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加密算法解析

简介: DES加密算法解析

总的来说,DES加密的过程就是通过一系列置换、异或、扩展等运算,将明文分成若干个小块,然后根据主密钥生成一系列的轮密钥,利用轮密钥对每个小块进行加密,最终将加密结果重新组合成一个整体,得到密文。

DES加密过程

DES加密的步骤如下:

初始置换(IP置换):将输入的64位明文块进行置换和重新排列,生成新的64位数据块。

加密轮次:DES加密算法共有16个轮次,每个轮次都包括以下步骤:

a. 将64位数据块分为左右两个32位块。

b. 右侧32位块作为输入,经过扩展、异或、置换等操作生成一个48位的数据块。这个48位的数据块被称为“轮密钥”,它是根据加密算法的主密钥生成的子密钥。

c. 将左侧32位块和轮密钥进行异或运算,结果作为新的右侧32位块。

d. 将右侧32位块与原来的左侧32位块进行连接,生成一个新的64位数据块,作为下一轮的输入。

3 末置换(FP置换):在最后一个轮次完成后,将经过加密的数据块进行置换和重新排列,得到加密后的64位密文。

算法详解:

DES算法是一种对称密钥加密算法,其密钥长度为56位,被广泛应用于信息安全领域。下面,我来详细介绍DES算法的步骤。

  1. 初始置换(Initial Permutation,IP置换)
    IP置换是将输入的64位明文块进行置换和重新排列,生成新的64位数据块。初始置换的目的是增加加密的混乱程度,使明文中的每一位都能够对后面的加密过程产生影响,从而提高加密强度。IP置换规则是固定的,具体操作如下:

将原来位于第58个位置的数据放在第1个位置,原来位于第50个位置的元素放在第2个位置,第42个放在第3个,34->4以此类推……

  1. 加密轮次
    经过初始置换后,明文被划分成了两个32位的数据块:左半部分L0和右半部分R0。接下来进行16个轮次的加密,每一轮都有相同的操作步骤:
  • 将R0作为下一轮次的左半部分L1的输入。
  • R0会与子密钥Ki进行异或运算,其中Ki通过密钥调度算法从主密钥(64位)生成。
  • 将异或运算结果作为S盒的输入,经过S盒的置换后生成32位输出。
  • 将S盒的输出经过P盒的置换,得到最终的结果。
  • 将最终的结果与L0进行异或运算,得到下一轮次的右半部分R1。
  1. F轮函数
    每轮加密中,会将右半部分R和子密钥K输入到F轮函数中,其中F函数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将R0右半部分进行扩展,得到一个48位的数据块。
  • 将当前轮的子密钥Ki(48位)与扩展后的Ri(48位)进行异或运算。
  • 将异或运算的结果分成8个6位的数据块,代表8个S盒。
  • 对于每个S盒,根据S盒中规则将6位作为行号或列号,从S盒中取出相应的4位输出。
  • 将8个S盒的输出合并成32位的数据块。
  • 将32位的输出按照固定的P盒规则置换。
  1. 逆置换(Inverse Permutation)
    在经过16轮次计算后,DES会对最后的结果进行最后一次置换。即为最后的输出结果。

以上就是DES算法的步骤,简单说来就是采用初始置换,16轮的加密,最后一次置换。整个过程中涉及到多个置换表的变换,这些置换表都是固定的,并且每个置换表都有其特定的作用。

举例来说,当我们进行第15轮加密时,会将右半部分R14与子密钥K15进行异或运算,得到一个48位的数据块。将48位的数据块分成8个6位的数据块,再将这8个6位的数据块输入到8个不同的S盒中。每个S盒都有自己的置换规则,例如第一个S盒的置换规则为:

14 4 13 1 2 15 11 8 3 10 6 12 5 9 0 7

0 15 7 4 14 2 13 1 10 6 12 11 9 5 3 8

4 1 14 8 13 6 2 11 15 12 9 7 3 10 5 0

15 12 8 2 4 9 1 7 5 11 3 14 10 0 6 13

在这个S盒中,输入的6位会选取对应的行和列,例如输入001011会被选为第一个S盒的第0行第11列,S盒返回的输出值为0100,即4位二进制数。最后将所有S盒的输出按照固定的P盒规则进行置换,得到32位输出结果。

总之,DES算法的加密过程比较繁琐,但是通过不同的置换规则和S盒的变换,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解密过程

DES算法的解密流程与加密流程有些类似,但是顺序与加密正好相反,具体步骤如下:

密钥调度

解密过程中,需要使用与加密时相同的子密钥Ki,因此需要进行相同的密钥调度来生成子密钥。

初始置换(Initial Permutation,IP置换)

