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序列类型②-元组

简介: 元组和列表一样可以存放多个,不同数据类型的元素与列表最大的不同就是:列表是可变的,而元组不可变

1.元组简介

元组和列表一样可以存放多个,不同数据类型的元素

与列表最大的不同就是:列表是可变的,而元组不可变


2.元组的定义

元组的定义: 使用()定义元组,元素之间使用逗号隔开


a = (1, 2, True, "python")
b = ((1, 2, 3), (4, 5, 6))


元组也是可以嵌套的


如果想要定义空元组,也可以使用关键字tuple进行定义


示例:


a = ()
b = tuple()
print(a)
print(type(a))
print(b)
print(type(b))
# 输出结果:
# ()
# 
# ()
#


如果用tuple 定义元组,实际上是得到了元组的类对象


2.1定义只有一个元素的元组

如果要定义只有一个元素的元组,需要在元素的后面加一个 "逗号"


示例:

str1 = ("python")
print(type(str1))
str2 = ("python",)
print(type(str2))
# 输出结果:
# 
#

一定不能省略逗号,如果省略,就不是元组了


3.元组的下标访问

其实元组的下标访问和列表是一样的,下标从0开始,len-1结束.

元组的切片操作和遍历操作是与列表相同.这里就不再做介绍了.


需要注意的是:元组只支持"读"操作,并不能修改,进行修改会抛出异常

示例:


a = (1, 2, 3, 4)
a[1] = 9
# TypeError: 'tuple' object does not support item assignment

4.元组的常用方法

元组的常用方法很少,主要是因为它不支持修改操作.


方法 描述

元组名.index(x) 查询x在元组中的下标,如果存在返回下标,否则会报错

元组名.count(x) 统计x在元组中出现的次数

len(元组名) 返回元组的元素个数

5.使用in判断是否存在元素

语法: 元素 in 元组名

若存在返回True,不存在返回False


a = (1, 2, 3, 4)
print(f"2是否存在a元组中: {2 in a}")
print(f"5是否存在a元组中: {5 in a}")
# 2是否存在a元组中: True
# 5是否存在a元组中: False

6.多元赋值操作

在进行多元赋值时,本质上是按照元组的方式进行操作的

示例:


def getNum():
    n = 10
    m = 20
    return n,m
x, y = getNum()
print(x)
print(y)
print(type(getNum()))
# 10
# 20
#


总体来说元组还是比较简单的. 但简单的内容往往也会容易忽视,因此更应该注重这些细小的知识点

相关文章
|
2天前
|
IDE 开发工具 开发者
Python类型注解:提升代码可读性与健壮性
Python类型注解:提升代码可读性与健壮性
27 4
|
5月前
|
索引 Python
Python的变量和简单类型
本文介绍了Python中变量命名规则、常用变量类型及字符串操作。变量命名需遵循字母、数字和下划线组合,不能以数字开头且不可与关键字冲突。字符串支持单引号、双引号或三引号定义,涵盖基本输出、转义字符、索引、拼接等操作。此外,还详细解析了字符串方法如`islower()`、`upper()`、`count()`等,帮助理解字符串处理技巧。
116 15
|
1月前
|
安全 JavaScript Java
Python中None与NoneType的真相:从单例对象到类型系统的深度解析
本文通过10个真实场景,深入解析Python中表示“空值”的None与NoneType。从单例模式、函数返回值,到类型注解、性能优化,全面揭示None在语言设计与实际编程中的核心作用,帮助开发者正确高效地处理“无值”状态,写出更健壮、清晰的Python代码。
142 3
|
1月前
|
缓存 数据可视化 Linux
Python文件/目录比较实战:排除特定类型的实用技巧
本文通过四个实战案例,详解如何使用Python比较目录差异并灵活排除特定文件,涵盖基础比较、大文件处理、跨平台适配与可视化报告生成,助力开发者高效完成目录同步与数据校验任务。
86 0
|
1月前
|
IDE API 开发工具
Python类型注解:让代码“开口说话”的隐形助手
Python类型注解为动态语言增添类型信息,提升代码可读性与健壮性。通过变量、函数参数及返回值的类型标注,配合工具如mypy、IDE智能提示,可提前发现类型错误,降低调试与协作成本。本文详解类型注解的实战技巧、生态支持及最佳实践,助你写出更高质量的Python代码。
113 0
|
4月前
|
Python
Python技术解析:了解数字类型及数据类型转换的方法。
在Python的世界里,数字并不只是简单的数学符号,他们更多的是一种生动有趣的语言,用来表达我们的思维和创意。希望你从这个小小的讲解中学到了有趣的内容,用Python的魔法揭示数字的奥秘。
116 26
|
4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IDE
Python 的类型安全是如何实现的?
本文探讨了 Python 的类型安全实现方式。从 3.5 版本起,Python 引入类型提示(Type Hints),结合静态检查工具(如 mypy)和运行时验证库(如 pydantic),增强类型安全性。类型提示仅用于开发阶段的静态分析,不影响运行时行为,支持渐进式类型化,保留动态语言灵活性。泛型机制进一步提升通用代码的类型安全性。总结而言,Python 的类型系统是动态且可选的,兼顾灵活性与安全性,符合“显式优于隐式”的设计哲学。
|
3月前
|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数据处理
如何将Python元组转换为列表
本文介绍了在Python中将元组转换为列表的方法。通过内置的`list()`函数,可以轻松地将一个元组转换为列表。此外,文章还提供了如何使用列表推导式和`itertools.chain()`方法将包含多个元组的列表展平为单一列表的示例。这些方法对于数据处理和转换非常实用,能够帮助开发者高效操作序列类型数据。文中附有代码实例及输出结果,便于理解与实践。
|
4月前
|
存储 数据采集 大数据
Python推导式进阶指南:优雅初始化序列的科学与艺术
本文系统讲解Python推导式的用法与技巧,涵盖列表、字典、集合推导式及生成器表达式。通过代码示例和性能对比,展示推导式在数据结构初始化中的优势:简洁高效、执行速度快30%-50%。文章分析基础语法、核心应用场景(如序列构造、键值对转换、去重运算)及嵌套使用,并探讨使用边界与最佳实践,强调可读性优先原则。最后指出,合理运用推导式能显著提升代码质量和处理效率,同时避免过度复杂化的陷阱。
107 0
|
6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索引
Python数据结构:列表、元组、字典、集合
Python 中的列表、元组、字典和集合是常用数据结构。列表(List)是有序可变集合,支持增删改查操作;元组(Tuple)与列表类似但不可变,适合存储固定数据;字典(Dictionary)以键值对形式存储,无序可变,便于快速查找和修改;集合(Set)为无序不重复集合,支持高效集合运算如并集、交集等。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可提升代码效率与可读性。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