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简易速速上手小册》第9章: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入门(2024 最新版)

简介: 《Python 简易速速上手小册》第9章: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入门(2024 最新版)

29613cd8d666e2bf586e542e7f0d1b5.png

9.1 Python 在数据科学中的应用

在数据科学的奇妙世界中,Python 就像是一本充满力量的魔法书。在这一节里,我们将深入探索 Python 在数据科学中的应用,从基本的数据操作到复杂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技巧。让我们一起揭开这本魔法书的每一页!

9.1.1 数据处理与清洗

数据科学的第一步是从原始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这就需要数据处理和清洗的技巧。

在数据科学中,数据清洗包括处理缺失值、去除重复数据、转换数据格式等步骤。Python 的 Pandas 库是这方面的绝佳工具。

示例:使用 Pandas 进行数据清洗

import pandas as pd
# 创建一个简单的DataFrame
data = pd.DataFrame({
    'Age': [25, 28, np.nan, 35, 22],
    'Gender': ['M', 'F', 'F', 'M', None]
})
# 处理缺失值
data['Age'].fillna(data['Age'].mean(), inplace=True)
data['Gender'].fillna('Unknown', inplace=True)
print(data)

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 Pandas 处理了缺失值,用平均年龄替换了缺失的年龄,用 ‘Unknown’ 替换了缺失的性别。

9.1.2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解释数据以发现有用信息和支持决策的过程。

数据分析包括对数据集进行探索性分析,如计算统计量、建立相关性等。Pandas 和 NumPy 在这方面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示例:使用 Pandas 进行基本的数据分析

# 假设data是一个Pandas DataFrame
print(data.describe())  # 获取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print(data.corr())      # 计算数据间的相关性

这里的代码展示了如何快速获取数据的描述性统计信息和相关性分析。

9.1.3 数据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是数据科学中的关键部分,它帮助我们以图形的方式理解数据。

Python 中的 Matplotlib 和 Seaborn 库是进行数据可视化的常用工具。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创建各种图表,如柱状图、线图、散点图等。

示例:使用 Matplotlib 和 Seaborn 进行数据可视化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seaborn as sns
# 使用Seaborn绘制柱状图
sns.barplot(x='Gender', y='Age', data=data)
# 显示图形
plt.show()

这个例子展示了如何使用 Seaborn 库 来创建一个简单的柱状图,展示不同性别的平均年龄。

在掌握了这些基本的数据科学技能后,你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数据,并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洞见。Python 在这一领域的强大功能,将是你在数据科学之路上的强大助力。现在,让我们一起用 Python 解锁数据的力量,开始你的数据科学之旅吧!

9.2 NumPy 和 Pandas 基础

进入 Python 数据科学的世界,NumPy 和 Pandas 是你不可或缺的双剑。它们是处理数据的超级英雄,无论你是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还是复杂的数据操作,NumPy 和 Pandas 总能提供帮助。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两个强大工具的基础知识,并通过一些示例来探索它们的使用。

9.2.1 NumPy 基础

NumPy 是 Python 中用于科学计算的基础库,它提供了一个强大的 N 维数组对象和一系列用于数值计算的函数。

NumPy 的核心功能是其多维数组对象,即 ndarray。这些数组不仅允许你进行快速的向量化计算,而且也是其他许多高级数据分析工具的基础。

示例:使用 NumPy 创建和操作数组

import numpy as np
# 创建一个NumPy数组
arr = np.array([1, 2, 3, 4, 5])
# 常见数组操作
print(arr.shape)  # 数组形状
print(arr.dtype)  # 数据类型
print(arr.mean()) # 平均值

这个示例展示了如何创建一个 NumPy 数组以及执行一些基本操作。

9.2.2 Pandas 基础

Pandas 是一个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工具,特别适用于表格数据的操作。

Pandas 的核心是两个数据结构:Series(一维数组)和 DataFrame(二维表格)。这两种结构为数据分析提供了丰富的功能,例如数据筛选、转换和聚合等。

