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cqlsh远程连接cassandra——设置cassandra.yaml里rpc_address和listen_address为ipv4地址即可

简介:

You need to edit cassandra.yaml on the node you are trying to connect to and set the node ip address for rpc_address and listen_address and restart Cassandra.

rpc_address is the address on which Cassandra listens to the client calls.

listen_address is the address on which Cassandra listens to the other Cassandra nodes.

 

Try to change the rpc_address to point to the node's IP instead of 0.0.0.0 and specify the IP while connecting to the cqlsh, as if the IP is 10.0.1.34 and the rpc_port left to the default value 9160 then the following should work:

cqlsh 10.0.1.34 9160 
AI 代码解读

Or:

cqlsh 10.0.1.34 
见: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29121904/cassandra-cqlsh-connection-refused
AI 代码解读

Synopsis 

On a Linux host:

bin/cqlsh [options] [host [port]]
AI 代码解读
On a Windows host:
python cqlsh.py [options] [host [port]]  windows下直接python cqlsh.py加上host port即可!
AI 代码解读
AI 代码解读
AI 代码解读
AI 代码解读
AI 代码解读
AI 代码解读
AI 代码解读
AI 代码解读
AI 代码解读
AI 代码解读
AI 代码解读
AI 代码解读
AI 代码解读
AI 代码解读
AI 代码解读
AI 代码解读
AI 代码解读
,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AI 代码解读
目录
打赏
0
0
0
0
64
分享
相关文章
Dubbo 3.x:探索阿里巴巴的开源RPC框架新技术
随着微服务架构的兴起,远程过程调用(RPC)框架成为了关键组件。Dubbo,作为阿里巴巴的开源RPC框架,已经演进到了3.x版本,带来了许多新特性和技术改进。本文将探讨Dubbo 3.x中的一些最新技术,包括服务注册与发现、负载均衡、服务治理等,并通过代码示例展示其使用方式。
560 9
Rpc编程系列文章第二篇:RPC框架设计目标
Rpc编程系列文章第二篇:RPC框架设计目标
【分布式技术专题】「分布式技术架构」实践见真知,手把手教你如何实现一个属于自己的RPC框架(架构技术引导篇)
【分布式技术专题】「分布式技术架构」实践见真知,手把手教你如何实现一个属于自己的RPC框架(架构技术引导篇)
427 0
Rpc编程系列文章第三篇:Hessian RPC一个老的RPC框架
Rpc编程系列文章第三篇:Hessian RPC一个老的RPC框架
gRPC 一种现代、开源、高性能的远程过程调用 (RPC) 可以在任何地方运行的框架
gRPC 是一种现代开源高性能远程过程调用(RPC)框架,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可在任何环境中运行。它通过高效的连接方式,支持负载平衡、跟踪、健康检查和身份验证,适用于微服务架构、移动设备和浏览器客户端连接后端服务等场景。gRPC 使用 Protocol Buffers 作为接口定义语言,支持四种服务方法:一元 RPC、服务器流式处理、客户端流式处理和双向流式处理。
RPC框架:一文带你搞懂RPC
这篇文章全面介绍了RPC(远程过程调用)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场景,解释了RPC如何工作以及为什么在分布式系统中广泛使用,并探讨了几种常用的RPC框架如Thrift、gRPC、Dubbo和Spring Cloud,同时详细阐述了RPC调用流程和实现透明化远程服务调用的关键技术,包括动态代理和消息的编码解码过程。
RPC框架:一文带你搞懂RPC
【实战指南】嵌入式RPC框架设计实践:六大核心类构建高效RPC框架
在先前的文章基础上,本文讨论如何通过分层封装提升一个针对嵌入式Linux的RPC框架的易用性。设计包括自动服务注册、高性能通信、泛型序列化和简洁API。框架分为6个关键类:BindingHub、SharedRingBuffer、Parcel、Binder、IBinder和BindInterface。BindingHub负责服务注册,SharedRingBuffer实现高效数据传输,Parcel处理序列化,而Binder和IBinder分别用于服务端和客户端交互。BindInterface提供简单的初始化接口,简化应用集成。测试案例展示了客户端和服务端的交互,验证了RPC功能的有效性。
542 10
分布式-dubbo-简易版的RPC框架
分布式-dubbo-简易版的RPC框架
(十二)探索高性能通信与RPC框架基石:Json、ProtoBuf、Hessian序列化详解
如今这个分布式风靡的时代,网络通信技术,是每位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因为无论是哪种分布式技术,都离不开心跳、选举、节点感知、数据同步……等机制,而究其根本,这些技术的本质都是网络间的数据交互。正因如此,想要构建一个高性能的分布式组件/系统,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怎么才能让数据传输的速度更快?
183 1
什么是RPC?有哪些RPC框架?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远程过程调用)是一种允许运行在一台计算机上的程序调用另一台计算机上子程序的技术。这种技术屏蔽了底层的网络通信细节,使得程序间的远程通信如同本地调用一样简单。RPC机制使得开发者能够构建分布式计算系统,其中不同的组件可以分布在不同的计算机上,但它们之间可以像在同一台机器上一样相互调用。
224 8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