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排序算法(二)—>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计数排序

简介: 【数据结构】排序算法(二)—>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计数排序

1.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顾名思义,整个排序的过程就像泡泡不断上升,以升序为例,较大的数值会与较小的数值交换,每趟排序都可以将一个数放到合适的位置,比如最大值在最后,次大值放倒数第二个位置等。

所以我们需要双层循环控制。

  • 在遍历整个序列的同时,内部的单趟排序要每次都减少一次比较(因为每趟排序都有一个元素到了合适的位置,就需要将这个元素剔除掉下次的排序中)
  • 也同样的我们就可以知道外层循环需要执行n次才能让所有的元素放置在正确的位置上。

冒泡排序的特性总结:

  • 冒泡排序是一种非常容易理解的排序
  • 时间复杂度:O(N^2)
  • 空间复杂度:O(1)
  • 稳定性:稳定

代码实现:

// 冒泡排序
void BubbleSort(int* a, int n)
{
  for (int i = 0; i < n ; i++)
  {
    int flag = 0;
    for (int j = 1; j < n - i; j++)//每次减少一个需要排序的元素
    {
      if (a[j-1] > a[j])
      {
        swap(&a[j], &a[j - 1]);
        flag = 1;
      }
    }
    if (flag == 0)
    {
      break;
    }
  }
}

2.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算法是由东尼·霍尔设计提出,接下来我会为大家讲解一下快排的霍尔版,以及后面各路大佬对快排的优化优化再优化。

快排的特性总结我放到快速排序部分最后罗列。

2.1Hoare版

Hoare版的思想不容易理解。

首先无论哪种版本的快排,核心思想都是任取待排序元素序列中的某元素作为基准值,按照该排序码将待排序集合分割成两子序列,左子序列中所有元素均小于基准值,右子序列中所有元素均大于基准值(可以理解为二叉树的结构),然后最左右子序列重复该过程,直到所有元素都排列在相应位置上为止。


那么我们如何进行操作呢?

单趟排序的思想:

以第一躺排序为例,先不考虑后面的递归,首先将待排序序列最左端的元素设定为我们首躺排序中需要找到合适位置的根(代码中备注三数取中的地方大家可以先不用管,先掌握思路,后面会讲)。

int keyi=left。

我们知道左指针left此时在最左端,右指针right此时在最右端,我们令右边先走(必须右边先走才能保证left与right相遇的点小于根keyi的点,这个后面也会讲,大家先往后捋思路),当右指针right指向小于根的点时,停下来,同样的,当左指针left指向大于根的点时,停下来,然后交换他们所指向的元素,此时是不是left指向的元素也小于根了,right同理。

while (left < right && a[right] >= a[keyi])
{
        right--;
}
while (left < right && a[left] <= a[keyi])
{
        left++;
}
swap(&a[left], &a[right]);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操作来实现left左边的值都小于根,right右边的值都大于根,当left与right相遇时,由于相遇点必然小于根,所以我们交换根指向的元素与相遇点指向的元素,此时就完成了一趟排序,也成功实现了我们上面需要完成的功能。

递归的思想:

我们每一趟排序都可以将一个元素放在正确的位置,并且该元素左面的值都小于它,右面的值都大于它,那么我们就可以以该元素为分割点,他左面的序列执行单趟排序的算法,右面的序列同样要执行单趟排序的算法。

但是其实递归到后面有很大程度的浪费,比如二叉树的最后一层占据了整个二叉树节点数的50%,倒数第二层25% ……,我们发现在后面的排序中,其实递归是存在很大程度浪费的,所以我们可以在末尾几层不递归了,直接采用插入排序。

if ((end - begin + 1) > 10)
{
    ……;
}
else
{
    InsertSort(a + begin, end - begin + 1);
}

其实,在Release版本下影响并不大,因为编译器已经将递归的代价优化的很小了。

但这何必不是一种优化的手段,面试的时候可能会有用噢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就是二叉树中前序遍历的思想,先搞定根的位置,然后处理左子树,再处理右子树,不同的是我们只需控制左子树的下标范围和右子树的下标范围罢了。

那么为什么右边先走就能保证相遇点一定小于keyi点呢?


