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__future__ import print_function from numba import jit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cipy.optimize import linear_sum_assignment from filterpy.kalman import KalmanFilter #计算IOU(交并比) @jit def iou(bb_test,bb_gt): """ 在两个box间计算IOU :param bb_test: box1 = [x1,y1,x2,y2] 左上角坐标 :param bb_gt: box2 = [x1,y1,x2,y2] 右下角坐标 :return: 交并比IOU """ #在两个box间的左上角坐标的最大值 xx1 = np.maximum(bb_test[0],bb_gt[0])#左上角坐标x的最大值 yy1 = np.maximum(bb_test[1],bb_gt[1])#左上角坐标y的最大值 #在两个box间的右下角坐标的最小值 xx2 = np.minimum(bb_test[2],bb_gt[2])#右下角坐标x的最小值 yy2 = np.minimum(bb_test[3],bb_test[3])#右下角坐标y的最小值 #交的宽高 w = np.maximum(0,xx2-xx1) h = np.maximum(0,yy2-yy1) #交的面积 wh = w*h #并的面积 s = ((bb_test[2] - bb_test[0]) * (bb_test[3] - bb_test[1]) + (bb_gt[2] - bb_gt[0]) * (bb_gt[3] - bb_gt[1]) - wh) #计算IOU并且返回IOU o_rate = wh/s return o_rate #左上角坐标[x1,y1]和右下角坐标[x2,y2], #将候选框从坐标形式[x1,y1,x2,y2]转换为中心点坐标和面积的形式[x,y,s,r] #其中x,y是框的中心坐标,s是面积,尺度,r是宽高比 def convert_bbox_to_z(bbox): """ 将[x1,y1,x2,y2]形式的检测框转为滤波器的状态表示形式[x,y,s,r]。其中x,y是框的中心坐标,s是面积,尺度,r是宽高比 :param bbox: [x1,y1,x2,y2] 分别是左上角坐标和右下角坐标 :return: [ x, y, s, r ] 4行1列,其中x,y是box中心位置的坐标,s是面积,r是纵横比w/h """ w = bbox[2] - bbox[0]#宽 x2-x1:#右下角的x坐标 - 左上角的x坐标 = 检测框的宽 h = bbox[3] - bbox[1]#高 y2-y1:#右下角的y坐标 - 左上角的y坐标 = 检测框的高 x = bbox[0] + w/2.0#检测框的中心坐标x: x1+(x2-x1)/2.0 #左上角的x坐标 + 宽/2 = 检测框中心位置的x坐标 y = bbox[1] + h/2.0#检测框的中心坐标y: y1+(y2-y1)/2.0 #左上角的y坐标 + 高/2 = 检测框中心位置的y坐标 s = w*h #检测框的面积 #检测框的宽 * 高 = 检测框面积 r = w/float(h) #检测框的宽高比 # 因为卡尔曼滤波器的输入格式要求为4行1列,因此该[x, y, s, r]的形状要转换为4行1列再输入到卡尔曼滤波器 return np.array([x,y,s,r]).reshape([4,1]) #kalman需要四行一列的形式 #将候选框从中心面积[x,y,s,r]的形式转换成左上角坐标和右下角坐标[x1,y1,x2,y2]的形式 #即:将[cx,cy,s,r]的目标框表示转为[x_min,y_min,x_max,y_max]的形式 def convert_x_to_bbox(x,score=None): """ 将[cx,cy,s,r]的目标框表示转为[x_min,y_min,x_max,y_max]的形式 :param x:[ x, y, s, r ],其中x,y是box中心位置的坐标,s是面积,r是纵横比w/h :param score: 置信度 :return:[x1,y1,x2,y2],左上角坐标和右下角坐标 """ """ x[2]:s是面积,原公式s的来源为s = w * h,即检测框的宽 * 高 = 检测框面积。 