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技术获权威评测肯定!云知声 AI 全栈能力再下一城

简介: 在国际权威的人脸识别标准评测数据库 LFW 和 MegaFace 上,云知声的算法系统分别取得 99.80%和 98.47% 的佳绩,系统性能即位居业内前列。

AI 科技评论按:近日,在国际权威的人脸识别标准评测数据库 LFW 和 MegaFace 上,云知声团队研发的人脸识别 UFaceID 算法系统,在上述两项标准评测中,性能分别达到 99.80% 和 98.47%。该成绩除了反映云知声现阶段的计算机视觉能力,亦可视作云知声在多模态 AI 能力建设方面的决心。

TB11b8atpzqK1RjSZFvXXcB7VXa.jpg

LFW 是人脸识别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人脸图像测评集合之一, MegaFace 为目前最具权威的、热门的评价人脸识别性能的数据集之一。简单来说,LFW 针对早期人脸验证任务提出评测方法与指标,结果具有借鉴意义;而 MegaFace 提出的关于百万级别的 1:N 人脸辨识任务的评测指标,难度更大,是目前学术界测评的新主流。

据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了解,云知声为首次参与内部测评,之所以能获得评测数据集的肯定,与云知声分布式机器学习智能计算平台——Atlas 脱不开关系。

TB189c_thTpK1RjSZFGXXcHqFXa.png

Atlas 机器学习智能计算平台以 GPU 和 CPU 为计算集群的基础硬件资源,针对智能计算的需求和任务特点,使用云知声内部改进的 Kubernetes 作为资源管理和调度系统,通过计算任务容器化和图形化的任务交互,最大化的简化算法研究人员提交计算任务的复杂度,实现计算任务的全流程管理和一键式分布式运行。同时,针对智能计算对海量真实应用场景数据的访问特点,Atlas 智能计算平台构建具备 PB 量级的高 IO 和高可靠的分布式存储系统。

此外,在 Atlas 智能计算平台基础上,为了更加高效地实现算法模块共享和高效运行,云知声研发了 UniFlow 计算框架。支持 DNN、CNN、RNN/LSTM、seq2seq 等丰富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模块,支持 TensorFlow 、 PyTorch 、Caffe 等主流计算框架以及用户自定义算法,同时,优化分布式任务的计算和通信逻辑,计算效率提升 50% 以上。在下一代的 UniFlow 中,还将集成自动调参和模型压缩模块,实现全流程托管式自动调参,能够为不同场景下的 AI 数据处理、算法演进提供高效的计算支撑。

云知声 CEO 黄伟指出,「在 LFW 和 MegaFace 评测数据集上的初露锋芒,检验了云知声在计算机视觉研究方面的新进展,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多模态 AI 能力的信心。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技术的最终目的是落地,由单纯算法所驱动的技术差距实际上正在变得越来越小,如何将技术落地到场景才是所有的 AI 公司应该关心和考虑的。」