相遇之前最后一次挪动的指针,如果为右指针,代表左指针刚刚遇到大于keyi点的值,并完成了交换,然后新一轮循环右指针先走,那么右指针right停下来的位置必然就是此时刚刚交换完值的左指针的位置,而我们知道左指针此时指向的值一定小于keyi点。

相遇之前最后一次挪动的指针,如果为左指针,代表右指针刚刚遇到小于keyi点的值,左指针此时向右走与右指针相遇,所以相遇点此时的值一定小于keyi点。

代码实现:

// 快速排序hoare版本
int PartSort1(int* a, int left, int right)
{
  int midi = GetMidi(a, left, right);//三数取中,后面会讲
  swap(&a[midi], &a[left]);
  int keyi = left;
  while (left < right)
  {
        //右边先走,确保left与right相遇在小于key的点
    while (left < right && a[right] >= a[keyi])
    {
      right--;
    }
    while (left < right && a[left] <= a[keyi])
    {
      left++;
    }
    swap(&a[left], &a[right]);//此时left的内容大于right的内容,交换两者
  }
  swap(&a[left], &a[keyi]);//将keyi的内容放到left与right的相遇点
  return left;
}
void QuickSort(int* a, int begin, int end)
{
  if (begin >= end)
    return;
  // 小区间优化,小区间不再递归分割排序,降低递归次数
  if ((end - begin + 1) > 10)
  {
    int keyi = PartSort3(a, begin, end);
    // [begin, keyi-1] keyi [keyi+1, end]
    QuickSort(a, begin, keyi - 1);
    QuickSort(a, keyi + 1, end);
  }
  else
  {
    InsertSort(a + begin, end - begin + 1);
  }
}

2.2占坑版

核心思路不变,单趟排序的思想有所调整。

思路:

首先先将第一个数据存放在key中,形成第一个坑位。

int key = a[left];

int hole = left;

因为你的key首个取值在最左面,即坑位在最左面,所以找下一个坑位的位置应该从右面开始,当右指针指向的元素小于key时,形成新的坑位,再从左面开始找,当左指针指向的元素大于key时,形成新的坑位,重复这一过程;

while(left<right)
{
        while (left<right && a[right] >= key)
        {
                right--;
        }
        a[hole]=a[right];
        hole = right;
        while (left<right && a[left] <= key)
        {
                left++;
        }
        a[hole] = a[left];
        hole = left;
}

直到左右指针相遇,相遇时我们把最开始保存的key值放到坑位中,返回坑的位置。

a[hole] = key;

return hole;

TIP:递归思想和Hoare版是一样的。

代码实现:

// 快速排序挖坑法
int PartSort2(int* a, int left, int right)
{
  int midi = GetMidi(a, left, right);
  swap(&a[midi], &a[left]);
  int key = a[left];
  int hole = left;
  while (left < right)
  {
    while (left<right && a[right] >= key)
    {
      right--;
    }
    a[hole]=a[right];
    hole = right;
    while (left<right && a[left] <= key)
    {
      left++;
    }
    a[hole] = a[left];
    hole = left;
  }
  a[hole] = key;
  return hole;
}
void QuickSort(int* a, int begin, int end)
{
  if (begin >= end)
    return;
  // 小区间优化,小区间不再递归分割排序,降低递归次数
  if ((end - begin + 1) > 10)
  {
    int keyi = PartSort3(a, begin, end);
    // [begin, keyi-1] keyi [keyi+1, end]
    QuickSort(a, begin, keyi - 1);
    QuickSort(a, keyi + 1, end);
  }
  else
  {
    InsertSort(a + begin, end - begin + 1);
  }
}

2.3前后指针版

前后指针版的思想更加简单,他定义了两个指针,一个指针在前指向left,一个指针在后一个位置left+1,并且保存left此时的位置(因为left后面会移动走);


int prev = left;

int cur = left+1;

int keyi = left;