示例:使用 Pandas 进行数据操作

import pandas as pd
# 创建一个DataFrame
data = {'Name': ['Alice', 'Bob', 'Charlie'], 'Age': [24, 27, 22]}
df = pd.DataFrame(data)
# 基本数据操作
print(df.head())      # 查看数据头部
print(df.describe())  # 描述性统计
print(df['Age'].max()) # 获取最大年龄

这个示例中,我们创建了一个简单的 DataFrame,并展示了一些基本的数据操作。

NumPy 和 Pandas 是 Python 数据科学的核心,它们的强大功能可以帮助你轻松处理和分析各种数据。通过学习和运用这些工具,你将能够有效地解决数据处理中遇到的问题,并从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现在就开始你的数据处理之旅吧,让NumPy 和 Pandas 成为你在数据科学道路上的忠实伙伴!

9.3 简介机器学习与 Scikit-Learn

欢迎来到机器学习的奇妙世界,这是一个充满了数据、算法和预测的地方!在这一节,我们将探索机器学习的基础,并使用 Python 中著名的机器学习库 Scikit-Learn 来进行实战演练。准备好揭开机器学习的神秘面纱了吗?让我们开始这段旅程!

9.3.1 机器学习基本概念

机器学习是指教会计算机从数据中学习并做出决策或预测的技术。

  • 监督学习: 数据集包括输入数据和对应的标签,目标是训练模型以预测未见数据的标签。
  • 无监督学习: 数据集没有标签,目标是发现数据中的结构和模式。
  • 特征工程: 转换原始数据使其更适合机器学习模型。

示例:简单的线性回归模型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inearRegression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import numpy as np
# 创建数据
X = np.array([[1, 1], [1, 2], [2, 2], [2, 3]])
y = np.dot(X, np.array([1, 2])) + 3
# 分割数据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2)
# 创建模型
model = LinearRegression()
# 训练模型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 预测
predictions = model.predict(X_test)
print(predictions)

9.3.2 Scikit-Learn 的使用

Scikit-Learn 是 Python 中最流行的机器学习库之一,提供了大量的算法和工具,方便进行机器学习的实验。

Scikit-Learn 提供了统一的接口,方便进行模型的训练、预测和评估。它还包括了数据预处理、模型选择和评估指标等丰富的功能。

示例:使用 Scikit-Learn 进行分类

from sklearn import datasets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RandomForestClassifier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accuracy_score
# 加载数据
iris = datasets.load_iris()
X = iris.data
y = iris.target
# 分割数据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2)
# 创建模型
clf = RandomForestClassifier(n_estimators=100)
# 训练模型
clf.fit(X_train, y_train)
# 预测
y_pred = clf.predict(X_test)
# 评估模型
print("准确率:", accuracy_score(y_test, y_pred))

通过学习和应用 Scikit-Learn,你将能够建立、训练和评估多种类型的机器学习模型。无论你是机器学习的新手还是想要深化你的知识,Scikit-Learn 都是一个强大的工具。现在就开始你的机器学习之旅,探索数据的深层次信息吧!

