技术以其灵活性、可扩展性和敏捷性成为推动创新的重要力量。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架构的核心组件,包括容器化、微服务、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和DevOps实践,以及它们如何共同促进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实现技术优势。文章还将分析采用云原生技术的潜在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保持领先地位。
|
1月前
|
自然语言处理 监控 Cloud Native
对话阿里云云原生产品负责人李国强:推进可观测产品与OpenTelemetry开源生态全面融合
阿里云宣布多款可观测产品全面升级,其中,应用实时监控服务 ARMS 在业内率先推进了与 OpenTelemetry 开源生态的全面融合,极大丰富了可观测的数据类型及规模,大幅增强了 ARMS 核心能力。本次阿里云 ARMS 产品全面升级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围绕 OpenTelemetry 进行产品演进的核心策略?在云原生、大模型等新型应用架构类型层出不穷的今天,又将如何为企业解决新的挑战?阿里云云原生应用平台产品负责人李国强接受采访解答了这些疑问,点击本文走进全新升级的阿里云可观测产品。
41903 9
|
1月前
|
Cloud Native 关系型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
【PolarDB开源】PolarDB与云原生数据库比较:特点、优势与选型建议
【5月更文挑战第26天】PolarDB是阿里云的云原生数据库,以其计算存储分离、一写多读架构和数据一致性保障脱颖而出。与Amazon Aurora和Google Cloud Spanner相比,PolarDB在中国市场更具优势,适合读多写少的场景和需要严格数据一致性的应用。企业在选型时应考虑业务需求、地域、读写比例和兼容性。PolarDB作为优秀解决方案,将在云原生数据库领域持续发挥关键作用。
158 1
|
1月前
|
Cloud Native 关系型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
【PolarDB开源】PolarDB数据迁移实战:平滑过渡至云原生数据库
【5月更文挑战第24天】本文介绍了如何平滑迁移数据至阿里云的云原生数据库PolarDB,包括迁移准备、策略选择、步骤、验证及示例代码。通过需求分析、环境准备和数据评估,选择全量、增量或在线迁移策略。使用数据导出、导入及同步工具(如DTS)完成迁移,并在完成后验证数据一致性、性能和安全。正确执行可确保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完整性。
129 1
|
1月前
|
消息中间件 监控 Cloud Native
【阿里云云原生专栏】事件驱动架构在阿里云云原生生态中的角色与实施路径
【5月更文挑战第23天】本文探讨了事件驱动架构在阿里云云原生生态中的关键作用,强调其在微服务协同和应用创新中的效率提升。阿里云提供了EventBridge和EventMesh等服务支持EDA,其中EventBridge作为事件中枢,实现跨平台事件传递,而EventMesh提供高性能事件处理。通过事件模型设计、服务集成、开发处理器和监控优化四个步骤,用户可在阿里云上实施事件驱动架构,构建敏捷响应的云原生应用。随着云原生技术发展,EDA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6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