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定义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 )的原始定义是:将类的接口转换为客户期望的另一个接口,适配器可以让不兼容的两个类一起协同工作。
适配器模式是用来做适配,它将不兼容的接口转换为可兼容的接口,让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类可以一起工作。适配器模式有两种实现方式:类适配器和对象适配器。其中,类适配器使用继承关系来实现,对象适配器使用组合关系来实现。
类适配器模式的耦合度比后者高,且要求程序员了解现有组件库中的相关组件的内部结构,所以应用相对较少些。
适配器模式原理
适配器模式(Adapter)包含以下主要角色:
- 目标(Target)接口:当前系统业务所期待的接口,它可以是抽象类或接口。
- 适配者(Adaptee)类:适配者即被适配的角色,它是被访问和适配的现存组件库中的组件接口。
- 适配器(Adapter)类:它是一个转换器,通过继承或引用适配者的对象,把适配者接口转换成目标接口,让客户按目标接口的格式访问适配者。
代码示例
class LogSys { public: LogSys() {} void WriteLog(const vector<string> &) { // ... 日志id 时间戳 服务器id 具体日志内容 roleid } vector<string>& ReadLog() { // ... vector<string> data /* = ...*/; return data; } };
class LogSysEx : public LogSys { public: LogSysEx() {} void AddLog(const vector<string> &data) { LogSys::WriteLog(data); } void DelLog(const int logid) { vector<string>& data = LogSys::ReadLog(); // 从 vector<string> 中删除 logid的日志 LogSys::WriteLog(data); // 调用 _db 的方法将 logid的日志删除 } void UpdateLog(const int logid, const string &udt) { vector<string>& data = LogSys::ReadLog(); // 从 vector<string> 中更新 logid的日志 udt LogSys::WriteLog(data); // 调用 _db 的方法将 logid的日志更改 } };
优缺点
适配器模式的优点
- 将目标类和适配者类解耦,通过引入一个适配器类来重用现有的适配者类,无序修改原有结构
- 增加了类的透明性和复用性,将具体业务实现过程封装在适配者类中,对于客户端类而言是透明的,而且提高了适配者的复用性,同一个适配者类可以在多个不同的系统中复用.
- 灵活性和扩展性都非常好,通过使用配置文件可以很方便的更换适配器,也可以在不修改原有代码的基础上增加新的适配器类,符合开闭原则。
适配器模式的缺点
- 类适配器的缺点
- 对于一些不支持多重继承的语言,一次最多只能适配一个适配者类,不能同时适配多个适配者
- 适配者类不能为最终类
- 对象适配器的缺点
- 与类适配器模式相比较,在该模式下要在适配器中置换适配者类的某些方法比较麻烦。
小结
对适配器来说,这篇既有定义,又有原理,还有代码示例。有趣吧,有兴趣,可以来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