初始置换是将输入的密文块进行置换和重新排列,生成新的64位数据块。与加密过程中的初始置换不同的是,解密过程需要将L16作为右半部分R15,R15作为左半部分L15,初始化置换规则如下:

将原来位于第40个位置的数据放在第1个位置,原来位于第8个位置的元素放在第2个位置,第48个放在第3个,16->4以此类推……

加密轮次

解密过程中,也需要进行16个轮次的操作,每一轮次的过程如下:

  1. 将L(i-1)作为下一轮次的右半部分Ri。
  2. Ri会与当前轮次的子密钥Ki进行异或运算。
  3. 将异或运算结果作为S盒的输入,经过S盒的置换后生成32位输出。
  4. 将S盒的输出经过P盒的置换。
  5. 将P盒输出的结果与L(i-1)进行异或运算,得到下一轮次的左半部分Li。

在解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每一轮的操作与加密过程的顺序正好相反,即需要先进行异或操作,再进行S盒和P盒的置换。

逆置换(Inverse Permutation)

在经过16轮次计算后,DES会对最后的结果进行最后一次逆置换,恢复成原始的明文。逆置换规则与初始置换相反。

总之,DES算法的解密过程与加密过程类似,但是需要将加密过程中的操作顺序反过来,并使用相同的子密钥。同时,在解密过程中,需要注意逆置换规则与初始置换规则相反。

5、DES的优缺点

优点:

安全性高:DES算法使用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相同的明文使用不同的密钥加密后得到的密文是不同的。密钥越长,加密的安全性就越高。

算法简单:DES算法的加密和解密过程非简单,基于对称加密,使用相同的key进行加解密。

适用广泛:DES算法是最早也是最广泛使用的加密算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电子邮件、虚拟私人网络等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可移植性。

缺点:

密钥长度较短:DES算法使用56位密钥,虽然在当时足够安全,但在当前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下,已经不足以保证加密的安全性,易受到暴力破解攻击。

无法抵抗差分密码分析攻击:DES算法无法抵抗差分密码分析攻击,这种攻击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明文的密文,分析加密算法的行为并推断出密钥。

