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 Chaikin算法 —— 计算折线对应的平滑曲线坐标点

简介: 本文将介绍一种计算折线对应的平滑曲线坐标点的算法。该算法使用Chaikin曲线平滑处理的方法,通过控制张力因子和迭代次数来调整曲线的平滑程度和精度。通过对原始点集合进行切割和插值操作,得到平滑的曲线坐标点集合。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平滑折线,并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控性。

image.png

Chaikin算法——计算折线对应的平滑曲线坐标点

本文将介绍一种计算折线对应的平滑曲线坐标点的算法。该算法使用Chaikin曲线平滑处理的方法,通过控制张力因子和迭代次数来调整曲线的平滑程度和精度。通过对原始点集合进行切割和插值操作,得到平滑的曲线坐标点集合。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平滑折线,并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控性。

@[toc]

引言

在计算机图形学和数据可视化领域,平滑曲线的生成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平滑曲线可以使得数据更加易于理解和分析,同时也可以提高图形的美观性。折线是一种常见的曲线表示方法,但是折线本身具有较高的噪声和锯齿状的特点,需要进行平滑处理。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haikin曲线平滑处理的算法,可以将折线转化为平滑的曲线。


算法

算法流程

流程的具体步骤如下:

  1. 检查输入的坐标点集合的合法性,确保至少有3个坐标点。
  2. 对输入的参数进行范围约束,确保迭代次数大于等于1,张力因子在0到1之间。
  3. 将张力因子映射到0.05到0.45之间,以便在计算切割距离时使用。
  4. 迭代计算,使用Chaikin曲线平滑处理的方法对坐标点集合进行处理。
  5. 返回平滑后的曲线坐标点集合。
        /// <summary>
        /// 计算折线对应的平滑曲线坐标点
        /// </summary>
        /// <param name="points">坐标集合</param>
        /// <param name="tension">张力因子[0,1],用于控制曲线的平滑程度。张力因子越小时切割点会越靠近线段的起始点,反之会靠近线段的结束点。</param>
        /// <param name="iterationCount">迭代次数,用于控制曲线平滑的精度</param>
        /// <returns></returns>
        /// <exception cref="ArgumentException"></exception>
        private List<Point> SmoothCurveChaikin(Point[] points, float tension = 0.5f, byte iterationCount = 1)
        {
   
   
            // 坐标点合法性检查
            if (points == null || points.Length < 3)
            {
   
   
                throw new ArgumentException("至少需要3个坐标点。", nameof(points));
            }

            // 参数范围约束
            iterationCount = Math.Max(iterationCount, (byte)1);
            tension = Math.Max(tension, 0);
            tension = Math.Min(tension, 1);

            // 参数的限制在0到1之间是为了简化参数的使用和理解。将张力因子的取值范围映射到0到1之间,使得参数的范围更加直观和易于控制。
            // 通过将张力因子乘以0.4并加上0.05,可以将0到1之间的参数映射到0.05到0.45之间,以便在计算切割距离时使用。
            // 张力因子在这里用于控制曲线的平滑程度。具体来说,张力因子定义了线段半长切角距离的一个尺度,取值范围在0.05到0.45之间。
            // 当张力因子为0.5时,相当于使用了经典的Chaikin算法,即将每个线段切割成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三的两个点。这样可以保持曲线的对称性。
            double cutdist = 0.05 + (tension * 0.4);

            // 迭代计算
            List<Point> lst = points.ToList();
            for (int i = 1; i <= iterationCount; i++)
            {
   
   
                lst = SmoothChaikin(lst, cutdist);
            }
            return lst;
        }

Chaikin曲线平滑处理

Chaikin曲线平滑处理是一种基于切割和插值的方法,通过对线段进行切割和插值操作,得到平滑的曲线。
image.png

具体步骤如下:

  1. 添加第一个点,即原始点集合的第一个点。
  2. 将每一个点拆分成前后两个点,通过计算切割距离参数和原始点的坐标进行插值计算。
  3. 添加插值计算得到的两个点。
  4. 添加最后一个点,即原始点集合的最后一个点。
  5. 返回平滑后的曲线坐标点集合。
        /// <summary>
        /// 对点集合进行Chaikin曲线平滑处理
        /// </summary>
        /// <param name="points">要进行平滑处理的曲线的原始点</param>
        /// <param name="cuttingDist">切割距离参数,用于定义线段切割的尺度。取值范围通常在0.05到0.45之间,用于控制曲线的平滑程度</param>
        /// <returns></returns>
        private List<Point> SmoothChaikin(List<Point> points, double cuttingDist)
        {
   
