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导论------渐近记号Θ、Ο、o、Ω、ω详解

简介: 目录:1.渐近精确界记号:Θ(big-theta)2.渐近上界记号 :O(big-oh)3.渐近下界记号 :Ω(big-omege)4.非渐近紧确上界:o(小-oh)5.非渐近紧确下界:ω(小-omege)6.

目录:


1.渐近精确界记号: Θ (big-theta)

  假设算法A的运行时间表达式 T1(n) 为: T1(n)=30n4+20n3+40n2+46n+100  
  假设算法B的运行时间表达式 T2(n) 为: T2(n)=1000n3+50n2+78n+10  
当问题规模足够大的时候,例如n=100万,算法的运行时间将主要取决于时间表达式的第一项,其它项的执行时间只有它的几十万分之一,可以忽略不计。第一项的常数系数,随着n的增大,对算法的执行时间也变得不重要了。 
  于是,算法A的运行时间可以记为: T1(n)n4 ,记为 T1(n)=Θ(n4) ;算法B的运行时间可以记为: T2(n)n4 ,记为 T2(n)=Θ(n4)

Θ 的数学含义 
方式一:设 f(n) g(n) 是定义域为自然数集合的函数。如果 limnf(n)g(n) 存在,并且等于某个常数 c(c>0) ,那么 f(n)=Θ(g(n)) 。通俗理解为 f(n)g(n) 同阶, Θ 用来表示算法的精确阶。

方式二: Θ(g(n)) ={ f(n) :存在正常量 c1c2n0 ,使得对所有 nn0 ,有 0c1g(n)f(n)c2g(n) }若存在正常量 c1c2 ,使得对于足够大的n,函数 f(n) 能“夹入” c1g(n)c2g(n) 之间,则 f(n) 属于集合 Θ(g(n)) ,记作 f(n)Θ(g(n)) 。作为代替,我们通常记“ f(n)=Θ(g(n)) ”。

  由下图中左侧 f(n)=Θ(g(n)) 图可以看出,对所有 n>n0 时,函数 f(n) 乘一个常量因子可等于 g(n) ,我们称 g(n) f(n) 的一个 渐近紧确界 。 Θ 记号在五个记号中,要求是最严格的,因为 g(n) 即可以表示上界也可以表示下界。

这里写图片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 Θ(g(n)) 的定义要求每个成员 f(n)Θ(g(n))  渐近非负,即当n足够大时, f(n) 非负。 渐近正函数就是对所有足够大的n均为正的函数。

2.渐近上界记号: O (big-oh)

定义:设 f(n)g(n) 是定义域为自然数集 N 上的函数。若存在正数 cn0 ,使得对一切 nn0 都有 0f(n)cg(n) 成立,则称 f(n) 的渐进的上界是 g(n) ,记作 f(n)=O(g(n)) 。通俗的说n满足一定条件范围内,函数 f(n) 的阶不高于函数 g(n)

  根据符号 O 的定义,用它评估算法的复杂度得到的只是问题规模充分大时的一个上界。这个上界的阶越低,评估越精确,越有价值。

例如:设 f(n)=n2+n ,则 
f(n)=O(n2) ,取 c=2 , n0=1 即可 
f(n)=O(n3) ,取 c=1 , n0=2 即可。显然, O(n2) 作为上界更为精确。

几种常见的复杂度关系

O(1)<O(log(n))<O(n)<O(nlogn)< O(n2)<O(2n)<O(n!)<O(nn)  
需要注意的是:对数函数在没有底数时,默认底数为2;如 lgn=logn=log2n 因为计算机中很多程序是用二分法实现的。

符号用法测试:素数测试

int isprime(int n) {
    for(int i=2; i<=(int)sqrt(n); i++) {
        if(n%i==0) { 
            return0;
        }
    }
    return1;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在上面这个素数测试的例子中,基本运算是整除;时间复杂度 T(n)=O(n12) 是正确的。当被测的数n为偶数时,基本运算一次也没执行,所以 T(n)=Θ(n12) 是错误的,因为没有办法证明 T(n) 的下界是 Ω(n12)


3.渐近下界记号: Ω (big-omege)

定义:设 f(n)g(n) 是定义域为自然数集 N 上的函数。若存在正数 cn0 ,使得对一切 nn0 都有 0cg(n)f(n) 成立,则称 f(n) 的渐进的下界是 g(n) ,记作 f(n)=Ω(g(n)) 。通俗的说n满足一定条件范围内,函数 f(n) 的阶不低于函数 g(n)

  根据符号 Ω 的定义,用它评估算法的复杂度得到的只是问题规模充分大时的一个下界。这个下界的阶越高,评估越精确,越有价值。

例如:设 f(n)=n2+n ,则 
f(n)=Ω(n2) ,取 c=1 , n0=1 即可 
f(n)=Ω(100n) ,取 c=1/100  , n0=1 即可

显然, Ω(n2) 作为下界更为精确。

4.非渐近紧确上界:o(小-oh)

