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大模型不够灵活,谷歌DeepMind创新架构Zipper:分开训练再压缩

简介: 【6月更文挑战第12天】谷歌DeepMind的Zipper架构解决了多模态大模型灵活性问题,通过分解为单模态模型并用“压缩”过程组合,实现多模态生成。该方法允许独立训练每个模态,提升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适用于数据有限或领域特定的模态。Zipper利用交叉注意力机制融合模态输出,适用于图像描述、语音识别等任务。尽管需要更多计算资源且性能受限于单模态模型质量,但已在ASR和TTS领域展现潜力。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pdf/2405.18669

在多模态大模型领域,谷歌DeepMind最近提出了一种名为Zipper的创新架构,旨在解决当前多模态大模型灵活性不足的问题。Zipper的核心思想是将多模态大模型分解为多个单模态模型,然后通过一种名为“压缩”的过程将它们组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多模态生成能力。

Zipper的主要优势在于其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通过将多模态大模型分解为多个单模态模型,Zipper使得研究人员能够独立地训练和优化每个模态的模型,而无需担心其他模态的干扰。这对于那些数据量有限或者领域特定的模态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它们可能无法从多模态训练中获得足够的关注。

此外,Zipper还通过“压缩”过程实现了多模态生成能力。具体来说,Zipper使用一种名为“交叉注意力”的机制,将多个单模态模型的输出进行融合,从而生成多模态的输出。这种机制使得Zipper能够灵活地组合不同的模态,从而实现各种多模态生成任务,如图像描述生成、语音识别等。

在实际应用中,Zipper已经在多个领域展示了其潜力。例如,在自动语音识别(ASR)领域,Zipper通过将文本和语音模型进行压缩,实现了出色的性能,甚至超过了一些基于词汇扩展的方法。在文本到语音生成(TTS)领域,Zipper通过使用一个预训练的语音模型作为基础,实现了更好的性能。

然而,Zipper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首先,Zipper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也意味着它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和数据来训练和优化。其次,Zipper的性能可能受到单模态模型的质量和多样性的限制,如果某些模态的模型质量较差,可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生成效果。

此外,Zipper的“压缩”过程也需要仔细设计和优化。例如,交叉注意力机制的参数设置、单模态模型的输出表示等都需要仔细调整,以确保最佳的生成效果。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pdf/2405.18669

目录
相关文章
|
23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运维 Cloud Native
构建未来:云原生架构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作用构建高效机器学习模型的五大策略
【5月更文挑战第31天】 随着企业数字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的IT架构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本文将探讨云原生架构如何成为推动企业敏捷性、可扩展性和创新能力的核心力量。通过深入分析云原生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业务连续性、资源优化和跨云协作方面的应用,揭示了其在实现高效、灵活的企业IT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
|
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用神经架构搜索给LLM瘦身,模型变小,准确度有时反而更高
【6月更文挑战第20天】研究人员运用神经架构搜索(NAS)压缩LLM,如LLaMA2-7B,找到小而精准的子网,降低内存与计算成本,保持甚至提升性能。实验显示在多个任务上,模型大小减半,速度加快,精度不变或提升。NAS虽需大量计算资源,但结合量化技术,能有效优化大型语言模型。[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pdf/2405.18377)**
10 2
|
3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框架/工具 计算机视觉
ViT模型的出现标志着Transformer架构在计算机视觉中的成功应用
ViT模型的出现标志着Transformer架构在计算机视觉中的成功应用
13 2
|
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人工智能】第二部分:ChatGPT的架构设计和训练过程
【人工智能】第二部分:ChatGPT的架构设计和训练过程
43 4
|
22天前
|
Cloud Native 物联网 持续交付
未来科技浪潮:区块链、物联网与虚拟现实的融合创新云原生技术:重塑IT架构的未来
【5月更文挑战第31天】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兴技术如区块链、物联网和虚拟现实等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本文将探讨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前景,揭示它们如何相互融合,共同塑造一个智能化、互联的未来世界。 【5月更文挑战第31天】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技术的兴起及其对传统IT架构的颠覆性影响。通过分析云原生的核心概念,如微服务、容器化、以及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文章揭示了这些技术如何促进更高效、灵活和可扩展的软件开发实践。同时,本文还讨论了企业在采用云原生技术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展望了云原生技术在未来IT领域的发展趋势。
|
23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人工智能
谷歌推出TransformerFAM架构,以更低的消耗处理长序列文本
【5月更文挑战第30天】谷歌推出TransformerFAM架构,模仿人脑工作记忆,通过反馈循环处理无限长序列文本,提高长上下文任务性能,尤其在大规模模型中展现优势。尽管训练资源需求大且短序列处理提升有限,实验显示其在叙事问答、长文本摘要等任务上超越传统Transformer。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404.09173
186 1
|
3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CLIP模型在有限计算资源下的性能探究:从数据、架构到训练策略
【机器学习】CLIP模型在有限计算资源下的性能探究:从数据、架构到训练策略
9 0
|
8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探索深度学习的未来:从模型架构到应用场景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深度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领域正不断推动科技前沿。本文将探讨深度学习的最新发展趋势,包括模型架构的创新和实际应用场景的拓展。同时,我们将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了解这一充满潜力的技术领域。
16 0
|
19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物联网
ICML 2024:脱离LoRA架构,训练参数大幅减少,新型傅立叶微调来了
【6月更文挑战第4天】在ICML 2024上,研究团队提出了傅立叶变换微调(FourierFT),一种减少训练参数的新方法,替代了依赖LoRA的微调。FourierFT通过学习权重变化矩阵的稀疏频谱系数,实现了LFMs的高效微调。在多项任务上,FourierFT展示出与LoRA相当或更优的性能,参数量却大幅减少,如在LLaMA2-7B模型上,仅需0.064M参数,对比LoRA的33.5M。广泛实验验证了其在NLP和CV任务上的效果,但未来还需探索其适用性和泛化能力。论文链接:[arxiv.org/abs/2405.03003](https://arxiv.org/abs/2405.03003)
33 0
|
24天前
|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云计算
构建未来:云原生架构的转变与创新
【5月更文挑战第29天】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企业正迅速采纳云原生技术以实现敏捷性、可扩展性和弹性。本文将探讨云原生架构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和实施策略,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如何利用云原生实践来优化业务操作和加速产品上市时间的视角。通过分析微服务、容器化、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以及无服务器计算等技术的应用,我们将阐述如何在现代云计算环境中构建和维护高效、灵活且响应迅速的系统。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