比较慢:由于DES算法是一种分组密码算法,需要对64位的明文进行加密,加密速度比较慢,不适用于对大量数据进行实时加密和解密。

首先,定义加解密的关键变量,密钥、明文、密文、以及轮函数相关的变量:
unsigned char key[8];
unsigned char plaintext[8];
unsigned char ciphertext[8];
unsigned char roundkey[16][6];
使用随机数产生一个64位的密钥,并将其存储到key数组中。
srand(time(NULL));
for (int i = 0; i < 8; i++) {
key[i] = rand() % 256;
}
使用随机数产生一个64位的明文,并将其存储到plaintext数组中。
for (int i = 0; i < 8; i++) {
plaintext[i] = rand() % 256;
}
对密钥进行初始置换(PC-1)。
置换完成后,将密钥分为两部分:左半部分(C0)和右半部分(D0)。
unsigned char pc1_table[56] = { 
    57, 49, 41, 33, 25, 17, 9, 
    1, 58, 50, 42, 34, 26, 18, 
    10, 2, 59, 51, 43, 35, 27, 
    19, 11, 3, 60, 52, 44, 36, 
    63, 55, 47, 39, 31, 23, 15, 
    7, 62, 54, 46, 38, 30, 22, 
    14, 6, 61, 53, 45, 37, 29, 
    21, 13, 5, 28, 20, 12, 4 
}; 
unsigned char c0[4], d0[4];
for (int i = 0; i < 56; i++) {
    if (pc1_table[i] <= 28) {
        c0[(i / 8)] |= ((key[(pc1_table[i] - 1) / 8] & (1 << (7 - ((pc1_table[i] - 1) % 8)))) >> (i % 8));
    } else {
        d0[(i / 8) - 4] |= ((key[(pc1_table[i] - 1) / 8] & (1 << (7 - ((pc1_table[i] - 1) % 8)))) >> (i % 8));
    }
}
循环16次,生成16个48位的轮密钥。
每次循环,需要进行以下操作:
根据不同的轮数,计算出左移的位数。
根据左移的位数,旋转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
将旋转后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合并为56位的比特流。
根据压缩表(PC-2)对56位的比特流进行置换,生成48位的轮密钥。
将明文进行初始置换(IP)。
置换完成后,将明文分为两部分:左半部分(L0)和右半部分(R0)。
循环16次,执行Feistel轮函数。
每次循环,需要进行以下操作:
通过E盒扩展右半部分,变为48位。
    for (int j = 0; j < 48; j++) {
        roundkey[i][j / 8] |= ((cd_temp[(pc2_table[j] - 1) / 8] & (1 << (7 - ((pc2_table[j] - 1) % 8)))) >> (j % 8));
    }
}
将扩展后的48位结果与轮密钥进行异或。
将异或结果分成8个6位的块,并通过S盒代替,生成4位的结果。
将代替后的结果合并为32位的比特流。
对32位的比特流进行置换(P盒)。
将置换后的结果与左半部分做异或,得到新的右半部分,作为下一轮的输入。
最后一轮Feistel函数输出结束后,将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交换。
使用逆初始置换(IP^-1),对交换后的左右半部分进行置换,得到密文。
输出加密后的密文。
目录
相关文章
|
30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算法
从零掌握贪心算法Java版:LeetCode 10题实战解析(上)
在算法世界里,有一种思想如同生活中的"见好就收"——每次做出当前看来最优的选择,寄希望于通过局部最优达成全局最优。这种思想就是贪心算法,它以其简洁高效的特点,成为解决最优问题的利器。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学习贪心算法的核心思想,并通过10道LeetCode经典题目实战演练,带你掌握这种"步步为营"的解题思维。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从零构建短视频推荐系统:双塔算法架构解析与代码实现
短视频推荐看似“读心”,实则依赖双塔推荐系统:用户塔与物品塔分别将行为与内容编码为向量,通过相似度匹配实现精准推送。本文解析其架构原理、技术实现与工程挑战,揭秘抖音等平台如何用AI抓住你的注意力。
499 7
从零构建短视频推荐系统:双塔算法架构解析与代码实现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算法
动态规划算法深度解析:0-1背包问题
0-1背包问题是经典的组合优化问题,目标是在给定物品重量和价值及背包容量限制下,选取物品使得总价值最大化且每个物品仅能被选一次。该问题通常采用动态规划方法解决,通过构建二维状态表dp[i][j]记录前i个物品在容量j时的最大价值,利用状态转移方程避免重复计算子问题,从而高效求解最优解。
400 1
|
2月前
|
算法 搜索推荐 Java
贪心算法:部分背包问题深度解析
该Java代码基于贪心算法求解分数背包问题,通过按单位价值降序排序,优先装入高价值物品,并支持部分装入。核心包括冒泡排序优化、分阶段装入策略及精度控制,体现贪心选择性质,适用于可分割资源的最优化场景。
239 1
贪心算法:部分背包问题深度解析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边缘计算 人工智能
粒子群算法模型深度解析与实战应用
蒋星熠Jaxonic是一位深耕智能优化算法领域多年的技术探索者,专注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研究与应用。他深入剖析了PSO的数学模型、核心公式及实现方法,并通过大量实践验证了其在神经网络优化、工程设计等复杂问题上的卓越性能。本文全面展示了PSO的理论基础、改进策略与前沿发展方向,为读者提供了一份详尽的技术指南。
粒子群算法模型深度解析与实战应用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资源调度 算法
遗传算法模型深度解析与实战应用
摘要 遗传算法(GA)作为一种受生物进化启发的优化算法,在复杂问题求解中展现出独特优势。本文系统介绍了GA的核心理论、实现细节和应用经验。算法通过模拟自然选择机制,利用选择、交叉、变异三大操作在解空间中进行全局搜索。与梯度下降等传统方法相比,GA不依赖目标函数的连续性或可微性,特别适合处理离散优化、多目标优化等复杂问题。文中详细阐述了染色体编码、适应度函数设计、遗传操作实现等关键技术,并提供了Python代码实现示例。实践表明,GA的成功应用关键在于平衡探索与开发,通过精心调参维持种群多样性同时确保收敛效率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自动驾驶
396 0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资源调度
大语言模型的核心算法——简要解析
大语言模型的核心算法基于Transformer架构,以自注意力机制为核心,通过Q、K、V矩阵动态捕捉序列内部关系。多头注意力增强模型表达能力,位置编码(如RoPE)解决顺序信息问题。Flash Attention优化计算效率,GQA平衡性能与资源消耗。训练上,DPO替代RLHF提升效率,MoE架构实现参数扩展,Constitutional AI实现自监督对齐。整体技术推动模型在长序列、低资源下的性能突破。
345 8
|
2月前
|
算法 API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深度解析京东图片搜索API:从图像识别到商品匹配的算法实践
京东图片搜索API基于图像识别技术,支持通过上传图片或图片URL搜索相似商品,提供智能匹配、结果筛选、分页查询等功能。适用于比价、竞品分析、推荐系统等场景。支持Python等开发语言,提供详细请求示例与文档。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编解码
AI视觉新突破:多角度理解3D世界的算法原理全解析
多视角条件扩散算法通过多张图片输入生成高质量3D模型,克服了单图建模背面细节缺失的问题。该技术模拟人类多角度观察方式,结合跨视图注意力机制与一致性损失优化,大幅提升几何精度与纹理保真度,成为AI 3D生成的重要突破。
353 0

推荐镜像

更多
  • D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