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概念:
索引是帮助mysql高效获取数据的数据结构(有序),在数据之外,数据库系统还维护着满足特定查找算法的数据结构,这种数据结构以某种方式指向数据,这样就可以在这些数据结构上实现高级查找算法,这种数据结构就是索引
索引优点:
- 提高检索效率,降低数据库的io成本
- 通过索引对数据进行排序,降低数据排序的成本,降低CPU的消耗
索引缺点:
- 索引需要占用物理空间
- 索引提高了查询效率但是降低了增删改的效率
Mysql的索引是在存储引擎层实现的,不同的存储引擎有不同的索引结构,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 B+Tree索引:最常见的索引类型,大部分引擎都支持B+树索引
- Hash索引:底层数据结构使用hash表实现的,只有精确匹配索引列的查询才有效,不支持范围查询
- R-Tree空间索引:使用较少
- 全文索引:是一种通过建立倒排索引,快速匹配文档的方式
索引结构引擎支持情况
索引 | INNODB | MYISAM | MEMORY |
B+tree索引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Hash索引 | 不支持 | 不支持 | 不支持 |
R-tree索引 | 不支持 | 支持 | 不支持 |
Full-text | 5.6版本后支持 | 支持 | 不支持 |
Mysql索引数据结构对经典的B+Tree进行了优化,在原 B+Tree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指向相邻叶子节点的链表指针,就形成了带有顺序指针的B+Tree,提高区间访问的性能
为什么innodb存储引擎选用B+Tree索引结构?
- 相对于二叉树,层级更少,搜索效率更高
- 对于B-Tree,无论是叶子节点还是非叶子节点,都会保存数据,这样导致一页中存储的键值减少,指针跟着减少,要同样保存大量数据,只能增加树的高度,导致性能降低
- 相对于Hsah索引,B+Tree支持范围及排序操作
索引分类:
- 主键索引:针对于表中的主键建立索引,默认自动创建,只能有一个
- 唯一索引:避免同一个表中某数据列中的值重复,可以有多个
- 常规索引:快速定位特定数据,可以有多个
- 全文索引:全文索引查找的是文本中的关键词,而不是比较索引中的值
在innodb存储引擎当中,根据索引的存储形式,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 聚集索引:将数据存储与索引放到了一起,索引结构的叶子节点保存了行数据,必须有,而且只能有一个
- 二级索引:将数据与索引分开存储,索引结构的叶子节点关联的是对应的主键,可以存在多个
聚集索引选取规则:
- 如果一张表存在主键,主键索引就是聚集索引
- 如果不存在主键,将使用第一个唯一索引作为聚集索引
- 如果没有主键,也没有合适的唯一索引,则innodb会自动生成一个roeid作为隐藏的聚集索引
索引基本语法:
创建索引:
Create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字段名)
查看索引:
Show index from 表名
删除索引:
Drop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
慢查询日志:
慢查询日志记录了所有执行时间超过指定参数(默认10秒)的所有sql语句的执行日志,
Mysql的慢查询日志默认没有开启,需要在Mysql的配置文件(/etc/my.cnf)中配置
profile详情:
Show profile 能够在sql优化时帮助我们了解时间都去哪里了,通过have_profiling参数,能够查看当前数据库是否支持 show profile操作
Explain执行计划 :
Explain或者desc命令获取Mysql如何执行select语句的信息,包括在select语句执行过程中表如何连接和连接的顺序
Explain执行计划个字段含义:
- Id:select查询的序列号,表示查询中执行select字句或者是操作表的顺序(id相同,执行顺序从上到下,id不同,值越大,越先执行)
- Select_type:表示select的类型,常见的取值有SIMPLE(简单表,即不使用表连接或子查询,PRIMARY(主查询,即最外层的查询),UNOIN(UNION中的第二个或者后面的查询语句),SUBQUERY(where之后包含了子查询))
- Type:表示连接类型,性能由好到差的连接类型为:NULL , System , eq_ref , ref , range , index , all
- Possible_key:显示可能应用在这张表的索引,一个或多个
- Key:实际使用的索引,如果为null,则没有使用索引
- Key_len:表示索引中使用的字节数,该值为索引字段最大可能长度,并非实际使用长度,再不损失精确性的前提下,长度越短越好
- Rows:mysql认为必须要执行查询的行数,在innodb引擎的表中,是一个估计值,可能并不总是准确的
- Filtered:返回结果的行数占需读取行数的百分比,filtered的值越大越好
最左前缀法则:
如果索引使用了多列(联合索引),要遵守最左前缀法则。最左前缀法则指的是查询从索引的最左列开始,并且不跳过索引中的列,如果跳跃某一列,索引将部分失效(后面的字段索引失效)
范围查询:联合索引中,出现范围查询,范围查询右侧的列索引失效
索引失效情况:
- 索引列运算:不要在索引列上进行运算操作,索引将失效
- 字符串不加引号:索引将失效,也就是隐式转换
- 模糊查询:如果字段头部使用模糊查询,索引失效
- Or连接的条件:用or分割开的条件,如果or前的条件中的列有索引,而后面的列中没有索引,那么所涉及的索引都不会被使用到
- 数据分布影响:如果mysql评估使用索引比全表更慢,则不使用索引
前缀索引:
在字段类型为字符串时,有时候需要索引很长的字符串,这会让索引变得很大,查询时,浪费大量的磁盘IO,影响查询效率,此时可以只将字符串的一部分前缀,建立索引,这样可以大大节约索引空间,从而提高索引效率
语法:
Create index 索引名称 on 表名(字段名(长度))
前缀长度:
可以根据索引的选择性来决定,而选择性是指不重复的索引值(基数)和数据表的记录总数的比值,索引选择性越高,则查询效率越高,唯一索引选择性是1,这是最好的索引选择性,性能也是最好的
单列索引和联合索引:
- 单列索引:即一个索引只包含单个列
- 联合索引:即一个索引包含了多个列
在业务场景中,如果存在多个查询条件,考虑针对于查询字段建立索引时,建议建立联合索引,而非单列索引
索引的设计原则:
- 针对数据量较大,且查询比较频繁的表建立索引
- 针对于常作为查询条件,排序,分组操作的字段建立索引
- 尽量选择区分度高的列作为索引,尽量建立唯一索引,区分度越高使用索引的效率就越高
- 如果时字符串类型的字段,字段的长度较长,可以针对字段的特点建立前缀索引
- 尽量使用联合索引,减少单列索引,查询时,联合索引喝多时候可以覆盖索引,节省储存空间,避免回表,提高查询效率
- 要控制索引的数量,索引不是越多越好,索引越多,维护索引结构的代价也就越大,会影响增删改的效率
关于索引就到这里啦,内容有些枯燥无聊,嗯.........下次有时间再写一些关于sql优化的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