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的分布式mimo性能仿真,分析能量效率和频谱效率

简介: 基于MATLAB的分布式mimo性能仿真,分析能量效率和频谱效率

1.算法描述

   基于matlab的协作mimo分布式空时编码技术的仿真,包括规则LDPC级联D-STBC,ML,ZF,DFE均衡,Fincke-Pohst-MAP算法检测。将规则LDPC加入这个协作MIMO的D-STBC里,即是将LDPC码与D-STBC级联,发送端用LDPC编码发送到协作节点,然后协作节点用D-STBC码形式转发到发送端。做出 ML、ZF-OSIC和 ,RLS-MIMO-DFE三种检测算法误码率的性能比较(注意:发送端到中继协作节点过程中,中继协作节点对源信号的处理三种协议:放大转发,解码转发和编码协作,所以这分别三种协议下的三种检测算法要分别做),以及LDPC与D-STBC结合的协作MIMO系统与没有LDPC码的协作MIMO的D-STBC系统在ML检测算法下性能比较(只做“编码协作协议”下)。比较LDPC级联D-STBC的协作MIMO系统下,接收端检测分别采用ML算法和Fincke-Pohst MAP。

   多中继放大转发(AF, Amplify and Forward)和译码转发(DF, Decode and Forward)协议的主要缺点是中继采用正交子信道传输降低了频谱利用率。这引发了人们对分布式空时编码(DSTC, Distributed Space Time Coding)的研究。 目前多中继AF协议的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算法研究较多,但是通常只考虑不同中继使用正交信道传输的情况,而结合DSTC进行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算法的研究还不多。本文在研究多中继AF协议的基础上,针对DSTC系统的中继选择算法和功率分配算法开展研究。 首先,介绍分集技术、协作通信和空时编码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入DSTC,重点分析基于AF的DSTC,并给出对应的准正交空时编码(QOSTC, Quasi-Orthogonal Space Time Code)。 然后,针对DSTC系统中最大似然(ML, Maximum Likelihood)检测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我们利用线性分散码(LD, Linear Dispersion)的线性性质,将迫零(ZF, Zero Forcing)检测算法用于基于LD的DSTC。该ZF检测算法在基本保持误比特率(BER, Bit Error Rate)性能的同时,降低了检测的计算复杂度。 接着,研究DSTC系统的中继选择算法,推导DSTC系统中信宿的接收信噪比(SNR, Signal to Noise Ratio)表达式,研究基于SNR准则的中继选择算法,为了降低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使用一种次优中继选择算法,减少中继选择搜索次数。最后将该算法与已有算法作仿真比较。 最后,研究DSTC系统的功率分配算法,研究一种最大化信宿接收SNR的功率分配算法,该算法利用调和平均准则对多个中继进行功率分配,将信源和中继的功率分配问题转化为对信源功率的一维搜索问题。该算法能够根据信道条件调整信源和中继的发射功率。最后仿真对比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的两种结合方案:中继选择之后功率分配和中继选择同时功率分配,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两种结合方案的BER性能接近,但是中继选择同时功率分配的方案具有更高的计算复杂度。

    在实际的系统中,collocated MIMO (集中式 MIMO)技术的优点是有限的。造成这种限制的原因有两方面:

   首先,空间相关性会导致性能下降。在一个 collocated MIMO 系统中,每个节点的天线必须放置得很近。在 collocated antennas 处的无线电信号经历了类似的散射环境,而且信道可能是相关的,特别是当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视线信道占主导地位时。信道矩阵可能是 ill conditioned 的,导致显著的容量下降。
   其次,由于终端尺寸的限制,节点不能配备很多天线。由于分集增益与天线数目成正比,天线数目少的 collocated MIMO 系统无法达到预期的性能。
   为了缓解 collocated MIMO 系统的上述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式 MIMO (distributed MIMO)技术。分布式 MIMO 与 collocated MIMO 的主要区别在于,无线网络前端的多个天线分布在距离较远的无线节点之间。
   在分布式MIMO系统中,每个节点只能配备一个天线。位于不同位置的多个节点将相同的信息发送给接收器。
   这样,多个节点组成虚拟天线阵列,实现更高的空间分集增益。这种空间多样性称为用户协作多样性(user cooperation diversity),或简称协作多样性(cooperative diversity)。