当cur指向的内容小于keyi指向的内容,就交换prev+1指向的元素与cur指向的元素(不能交换prev位置,因为prev首次在left位置,而left位置也就是keyi的位置的元素是重要的参照条件,要在最后交换),不管cur指向的元素小于或者大于等于keyi指向的元素,cur都向后移动,循环这个过程直到cur超过right;

while (cur <= right)
{
        //cur指针指向的内容小于key时,交换prev指针和cur指针指向的内容
        //因为要交换的是prev的下一个,所以要加这个判断,如果prev+1的位置等于cur的位置时,就不要交换了
        if (a[cur] < a[keyi] && ++prev!=cur)
        {
            swap(&a[prev], &a[cur]);
        }
        cur++;    //不管大于小于,cur前进都一格
} 

最后将参照值与prev交换,返回该位置。

swap(&a[prev], &a[keyi]);

return prev;

本质上可以理解为把大于key的一段区间,推箱子似的往右推,并把小的甩到左面去。

代码实现:

// 快速排序前后指针法
int PartSort3(int* a, int left, int right)
{
  int midi = GetMidi(a, left, right);
  swap(&a[midi], &a[left]);
  int prev = left;
  int cur = left+1;
  int keyi = left;
  while (cur<=right)
  {
    if(a[cur] < a[keyi])
    {
      swap(&a[++prev],&a[cur]);//这里相当于prev+1的位置等于cur的位置时也交换,浪费资源
    }
    cur++;
  }
  swap(&a[prev], &a[keyi]);
  return prev;
}
// 快速排序前后指针法(优化版)
int PartSort3_1(int* a, int left, int right)
{
  int midi = GetMidi(a, left, right);
  swap(&a[midi], &a[left]);
  int prev = left;
  int cur = left + 1;
  int keyi = left;
  while (cur <= right)
  {
    //cur指针指向的内容小于key时,交换prev指针和cur指针指向的内容
    //因为要交换的是prev的下一个,所以要加这个判断,如果prev+1的位置等于cur的位置时,就不要交换了
    if (a[cur] < a[keyi] && ++prev!=cur)
    {
      swap(&a[prev], &a[cur]);
    }
    cur++;  //不管大于小于,cur前进都一格
  }
  swap(&a[prev], &a[keyi]);
  return prev;
}
void QuickSort(int* a, int begin, int end)
{
  if (begin >= end)
    return;
  // 小区间优化,小区间不再递归分割排序,降低递归次数
  if ((end - begin + 1) > 10)
  {
    int keyi = PartSort3(a, begin, end);
    // [begin, keyi-1] keyi [keyi+1, end]
    QuickSort(a, begin, keyi - 1);
    QuickSort(a, keyi + 1, end);
  }
  else
  {
    InsertSort(a + begin, end - begin + 1);
  }
}

2.4三数取中对快速排序的优化

这就是上面所有快排方法中都用到的一个排序前的操作,那么为什么要加这一段操作呢?


我们直到快排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排序方法,但当他遇到较为有序的序列进行排序时,或者极端一点,当他排已经有序的一段序列时,他的时间复杂度是O(N^2),每趟排序时间复杂度量级为N,需要N趟。


因为有序,所以他每次选取的根都在一侧,而不是最理想的中间位置,也就是说这棵递归二叉树严重偏离。


那么怎么办呢?

我们只需要利用三数取中,避免每次都取到最小的值或最大的值作为坑位(参照值);

对比序列两侧和中间值,取中间大小的那个值与left指向的内容交换即可。

代码实现:

//三数取中
//三数取中对于已经有序的序列使用快速排序有很好的优化作用
int GetMidi(int* a, int left, int right)
{
  int mid = (left + right) / 2;
  if (a[mid] > a[left])
  {
    if (a[mid] < a[right])
    {
      return mid;
    }
    else if(a[left]>a[right])
    {
      return left;
    }
    else
    {
      return right;
    }
  }
  else//a[mid]<a[left]
  {
    if (a[right] > a[left])
    {
      return left;
    }
    else if(a[right]<a[left] && a[right]<a[mid])
    {
      return mid;
    }
    else
    {
      return right;
    }
  }
}

2.5非递归版

非递归方式实现快排可以采用栈的数据结构也可以采用队列的数据结构辅助完成。

比如用栈的数据结构进行实现。

代码实现:

