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挖掘】决策树归纳中ID3算法讲解及构建决策树实战(图文解释 超详细)

简介: 【数据挖掘】决策树归纳中ID3算法讲解及构建决策树实战(图文解释 超详细)

需要完整PPT请点赞关注收藏后评论区留言私信~~~

1:分类概述

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据分析形式。数据分类也称为监督学习,包括学习阶段(构建分类模型)和分类阶段(使用模型预测给定数据的类标号)两个阶段。数据分类方法主要有决策树归纳、贝叶斯分类、K-近邻分类、支持向量机SVM等方法

2:决策树规约

决策树属于经典的十大数据挖掘算法之一,是一种类似于流程图的树型结构,其规则就是if…then…的思想,用于数值型因变量的预测和离散型因变量的分类。决策树算法简单直观,容易解释,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其他算法难以比肩的速度优势

决策树方法在分类、预测和规则提取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机器学习研究人员J.Ross Quinlan开发了决策树算法,称为迭代的二分器(Iterative Dichotomiser, ID3),使得决策树在机器学习领域得到极大发展。Quinlan后来又提出ID3的后继C4.5算法,成为新的监督学习算法的性能比较基准。1984年几位统计学家又提出了CART分类算法

决策树的构建原理

决策树是树状结构,它的每个叶结点对应着一个分类,非叶结点对应着在某个属性上的划分,根据样本在该属性上的不同取值将其划分为若干子集。ID3、C4.5和CART算法都采用贪心(即非回溯)方法,以自顶向下递归的分治方式构造,随着树的构建,训练集递归地被划分为子集

决策树构造过程描述如下图

3:ID3算法

ID3算法是决策树系列中的经典算法之一,包含了决策树作为机器学习算法的主要思想。但ID3算法在实际应用中有诸多不足,因此之后提出了大量的改进算法,如C4.5算法和CART算法。构造决策树的核心问题是在每一步如何选择恰当的属性对样本做拆分。ID3算法使用信息增益作为属性选择度量,C4.5使用增益率进行属性选择度量,CART算法则使用基尼指数

信息增益

Gain(A)表明通过A上的划分获得了多少信息增益。选择具有最高信息增益的属性A作为结点N的分裂属性,等价于在“能做最佳分类”的属性A上划分,可以使得完成元组分类还需要的信息最小

下面我们实战利用信息增益构建决策树

紧接着,计算每个属性的期望信息需求。从属性年龄开始,需要对每个类考察“是”和“否”元组的分布。对于年龄的类“青年”,有5个取值,分别对应2个“是”和3个“否”,即为I(2, 3),同理,类“中年”对应的是I(4, 0),类“老年”对应的是I(3, 2),因此,如果元组根据年龄划分,则对D中的元组进行分类所需要的期望信息为:

由于年龄在各属性中具有最高的信息增益,所以选用年龄作为分裂属性,节点N用年龄标记,并且每个属性值生长出一个分支 元组据此划分 如下图所示

假设属性 A是连续的,必须确定A的最佳分裂点,其中分裂点是A上的阈值。首先,对属性A的取值排序。典型地,每对相邻值的中点被看作可能的分裂点,给定A的v个值,需要计算v-1个可能的划分。确定A的最佳分裂点只需扫描一遍这些值,对每个可能分裂点,分别计算其信息增益值,具有最大信息增益的分裂点即为最佳分裂值。自该分裂点把整个取值区间划分为两部分,相应的依据记录在该属性上的取值,也将记录划分为两部分

ID3算法的优缺点

ID3算法理论清晰,方法简单,学习能力较强。但也存在以下一些缺点

(1)信息增益的计算依赖于特征数目较多的特征,而属性取值最多的属性并不一定最优。比如一个变量有2个值,各为1/2,另一个变量为3个值,各为1/3,其实他们都是完全不确定的变量,但是取3个值比取2个值的信息增益大

(2)ID3没考虑连续特征,比如长度、密度都是连续值,无法在ID3运用

(3)ID3算法是单变量决策树(在分支结点上只考虑单个属性),许多复杂概念的表达困难,属性相互关系强调不够,容易导致决策树中子树的重复或有些属性在决策树的某一路径上被检验多次