2.仿真效果预览
matlab2022a仿真结果如下:

baac477fa43d1c6116f65b0d5f76c6af_watermark,size_14,text_QDUxQ1RP5Y2a5a6i,color_FFFFFF,t_100,g_se,x_10,y_10,shadow_20,type_ZmFuZ3poZW5naGVpdGk=.png
719d4cfaf2fccc41d597f85285f4ddaa_watermark,size_14,text_QDUxQ1RP5Y2a5a6i,color_FFFFFF,t_100,g_se,x_10,y_10,shadow_20,type_ZmFuZ3poZW5naGVpdGk=.png
900cc3591be722e73fb9239548c33435_watermark,size_14,text_QDUxQ1RP5Y2a5a6i,color_FFFFFF,t_100,g_se,x_10,y_10,shadow_20,type_ZmFuZ3poZW5naGVpdGk=.png

3.MATLAB核心程序

 %L = 20;      % RAU个数
M = 1;      % RAU 天线数
K = 4;        %用户个数
Ns = [2,4];      %用户天线数
% Mt = M*L;    %发送总的天线数
% Nt = K * N;  %接收总的天线数
 
c=1;
 
sigma_z2_dBm = -104;
sigma_z2 = 10^(sigma_z2_dBm/10)*0.001;
delta_sh_dB = 8;
detal_sh = 10^(delta_sh_dB/10);
alpha = 4;
%  ---------------能量消耗参数--------------
tao = 0.38;
Pd_dBm = 30;
Pd = 10^(Pd_dBm/10)*0.001;
Ps_dBm = 40;
Ps = 10^(Ps_dBm/10)*0.001;
Po_dB = 0.1484;
Po = 10^(Po_dB/10);
iterNum = 1000;
Ptm = 46;
Pt = 10^(Ptm/10)*0.001/K;
Ls = [1:2:10,15:10:200];
for n = 1:length(Ns)
    n
    N = Ns(n);
    for p = 1 :length(Ls)
 
        L = Ls(p);
        %P_Ideal = Pt/tao;
        P_D_real = K*Pt/tao + M*L*Pd + Ps + Po;
        P_C_real = K*Pt/tao + M*L*Pd + Ps;
 
        for iter = 1:iterNum
 
            [x_RAU, y_RAU, x_User, y_User] = SingleCell(L,K,Rc);
            % ----------------------D_MIMO ------------------------------------
 
            H = DAS_Channel(L, K, N, M, x_RAU, y_RAU, x_User, y_User, detal_sh, c, alpha);
 
