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在智慧交通领域为自己设定的三个短期目标

简介:

“滴滴应该可以算作一家数据公司,在你看来也能称之为一家AI公司么?”

“是的。”

滴滴出行(以下简称“滴滴”)高级副总裁、智慧交通项目负责人章文嵩对主持人抛来的问题还是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提起滴滴,显然我们已经不能再局限的定义它是一个手机召车的移动互联网公司……

前两天,一场围绕智慧交通话题的三方对话,在章文嵩、优达学城(Udacity)创始人Sebastian Thrun和Pingwest品玩创始人骆轶航之间铺展开来。

滴滴出行在智慧交通领域为自己设定的三个短期目标

无人驾驶尚处早期阶段

说到智慧交通,就不得不提到自动驾驶。Sebastian坦言,现在的科技足以让自动驾驶与人类驾驶相媲美,但自动驾驶现在还处于早期阶段,只有类似概念产物,产品还未商业化。

“目前在自动驾驶的研究中,每一辆车所犯错误的经验,都可以应用到对现有车辆的研究中。在此过程中,预计每18个月自动驾驶技术的革新会让先前驾驶质量提升十倍。”Sebastian认为,当前正处于一个转折点,自动驾驶的车辆甚至比人工驾驶更为安全。

“为了使自动驾驶技术更快发展,拥有像滴滴这么庞大和复杂度的数据是非常关键的。”章文嵩认为,自动驾驶领域的大数据技术所依赖的不是有限规则,而是无限的模式。因为我们正在面对的驾驶世界要比AlphaGo面对的复杂成百上千倍。

对此,滴滴已经开始使用App来监测司机的驾驶行为,这样一来,短期内就可以有效提升驾驶安全和服务质量。同时,所积累的数据通过分析后,还可以提升无人驾驶的精度和应急能力。

针对智慧交通的三个短期目标

作为滴滴2017五大战略关键词之一。去年,在智慧交通建设方面,已经与包括成都、深圳、南京、沈阳等在内的11个城市展开了战略合作。

以贵阳为例,滴滴已经将交管局与滴滴出行收集的交通大数据融合,应用在城市道路的智慧交通诱导屏上。在实时显示前方道路通行情况的同时,还能通过滴滴的ETA(预计到达时间)技术预测去往前方路段所需时间,让城市交通诱导系统变得更加智慧。

在当天的对话中,章文嵩提到了未来滴滴在智慧交通方面的三个短期目标。而第一个目标则是先从改善交通灯的效率开始。其次是与公共交通体系合作,将公交系统“搬上”网。最后,滴滴希望未来出行将作为服务而非单个产品。

“当你要去往目的地,整体的智能交通体系将提供一整套的可选方案,整个空港车道、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都可能被大数据预测能力的调配下变得通达。”章文嵩说这就是他们所努力实现的智慧城市。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7-7-14

 

本文作者:孙博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至顶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至顶网


目录
相关文章
|
3月前
|
传感器 自动驾驶 安全
无人驾驶汽车可以通过优化路线和交通流动来减少交通拥堵
无人驾驶汽车可以通过优化路线和交通流动来减少交通拥堵
|
4月前
|
传感器 自动驾驶 安全
无人驾驶出租车对网约车的影响将会是怎样的呢?
无人驾驶出租车对网约车的影响将会是怎样的呢?
|
4月前
|
传感器 自动驾驶 安全
无人驾驶汽车对人民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人驾驶汽车对人民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人驾驶汽车对人民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供应链
《城市绿色出行指数白皮书》——7.城市交通管理政策支持——7.2 引导合理交通出行方式选择
《城市绿色出行指数白皮书》——7.城市交通管理政策支持——7.2 引导合理交通出行方式选择
152 0
《城市绿色出行指数白皮书》——5. 城市绿色出行评价——5.2 城市交通碳足迹评估体系——5.2.1 基于个人出行数据的区域碳足迹量化方法
《城市绿色出行指数白皮书》——5. 城市绿色出行评价——5.2 城市交通碳足迹评估体系——5.2.1 基于个人出行数据的区域碳足迹量化方法
145 0
《城市绿色出行指数白皮书》——5. 城市绿色出行评价——5.2 城市交通碳足迹评估体系——5.2.2 基于路网流量数据的区域碳足迹量化方法
《城市绿色出行指数白皮书》——5. 城市绿色出行评价——5.2 城市交通碳足迹评估体系——5.2.2 基于路网流量数据的区域碳足迹量化方法
|
数据可视化
《城市绿色出行指数白皮书》——5. 城市绿色出行评价——5.2 城市交通碳足迹评估体系——5.2.3 区域碳足迹量化监测与评估
《城市绿色出行指数白皮书》——5. 城市绿色出行评价——5.2 城市交通碳足迹评估体系——5.2.3 区域碳足迹量化监测与评估
《城市绿色出行指数白皮书》——6.杭州交通出行碳排放案例计算——6.3 杭州市交通出行碳排放计算案例——6.3.2 出行链级别交通出行碳排放计算
《城市绿色出行指数白皮书》——6.杭州交通出行碳排放案例计算——6.3 杭州市交通出行碳排放计算案例——6.3.2 出行链级别交通出行碳排放计算
16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