定义1:设 f(n)g(n) 是定义域为自然数集 N 上的函数。若对于任意正数 cn0 ,使得对一切 nn0 都有 0f(n)<cg(n) 成立,则称 f(n) 的渐进的非紧确上界是 g(n) ,记作 f(n)=o(g(n)) 。通俗的说n满足一定条件范围内,函数 f(n) 的阶低于函数 g(n) 。 
定义2:设 f(n) g(n) 是定义域为自然数集合的函数。如果 limnf(n)g(n)=0 ,那么 f(n)=o(g(n)) 。通俗理解为 f(n)g(n) 的阶。

O 记号提供的渐近上界可能是渐近紧确的,也可能是非紧确的。(如: 2n2=O(n2) 是渐近紧确的,而 2n=O(n2) 是非紧确上界。) 
例子: f(n)=n2+n ,则 f(n)=o(n3)


5.非渐近紧确下界:ω(小-omege)

定义1:设 f(n)g(n) 是定义域为自然数集 N 上的函数。若对于任意正数 cn0 ,使得对一切 nn0 都有 0cg(n)<f(n) 成立,则称 f(n) 的渐进的非紧确下界是 g(n) ,记作 f(n)=ω(g(n)) 。通俗的说n满足一定条件范围内,函数 f(n) 的阶高于函数 g(n) 。 
定义2:设 f(n) g(n) 是定义域为自然数集合的函数。如果 limnf(n)g(n)= ,那么 f(n)=o(g(n)) 。通俗理解为 f(n)g(n) 的阶。

ω 记号与 Ω 的关系类似于 oO 记号的关系。我们用 ω 表示一个非渐近紧确的下界。 
例子: f(n)=n2+n ,则 f(n)=ω(n) 是正确的。 f(n)=ω(n2) 则是错误的, f(n)=Ω(n2) 是正确的。


6.渐近记号Θ、Ο、o、Ω、ω关系

记号 含义 通俗理解
(1)Θ(西塔) 紧确界。 相当于”=”
(2)O (大欧) 上界。 相当于”<=”
(3)o(小欧) 非紧的上界。 相当于”<”
(4)Ω(大欧米伽) 下界。 相当于”>=”
(5)ω(小欧米伽) 非紧的下界。 相当于”>”

这里写图片描述

目录
相关文章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算法导论(原书第3版)》一3.1 渐近记号
本节书摘来自华章出版社《算法导论(原书第3版)》一 书中的第3章,第3.1节,作者:(美)Thomas H.Cormen,Charles E.Leiserson,Ronald L.Rivest,Clifford Stein,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华章计算机”公众号查看。
2167 0
|
28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机器人
【水下图像增强融合算法】基于融合的水下图像与视频增强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水下图像增强融合算法】基于融合的水下图像与视频增强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163 0
|
1月前
|
数据采集 分布式计算 并行计算
mRMR算法实现特征选择-MATLAB
mRMR算法实现特征选择-MATLAB
130 2
|
2月前
|
传感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编解码
MATLAB|主动噪声和振动控制算法——对较大的次级路径变化具有鲁棒性
MATLAB|主动噪声和振动控制算法——对较大的次级路径变化具有鲁棒性
186 3
|
2月前
|
存储 编解码 算法
【多光谱滤波器阵列设计的最优球体填充】使用MSFA设计方法进行各种重建算法时,图像质量可以提高至多2 dB,并在光谱相似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Matlab代码实现)
【多光谱滤波器阵列设计的最优球体填充】使用MSFA设计方法进行各种重建算法时,图像质量可以提高至多2 dB,并在光谱相似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Matlab代码实现)
117 6
|
28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机器人
使用哈里斯角Harris和SIFT算法来实现局部特征匹配(Matlab代码实现)
使用哈里斯角Harris和SIFT算法来实现局部特征匹配(Matlab代码实现)
131 8
|
28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自动驾驶
基于导向滤波的暗通道去雾算法在灰度与彩色图像可见度复原中的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基于导向滤波的暗通道去雾算法在灰度与彩色图像可见度复原中的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140 8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可视化
基于MVO多元宇宙优化的DBSCAN聚类算法matlab仿真
本程序基于MATLAB实现MVO优化的DBSCAN聚类算法,通过多元宇宙优化自动搜索最优参数Eps与MinPts,提升聚类精度。对比传统DBSCAN,MVO-DBSCAN有效克服参数依赖问题,适应复杂数据分布,增强鲁棒性,适用于非均匀密度数据集的高效聚类分析。
|
1月前
|
开发框架 算法 .NET
基于ADMM无穷范数检测算法的MIMO通信系统信号检测MATLAB仿真,对比ML,MMSE,ZF以及LAMA
简介:本文介绍基于ADMM的MIMO信号检测算法,结合无穷范数优化与交替方向乘子法,降低计算复杂度并提升检测性能。涵盖MATLAB 2024b实现效果图、核心代码及详细注释,并对比ML、MMSE、ZF、OCD_MMSE与LAMA等算法。重点分析LAMA基于消息传递的低复杂度优势,适用于大规模MIMO系统,为通信系统检测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方案。(238字)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传感器 算法
【高创新】基于优化的自适应差分导纳算法的改进最大功率点跟踪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高创新】基于优化的自适应差分导纳算法的改进最大功率点跟踪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211 14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