x[3]:r是纵横比w/h,原公式r的来源为r = w / float(h),即检测框的宽w / 高h = 宽高比。 x[2] * x[3]:s*r 即(w * h) * (w / float(h)) = w^2 sqrt(x[2] * x[3]):sqrt(w^2) = w """ w = np.sqrt(x[2] * x[3]) #w =sqrt(s*r)=sqrt(s*w/h)=sqrt(w*h * w/h)=sqrt(w*w) h = x[2]/w #h =s/w =w*h/w =h x1 = x[0]-w/2.0 #左上角x坐标:x1 = x-w/2.0 #检测框中心位置的x坐标 - 宽 / 2 y1 = x[1]-h/2.0 #左上角y坐标:y1 = y-h/2.0 #检测框中心位置的y坐标 - 高 / 2 x2 = x[0]+w/2.0 #右下角x坐标:x2 = x+w/2.0 #检测框中心位置的x坐标 + 宽 / 2 y2 = x[1]+h/2.0 #右下角y坐标:y2 = y+h/2.0 #检测框中心位置的y坐标 + 高 / 2 if score is None: return np.array([x1,y1,x2,y2]).reshape((1,4)) else: return np.array([x1,x1,x2,y2,score]).reshape((1,5)) """ 卡尔曼滤波器进行跟踪的相关内容的实现 目标估计模型: 1.根据上一帧的目标框结果来预测当前帧的目标框状态,预测边界框(目标框)的模型定义为一个等速运动/匀速运动模型。 2.每个目标框都有对应的一个卡尔曼滤波器(KalmanBoxTracker实例对象), KalmanBoxTracker类中的实例属性专门负责记录其对应的一个目标框中各种统计参数, 并且使用类属性负责记录卡尔曼滤波器的创建个数,增加一个目标框就增加一个卡尔曼滤波器(KalmanBoxTracker实例对象)。 3.yoloV3、卡尔曼滤波器预测/更新流程步骤 1.第一步: yoloV3目标检测阶段: --> 1.检测到目标则创建检测目标链/跟踪目标链,反之检测不到目标则重新循环目标检测。 --> 2.检测目标链/跟踪目标链不为空则进入卡尔曼滤波器predict预测阶段,反之为空则重新循环目标检测。 2.第二步: 卡尔曼滤波器predict预测阶段: 连续多次预测而不进行一次更新操作,那么代表了每次预测之后所进行的“预测目标和检测目标之间的”相似度匹配都不成功, 所以才会出现连续多次的“预测然后相似度匹配失败的”情况,导致不会进入一次更新阶段。 如果一次预测然后相似度匹配成功的话,那么然后就会进入更新阶段。 --> 1.目标位置预测 1.kf.predict():目标位置预测 2.目标框预测总次数:age+=1。 3.if time_since_update > 0: hit_streak = 0 time_since_update += 1 1.连续预测的次数,每执行predict一次即进行time_since_update+=1。 2.在连续预测(连续执行predict)的过程中,一旦执行update的话,time_since_update就会被重置为0。 3.在连续预测(连续执行predict)的过程中,只要连续预测的次数time_since_update大于0的话, 就会把hit_streak(连续更新的次数)重置为0,表示连续预测的过程中没有出现过一次更新状态更新向量x(状态变量x)的操作, 即连续预测的过程中没有执行过一次update。 4.在连续更新(连续执行update)的过程中,一旦开始连续执行predict两次或以上的情况下, 当连续第一次执行predict时,因为time_since_update仍然为0,并不会把hit_streak重置为0, 然后才会进行time_since_update+=1; 当连续第二次执行predict时,因为time_since_update已经为1,那么便会把hit_streak重置为0, 然后继续进行time_since_update+=1。 --> 2.预测的目标和检测的目标之间的相似度匹配成功则进入update更新阶段,反之匹配失败则删除跟踪目标。 3.第三步: 卡尔曼滤波器update更新阶段: 如果一次预测然后“预测目标和检测目标之间的”相似度匹配成功的话,那么然后就会进入更新阶段。 kf.update([x,y,s,r]):使用的是通过yoloV3得到的“并且和预测框相匹配的”检测框来更新预测框。 --> 1.目标位置信息更新到检测目标链/跟踪目标链 1.目标框更新总次数:hits+=1。 2.history = [] time_since_update = 0 hit_streak += 1 1.history列表用于在预测阶段保存单个目标框连续预测的多个结果,一旦执行update就会清空history列表。 2.连续更新的次数,每执行update一次即进行hit_streak+=1。 3.在连续预测(连续执行predict)的过程中,一旦执行update的话,time_since_update就会被重置为0。 4.在连续预测(连续执行predict)的过程中,只要连续预测的次数time_since_update大于0的话, 就会把hit_streak(连续更新的次数)重置为0,表示连续预测的过程中没有出现过一次更新状态更新向量x(状态变量x)的操作, 即连续预测的过程中没有执行过一次update。 5.在连续更新(连续执行update)的过程中,一旦开始连续执行predict两次或以上的情况下, 当连续第一次执行predict时,因为time_since_update仍然为0,并不会把hit_streak重置为0, 然后才会进行time_since_update+=1; 当连续第二次执行predict时,因为time_since_update已经为1,那么便会把hit_streak重置为0, 然后继续进行time_since_update+=1。 --> 2.目标位置修正。 1.kf.update([x,y,s,r]): 使用观测到的目标框bbox更新状态变量x(状态更新向量x)。 使用的是通过yoloV3得到的“并且和预测框相匹配的”检测框来更新卡尔曼滤波器得到的预测框。 1.初始化、预测、更新 1.__init__(bbox): 初始化卡尔曼滤波器的状态更新向量x(状态变量x)、观测输入[x,y,s,r](通过[x1,y1,x2,y2]转化而来)、状态转移矩阵F、 量测矩阵H(观测矩阵H)、测量噪声的协方差矩阵R、先验估计的协方差矩阵P、过程激励噪声的协方差矩阵Q。 2.update(bbox):根据观测输入来对状态更新向量x(状态变量x)进行更新 3.predict():根据状态更新向量x(状态变量x)更新的结果来预测目标的边界框 2.状态变量、状态转移矩阵F、量测矩阵H(观测矩阵H)、测量噪声的协方差矩阵R、先验估计的协方差矩阵P、过程激励噪声的协方差矩阵Q 1.状态更新向量x(状态变量x) 状态更新向量x(状态变量x)的设定是一个7维向量:x=[u,v,s,r,u^,v^,s^]T。 u、v分别表示目标框的中心点位置的x、y坐标,s表示目标框的面积,r表示目标框的纵横比/宽高比。 u^、v^、s^分别表示横向u(x方向)、纵向v(y方向)、面积s的运动变化速率。 u、v、s、r初始化:根据第一帧的观测结果进行初始化。 u^、v^、s^初始化:当第一帧开始的时候初始化为0,到后面帧时会根据预测的结果来进行变化。 2.状态转移矩阵F 定义的是一个7*7的方阵(其对角线上的值都是1)。。 运动形式和转换矩阵的确定都是基于匀速运动模型,状态转移矩阵F根据运动学公式确定,跟踪的目标假设为一个匀速运动的目标。 通过7*7的状态转移矩阵F 乘以 7*1的状态更新向量x(状态变量x)即可得到一个更新后的7*1的状态更新向量x, 其中更新后的u、v、s即为当前帧结果。 3.量测矩阵H(观测矩阵H) 量测矩阵H(观测矩阵H),定义的是一个4*7的矩阵。 通过4*7的量测矩阵H(观测矩阵H) 乘以 7*1的状态更新向量x(状态变量x) 即可得到一个 4*1的[u,v,s,r]的估计值。 4.测量噪声的协方差矩阵R、先验估计的协方差矩阵P、过程激励噪声的协方差矩阵Q 1.测量噪声的协方差矩阵R:diag([1,1,10,10]T) 2.先验估计的协方差矩阵P:diag([10,10,10,10,1e4,1e4,1e4]T)。1e4:1x10的4次方。 3.过程激励噪声的协方差矩阵Q:diag([1,1,1,1,0.01,0.01,1e-4]T)。1e-4:1x10的-4次方。 4.1e数字的含义 1e4:1x10的4次方 1e-4:1x10的-4次方 5.diag表示对角矩阵,写作为diag(a1,a2,...,an)的对角矩阵实际表示为主对角线上的值依次为a1,a2,...,an, 而主对角线之外的元素皆为0的矩阵。 对角矩阵(diagonal matrix)是一个主对角线之外的元素皆为0的矩阵,常写为diag(a1,a2,...,an) 。 