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OS—分割思想做目标检测

简介: FCOS—分割思想做目标检测

1 介绍

FCOS是一个Anchor Free模型,基于FCN的逐像素目标检测算法,实现了无提议(Proposal free)的解决方案,并且提出了中心度Center ness的思想。

2 优势

  1. 1. 通过去除Anchor,完全避免了Anchor的复杂运算,节省了训练过程中大量的内存占用,将总训练内存占用空间减少了2倍左右。
  2. 2. FCOS的性能优于现有的一阶段检测器
  3. 3. FCOS可用作二阶段检测器Faster RCNN中的RPN,并且很大程度上都要优于RPN。
  4. 4. FCOS解决了目标框重叠问题。

3 网络原理

结构图如下:

40734e85d06f4174828f086ebb54ea52.png可以看到分为三部分:

  1. 1. Backbone:提取特征
  2. 2. Feature Pyramid:采用FPN思想,进行多尺度融合,解决目标框重叠问题。
  3. 3. Classfication+Center-ness+Regression:实现相应的检测功能,具体在后面介绍
    下面一个个介绍:

3.1 Backbone

这里的特征提取网络可以根据需求定义,比如RetNet,AlexNet等等…

原文图中以ResNet50为例,原图尺寸为3*800*1024c3-c5的特征层,分辨率相当于原图的1/8、1/16和1/32

3.2 Feature Pyramid

3.2.1 过程

ea070004c7074fe0a57be9770a3184ea.png

这里采用FPN的思想。根据代码来看,具体操作及变化如上图所示。最终,P3-P7每一层经过卷积操作都输出一个Headers,相当于检测头,用于后面网络实现检测功能。**所有检测头的权重是共享的,即P3到P7共用一个Head。

3.2.2 目标框重叠问题

77cb0d7e6e9646debc0747fff59cc152.png

问题描述:如图右侧,网球拍和人的中心点在同一网格内,那么该网格的类别究竟是哪一个?

传统的是一种解决办法是:遇到该情况,默认分配给体积小的,如上图的网球拍。

但是这样就无法对人进行预测,这里FCOS采用FPN结构解决了这个问题

FPN会采用多个特征图,其中高层特征层的特征图更加关注语义信息,容易忽略小目标。而低层特征图更加关注几何信息,对大目标检测不好。因此,这里用高层特征图预测大目标,如P7预测人体,而低层特征图预测小目标,如P3预测网球拍

该文章的正样本匹配规则也有利于目标框重叠问题的缓解,后面介绍。

3.3 Classfication+Center-ness+Regression

该部分有三个分支:

  1. 1. Classification:HxWxC,在预测特征图的每个位置上都会预测C个score参数(C是类别个数)。
  2. 2. Regression:HxWx4,特征图每个位置预测4个参数(l ,t, r, b),其中l是与目标左侧的距离,r是与目标右侧的距离,t是与目标上侧的距离,b是与目标下侧的距离。注意,全都是在特征图上。
  3. 3. Center-ness:HxWx1,特征图每个位置预测1个参数,反映的是特征图上的某一点距离目标中心的远近程度,它的值域在0~1之间,距离目标中心越近center-ness越接近于1。
    下面分别详细介绍:

3.3.1 Classification

3.3.2 Regression

HxWx4,特征图每个位置预测4个参数(l ,t, r, b),其中l是与目标左侧的距离,r是与目标右侧的距离,t是与目标上侧的距离,b是与目标下侧的距离

这里解决两个问题:

  1. 1. 测试时,使用预测得到的参数转化为原图尺度上的bbox坐标
  2. 2. 训练时,训练集中利用真实的GT,得到regresion参数,用以损失的计算
    这两个是逆问题,以1来总结:
  3. c7622f57fb0842808ac83ec93ff890b5.png如上图所示,预测的Regression参数是(l, t, r, b),特征图相对原图下采样了s倍,特征图上某个网格点映射回原图的坐标是(Cx, Cy),这样Xmin, Xmax, Ymin,Ymax的坐标如何计算就很明显了:
  4. 70a350bb2f804d119464e46d7d145745.png
  5. 问题2就是把问题1中的公式逆着使用,得到四个regersion参数

3.3.3 Center-ness(中心度)

HxWx1,预测特征图上每个 位置都有一个参数 ,反映的是特征图上的某一点距离目标中心的远近程度,它的值域在0~1之间,距离目标中心越近center-ness越接近于1。

训练时,我们直接预测得到参数与训练集标签中的该值进行损失计算。那么训练集真实标签中的Center-ness值如何得到的呢:

ee8b373cd32a4bfaa8d0edab60d0ae55.png

假设,l*, r*, t*, b*是真实bbox坐标计算得到的regression参数(如何计算上面介绍了)。那么,我们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

cb5637e27e484a9abf1b6eb88dca1e4b.png

至于为何采用这个公式?