// 快速排序 非递归实现
void QuickSortNonR(int* a, int left, int right)
{
  ST st;
  STInit(&st);
  STPush(&st, right);//入右取左
  STPush(&st, left);//入左取右
                      //先入后出
  while (!STEmpty(&st))
  {
    int begin = STTop(&st);
    STPop(&st);
    int end = STTop(&st);
    STPop(&st);
    int keyi = PartSort3_1(a, begin, end);
    if (keyi+1<end)//将右半序列压栈
    {
      STPush(&st, end);
      STPush(&st, keyi + 1);
    }
    if (begin<keyi-1)//将左半序列压栈
    {
      STPush(&st, keyi - 1);
      STPush(&st, begin);
    }
  }
  STDestroy(&st);
}

快速排序的特性总结:

  • 快速排序整体的综合性能和使用场景都是比较好的
  • 时间复杂度:O(N^logN)  //在使用三数取中优化后
  • 空间复杂度:O(logN)
  • 稳定性:不稳定

3.归并排序

归并排序的核心思路

  • 将已有序的子序列合并,得到完全有序的序列;
  • 即先使每个子序列有序,再使子序列段间有序。

归并排序特性总结我放到归并排序部分最后罗列。

3.1递归版

在递归版中,依照归并排序的核心思路,我们需要先将子序列有序,再最后合并子序列,那么很容易会联想到二叉树部分的后序遍历思想,即先解决左右子树,最后解决根。

回归到排序中,就是先将整个待排序序列拆分成N多个子序列(左右子树),然后将子序列(根)进行排序操作即可。

现在我们需要解决的就只是如何将子序列进行排序的问题了。

子序列排序:

1.我们可以创建一个临时数组,将子序列再拆分想象为两段,在这两段上分别定义左右指针,右指针用来标记结束位置,左指针依次与另一端左指针比较大小;

2.假设排升序,那我们就将小的那一段先放到临时数组中,依此类推,如果有一段先结束了(左指针超过右指针),那么证明另一段序列剩下的数据都大于该段序列此时左指针指向的值,所以直接追加到临时数据即可;

3.最后再将排好序的临时数组拷贝回原数组即可。

代码实现:

//归并排序子函数
void _MergeSort(int* a, int* tmp, int begin, int end)
{
  if (end <= begin)
  {
    return;
  }
  int mid = (begin + end) / 2;
  _MergeSort(a, tmp, begin, mid);
  _MergeSort(a, tmp, mid + 1, end);
    //后序思想
  int begin1 = begin;
  int end1 = mid;
  int begin2 = mid + 1;
  int end2 = end;
  int inrex = begin;
  while (begin1<=end1 && begin2 <= end2)
  {
    if(a[begin1] <= a[begin2])//这里如果为<,那么该排序方法就为不稳定的
      tmp[inrex++] = a[begin1++];
    else
      tmp[inrex++] = a[begin2++];
  }
    //如果两段比较序列中的任意一段有剩余
    //说明该段序列剩下的数据都大于或都小于另一段序列的某个值
    //则将该段直接追加给tmp数组中即可
  while (begin1 <= end1)
  {
    tmp[inrex++] = a[begin1++];
  }
  while (begin2 <= end2)
  {
    tmp[inrex++] = a[begin2++];
  }
    //最后将排好序的tmp数组拷贝到a数组中
  memcpy(a+begin, tmp+begin, (end - begin + 1)*sizeof(int));
}
// 归并排序递归实现
void MergeSort(int* a, int n)
{
  int* tmp = (int*)malloc(n*sizeof(int));
  if (tmp == NULL)
  {
    perror("malloc fail");
    exit(-1);
  }
  _MergeSort(a, tmp, 0, n - 1);
  return;
}

3.2非递归版

非递归版的思想是先将整个序列划分为N多个子序列,然后将这些子序列两两进行比较排序后放到临时数组,执行完一遍,将子序列减少一半(代码中是利用gap实现这个思路),再重复这一过程。

但非递归有一个很容易出现的问题:数组越界访问

我们每次执行完一遍后,是利用gap*=2实现的减少一半子序列,可是每次gap变为之前的二倍的时候,由于begin和end的取值就是依据gap来定义的。

比如:end2=i+2*gap-1;

想一想是不是很容易越界?