对角矩阵可以认为是矩阵中最简单的一种,值得一提的是:对角线上的元素可以为 0 或其他值,对角线上元素相等的对角矩阵称为数量矩阵; 对角线上元素全为1的对角矩阵称为单位矩阵。对角矩阵的运算包括和、差运算、数乘运算、同阶对角阵的乘积运算,且结果仍为对角阵。 """ """ 1.跟踪器链(列表): 实际就是多个的卡尔曼滤波KalmanBoxTracker自定义类的实例对象组成的列表。 每个目标框都有对应的一个卡尔曼滤波器(KalmanBoxTracker实例对象), KalmanBoxTracker类中的实例属性专门负责记录其对应的一个目标框中各种统计参数, 并且使用类属性负责记录卡尔曼滤波器的创建个数,增加一个目标框就增加一个卡尔曼滤波器(KalmanBoxTracker实例对象)。 把每个卡尔曼滤波器(KalmanBoxTracker实例对象)都存储到跟踪器链(列表)中。 2.unmatched_detections(列表): 1.检测框中出现新目标,但此时预测框(跟踪框)中仍不不存在该目标, 那么就需要在创建新目标对应的预测框/跟踪框(KalmanBoxTracker类的实例对象), 然后把新目标对应的KalmanBoxTracker类的实例对象放到跟踪器链(列表)中。 2.同时如果因为“跟踪框和检测框之间的”两两组合的匹配度IOU值小于iou阈值, 则也要把目标检测框放到unmatched_detections中。 3.unmatched_trackers(列表): 1.当跟踪目标失败或目标离开了画面时,也即目标从检测框中消失了,就应把目标对应的跟踪框(预测框)从跟踪器链中删除。 unmatched_trackers列表中保存的正是跟踪失败即离开画面的目标,但该目标对应的预测框/跟踪框(KalmanBoxTracker类的实例对象) 此时仍然存在于跟踪器链(列表)中,因此就需要把该目标对应的预测框/跟踪框(KalmanBoxTracker类的实例对象)从跟踪器链(列表)中删除出去。 2.同时如果因为“跟踪框和检测框之间的”两两组合的匹配度IOU值小于iou阈值, 则也要把跟踪目标框放到unmatched_trackers中。 """ #卡尔曼滤波:对于目标框的状态进行预测 class KalmanBoxTracker(object): """ 每个目标框都有对应的一个卡尔曼滤波器(KalmanBoxTracker实例对象), KalmanBoxTracker类中的实例属性专门负责记录其对应的一个目标框中各种统计参数, 并且使用类属性负责记录卡尔曼滤波器的创建个数,增加一个目标框就增加一个卡尔曼滤波器(KalmanBoxTracker实例对象)。 """ #记录跟踪框的个数 count = 0 #类属性负责记录卡尔曼滤波器的创建个数,增加一个目标框就增加一个卡尔曼滤波器(KalmanBoxTracker实例对象 """ __init__(bbox) 使用目标框bbox为卡尔曼滤波的状态进行初始化。初始化时传入bbox,即根据观测到的检测框的结果来进行初始化。 每个目标框都有对应的一个卡尔曼滤波器(KalmanBoxTracker实例对象), KalmanBoxTracker类中的实例属性专门负责记录其对应的一个目标框中各种统计参数, 并且使用类属性负责记录卡尔曼滤波器的创建个数,增加一个目标框就增加一个卡尔曼滤波器(KalmanBoxTracker实例对象)。 1.kf = KalmanFilter(dim_x=7, dim_z=4) 定义一个卡尔曼滤波器,利用这个卡尔曼滤波器对目标的状态进行估计。 dim_x=7定义是一个7维的状态更新向量x(状态变量x):x=[u,v,s,r,u^,v^,s^]T。 dim_z=4定义是一个4维的观测输入,即中心面积的形式[x,y,s,r],即[检测框中心位置的x坐标,y坐标,面积,宽高比]。 2.kf.F = np.array(7*7的方阵) 状态转移矩阵F,定义的是一个7*7的方阵其(对角线上的值都是1)。 通过7*7的状态转移矩阵F 乘以 7*1的状态更新向量x(状态变量x)即可得到一个更新后的7*1的状态更新向量x, 其中更新后的u、v、s即为当前帧结果。 通过状态转移矩阵对当前的观测结果进行估计获得预测的结果,然后用当前的预测的结果来作为下一次估计预测的基础。 3.kf.H = np.array(4*7的矩阵) 量测矩阵H(观测矩阵H),定义的是一个4*7的矩阵。 通过4*7的量测矩阵H(观测矩阵H) 乘以 7*1的状态更新向量x(状态变量x) 即可得到一个 4*1的[u,v,s,r]的估计值。 4.