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包括约束求解器吗?

简介:   以下是翻译Optaplanner创始人Geoffrey De Smet的一篇文章《Does A.I. include constraint solvers?》。   因为英语及中文表达习惯的差异,以该博文发表示Optaplanner官网,其描述的问题及概念具有一定的上下文关联性;因此,为了认还不太熟悉Optaplanner的同学更容易理解,令文章更符合中文母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我并没有完全按字面生硬直译。

以下是翻译Optaplanner创始人Geoffrey De Smet的一篇文章《Does A.I. include constraint solvers?》。

因为英语及中文表达习惯的差异,以该博文发表示Optaplanner官网,其描述的问题及概念具有一定的上下文关联性;因此,为了认还不太熟悉Optaplanner的同学更容易理解,令文章更符合中文母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我并没有完全按字面生硬直译。其中添加了一些扩展性的意译,基本上能在脱离Optaplanner官网上下文情况下,一定程序上表达到Geoffrey的意思吧,有不正之处请大家多多指点。为谢!


人工智能的寒冬已经过去,这几年以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关注点又出现了增长。不仅仅是我们这些人工智能方面的极客,商界也因看到了其潜力,而进行了投资。为了获得资本青睐,一些研究项目也被重新塑造,贴上人工智能技术的名头。那么,约束求解器能否也使用人工智能的标签呢?

历史小知识:第5代(计算机)计划

近20年以来,人工智能是个不太受人待见的语汇,要了解其原因,我们需要回到1982年,当时日本决定大力投资第5代计算机 - 一个人工智能平台,将要超越现有的计算机,并打破IBM的垄断。作为应对与跟进措施,其它国家也启动了类似的计划,突然间,研究经费从天而降,引致80年代的人工智能热潮。

最终计划还是失败了。尽管获得了近10年的资助,但第5代计划的研究中,几乎没有展示出任何实用的成果。之前的一些研究,包括:大数据,智能电话和更高速的计划机,均未达到可行。其它一些研究则完全无用。

这些研究失败以后,在上世纪90年代及2000年代初,人工智能的概念被彻底败坏了,人们都认为人工智能是不可行的。技术开发界很快结束了他们的人工智能技术名头。约束求解器则加强了与运筹学的相关性;搜索引擎只扮演了一个简单的字典搜索功能;规则引擎则侧重于决策表方面的发展。这些领域都避免提及它们与人工智能相关。而神经网络研究是个例外。

 神经网络算法:一项技术吃通天下?

过去几年间,神经网络算法令人工智能技术再次神奇起来。神经网络算法模拟我们大脑中的神经元(其实不如你想象那样).它是一个黑盒,可以将输入数据转换成你想要的输出数据,这功能主要通过多层神经网络的加总相乘算法实现。数十年来,这类算法均存在精度过低的问题,但近期兴起的大数据,及对更好反向传播算法的发现,此情况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后者使用了多层神经网络,神经网络层越多,则相当于实现了一种深度学习。

时至今日,神经网络算法已经可以进行人脸和声音识别,若与其它人工智能技术(例如:极小极大算法,泽者注:一种博弈算法 )混合使用,这些程序甚至可以击败(象棋)世界冠军,听起来非常神奇。但终究到底,这些都属于模式识别问题;若面对其它(泽者注:非模式识别)问题,这些技术是处理不了的。例如,神经网络算法无法找到一条从罗浮宫到罗马斗兽场的最快路径,无法创建一套美国公路旅行指南

人工智能的正确应用

神经网络并不是一种普适的人工智能算法, 也不是一种约束求解器或生产规则系统。就此而言,每一类算法,只能解决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些部分问题。这也许是一件好事:不存在哪一种算法会把自己训练成天网(译者注:电影《终结者》中的人工智能防御系统),进而对人类构成威胁。

因此,通过智能软件去解决业务问题,需要根据具体用例来选择合适的算法:

theRightAIForTheJob

借用的原文图 

 

但这(译者注: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局限性)并没有阻止学者们的尝试,有很多关于使用神经网络算法去解决车辆路线规划雇员排班的研究,只是其符合度还不如约束求解算法,例如:禁忌搜索法和模拟退火法。当有15%的行驶时间节省量时,为什么要满足于1%的节省量呢(译者注:在车辆路线规划案例中,通过约束求解算法能得到15%的行驶时间节省,为什么还要退而求其次,满足于神经网络算法得到的1%节省量呢)

相反,约束求解算法却无法解决臭名昭著的关于热狗的图像识别问题。

所有的算法都可以产生智能吗?