那么我们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if (begin2 >= n)//包含了上图中提到的前三种情况,直接break
{
        break;
}
if (end2 >= n)//到这说明begin2未越界,end2越界,将end2重新修正
{
        end2 = n - 1;
}

代码实现:

// 归并排序非递归实现
void MergeSortNonR(int* a, int n)
{
  int* tmp = (int*)malloc(n * sizeof(int));
  if (tmp == NULL)
  {
    perror("malloc fail");
    exit(-1);
  }
  int gap = 1;
  while (gap < n)
  {
    for (int i = 0; i < n; i += 2*gap)
    {
      int begin1 = i;
      int end1 = i + gap-1;
      int begin2 = i + gap;
      int end2 = i + 2 * gap - 1;
      int inrex = i;
      //如果begin2已经越界,则直接跳过本次归并
      if (begin2 >= n)
      {
        break;
      }
      if (end2 >= n)//到这说明begin2未越界,end2越界,将end2重新修正
      {
        end2 = n - 1;
      }
      while (begin1 <= end1 && begin2 <= end2)
      {
        if (a[begin1] <= a[begin2])//这里如果为<,那么该排序方法就是不稳定的
          tmp[inrex++] = a[begin1++];
        else
          tmp[inrex++] = a[begin2++];
      }
      while (begin1 <= end1)
      {
        tmp[inrex++] = a[begin1++];
      }
      while (begin2 <= end2)
      {
        tmp[inrex++] = a[begin2++];
      }
      //将本次归并结果拷贝回a数组
      memcpy(a + i, tmp + i, (end2-i+1)* sizeof(int));
            //这里的第三个参数也是避免越界的重要因素
    }
    gap *= 2;
  }
  free(tmp);
  return;
}

归并排序的特性总结:

  • 归并的缺点在于需要O(N)的空间复杂度,归并排序的思考更多的是解决在磁盘中的外排序问题。
  • 时间复杂度:O(N*logN)
  • 空间复杂度:O(N)
  • 稳定性:稳定

3.3外排序问题

前面讲到的所有排序方法都是内排序,就是在内存中排序的方法。

那么他们能不能对磁盘中的数据进行排序呢?

答案是不能,注意磁盘中不支持下标随机访问,一般在磁盘中都是顺序写顺序读。

  • 你可能有使用fseek调整文件指针的想法,可是那样效率极差

而归并排序的思想却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外排序,即在磁盘中进行排序。

比如现在有一个4G大小的数据文件,要求你对该文件进行排序操作。

  1. 1.依据归并排序的思想,我们就可以将他先切分成几(4)份新文件(大小1G),每份新文件就可以读取到内存中利用内排序的方法进行排序;
  2. 2.然后将这几段有序的新文件用文件指针打开,利用归并思想比较然后覆盖写入可以放下两段序列的新文件;
  3. 3.重复这一过程,直到覆盖写入原4G大小的文件中。

4.计数排序

计数排序的思想就是先统计出相同数据出现的次数,然后根据他们出现的次数将序列回收到原来的序列中。

简单点就是:

  1. 先求出待排序序列最大最小值,从而得到待排序序列取值的范围,然后创建一个这么大范围的计数数组;
  2. 之后再遍历原数组,谁出现了,就在谁的计数数组位置上+1,可以得到每个元素出现的次数;
  3. 最后再根据他们出现的次数,依次放回。

虽然看着很傻瓜式的方法,但是大家不妨观察下代码实现部分,其实设计逻辑非常巧妙,我已经在源代码中注释出来了, 大家可以学习下。

相信大家缕清计数排序的思路后,就会发现他适合数据非常紧凑的数据排序,并且在很多情况下,他的时间复杂度非常低

图 数据量1e6的情况下各排序速度比较(单位:ms)

代码实现:

// 计数排序
void CountSort(int* a, int n)
{
  int max = a[0];
  int min = a[0];
  for (int i = 0; i < n; i++)
  {
    if (a[i] > max)
      max = a[i];
    if (a[i] < min)
      min = a[i];
  }
  //计算范围
  int range = max - min + 1;
  //创建计数数组
  int* count = (int*)malloc(sizeof(int) * range);
  if (count == NULL)
  {
    perror("malloc fail");
    exit(-1);
  }
  memset(count, 0, sizeof(int) * range);
  统计出现数据次数(普通思路)
  //for (int i = 0; i < range; i++)
  //{
  //  for (int j = 0; j < range; j++)
  //  {
  //    if (count[i] == a[j])
  //      count[i]++;
  //  }
  //}
  //统计出现数据次数(非常巧妙)
  for (int i = 0; i < n; i++)
  {
    count[a[i] - min]++;
  }
  int j = 0;
  for (int i = 0; i < range; i++)
  {
    while (count[i]--)
    {
      a[j++] = i + min;
    }
  }
}