   
            // 添加第一个点
            List<Point> nl = new List<Point> {
   
    points[0] };

            // 将每一个点拆分成前后两个点
            Point q, r;
            for (int i = 0; i < points.Count - 1; i++)
            {
   
   
                q = new Point(
                    (int)Math.Round(((1 - cuttingDist) * points[i].X + cuttingDist * points[i + 1].X)),
                    (int)Math.Round(((1 - cuttingDist) * points[i].Y + cuttingDist * points[i + 1].Y))
                );

                r = new Point(
                    (int)Math.Round((cuttingDist * points[i].X + (1 - cuttingDist) * points[i + 1].X)),
                    (int)Math.Round((cuttingDist * points[i].Y + (1 - cuttingDist) * points[i + 1].Y))
                );
                nl.Add(q);
                nl.Add(r);
            }

            // 添加最后一个点
            nl.Add(points.Last());

            return nl;
        }

实验与结果

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我们进行了两组测试。

测试1:验证不同迭代次数下的算法结果

测试步骤:

  1. 将张力因子设置为0.5。
  2. 调整迭代次数为1、2、3。
  3. 对比不同迭代次数下的算法结果。

01.gif

测试2:观察不同张力因子下的算法结果

测试步骤:

  1. 将迭代次数设置为1。
  2. 调整张力因子为0、0.2、0.4、0.6、0.8。
  3. 观察不同张力因子下的算法结果。

02.gif

本算法在不同的参数设置下进行了实验,得到了不同平滑程度和精度的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当张力因子较小时,切割点会靠近线段的起始点,曲线的平滑程度较低;当张力因子较大时,切割点会靠近线段的结束点,曲线的平滑程度较高。迭代次数的增加可以提高曲线的平滑精度,但也会增加计算的时间复杂度。实验结果还表明,本算法能够有效地平滑折线,并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控性。


结论

本文介绍了一种计算折线对应的平滑曲线坐标点的算法。该算法使用Chaikin曲线平滑处理的方法,通过控制张力因子和迭代次数来调整曲线的平滑程度和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平滑折线,并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控性。未来的工作可以进一步优化算法的性能和扩展算法的应用范围。