相应的协方差参数的设定,根据经验值进行设定。 1.R是测量噪声的协方差矩阵,即真实值与测量值差的协方差。 R=diag([1,1,10,10]T) kf.R[2:, 2:] *= 10. 2.P是先验估计的协方差矩阵 diag([10,10,10,10,1e4,1e4,1e4]T)。1e4:1x10的4次方。 kf.P[4:, 4:] *= 1000. # 设置了一个较大的值,给无法观测的初始速度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kf.P *= 10. 3.Q是过程激励噪声的协方差矩阵 diag([1,1,1,1,0.01,0.01,1e-4]T)。1e-4:1x10的-4次方。 kf.Q[-1, -1] *= 0.01 kf.Q[4:, 4:] *= 0.01 5.kf.x[:4] = convert_bbox_to_z(bbox) convert_bbox_to_z负责将[x1,y1,x2,y2]形式的检测框bbox转为中心面积的形式[x,y,s,r]。 状态更新向量x(状态变量x)设定是一个七维向量:x=[u,v,s,r,u^,v^,s^]T。 x[:4]即表示 u、v、s、r初始化为第一帧bbox观测到的结果[x,y,s,r]。 6.单个目标框对应的单个卡尔曼滤波器中的统计参数的更新 每个目标框都有对应的一个卡尔曼滤波器(KalmanBoxTracker实例对象), KalmanBoxTracker类中的实例属性专门负责记录其对应的一个目标框中各种统计参数, 并且使用类属性负责记录卡尔曼滤波器的创建个数,增加一个目标框就增加一个卡尔曼滤波器(KalmanBoxTracker实例对象)。 1.卡尔曼滤波器的个数 有多少个目标框就有多少个卡尔曼滤波器,每个目标框都会有一个卡尔曼滤波器,即每个目标框都会有一个KalmanBoxTracker实例对象。 count = 0:类属性负责记录卡尔曼滤波器的创建个数,增加一个目标框就增加一个卡尔曼滤波器(KalmanBoxTracker实例对象。 id = KalmanBoxTracker.count:卡尔曼滤波器的个数,即目标框的个数。 KalmanBoxTracker.count += 1:每增加一个目标框,即增加一个KalmanBoxTracker实例对象(卡尔曼滤波器),那么类属性count+=1。 2.统计一个目标框对应的卡尔曼滤波器中各参数统计的次数 1.age = 0: 该目标框进行预测的总次数。每执行predict一次,便age+=1。 2.hits = 0: 该目标框进行更新的总次数。每执行update一次,便hits+=1。 3.time_since_update = 0 1.连续预测的次数,每执行predict一次即进行time_since_update+=1。 2.在连续预测(连续执行predict)的过程中,一旦执行update的话,time_since_update就会被重置为0。 3.在连续预测(连续执行predict)的过程中,只要连续预测的次数time_since_update大于0的话, 就会把hit_streak(连续更新的次数)重置为0,表示连续预测的过程中没有出现过一次更新状态更新向量x(状态变量x)的操作, 即连续预测的过程中没有执行过一次update。 4.hit_streak = 0 1.连续更新的次数,每执行update一次即进行hit_streak+=1。 2.在连续更新(连续执行update)的过程中,一旦开始连续执行predict两次或以上的情况下, 当连续第一次执行predict时,因为time_since_update仍然为0,并不会把hit_streak重置为0, 然后才会进行time_since_update+=1; 当连续第二次执行predict时,因为time_since_update已经为1,那么便会把hit_streak重置为0, 然后继续进行time_since_update+=1。 7.history = []: 保存单个目标框连续预测的多个结果到history列表中,一旦执行update就会清空history列表。 将预测的候选框从中心面积的形式[x,y,s,r]转换为坐标的形式[x1,y1,x2,y2] 的bbox 再保存到 history列表中。 """ # 内部使用KalmanFilter,7个状态变量和4个观测输入 def __init__(self,bbox): """ 初始化边界框和跟踪器 :param bbox: """ #等速模型 #卡尔曼滤波:状态转移矩阵:7,观测输入矩阵:4 self.kf = KalmanFilter(dim_x=7,dim_z=4) #初始化卡尔曼滤波器 # F:状态转移/状态变化矩阵 7*7 用当前的矩阵预测下一次的估计 self.kf.F = np.array([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 #H:量测矩阵/观测矩阵:4*7 self.kf.H = np.array([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 #R:测量噪声的协方差,即真实值与测量值差的协方差 self.kf.R[2:,2:] *= 10 #P:先验估计的协方差 self.kf.P[4:,4:] *= 1000 #give high uncertainty to the unobservable initial velocities 对不可观测的初始速度给予高度不确定性 self.kf.P *= 10 #Q:过程激励噪声的的协方差 self.kf.Q[-1,-1] *= 0.01 self.kd.Q[4:,4:] *= 0.01 #X:观测结果、状态估计 self.kf.x[:4] = convert_bbox_to_z(bbox) #参数的更新 self.time_since_update = 0 self.id = KalmanBoxTracker.count KalmanBoxTracker.count += 1 self.history=[] self.hits = 0 self.hit_streak = 0 self.age = 0 """ update(bbox):使用观测到的目标框bbox更新状态更新向量x(状态变量x) 1.time_since_update = 0 1.连续预测的次数,每执行predict一次即进行time_since_update+=1。 2.在连续预测(连续执行predict)的过程中,一旦执行update的话,time_since_update就会被重置为0。 2.在连续预测(连续执行predict)的过程中,只要连续预测的次数time_since_update大于0的话, 就会把hit_streak(连续更新的次数)重置为0,表示连续预测的过程中没有出现过一次更新状态更新向量x(状态变量x)的操作, 即连续预测的过程中没有执行过一次update。 2.history = [] 清空history列表。 history列表保存的是单个目标框连续预测的多个结果([x,y,s,r]转换后的[x1,y1,x2,y2]),一旦执行update就会清空history列表。 3.hits += 1: 该目标框进行更新的总次数。每执行update一次,便hits+=1。 4.hit_streak += 1 1.连续更新的次数,每执行update一次即进行hit_streak+=1。 2.在连续更新(连续执行update)的过程中,一旦开始连续执行predict两次或以上的情况下, 当连续第一次执行predict时,因为time_since_update仍然为0,并不会把hit_streak重置为0, 然后才会进行time_since_update+=1; 当连续第二次执行predict时,因为time_since_update已经为1,那么便会把hit_streak重置为0, 然后继续进行time_since_update+=1。 5.kf.update(convert_bbox_to_z(bbox)) convert_bbox_to_z负责将[x1,y1,x2,y2]形式的检测框转为滤波器的状态表示形式[x,y,s,r],那么传入的为kf.update([x,y,s,r])。 然后根据观测结果修改内部状态x(状态更新向量x)。 使用的是通过yoloV3得到的“并且和预测框相匹配的”检测框来更新卡尔曼滤波器得到的预测框。 """ #使用观测到的目标框更新状态变量 def update(self,bbox): """ 使用观察到的目标框更新状态向量。filterpy.kalman.KalmanFilter.update 会根据观测修改内部状态估计self.kf.x。 重置self.time_since_update,清空self.history。 :param bbox:目标框 :return: """ #重置部分参数 self.time_since_update = 0 #清空 self.history = [] #hits self.hits += 1 self.hit_streak += 1 #根据观测结果修改内部状态x self.kf.update(convert_bbox_to_z(bbox)) """ predict:进行目标框的预测并返回预测的边界框结果 1.if(kf.x[6] + kf.x[2]) <= 0: self.kf.x[6] *= 0.0 状态更新向量x(状态变量x)为[u,v,s,r,u^,v^,s^]T,那么x[6]为s^,x[2]为s。 如果x[6]+x[2]<= 0,那么x[6] *= 0.0,即把s^置为0.0。 2.kf.predict() 进行目标框的预测。 3.age += 1 该目标框进行预测的总次数。每执行predict一次,便age+=1。 4.if time_since_update > 0: hit_streak = 0 time_since_update += 1 1.连续预测的次数,每执行predict一次即进行time_since_update+=1。 2.在连续预测(连续执行predict)的过程中,一旦执行update的话,time_since_update就会被重置为0。 3.在连续预测(连续执行predict)的过程中,只要连续预测的次数time_since_update大于0的话, 就会把hit_streak(连续更新的次数)重置为0,表示连续预测的过程中没有出现过一次更新状态更新向量x(状态变量x)的操作, 即连续预测的过程中没有执行过一次update。 4.在连续更新(连续执行update)的过程中,一旦开始连续执行predict两次或以上的情况下, 当连续第一次执行predict时,因为time_since_update仍然为0,并不会把hit_streak重置为0, 然后才会进行time_since_update+=1; 当连续第二次执行predict时,因为time_since_update已经为1,那么便会把hit_streak重置为0, 然后继续进行time_since_update+=1。 5.history.append(convert_x_to_bbox(kf.x)) convert_x_to_bbox(kf.x):将目标框所预测的结果从中心面积的形式[x,y,s,r] 转换为 坐标的形式[x1,y1,x2,y2] 的bbox。 history列表保存的是单个目标框连续预测的多个结果([x,y,s,r]转换后的[x1,y1,x2,y2]),一旦执行update就会清空history列表。 6.predict 返回值:history[-1] 把目标框当前该次的预测的结果([x,y,s,r]转换后的[x1,y1,x2,y2])进行返回输出。 """ #进行目标框的预测:推进状态变量并返回预测的边界框结果 def predict(self): """ 推进状态向量并返回预测的边界框估计。 将预测结果追加到self.history。由于 get_state 直接访问 self.kf.x,所以self.history没有用到 :return: """ #状态变量 if(self.kf.x[6] + self.kf.x[2]) <= 0: self.kf.x[6] *= 0 # 进行预测 self.kf.predict() #卡尔曼滤波的预测次数 self.age += 1 #若过程中未进行更新,则将hit_streak置为0 if self.time_since_update > 0: self.hit_streak=0 self.time_since_update += 1 #将预测结果追加到hietory中 self.history.append(convert_x_to_bbox(self.kf.x)) return self.history[-1] """ get_state(): 获取当前目标框预测的结果([x,y,s,r]转换后的[x1,y1,x2,y2])。 return convert_x_to_bbox(kf.x):将候选框从中心面积的形式[x,y,s,r] 转换为 坐标的形式[x1,y1,x2,y2] 的bbox并进行返回输出。 直接访问 kf.x并进行返回,所以history没有用到。 """ #获取到当前的边界框的预测结果 def get_state(self): """ 返回当前边界框估计值 :return: """ return convert_x_to_bbox(self.kf.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