计数排序的特性总结:

  • 计数排序在数据范围集中时,效率很高,但是适用范围及场景有限。
  • 时间复杂度:O(MAX(N,范围))
  • 空间复杂度:O(范围)
  • 稳定性:稳定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搜索推荐 C语言
【排序算法】快速排序升级版--三路快排详解 + 实现(c语言)
本文介绍了快速排序的升级版——三路快排。传统快速排序在处理大量相同元素时效率较低,而三路快排通过将数组分为三部分(小于、等于、大于基准值)来优化这一问题。文章详细讲解了三路快排的实现步骤,并提供了完整的代码示例。
70 4
|
2月前
|
搜索推荐 Python
利用Python内置函数实现的冒泡排序算法
在上述代码中,`bubble_sort` 函数接受一个列表 `arr` 作为输入。通过两层循环,外层循环控制排序的轮数,内层循环用于比较相邻的元素并进行交换。如果前一个元素大于后一个元素,就将它们交换位置。
148 67
|
2月前
|
存储 搜索推荐 Python
用 Python 实现快速排序算法。
快速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logn)$,空间复杂度为$O(logn)$。它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良好,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退化为最坏情况,时间复杂度为$O(n^2)$。你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代码进行调整和修改,或者尝试使用其他优化策略来提高快速排序的性能
139 61
|
13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算法
【C++数据结构——内排序】二路归并排序(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本关任务是实现二路归并算法,即将两个有序数组合并为一个有序数组。主要内容包括: - **任务描述**:实现二路归并算法。 - **相关知识**: - 二路归并算法的基本概念。 - 算法步骤:通过比较两个有序数组的元素,依次将较小的元素放入新数组中。 - 代码示例(以 C++ 为例)。 - 时间复杂度为 O(m+n),空间复杂度为 O(m+n)。 - **测试说明**:平台会对你编写的代码进行测试,提供输入和输出示例。 - **通关代码**:提供了完整的 C++ 实现代码。 - **测试结果**:展示代码运行后的排序结果。 开始你的任务吧,祝你成功!
30 10
|
13天前
|
搜索推荐 C++
【C++数据结构——内排序】快速排序(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快速排序是一种高效的排序算法,基于分治策略。它的主要思想是通过选择一个基准元素(pivot),将数组划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的元素都小于等于基准元素,另一部分的元素都大于等于基准元素。然后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排序,最终使整个数组有序。(第一行是元素个数,第二行是待排序的原始关键字数据。本关任务:实现快速排序算法。开始你的任务吧,祝你成功!
31 7
|
3月前
|
搜索推荐
冒泡排序算法
【10月更文挑战第19天】冒泡排序是一种基础的排序算法,虽然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不是最优的选择,但对于理解排序算法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
3月前
|
算法 搜索推荐 Shell
数据结构与算法学习十二:希尔排序、快速排序(递归、好理解)、归并排序(递归、难理解)
这篇文章介绍了希尔排序、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三种排序算法的基本概念、实现思路、代码实现及其测试结果。
67 1
|
3月前
|
搜索推荐 C语言
排序算法--冒泡排序
排序算法--冒泡排序
28 0
|
2月前
|
C语言
【数据结构】栈和队列(c语言实现)(附源码)
本文介绍了栈和队列两种数据结构。栈是一种只能在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线性表,遵循“先进后出”原则;队列则在一端插入、另一端删除,遵循“先进先出”原则。文章详细讲解了栈和队列的结构定义、方法声明及实现,并提供了完整的代码示例。栈和队列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广泛,如二叉树的层序遍历和快速排序的非递归实现等。
286 9
|
2月前
|
存储 算法
非递归实现后序遍历时,如何避免栈溢出?
后序遍历的递归实现和非递归实现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需求、二叉树的特点以及性能和空间的限制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实现方式。
44 1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