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改变语言模型:全新架构TTT超越Transformer,ML模型代替RNN隐藏状态

本文涉及的产品
NLP自然语言处理_高级版,每接口累计50万次
NLP 自学习平台,3个模型定制额度 1个月
NLP自然语言处理_基础版,每接口每天50万次
简介: 【7月更文挑战第25天】近年来,NLP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但也面临挑战,如长上下文建模与计算效率的平衡。为此,研究人员提出Test-Time Training (TTT) 模型架构。TTT由多机构合作开发,旨在解决长上下文建模难题及提高计算效率。通过将隐藏状态视为可学习更新的模型,TTT能随输入增长提升表示能力;采用自监督学习更新规则确保线性计算复杂度的同时保持高性能。实验显示TTT在多种NLP任务中表现优秀,尤其在长上下文处理方面超越Transformer。尽管如此,TTT仍面临训练资源需求高及自监督学习鲁棒性等挑战。[论文](https://arxiv.org/abs/2407.04620)

近年来,深度学习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中自然语言处理(NLP)是最为突出的领域之一。然而,尽管取得了这些成功,但当前的模型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长上下文建模和计算效率之间的权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模型架构,名为Test-Time Training(TTT),它有望彻底改变我们对语言模型的理解和应用方式。

TTT模型由来自多个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包括华盛顿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和谷歌大脑等。该模型旨在克服当前NLP模型的两个主要挑战:长上下文建模和计算效率。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长上下文建模的问题。在许多NLP任务中,如文档摘要和问答系统,模型需要理解和利用长上下文信息。然而,当前的模型,如Transformer和RNN,在处理长上下文时存在困难。Transformer模型虽然在处理长上下文方面表现出色,但它们具有二次计算复杂性,这限制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可扩展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TTT模型采用了一种新颖的方法,即将隐藏状态本身视为一个机器学习模型。具体来说,TTT模型的隐藏状态是一个可以学习和更新的模型,而不是一个固定大小的向量。这种设计使得TTT模型能够随着输入序列的增长而逐渐增加其表示能力,从而更好地建模长上下文。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计算效率的问题。虽然RNN模型在计算上比Transformer模型更高效,但它们的隐藏状态的表示能力有限,这限制了它们在长上下文建模方面的性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TTT模型采用了一种基于自监督学习的更新规则,该规则允许模型在测试时继续学习和更新其隐藏状态。

这种设计使得TTT模型在处理长序列时具有线性计算复杂性,同时保持了较高的性能。研究人员还提出了两种具体的TTT模型实现:TTT-Linear和TTT-MLP。TTT-Linear模型的隐藏状态是一个线性模型,而TTT-MLP模型的隐藏状态是一个两层的MLP。

为了评估TTT模型的性能,研究人员在各种NLP任务上进行了广泛的实验,包括语言建模、文本分类和问答系统等。实验结果表明,TTT模型在长上下文建模方面具有出色的性能,并且能够随着上下文的增加而持续改进。此外,TTT模型在计算效率方面也表现出色,尤其是TTT-Linear模型,已经在8k上下文长度上超过了Transformer模型的速度。

然而,TTT模型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首先,由于TTT模型的隐藏状态是一个机器学习模型,因此它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和时间来进行训练和推理。这可能会限制TTT模型在资源受限的环境中的应用。

其次,TTT模型的更新规则是基于自监督学习的,这可能需要更多的数据和计算资源来进行有效的学习。此外,自监督学习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最后,尽管TTT模型在长上下文建模方面表现出色,但它们在其他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处理短序列和生成任务等。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探索TTT模型在各种NLP任务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407.04620

目录
相关文章
|
4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开发工具
统一多模态 Transformer 架构在跨模态表示学习中的应用与优化
本文介绍统一多模态 Transformer(UMT)在跨模态表示学习中的应用与优化,涵盖模型架构、实现细节与实验效果,探讨其在图文检索、图像生成等任务中的卓越性能。
统一多模态 Transformer 架构在跨模态表示学习中的应用与优化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Transformer架构:重塑现代AI的核心引擎
Transformer架构:重塑现代AI的核心引擎
436 98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监控
大型动作模型LAM:让企业重复任务实现80%效率提升的AI技术架构与实现方案
大型动作模型(LAMs)作为人工智能新架构,融合神经网络与符号逻辑,实现企业重复任务的自动化处理。通过神经符号集成、动作执行管道、模式学习、任务分解等核心技术,系统可高效解析用户意图并执行复杂操作,显著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其自适应学习能力与上下文感知机制,使自动化流程更智能、灵活,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支撑。
312 0
大型动作模型LAM:让企业重复任务实现80%效率提升的AI技术架构与实现方案
|
4月前
|
存储 BI Shell
Doris基础-架构、数据模型、数据划分
Apache Doris 是一款高性能、实时分析型数据库,基于MPP架构,支持高并发查询与复杂分析。其前身是百度的Palo项目,现为Apache顶级项目。Doris适用于报表分析、数据仓库构建、日志检索等场景,具备存算一体与存算分离两种架构,灵活适应不同业务需求。它提供主键、明细和聚合三种数据模型,便于高效处理更新、存储与统计汇总操作,广泛应用于大数据分析领域。
531 2
|
2月前
|
数据采集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搜索推荐
MIT新论文:数据即上限,扩散模型的关键能力来自图像统计规律,而非复杂架构
MIT与丰田研究院研究发现,扩散模型的“局部性”并非源于网络架构的精巧设计,而是自然图像统计规律的产物。通过线性模型仅学习像素相关性,即可复现U-Net般的局部敏感模式,揭示数据本身蕴含生成“魔法”。
161 3
MIT新论文:数据即上限,扩散模型的关键能力来自图像统计规律,而非复杂架构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超越CNN与RNN:为什么Transformer是AI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深入解析Transformer及其在AI领域的三大突破:自然语言处理、视觉识别(ViT)与图像生成(DiT)。以“注意力即一切”为核心,揭示其如何成为AI时代的通用架构。
380 2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编码器-解码器架构详解:Transformer如何在PyTorch中工作
本文深入解析Transformer架构,结合论文与PyTorch源码,详解编码器、解码器、位置编码及多头注意力机制的设计原理与实现细节,助你掌握大模型核心基础。建议点赞收藏,干货满满。
835 3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资源调度
Transformer架构的简要解析
Transformer架构自2017年提出以来,彻底革新了人工智能领域,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任务。其核心创新在于自注意力机制,通过计算序列中任意两个位置的相关性,打破了传统循环神经网络的序列依赖限制,实现了高效并行化与长距离依赖建模。该架构由编码器和解码器组成,结合多头注意力、位置编码、前馈网络等模块,大幅提升了模型表达能力与训练效率。从BERT到GPT系列,几乎所有现代大语言模型均基于Transformer构建,成为深度学习时代的关键技术突破之一。
554 7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vr&ar
H4H:面向AR/VR应用的NPU-CIM异构系统混合卷积-Transformer架构搜索——论文阅读
H4H是一种面向AR/VR应用的混合卷积-Transformer架构,基于NPU-CIM异构系统,通过神经架构搜索实现高效模型设计。该架构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局部特征提取与视觉Transformer(ViT)的全局信息处理能力,提升模型性能与效率。通过两阶段增量训练策略,缓解混合模型训练中的梯度冲突问题,并利用异构计算资源优化推理延迟与能耗。实验表明,H4H在相同准确率下显著降低延迟和功耗,为AR/VR设备上的边缘AI推理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399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下一篇
oss云网关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