先看左右偏差部分:

现在,假设右偏移比较小(即r*<l*),那么该公式应该表示为r*/l*。我们中心点越靠近右侧,那么r*越小,l*越大,导致该公式越小,越接近于0。越靠近中心,r*和l*越接近,越接近于1。当左偏移比较小时同理。

上下偏差部分与左右偏差是一致的,也不再多说了。

3.4 后处理

在网络后处理部分筛选高质量bbox时,会将预测的目标class score与center-ness相乘再开根,然后根据得到的结果对bbox进行排序,只保留分数较高的bbox

这样做的目的是筛掉那些目标class score低且预测点距离目标中心较远的bbox,最终保留下来的就是高质量的bbox。

这里每个网格都有C个class score,使用最高的那个

4 损失函数

我们再了解一下损失函数,上面网络预测有三个分支:Classfication,Center-ness,Regression。因此,损失也是三部分,如下图所示:


16abfc79247248b6a541db5f34e886b1.png

1f852815133c4eebb7f10e0e311ee401.png是匹配到的正样本的数量。

一行一部分,我们分别总结一下:

4.1 分类损失

43e100b2a6d6463c862ec8fc84f285dd.png

其中,分类损失48019197078448a0b7d48716d9061ac7.png采用二值交叉熵损失配合Focal Loss,所有正样本和负样本都参与。

efe07e247ce443ebbe5a6f11566e47ad.png代表在特征图(x,y)点处预测的每个类别的score。代表在特征图(x,y)点对应的真实类别标签。

4.2 定位损失

14e6c281978b432f86028677d485d7a1.png

其中,定位损失giou_loss,计算损失时只有正样本参与。

当在(x,y)点为正样本时为1,否则为0。表示在特征图(x,y)点处预测的regression信息,表示在特征图(x,y)点对应的regression参数。

4.3 center-ness损失

80be7202ca59482688be4fb3a64a1adb.png

其中,center-ness损失采用二值交叉熵损失,计算时只有正样本参与。

表示在特征图(x,y)点处预测的center-ness,表示在特征图(x,y)点对应的真实center-ness。

上面定位损失和center-ness损失只用到了正样本,这里就又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疑问:如何区分正负样本。

5 正负样本匹配

这里正负样本匹配并不知直接说在bbox框内即为正样本,否则都为负样本。而是采用sub-box,在sub-box内都是正样本,不在都是负样本,如下图所示

有左侧原图img,目标框bbox,中心坐标周围形成的举行sub-box。右侧特征图feature_mmap,原图映射到特征图的sub-box。

8281361e7c564681a31d1837c471f464.png

假设中心坐标是(x,y),那么sub-box计算公式如下

a296d192a65d48c88ae47a2853f0da82.png

其中,s是特征图相对原图的下采样倍率。r是超参数控制距离GT中心的远近,COCO数据集中设置为1.5。

具体该公式是什么含义,从上面的图中很容易看出,就是以中心点为中心,在周围形成一个限定区域,大小与取得的超参数r有关。

一个思考:正负样本究竟是如何应用到损失计算中的?

可能是制作训练标签时,所有特征图网格点映射到原图。如果,其中原图中某点在sub-box中,特征图对应的该点为正样本,参与分类损失,定位损失和center-ness损失计算,否则为负样本参与分类损失计算。

6 参考文章

https://blog.csdn.net/qq_37541097/article/details/124844726

https://zhuanlan.zhihu.com/p/121782634

7 代码解读

这里重点总结一下:

  1. 1. 损失函数
  2. 2. 文章中不太明白的地方,如是如何公用一个head的

7.1 Head

Head部分的生成代码在model/head.py中,forward如下

    def forward(self, inputs):  # input p3-p7
        cls_logits=[]  # list contains five [batch_size,class_num,h,w]
        cnt_logits=[]  # list contains five [batch_size,1,h,w]
        reg_preds=[]  # list contains five [batch_size,4,h,w]
        for index, P in enumerate(inputs):  # P3, P4, P5, P6, P7
            cls_conv_out=self.cls_conv(P)
            reg_conv_out=self.reg_conv(P)
            cls_logits.append(self.cls_logits(cls_conv_out))
            if not self.cnt_on_reg:
                cnt_logits.append(self.cnt_logits(cls_conv_out))
            else:
                cnt_logits.append(self.cnt_logits(reg_conv_out))
            reg_preds.append(self.scale_exp[index](self.reg_pred(reg_conv_out)))
        return cls_logits, cnt_logits, reg_preds

上面中,for循环遍历的是P3-P7层,每一次循环都输出三个特征层,分别代表分类,定位,和Center-ness。输出结果添加到列表cls_logits,cnt_logits,reg_preds中。最终将三个列表返回。

之后利用这三个列表进行计算损失:

 out = self.fcos_body(batch_imgs)
 targets = self.target_layer([out, batch_boxes, batch_classes])
 losses = self.loss_layer([out, targets])
 return losses