(4)算法的抗噪性差,训练例子中正例和反例的比例较难控制,而且没有考虑缺失值和过拟合问题

创作不易 觉得有帮助请点赞关注收藏~~~

相关文章
|
4月前
|
存储 缓存 算法
前端算法:优化与实战技巧的深度探索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前端算法:优化与实战技巧的深度探索
46 1
|
5月前
|
大数据 UED 开发者
实战演练:利用Python的Trie树优化搜索算法,性能飙升不是梦!
在数据密集型应用中,高效搜索算法至关重要。Trie树(前缀树/字典树)通过优化字符串处理和搜索效率成为理想选择。本文通过Python实战演示Trie树构建与应用,显著提升搜索性能。Trie树利用公共前缀减少查询时间,支持快速插入、删除和搜索。以下为简单示例代码,展示如何构建及使用Trie树进行搜索与前缀匹配,适用于自动补全、拼写检查等场景,助力提升应用性能与用户体验。
86 2
|
5月前
|
算法 搜索推荐 开发者
别再让复杂度拖你后腿!Python 算法设计与分析实战,教你如何精准评估与优化!
在 Python 编程中,算法的性能至关重要。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算法复杂度的概念,包括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通过具体的例子,如冒泡排序算法 (`O(n^2)` 时间复杂度,`O(1)` 空间复杂度),我们将展示如何评估算法的性能。同时,我们还会介绍如何优化算法,例如使用 Python 的内置函数 `max` 来提高查找最大值的效率,或利用哈希表将查找时间从 `O(n)` 降至 `O(1)`。此外,还将介绍使用 `timeit` 模块等工具来评估算法性能的方法。通过不断实践,您将能更高效地优化 Python 程序。
92 4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算法
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
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可视化
【机器学习】ID3、C4.5、CART 算法
【机器学习】ID3、C4.5、CART 算法
|
6月前
|
算法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Android经典实战之常见的移动端加密算法和用kotlin进行AES-256加密和解密
本文介绍了移动端开发中常用的数据加密算法,包括对称加密(如 AES 和 DES)、非对称加密(如 RSA)、散列算法(如 SHA-256 和 MD5)及消息认证码(如 HMAC)。重点讲解了如何使用 Kotlin 实现 AES-256 的加密和解密,并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通过生成密钥、加密和解密数据等步骤,展示了如何在 Kotlin 项目中实现数据的安全加密。
236 1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算法
强化学习实战:基于 PyTorch 的环境搭建与算法实现
【8月更文第29天】强化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让智能体通过与环境交互来学习策略,以最大化长期奖励。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orch实现两种经典的强化学习算法——Deep Q-Network (DQN) 和 Actor-Critic Algorithm with Asynchronous Advantage (A3C)。我们将从环境搭建开始,逐步实现算法的核心部分,并给出完整的代码示例。
485 1
|
1天前
|
算法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计算机视觉
基于FPGA的图像双线性插值算法verilog实现,包括tb测试文件和MATLAB辅助验证
本项目展示了256×256图像通过双线性插值放大至512×512的效果,无水印展示。使用Matlab 2022a和Vivado 2019.2开发,提供完整代码及详细中文注释、操作视频。核心程序实现图像缩放,并在Matlab中验证效果。双线性插值算法通过FPGA高效实现图像缩放,确保质量。
|
1月前
|
算法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计算机视觉
基于Retinex算法的图像去雾matlab仿真
本项目展示了基于Retinex算法的图像去雾技术。完整程序运行效果无水印,使用Matlab2022a开发。核心代码包含详细中文注释和操作步骤视频。Retinex理论由Edwin Land提出,旨在分离图像的光照和反射分量,增强图像对比度、颜色和细节,尤其在雾天条件下表现优异,有效解决图像去雾问题。
|
1月前
|
算法 数据可视化 安全
基于DWA优化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matlab仿真
本项目基于DWA优化算法实现机器人路径规划的MATLAB仿真,适用于动态环境下的自主导航。使用MATLAB2022A版本运行,展示路径规划和预测结果。核心代码通过散点图和轨迹图可视化路径点及预测路径。DWA算法通过定义速度空间、采样候选动作并评估其优劣(目标方向性、障碍物距离、速度一致性),实时调整机器人运动参数,确保安全避障并接近目标。
147 68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