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个案例 复习MySQL加锁机制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数据库 RDS MySQL,集群系列 2核4GB
推荐场景:
搭建个人博客
RDS MySQL Serverless 基础系列,0.5-2RCU 50GB
云数据库 RDS MySQL,高可用系列 2核4GB
简介: 一 前言该文源自于和一个DBA 同行的技术讨论。RC级别:create table t1(id i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30));insert into t1 values(1, 'a'),(4, 'c'),(7, 'b'),(10, 'a'),(20, 'd...

一 前言

该文源自于和一个DBA 同行的技术讨论。

RC级别:

create table t1(id i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30));
insert into t1 values(1, 'a'),(4, 'c'),
(7, 'b'),(10, 'a'),(20, 'd'),(30, 'b');
commit;

案例一

--sess1           --sess2
begin;                              
delete from t1
where id = 10;
                 begin;
                 delete from t1 
                 where id < 9; ## 被阻塞

如果会话A,会话B的执行顺序调整一下,会话B 则不会被阻塞。

案例二

--sess1           --sess2
begin;                              
delete from t1
where id < 9;
                  begin;
                  delete from t1 
                  where id = 10;#不会阻塞

案例三 sess2 使用 delete from t1 where id < 9 order by id desc; 则没有阻塞。

--sess1          --sess2
begin;                              
delete from t1
where id = 10;
                 begin;
                 delete from t1 
                 where id < 9 order by id desc; ## 没有阻塞

为什么呢?

二 基础知识

sql被block住说明存在锁等待/锁冲突,等待其他会话释放锁。其实问题的核心在于 加锁顺序和加锁范围。这里结合 丁奇 《MySQL 实战45讲》中的讲述的 加锁方式(2个原则2个优化1个bug)

原则 1:加锁的基本单位是 next-key lock。
原则 2:查找过程中访问到的对象才会加锁。
优化 1:索引上的等值查询,给唯一索引加锁的时候,next-key lock 退化为行锁。
优化 2:索引上的等值查询,向右遍历时且最后一个值不满足等值条件的时候,next-key lock 退化为间隙锁。
一个 bug:唯一索引上的范围查询会访问到不满足条件的第一个值为止。

在读提交隔离级别下还有一个优化,即:语句执行过程中加上的行锁,在语句执行完成后,就要把“不满足条件的行”上的行锁直接释放了,不需要等到事务提交

三 案例分析

案例一

sess1 持有id = 10 该记录的行锁 lock_mode X locks rec but not gap

sess2 where 条件是 id<9 ,因为id=9 的记录不存在,根据原则 一个bug 故需要申请第一个不满足条件的记录id=10 的next-key ,也就是(7,10],此时id=10 的行锁被sess1 持有,故sess2产生锁等待被block住。

案例二

sess1 先执行delete t1 where id<9 ,根据RC模式的加锁方式 ,虽然要获取到第一个不满足记录的id=10 的next-key lock ,但是因为id=10 不符合 id<9 的条件,会释放锁,最终降级为 (7,10) 之间的gap lock。

再解释一下:这个过滤操作是 MySQL Sever层做的,也就是 innodb层把包括id=10的记录加锁然后发送给MySQL Server层,然后 MySQL Sever层判断是否where条件可以结束了,可以结束了则将不满足条件的id=10解锁。

sess2 delete where id=10 和 sess1 持有的gap lock不冲突,故可以顺利执行。

案例三

sess1 持有id = 10 该记录的行锁 lock_mode X locks rec but not gap

sess2 where 条件是 id<9 order by id desc ,通过innodb api接口访问数据的时候从获取到第一个满足条件的记录是id=7,不会访问 id=10这条记录。故也不会加上id=10 的next-key lock. 不会与sess1持有的锁冲突。

小结

经过这个几个案例又复习了一次 MySQL的 加锁机制。

相关实践学习
如何在云端创建MySQL数据库
开始实验后,系统会自动创建一台自建MySQL的 源数据库 ECS 实例和一台 目标数据库 RDS。
全面了解阿里云能为你做什么
阿里云在全球各地部署高效节能的绿色数据中心,利用清洁计算为万物互联的新世界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动力,目前开服的区域包括中国(华北、华东、华南、香港)、新加坡、美国(美东、美西)、欧洲、中东、澳大利亚、日本。目前阿里云的产品涵盖弹性计算、数据库、存储与CDN、分析与搜索、云通信、网络、管理与监控、应用服务、互联网中间件、移动服务、视频服务等。通过本课程,来了解阿里云能够为你的业务带来哪些帮助 &nbsp; &nbsp; 相关的阿里云产品:云服务器ECS 云服务器 ECS(Elastic Compute Service)是一种弹性可伸缩的计算服务,助您降低 IT 成本,提升运维效率,使您更专注于核心业务创新。产品详情: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ecs
目录
相关文章
|
19天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 MVCC全面解读:掌握并发控制的核心机制
【10月更文挑战第15天】 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MySQL的InnoDB存储引擎采用了一种称为MVCC(Multi-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多版本并发控制)的技术来处理事务的并发访问。MVCC不仅提高了数据库的并发性能,还保证了事务的隔离性。本文将深入探讨MySQL中的MVCC机制,为你在面试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提供全面的解答。
55 2
|
28天前
|
缓存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并发支撑底层Buffer Pool机制详解
【10月更文挑战第18天】在数据库系统中,磁盘IO操作是性能瓶颈之一。为了提高数据访问速度,减少磁盘IO,MySQL引入了缓存机制。其中,Buffer Pool是InnoDB存储引擎中用于缓存磁盘上的数据页和索引页的内存区域。通过缓存频繁访问的数据和索引,Buffer Pool能够显著提高数据库的读写性能。
77 2
|
1月前
|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 锁
MySQL里常见的几种锁
52 3
|
1月前
|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案例剖析:MySQL唯一索引并发插入导致死锁!
案例剖析:MySQL唯一索引并发插入导致死锁!
案例剖析:MySQL唯一索引并发插入导致死锁!
|
1月前
|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案例剖析,MySQL共享锁引发的死锁问题!
案例剖析,MySQL共享锁引发的死锁问题!
|
1月前
|
消息中间件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大数据-117 - Flink DataStream Sink 案例:写出到MySQL、写出到Kafka
大数据-117 - Flink DataStream Sink 案例:写出到MySQL、写出到Kafka
131 0
|
21天前
|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数据库
一个 MySQL 数据库死锁的案例和解决方案
本文介绍了一个 MySQL 数据库死锁的案例和解决方案。
33 3
|
24天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基于案例分析 MySQL 权限认证中的具体优先原则
【10月更文挑战第26天】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MySQL权限认证中的优先原则,包括全局权限、数据库级别权限和表级别权限的设置与优先级。全局权限优先于数据库级别权限,后者又优先于表级别权限。在权限冲突时,更严格的权限将被优先执行,确保数据库的安全性与资源合理分配。
|
26天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优化 MySQL 的锁机制以提高并发性能
【10月更文挑战第16天】优化 MySQL 锁机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调整。通过不断地优化和改进,可以提高数据库的并发性能,提升系统的整体效率。
47 1
|
26天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锁,锁的到底是什么?
【10月更文挑战第16天】MySQL 锁锁定的是与数据和资源相关的对象,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避免冲突,并在并发环境下合理协调事务或操作的执行。理解锁的对象和意义对于优化数据库性能、处理并发问题至关重要。
5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