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 的架构问题之利用不可变性来最小化对API Server的访问如何解决

本文涉及的产品
函数计算FC,每月15万CU 3个月
Serverless 应用引擎免费试用套餐包,4320000 CU,有效期3个月
简介: Kubernetes 的架构问题之利用不可变性来最小化对API Server的访问如何解决

问题一:在Kubernetes层,ACK/ASK是如何针对ECI架构的特殊性进行改造和优化的?


在Kubernetes层,ACK/ASK是如何针对ECI架构的特殊性进行改造和优化的?


参考回答:

ACK/ASK通过避免通过ECI OpenAPI进行频繁的数据交换,降低对ECI管控链路的压力,并在API Server中对ECI容器创建、删除等场景做了更细粒度的限流、降级机制实现,从而提升整体架构的可伸缩性。


关于本问题的更多回答可点击原文查看:https://developer.aliyun.com/ask/642579


问题二:Serverless Container实现时有哪些不同的架构选择?


Serverless Container实现时有哪些不同的架构选择?


参考回答:

Serverless Container实现时有两种不同的架构选择:one pod per node架构和针对nodeless的特殊性对K8s控制面和Serverless Container进行整体架构优化。


关于本问题的更多回答可点击原文查看:https://developer.aliyun.com/ask/642580


问题三:如何利用不可变性来最小化对API Server的访问?


如何利用不可变性来最小化对API Server的访问?


参考回答:

利用不可变性,etc-agent可以根据Pod的模版定义来判断是否需要在运行时访问API Server获取资源变更。例如,对于Pod的Volume定义,如果它在运行时不会改变,ECI agent就不需要调用API Server进行watch。同样,如果ConfigMap和Secrets未被Pod引用或声明为Immutable类型,ECI运行时也无需watch这些资源。


关于本问题的更多回答可点击原文查看:https://developer.aliyun.com/ask/642581


问题四:ACK如何降低单个Serverless Container对API Server的资源消耗?


ACK如何降低单个Serverless Container对API Server的资源消耗?


参考回答:

ACK针对Serverless Container Watch访问的特殊性,支持Pod Name作为cache index,当某个Pod资源发生变化时,只通知对应ECI实例进行处理,从而大大降低了API Server的资源用量。此外,ECI agent通过TCP连接合并降低了50%以上的连接数。


关于本问题的更多回答可点击原文查看:https://developer.aliyun.com/ask/642582


问题五:Worker Node与Serverless Container混合调度面临哪些挑战?


Worker Node与Serverless Container混合调度面临哪些挑战?


参考回答:

Worker Node与Serverless Container混合调度面临的挑战包括如何有效管理不同类型的弹性计算资源以满足业务需求,并确保在资源调度上的一致性和透明性。ACK通过扩展K8s调度器,支持客户自定义资源策略ResourcePolicy,在不同类型的资源间实现优先级调度。