            %--计算理论值
            for k = 1:K
               h = H((k-1)*N+1:k*N,:);
               I_D_ALL(k) = real(log2(det(eye(N) + (Pt * h * h')/(M*L*sigma_z2))));
            end
            I_D(n,p,iter) = sum(I_D_ALL);
            %--计算近似值
            lambda = log(10)/10;
            tmp1 = 0;
            tmp2 = 0;
            for i = 0:M-1
               tmp1 = tmp1 + log2(gamma(M - i + 1/N));
               tmp2 = tmp2 + log2(gamma(M - i));
            end
            C_D(n,p,iter) = N*(log2(c*Pt/(Rc^alpha*sigma_z2)) + log2(exp(-(4-sqrt(3))*alpha/4)) + ...
                + log2(L) + tmp1 + ...
                + (alpha + lambda^2*detal_sh^2)/(2*log(2)) - tmp2);
              C_D(n,p,iter)=K*C_D(n,p,iter);
        end
        I_D_avg = mean(I_D,3);
        C_D_avg = mean(C_D,3);
        EE_C_D_Real(n,p) = C_D_avg(n,p)/P_D_real;
        EE_I_D_Real(n,p) = I_D_avg(n,p)/P_D_real;
    end
end
相关文章
|
21天前
|
传感器 算法 vr&ar
六自由度Stewart控制系统matlab仿真,带GUI界面
六自由度Stewart平台控制系统是一种高精度、高稳定性的运动模拟装置,广泛应用于飞行模拟、汽车驾驶模拟、虚拟现实等领域。该系统通过六个独立的线性致动器连接固定基座与移动平台,实现对负载在三维空间内的六个自由度(三维平移X、Y、Z和三维旋转-roll、pitch、yaw)的精确控制。系统使用MATLAB2022a进行仿真和控制算法开发,核心程序包括滑块回调函数和创建函数,用于实时调整平台的位置和姿态。
|
30天前
|
算法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基于game-based算法的动态频谱访问matlab仿真
本算法展示了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通过游戏理论优化动态频谱访问,提高频谱利用率和物理层安全性。程序运行效果包括负载因子、传输功率、信噪比对用户效用和保密率的影响分析。软件版本:Matlab 2022a。完整代码包含详细中文注释和操作视频。
|
15天前
|
算法 数据挖掘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基于FCM模糊聚类算法的图像分割matlab仿真
本项目展示了基于模糊C均值(FCM)算法的图像分割技术。算法运行效果良好,无水印。使用MATLAB 2022a开发,提供完整代码及中文注释,附带操作步骤视频。FCM算法通过隶属度矩阵和聚类中心矩阵实现图像分割,适用于灰度和彩色图像,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遥感图像等领域。
|
16天前
|
算法 调度
基于遗传模拟退火混合优化算法的车间作业最优调度matlab仿真,输出甘特图
车间作业调度问题(JSSP)通过遗传算法(GA)和模拟退火算法(SA)优化多个作业在并行工作中心上的加工顺序和时间,以最小化总完成时间和机器闲置时间。MATLAB2022a版本运行测试,展示了有效性和可行性。核心程序采用作业列表表示法,结合遗传操作和模拟退火过程,提高算法性能。
|
14天前
|
算法
基于HASM模型的高精度建模matlab仿真
本课题使用HASM进行高精度建模,介绍HASM模型及其简化实现方法。HASM模型基于层次化与自适应统计思想,通过多层结构捕捉不同尺度特征,自适应调整参数,适用于大规模、高维度数据的分析与预测。MATLAB2022A版本运行测试,展示运行结果。
|
17天前
|
存储 算法 决策智能
基于免疫算法的TSP问题求解matlab仿真
旅行商问题(TSP)是一个经典的组合优化问题,目标是寻找经过每个城市恰好一次并返回起点的最短回路。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免疫算法(IA)的解决方案,该算法模拟生物免疫系统的运作机制,通过克隆选择、变异和免疫记忆等步骤,有效解决了TSP问题。程序使用MATLAB 2022a版本运行,展示了良好的优化效果。
|
15天前
|
运维 算法
基于Lipschitz李式指数的随机信号特征识别和故障检测matlab仿真
本程序基于Lipschitz李式指数进行随机信号特征识别和故障检测。使用MATLAB2013B版本运行,核心功能包括计算Lipschitz指数、绘制指数曲线、检测故障信号并标记异常区域。Lipschitz指数能够反映信号的局部动态行为,适用于机械振动分析等领域的故障诊断。
|
16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芯片
基于GSP工具箱的NILM算法matlab仿真
基于GSP工具箱的NILM算法Matlab仿真,利用图信号处理技术解析家庭或建筑内各电器的独立功耗。GSPBox通过图的节点、边和权重矩阵表示电气系统,实现对未知数据的有效分类。系统使用MATLAB2022a版本,通过滤波或分解技术从全局能耗信号中提取子设备的功耗信息。
|
16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5G
基于MIMO系统的SDR-AltMin混合预编码算法matlab性能仿真
基于MIMO系统的SDR-AltMin混合预编码算法通过结合半定松弛和交替最小化技术,优化大规模MIMO系统的预编码矩阵,提高信号质量。Matlab 2022a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能有效提升系统性能并降低计算复杂度。核心程序包括预编码和接收矩阵的设计,以及不同信噪比下的性能评估。
35 3
|
2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调度
基于ACO蚁群优化的VRPSD问题求解matlab仿真,输出规划路径结果和满载率
基于ACO蚁群优化的VRPSD问题求解MATLAB仿真,输出ACO优化的收敛曲线、规划路径结果及每条路径的满载率。在MATLAB2022a版本中运行,展示了优化过程和最终路径规划结果。核心程序通过迭代搜索最优路径,更新信息素矩阵,确保找到满足客户需求且总行程成本最小的车辆调度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下一篇
无影云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