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Multisim】【高频电子线路】

简介: 高频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Multisim】【高频电子线路】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通过实验加深理解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2、通过实验加深理解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变化及其特点

3、掌握放大器负载特性和集电极调制特性的测试方法

4、进一步巩固用计算机仿真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仪器

微机,仿真软件Multisim13.0

三、实验内容与测试结果

       在Multisim13.0电路窗口中,创建如下图所示仿真电路。

注意器件选型!

交流电源:

fcd187704ccf45fba8d00b5bd679ab20_43e13c1305ba4d129cec8e5758454a5f.png

晶体管:虚拟的晶体管

9a3b874a6fbcccb077d15c8e970df3a3_01e5e04bd751414cbb296f7116e1f32f.png

874efd3b3748c4f17d2666a1ca35b7f9_336fe6cc83e84504a5745586ec437951.png

图1

1、观察输入、输出波形

       对图1,单击仿真按钮,从示波器中观察到的输入输出波形如下:

6f27c1efe98c42aa8f72aecfa0b9cd3f_d852dd9a0bb543b1a835a021ce4db203.png

2、观察不同工作状态下的集电极电流波形

       分别选取R1为50%、60%、65%,选择软件Transient analysis(瞬态分析),参数设置如下:Start time:0.02s,End time:0.020005,I(Q1[IC])为输出变量,测试结果如下:

操作步骤:

1.

938d4fc38e29969fc4bcf8564e965dbf_d98a498a84ab49d2a4774accbcf8ca7c.png

2.

a9a016c56b71517f2c6aa463b489a541_29f907c17d0c47e38c9ad41e342241e3.png

输出选择I(Q1[IC])

5a7be7c27cc5066ba2578090ef4de512_fc706079d74047b2b2682f1c1c184457.png

等待波形加载出来 ~_~

参考课本187、188页,集电极电流脉冲波形

55b21fa364981a8ad579ee11ba3e997d_de0e06da188c4dc886c066f517929f23.png

R1 = 50%

8571db03fa6af32872bde2bcf5e6ddfa_432960f12a3440a9a3a1445d750eafe8.png

R1 = 60%

ca4f367c69a96d16996f6320ec15bcdf_e4111d7ea9164af199ad740f8a3c2433.png

R1 = 65%

3、测试负载特性

分别选取R1为30%、40%、50%、60%、70%,利用万用表测量输出电压幅度

快速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方法:框选中滑动变阻器,将输入法改为英文状态,然后按A增加滑动变阻器的数值,或者用Shift+A减小滑动变阻器的数值

R1(Ω)

3K

4K

5K

6K

7K

输出电压(V)

7.1

7.465

7.912

8.165

8.27

 

4、测试集电极调制特性

取R1为65%,采用parameter sweep测量输出电压幅度V(5)随V1(VCC)的变化关系,V1:5V~30V,步长=5V

仿真设置:

1.

c0951e1634b16bb897d6f20e5fb86561_1f1e3a5cb10840a6b2fdd03ce9c2bce2.png

2.

7232bf711dec0ab9cffc31a62296c2b6_e73e7176fb1a4170963f5e810fef7c99.png

3.   V(5)是输出电压

3ba8e7db3df8596b5d3725807bf980fe_2f7617c9bccf49eca5af9afb852fe300.png

4.仿真之后,调整输出波形,先将背景改成白色的,然后只在水平方向放大波形,就能出现如下波形了

a2a2c92e9b65d8775a25c9e9da7d7284_e6f5db60f6c24ec8a86b69c3c4162ef5.png

集电极调制特性,参考课本191页

addb71600f03c33f9e32f27eb93e83cb_0ca02ea44ce34a9a9bee9a22aa705378.png

四、实验结果分析

       对上述实验内容及测试结果分别分析如下:

1. 实验内容1的测试结果表明:这是一个反相的谐振放大器,输出波形与输入波形频率相同,相位相反。指针1、2测得输出信号的峰峰值为23.406V,输入信号的峰峰值为1.990V,因此放大器的放大倍数A = 11.76

1. 实验内容2的测试结果表明:负载的大小影响着放大器的工作状态,随着R1的增加,放大器工作状态由欠压到临界到过压,可以发现波形逐渐失真,集电极电流由尖顶余弦脉冲向凹顶脉冲过渡。

1. 实验内容3的测试结果表明:放大器工作在欠压区,输出电压幅度随着负载R1的增大而直线上升,进入过压区后,输出电压幅度随R1的增加而缓慢地上升。

1. 放大器工作在过压区,随着VCC的变化,输出电压也相应地线性的增加或减小。利用这个特性可以做成集电极调幅电路。


五、参考资料

课本:《高频电子线路》第五版 张肃文主编

参考课本187、188页,集电极电流脉冲波形

参考课本191页,集电极调制特性

6fc3e3973cbf57a70fa27212b6b3e030_dc6b245e33194a86849b218488ddf2ad.jpeg


相关文章
|
2月前
技术指标和振荡器大全(一)(4)
技术指标和振荡器大全(一)(4)
92 0
|
2月前
技术指标和振荡器大全(四)(4)
技术指标和振荡器大全(四)(4)
61 0
|
2月前
技术指标和振荡器大全(四)(2)
技术指标和振荡器大全(四)(2)
65 0
|
2月前
技术指标和振荡器大全(二)(1)
技术指标和振荡器大全(二)(1)
82 0
|
2月前
技术指标和振荡器大全(三)(2)
技术指标和振荡器大全(三)(2)
105 0
|
2月前
技术指标和振荡器大全(二)(3)
技术指标和振荡器大全(二)(3)
74 0
|
2月前
技术指标和振荡器大全(三)(4)
技术指标和振荡器大全(三)(4)
9 0
|
2月前
技术指标和振荡器大全(四)(3)
技术指标和振荡器大全(四)(3)
73 0
|
2月前
|
Go 项目管理 vr&ar
技术指标和振荡器大全(二)(4)
技术指标和振荡器大全(二)(4)
72 0
|
2月前
|
算法
技术指标和振荡器大全(一)(2)
技术指标和振荡器大全(一)(2)
15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