参考资料

  1. 2D Polyline Vertex Smoothing
相关文章
|
21天前
|
算法 机器人
基于SOA海鸥优化算法的PID控制器最优控制参数计算matlab仿真
本课题研究基于海鸥优化算法(SOA)优化PID控制器参数的方法,通过MATLAB仿真对比传统PID控制效果。利用SOA算法优化PID的kp、ki、kd参数,以积分绝对误差(IAE)为适应度函数,提升系统响应速度与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SOA优化的PID控制器在阶跃响应和误差控制方面均优于传统方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强的全局寻优能力,适用于复杂系统的参数整定。
|
4月前
|
存储 运维 监控
基于 C# 语言的 Dijkstra 算法在局域网内监控软件件中的优化与实现研究
本文针对局域网监控系统中传统Dijkstra算法的性能瓶颈,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队列和邻接表优化的改进方案。通过重构数据结构与计算流程,将时间复杂度从O(V²)降至O((V+E)logV),显著提升大规模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效率与资源利用率。实验表明,优化后算法在包含1000节点、5000链路的网络中,计算时间缩短37.2%,内存占用减少21.5%。该算法适用于网络拓扑发现、异常流量检测、故障定位及负载均衡优化等场景,为智能化局域网监控提供了有效支持。
96 5
|
5月前
|
存储 算法 安全
如何控制上网行为——基于 C# 实现布隆过滤器算法的上网行为管控策略研究与实践解析
在数字化办公生态系统中,企业对员工网络行为的精细化管理已成为保障网络安全、提升组织效能的核心命题。如何在有效防范恶意网站访问、数据泄露风险的同时,避免过度管控对正常业务运作的负面影响,构成了企业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在此背景下,数据结构与算法作为底层技术支撑,其重要性愈发凸显。本文将以布隆过滤器算法为研究对象,基于 C# 编程语言开展理论分析与工程实践,系统探讨该算法在企业上网行为管理中的应用范式。
144 8
|
5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解析公司屏幕监控软件中 C# 字典算法的数据管理效能与优化策略
数字化办公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为维护信息安全并提升管理效能,公司屏幕监控软件的应用日益普及。此软件犹如企业网络的 “数字卫士”,持续记录员工电脑屏幕的操作动态。然而,伴随数据量的持续增长,如何高效管理这些监控数据成为关键议题。C# 中的字典(Dictionary)数据结构,以其独特的键值对存储模式和高效的操作性能,为公司屏幕监控软件的数据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下文将深入探究其原理与应用。
101 4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监控 算法
员工上网行为监控软件中基于滑动窗口的C#流量统计算法解析​
在数字化办公环境中,员工上网行为监控软件需要高效处理海量网络请求数据,同时实时识别异常行为(如高频访问非工作网站)。传统的时间序列统计方法因计算复杂度过高,难以满足低延迟需求。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C#统计算法,通过动态时间窗口管理,实现高效的行为模式分析与流量计数。
143 2
|
6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算法
基于 C# 深度优先搜索算法的局域网集中管理软件技术剖析
现代化办公环境中,局域网集中管理软件是保障企业网络高效运行、实现资源合理分配以及强化信息安全管控的核心工具。此类软件需应对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海量的设备信息及多样化的用户操作,而数据结构与算法正是支撑其强大功能的基石。本文将深入剖析深度优先搜索(Depth-First Search,DFS)算法,并结合 C# 语言特性,详细阐述其在局域网集中管理软件中的应用与实现。
132 3
|
5月前
|
算法 JavaScript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基于GA遗传优化的最优阈值计算认知异构网络(CHN)能量检测算法matlab仿真
本内容介绍了一种基于GA遗传优化的阈值计算方法在认知异构网络(CHN)中的应用。通过Matlab2022a实现算法,完整代码含中文注释与操作视频。能量检测算法用于感知主用户信号,其性能依赖检测阈值。传统固定阈值方法易受噪声影响,而GA算法通过模拟生物进化,在复杂环境中自动优化阈值,提高频谱感知准确性,增强CHN的通信效率与资源利用率。预览效果无水印,核心程序部分展示,适合研究频谱感知与优化算法的学者参考。
|
4月前
|
监控 算法 数据处理
内网实时监控中的 C# 算法探索:环形缓冲区在实时数据处理中的关键作用
本文探讨了环形缓冲区在内网实时监控中的应用,结合C#实现方案,分析其原理与优势。作为固定长度的循环队列,环形缓冲区通过FIFO机制高效处理高速数据流,具备O(1)时间复杂度的读写操作,降低延迟与内存开销。文章从设计逻辑、代码示例到实际适配效果展开讨论,并展望其与AI结合的潜力,为开发者提供参考。
191 2
|
4月前
|
监控 算法 安全
公司电脑监控软件关键技术探析:C# 环形缓冲区算法的理论与实践
环形缓冲区(Ring Buffer)是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中电脑监控系统设计的核心数据结构,适用于高并发、高速率与短时有效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场景。其通过固定大小的连续内存空间实现闭环存储,具备内存优化、操作高效、数据时效管理和并发支持等优势。文章以C#语言为例,展示了线程安全的环形缓冲区实现,并结合URL访问记录监控应用场景,分析了其在流量削峰、关键数据保护和高性能处理中的适配性。该结构在日志捕获和事件缓冲中表现出色,对提升监控系统效能具有重要价值。
103 1
|
5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基于 C# 的局域网计算机监控系统文件变更实时监测算法设计与实现研究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C#语言的局域网文件变更监控算法,通过事件驱动与批处理机制结合,实现高效、低负载的文件系统实时监控。核心内容涵盖监控机制选择(如事件触发机制)、数据结构设计(如监控文件列表、事件队列)及批处理优化策略。文章详细解析了C#实现的核心代码,并提出性能优化与可靠性保障措施,包括批量处理、事件过滤和异步处理等技术。最后,探讨了该算法在企业数据安全监控、文件同步备份等场景的应用潜力,以及未来向智能化扩展的方向,如文件内容分析、智能告警机制和分布式监控架构。
136 3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