从上面看可以看出,共用一个Head,其实是P3-P7各自生成的代表分类,定位,Center-ness的特征层合并到一起去计算损失。

7.2 损失函数

主代码在model/loss.py中,forward如下

    def forward(self,inputs):
        '''
        inputs list
        [0]preds:  ....
        [1]targets : list contains three elements [[batch_size,sum(_h*_w),1],[batch_size,sum(_h*_w),1],[batch_size,sum(_h*_w),4]]
        '''
        preds , targets = inputs
        cls_logits,cnt_logits,reg_preds=preds
        cls_targets,cnt_targets,reg_targets=targets  # [batch_size, num_w, 1], [batch_size, num_w, 1], [batch_size, num_w, 4]
        mask_pos=(cnt_targets > -1).squeeze(dim=-1)  # [batch_size,sum(_h*_w)]
        cls_loss=compute_cls_loss(cls_logits,cls_targets,mask_pos).mean()  # []
        cnt_loss=compute_cnt_loss(cnt_logits,cnt_targets,mask_pos).mean()
        reg_loss=compute_reg_loss(reg_preds,reg_targets,mask_pos).mean()
        if self.config.add_centerness:
            total_loss=cls_loss+cnt_loss+reg_loss
            return cls_loss,cnt_loss,reg_loss,total_loss
        else:
            total_loss=cls_loss+reg_loss+cnt_loss*0.0
            return cls_loss,cnt_loss,reg_loss,total_loss

这里cls_targets是根据训练集标签生成的类别特征,FPN生成的Head共有num_w个窗口,窗口不包含物体为0,包含物体为类别标签。

cnt_targets是Center-ness特征,不包含物体为-1,包含为计算的center-ness值。

reg_targets是回归位置参数特征,不包含物体为-1,包含为计算的回归参数。

mask_pos为掩码,(cnt_targets > -1).squeeze(dim=-1)即为包含物体的窗口为True,否则为False。

下面三个函数计算三种损失


相关文章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动驾驶 计算机视觉
目标检测落地必备Trick | 结构化知识蒸馏让RetinaNet再涨4个点
目标检测落地必备Trick | 结构化知识蒸馏让RetinaNet再涨4个点
415 0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监控 算法
目标检测算法
8月更文挑战第8天
|
7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计算机视觉
没有公式,不要代码,让你理解 RCNN:目标检测中的区域卷积神经网络
没有公式,不要代码,让你理解 RCNN:目标检测中的区域卷积神经网络
134 0
没有公式,不要代码,让你理解 RCNN:目标检测中的区域卷积神经网络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编解码 算法
【论文解析】CFPNet:用于目标检测的集中特征金字塔
【论文解析】CFPNet:用于目标检测的集中特征金字塔
522 0
【论文解析】CFPNet:用于目标检测的集中特征金字塔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编解码 算法
论文阅读笔记 | 目标检测算法——DCN(可变形卷积网络)
论文阅读笔记 | 目标检测算法——DCN(可变形卷积网络)
798 0
论文阅读笔记 | 目标检测算法——DCN(可变形卷积网络)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传感器 编解码
深度学习应用篇-计算机视觉-语义分割综述[5]:FCN、SegNet、Deeplab等分割算法、常用二维三维半立体数据集汇总、前景展望等
深度学习应用篇-计算机视觉-语义分割综述[5]:FCN、SegNet、Deeplab等分割算法、常用二维三维半立体数据集汇总、前景展望等
深度学习应用篇-计算机视觉-语义分割综述[5]:FCN、SegNet、Deeplab等分割算法、常用二维三维半立体数据集汇总、前景展望等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涨点技巧 | 旷视孙剑等人提出i-FPN:用于目标检测的隐式特征金字塔网络(文末获取论文)(一)
涨点技巧 | 旷视孙剑等人提出i-FPN:用于目标检测的隐式特征金字塔网络(文末获取论文)(一)
317 0
涨点技巧 | 旷视孙剑等人提出i-FPN:用于目标检测的隐式特征金字塔网络(文末获取论文)(一)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自动驾驶
FastPillars实时3D目标检测 | 完美融合PointPillar、YOLO以及RepVGG的思想(一)
FastPillars实时3D目标检测 | 完美融合PointPillar、YOLO以及RepVGG的思想(一)
1485 0
|
数据可视化 Go 计算机视觉
FastPillars实时3D目标检测 | 完美融合PointPillar、YOLO以及RepVGG的思想(二)
FastPillars实时3D目标检测 | 完美融合PointPillar、YOLO以及RepVGG的思想(二)
231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编解码 文字识别
语义分割新SOTA | 当UNet与HRNet碰撞会产生怎样的火花?U-HRNet不做选择!!!
语义分割新SOTA | 当UNet与HRNet碰撞会产生怎样的火花?U-HRNet不做选择!!!
3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