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

目录
相关文章
|
3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供应链
让AI真正懂生产的工业智能体长啥样?一个评测告诉你答案
本文探讨了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大模型技术融合的趋势,重点介绍卡奥斯COSMOPlat平台。该平台通过智能体应用构建,提升生产效率、优化流程并降低开发成本。文章还分析了工业大模型在知识引擎、智能应用开发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并通过案例展示其在设备管理、供应链优化中的成效。随着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增长,“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模式正加速产业升级,为工业企业提供新生产力工具,助力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发展。
39 5
让AI真正懂生产的工业智能体长啥样?一个评测告诉你答案
|
9天前
|
人工智能 监控 安全
开源AI守护后厨——餐饮厨房视频安全系统的技术解析
餐饮厨房视频安全系统是一套融合开源AI技术与视频监控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涵盖实时检测、行为监测、数据分析、公众透明化及反馈闭环五大模块。系统通过YOLOv8、ResNet等算法实现后厨卫生与操作规范的精准监控,识别率达97%,问题响应时间缩短至秒级。同时支持后厨直播与监管对接,提升消费者信任和管理效率。其灵活开源的特点,为食品行业安全管理提供了高效、透明的新路径,未来可扩展至食品加工等领域。
|
14天前
|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监控
探讨 AI 驱动自适应数据采集技术
在当今互联网环境下,网页结构动态变化日益复杂,传统数据采集技术面临巨大挑战。本文探讨了基于AI算法的自适应数据采集方法,结合爬虫代理、Cookie与User-Agent设置等关键技术,应对动态页面变更。通过Python示例代码,展示如何稳定抓取目标网站数据,并分析该技术的优势、挑战及实际应用注意事项,为未来数据采集提供了新思路。
116 44
|
3天前
|
人工智能 供应链 Cloud Native
中国AI编码工具崛起:技术突围、生态重构与开发者新范式
中国AI编码工具如通义灵码、百度Comate等,正从西方产品的主导中突围。通过大模型精调、中文友好型理解及云原生赋能,构建差异化优势。这些工具不仅提升效率,还推动中国软件产业从使用者向标准制定者转变。然而,技术原创性、生态碎片化和开发者信任危机仍是挑战。未来目标不是取代现有工具,而是定义适合中国开发者的智能编码新范式。
57 23
|
9天前
|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开发者
GPT-4o测评准确率竟不到1%!BrowseComp:OpenAI开源AI代理评测新基准,1266道高难度网络检索问题
OpenAI最新开源的BrowseComp基准包含1266个高难度网络检索问题,覆盖影视、科技、艺术等九大领域,其最新Deep Research模型以51.5%准确率展现复杂信息整合能力,为AI代理的浏览能力评估建立新标准。
73 4
GPT-4o测评准确率竟不到1%!BrowseComp:OpenAI开源AI代理评测新基准,1266道高难度网络检索问题
|
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数字化转型需要的技术:生成式AI时代的全栈能力图谱
本文探讨生成式AI推动下的数字化转型技术需求转变,从技术本质、实施路径、伦理规制三方面解构核心要素。技术本质从工具理性进化到能力体系,需建立模型思维、多模态交互和自主进化能力。实施路径分为认知重构、实验验证与迭代优化三个阶段。同时,文章介绍生成式人工智能认证(GAI认证)的战略价值,强调其在能力基准建立、技术合作及创新生态接入中的作用。最后,文章分析组织能力进化与未来技术前沿,如认知智能、具身智能和群体智能的演进方向,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技术赋能与战略转型指导。
|
1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边缘计算
AI驱动的开源治理——社会综合治理智慧化系统的技术突破
通过AI识别与智能监控精准捕捉不文明行为,生成证据链并分级预警,识别精度达98%;跨部门联动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多部门高效协作,事件处置时间缩短至5分钟;多场景适配的开源架构支持景区、校园等多样化需求,灵活部署边缘计算优化性能。试点成效显著,大幅提升治理效能。
43 14
|
11天前
|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Java
AI大模型进阶系列(03) prompt 工程指南 | 实战核心技术有哪些?
本文深入讲解了AI大模型中的prompt工程。文章分析了role角色(system、user、assistant)的意义,message多轮会话记忆机制,以及prompt的核心三要素(上下文背景、输入内容、输出指示)。同时介绍了多种提示优化技术,如少样本提示、CoT链式思考、prompt chaining链式提示、思维树ToT提示等,还展示了让AI生成提示词的方法,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全面指导。
|
12天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搜索推荐
AI智能导诊系统开发技术解析
智能导诊系统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医疗信息化技术,优化患者就医流程,提升资源匹配效率。其核心功能包括智能分诊、症状自评与风险评估及就医路径规划,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医学知识图谱、多模态交互等技术实现精准服务。系统可将门诊误挂率从23%降至6%,并显著提高急危重症识别效率,为患者提供全流程导航支持。
|
6天前
|
传感器 人工智能 边缘计算
AI赋能油田巡检——无人机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解析
无人机油田巡检系统融合无人机硬件与AI视频监控技术,实现全域覆盖、智能分析和高效管理。通过多旋翼/固定翼无人机搭载高分辨率摄像头及传感器,采集多维数据;结合YOLOv9等算法进行异常检测,准确率高达98%。系统支持5G实时传输、边缘计算及集中化管理平台,提供可视化监控与预测性维护。基于开源框架设计,灵活扩展且成本低,大幅提升油田巡检效率与安全性。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