尽管计算1234乘以5678的结果并不容易,但我们并不认为这个计算方法是一种人工智能。同理,那些排序算法也不是人工智能,为什么呢? 

也许是因为这些问题都不存在误差容限,但人工智能却存在,例如:你给出一张哈仕奇的图片,有人把它识别为狼;当你给出一个TSP问题,需要画出最短旅行路线时,人们会给出不同质量的确定性的结果集

或者那些计算和排序算法是可以被人类理解得到的,这些算法并不是一个黑盒,它可以相当容易地知道,计算机是如何把输入数据,一个指令接着一个指令地转化为输出结果。

约束求解决器的求解又是怎样的一个动作过程呢?

从历史上看,约束求解器(如Optaplanner)明显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领域,同时也不能排除它属于其它领域(泽者注:约束求解器不仅仅属于运筹学领域).我认为约束求解器也可以纳入人工智能领域,不仅仅是一些论文和书刊如是说,主要是因为掌握约束求解器的应用案例,本身就是已经是一个复杂问题。无论是人类的规划师排出来的解决方案,还是特定算法得出来的解,其质量者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若给定一个足够大的数据集(译者注:问题数据集),是不可能找到一个绝对最优解的。此外,尽管现有的一些算法已有40年历史了,但研究 人员仍在寻找并发现一些新算法

你觉得呢?约束求解器是不是人工智能的其中一个分支?

 

源文《Does A.I. include constraint solvers?》:http://www.optaplanner.org/blog/2017/09/07/DoesAIIncludeConstraintSolvers.html



一个IT老农,先尽力担好当儿子、丈夫和父亲的责任,然后做点有趣的事。
目录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 算法 数据挖掘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11.27 统一先验建模框架 I:约束谱聚类
本节书摘来自CCAI《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一书中的第11章,第11.27节, 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CCAI”公众号查看。
1206 0
|
7天前
|
人工智能 数据挖掘 机器人
同样是人工智能 客户在哪儿AI和GPT等大模型有什么不同
客户在哪儿AI生产的是企业全历史行为数据,同时还针对ToB企业,提供基于企业全历史行为数据的数据分析服务。
|
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人工智能伦理:当AI遇见道德困境
【7月更文挑战第21天】在人工智能(AI)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其伦理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将探讨AI伦理的核心议题,包括机器自主性的提升、算法偏见的减少、隐私保护的加强以及责任归属的明确。文章旨在通过分析这些关键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促进AI技术的健康发展,并确保其在遵循伦理原则的前提下服务于人类社会。
19 1
|
12天前
|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数据处理
苹果发布最新人工智能系统——Apple Intelligence,重新定义AI
Apple推出Apple Intelligence,集成于iOS 18等系统中,提供情境感知的个性化服务。新功能包括跨应用操作、屏幕阅读、写作辅助、图像生成及邮件管理。Siri升级,支持语言理解与生成。未来计划扩展多语言支持、集成第三方模型。与OpenAI合作将ChatGPT融入Siri。
31 5
|
1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人工智能伦理框架:构建AI的道德指南针
【7月更文挑战第16天】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对社会的深远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探讨了构建人工智能伦理框架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套基于四大原则的伦理指导方针:透明度、公正性、责任归属和隐私保护。文章旨在为AI系统的设计与部署提供道德指南,确保技术进步与人类价值观相协调。
16 3
|
10天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Cloud Native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