关于本问题的更多回答可点击原文查看:https://developer.aliyun.com/ask/642583

相关实践学习
通过Ingress进行灰度发布
本场景您将运行一个简单的应用,部署一个新的应用用于新的发布,并通过Ingress能力实现灰度发布。
容器应用与集群管理
欢迎来到《容器应用与集群管理》课程,本课程是“云原生容器Clouder认证“系列中的第二阶段。课程将向您介绍与容器集群相关的概念和技术,这些概念和技术可以帮助您了解阿里云容器服务ACK/ACK Serverless的使用。同时,本课程也会向您介绍可以采取的工具、方法和可操作步骤,以帮助您了解如何基于容器服务ACK Serverless构建和管理企业级应用。 学习完本课程后,您将能够: 掌握容器集群、容器编排的基本概念 掌握Kubernetes的基础概念及核心思想 掌握阿里云容器服务ACK/ACK Serverless概念及使用方法 基于容器服务ACK Serverless搭建和管理企业级网站应用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API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UED
探索鸿蒙的蓝牙A2DP与访问API:从学习到实现的开发之旅
在掌握了鸿蒙系统的开发基础后,我挑战了蓝牙功能的开发。通过Bluetooth A2DP和Access API,实现了蓝牙音频流传输、设备连接和权限管理。具体步骤包括:理解API作用、配置环境与权限、扫描并连接设备、实现音频流控制及动态切换设备。最终,我构建了一个简单的蓝牙音频播放器,具备设备扫描、连接、音频播放与停止、切换输出设备等功能。这次开发让我对蓝牙技术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为未来的复杂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16 58
探索鸿蒙的蓝牙A2DP与访问API:从学习到实现的开发之旅
|
2月前
|
Kubernetes 网络协议 应用服务中间件
Kubernetes Ingress:灵活的集群外部网络访问的利器
《Kubernetes Ingress:集群外部访问的利器-打造灵活的集群网络》介绍了如何通过Ingress实现Kubernetes集群的外部访问。前提条件是已拥有Kubernetes集群并安装了kubectl工具。文章详细讲解了Ingress的基本组成(Ingress Controller和资源对象),选择合适的版本,以及具体的安装步骤,如下载配置文件、部署Nginx Ingress Controller等。此外,还提供了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镜像下载失败的应对措施。最后,通过部署示例应用展示了Ingress的实际使用方法。
80 2
|
2月前
|
设计模式 负载均衡 监控
探索微服务架构下的API网关设计
在微服务的大潮中,API网关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服务的提供者与消费者。本文将深入探讨API网关的核心功能、设计原则及实现策略,旨在为读者揭示如何构建一个高效、可靠的API网关。通过分析API网关在微服务架构中的作用和挑战,我们将了解到,一个优秀的API网关不仅要处理服务路由、负载均衡、认证授权等基础问题,还需考虑如何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文章最后将提供实用的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API网关的设计概念。
97 8
|
3月前
|
负载均衡 数据可视化 API
像素流送api ue多人访问需要什么显卡服务器
本文总结了关于像素流送技术的五大常见问题,包括是否支持Unity模型推流、UE多人访问的最大并发数、所需服务器配置、稳定性问题及API支持情况,旨在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87 1
|
3月前
|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容器化、Kubernetes与微服务架构的融合
容器化、Kubernetes与微服务架构的融合
67 1
|
3月前
|
API
如何申请微店的API访问权限?
申请微店API访问权限需先注册账号并完成实名认证,随后提交开发申请,学习API接口,实现功能和数据传输,申请授权获取API Key,测试接口,最后正式上线并持续维护优化。
|
3月前
|
Web App开发 API Windows
取接口访问者信息[IP,浏览器,操作系统]免费API接口教程
此API用于获取访问者的IP地址、浏览器和操作系统信息,支持70多种浏览器和操作系统。通过POST或GET请求至`https://cn.apihz.cn/api/ip/getapi.php`,需提供用户ID和KEY。返回结果包括状态码、消息、IP、浏览器和操作系统信息。示例:{"code":200,"ip":"175.154.88.178","browser":"Chrome","os":"Windows 10"}。详情见官网文档。
|
2月前
|
弹性计算 API 持续交付
后端服务架构的微服务化转型
本文旨在探讨后端服务从单体架构向微服务架构转型的过程,分析微服务架构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文章首先介绍单体架构的局限性,然后详细阐述微服务架构的核心概念及其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应用。通过对比两种架构,指出微服务化转型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最后,讨论了微服务架构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3月前
|
Cloud Native Devops 云计算
云计算的未来:云原生架构与微服务的革命####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云原生技术正迅速成为IT行业的新宠。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架构的核心理念、关键技术如容器化和微服务的优势,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技术实现高效、灵活且可扩展的现代应用开发。我们将揭示云原生如何重塑软件开发流程,提升业务敏捷性,并探索其对企业IT架构的深远影响。 ####
75 3
|
3月前
|
Cloud Native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云原生架构下的微服务治理与挑战####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云原生架构以其高效、灵活、可扩展的特性成为现代企业IT架构的首选。本文聚焦于云原生环境下的微服务治理问题,探讨其在促进业务敏捷性的同时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通过分析微服务拆分、服务间通信、故障隔离与恢复等关键环节,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如何在云原生环境中有效实施微服务治理的全面视角,助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稳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