目录
相关文章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Python
机器学习特征筛选:向后淘汰法原理与Python实现
向后淘汰法(Backward Elimination)是机器学习中一种重要的特征选择技术,通过系统性地移除对模型贡献较小的特征,以提高模型性能和可解释性。该方法从完整特征集出发,逐步剔除不重要的特征,最终保留最具影响力的变量子集。其优势包括提升模型简洁性和性能,减少过拟合,降低计算复杂度。然而,该方法在高维特征空间中计算成本较高,且可能陷入局部最优解。适用于线性回归、逻辑回归等统计学习模型。
160 7
|
30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Scikit-learn:Python机器学习的瑞士军刀
想要快速入门机器学习但被复杂算法吓退?本文详解Scikit-learn如何让您无需深厚数学背景也能构建强大AI模型。从数据预处理到模型评估,从垃圾邮件过滤到信用风险评估,通过实用案例和直观图表,带您掌握这把Python机器学习的'瑞士军刀'。无论您是AI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数据科学家,都能从中获取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关键技巧。了解Scikit-learn与大语言模型的最新集成方式,抢先掌握机器学习的未来发展方向!
360 12
Scikit-learn:Python机器学习的瑞士军刀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可视化 TensorFlow
Python 高级编程与实战:深入理解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
本文深入探讨了Python在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中的应用,介绍了pandas、numpy、matplotlib等数据科学工具,以及scikit-learn、tensorflow、keras等机器学习库。通过实战项目,如数据可视化和鸢尾花数据集分类,帮助读者掌握这些技术。最后提供了进一步学习资源,助力提升Python编程技能。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可视化 算法
Python 高级编程与实战:深入理解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
在前几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 Python 的基础语法、面向对象编程、函数式编程、元编程、性能优化和调试技巧。本文将深入探讨 Python 在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中的应用,并通过实战项目帮助你掌握这些技术。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可视化 算法
Python与机器学习:使用Scikit-learn进行数据建模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Python和Scikit-learn进行机器学习数据建模。首先,通过鸢尾花数据集演示数据准备、可视化和预处理步骤。接着,构建并评估K近邻(KNN)模型,展示超参数调优方法。最后,比较KNN、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SVM)等模型的性能,帮助读者掌握基础的机器学习建模技巧,并展望未来结合深度学习框架的发展方向。
161 9
Python与机器学习:使用Scikit-learn进行数据建模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传感器 运维
使用机器学习技术进行时间序列缺失数据填充:基础方法与入门案例
本文探讨了时间序列分析中数据缺失的问题,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进行缺失值补充。文章构建了一个模拟的能源生产数据集,采用线性回归和决策树回归两种方法进行缺失值补充,并从统计特征、自相关性、趋势和季节性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详细评估。结果显示,决策树方法在处理复杂非线性模式和保持数据局部特征方面表现更佳,而线性回归方法则适用于简单的线性趋势数据。文章最后总结了两种方法的优劣,并给出了实际应用建议。
336 7
使用机器学习技术进行时间序列缺失数据填充:基础方法与入门案例
|
7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机器学习入门——使用Scikit-Learn构建分类器
机器学习入门——使用Scikit-Learn构建分类器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设计模式
Python 高级编程与实战:深入理解性能优化与调试技巧
本文深入探讨了Python的性能优化与调试技巧,涵盖profiling、caching、Cython等优化工具,以及pdb、logging、assert等调试方法。通过实战项目,如优化斐波那契数列计算和调试Web应用,帮助读者掌握这些技术,提升编程效率。附有进一步学习资源,助力读者深入学习。
|
1月前
|
数据采集 安全 BI
用Python编程基础提升工作效率
一、文件处理整明白了,少加两小时班 (敲暖气管子)领导让整理100个Excel表?手都干抽筋儿了?Python就跟铲雪车似的,哗哗给你整利索!
70 11
|
3月前
|
人工智能 Java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oeasy]python081_ai编程最佳实践_ai辅助编程_提出要求_解决问题
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AI辅助编程解决实际问题,以猫屎咖啡的购买为例,逐步实现将购买斤数换算成人民币金额的功能。文章强调了与AI协作时的三个要点:1) 去除无关信息,聚焦目标;2) 将复杂任务拆解为小步骤,逐步完成;3) 巩固已有成果后再推进。最终代码实现了输入验证、单位转换和价格计算,并保留两位小数。总结指出,在AI时代,人类负责明确目标、拆分任务和确认结果,AI则负责生成代码、解释含义和提供优化建议,编程不会被取代,而是会更广泛地融入各领域。
117 28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