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LSTM预测结果为一条直线原因总结

简介: 使用LSTM预测结果为一条直线原因总结

前言

👑 最近很多订阅了🔥《深度学习时间序列预测案例》🔥的用户私信我,向我咨询为什么我的模型预测出来是一条直线或者是一条波浪线,几乎没有任何趋势,为了统一进行解答,特写本篇文章进行说明。

对于时间序列数据预测结果为一条直线这在时序任务中是很常见的,对于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本篇举例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

  • 有些伙伴私信我,说这有可能是模型过大,内部一些参数过多,这种可以尝试简单一点的模型试一下
  • 模型训练过程中一些神经元死掉了,或者是梯度爆炸或者消失的问题,这种情况尝试一下使用不同的激活函数,建议使用各种的 RELU 变体函数
  • 学习率过大或者过小,可以尝试调整不同的学习率,或者使用学习率自定义衰减,模型训练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学习率,靠近鞍点调小学习率
  • 适当增加 dropout ,减少模型过拟合
  • 时间片 timestep 设置的过大,容易导致模型预测结果波动不大
  • 数据集过小,这会导致模型学习不出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
  • 适当减小一下 batch_size
  • 可以在不同的模块(层)之间添加 normalization 归一化
  • 模型过小,拟合时序的变化趋势能力较差,尝试大模型
  • 还有一些就是你模型内部模块的一些参数问题,例如你的模型中使用了LSTM,可能LSTM的层数和隐层维度都会有影响,这些参数问题是不太容易发现的
  • 使用的数据集的问题,可能数据中的时序信息不明显,使用模型很难拟合捕捉,尝试换一个时序效果好的数据集,因为不是任何数据集都会训练好的

以上是一些新手遇到较为常见的原因,如果遇到该问题可以尝试找找以上的原因调整一下自己的项目,这里说明一下你的预测结果为一条直线的原因可能不是由上述原因导致的,所以上面原因仅供参考调试,这个问题不太好定位分析,因为导致原因太多,需要小伙伴多尝试多分析。

上述原因可能是一些较为经典的原因,其实原因还有很多(类似于最后一个原因,与你使用的模块的内部参数有关,这类原因就太多了,需要经验来定位),对于新手小白来说了解上述几点原因即可。


目录
相关文章
|
算法 测试技术 API
LightGBM的参数详解以及如何调优(下)
LightGBM的参数详解以及如何调优
1750 2
LightGBM的参数详解以及如何调优(下)
|
Python
matplotlib 按指定的时间间隔生成坐标轴
matplotlib 提供了自定义生成时间轴的库,而当我们需要按照自己定义的时间间隔去生成时间轴时,时间轴并没有正常显示,只是按照一个时间跨度更大的方式显示,本文强制 matplotlib 严格按照要求自定义的时间间隔来坐标轴,并对每一行代码做了详细的说明。
7316 0
matplotlib 按指定的时间间隔生成坐标轴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LSTM时间序列预测中的一个常见错误以及如何修正
在使用LSTM进行时间序列预测时,常见错误是混淆回归和预测问题。LSTM需将时间序列转化为回归问题,通常使用窗口或多步方法。然而,窗口方法中,模型在预测未来值时依赖已知的未来值,导致误差累积。为解决此问题,应采用迭代预测和替换输入值的方法,或者在多步骤方法中选择合适的样本数量和训练大小以保持时间结构。编码器/解码器模型能更好地处理时间数据。
752 1
成功解决A value is trying to be set on a copy of a slice from a DataFrame. Try using .loc[row_indexer,co
成功解决A value is trying to be set on a copy of a slice from a DataFrame. Try using .loc[row_indexer,co
|
9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PyTorch
深入剖析Transformer架构中的多头注意力机制
多头注意力机制(Multi-Head Attention)是Transformer模型中的核心组件,通过并行运行多个独立的注意力机制,捕捉输入序列中不同子空间的语义关联。每个“头”独立处理Query、Key和Value矩阵,经过缩放点积注意力运算后,所有头的输出被拼接并通过线性层融合,最终生成更全面的表示。多头注意力不仅增强了模型对复杂依赖关系的理解,还在自然语言处理任务如机器翻译和阅读理解中表现出色。通过多头自注意力机制,模型在同一序列内部进行多角度的注意力计算,进一步提升了表达能力和泛化性能。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资源调度 自然语言处理
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完整实战:从理论到PyTorch实战演示
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完整实战:从理论到PyTorch实战演示
16587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数据挖掘
Pandas中的行序反转与列序反转
Pandas中的行序反转与列序反转
342 3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深度学习之因果发现算法
基于深度学习的因果发现算法是一个旨在从复杂数据中自动挖掘变量之间潜在因果关系的研究领域。它结合了传统因果推理方法与深度学习的强大特征提取能力,帮助应对高维、非线性数据中的因果结构发现。
832 9
|
PyTorch 算法框架/工具
时间序列预测:CNN+LSTM+Attention模型实战
时间序列预测:CNN+LSTM+Attention模型实战
1714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并行计算 TensorFlow
GPU加速TensorFlow模型训练:从环境配置到代码实践的全方位指南,助你大幅提升深度学习应用性能,让模型训练不再等待
【8月更文挑战第31天】本文以随笔形式探讨了如何在TensorFlow中利用GPU加速模型训练,并提供了详细的实践指南。从安装支持GPU的TensorFlow版本到配置NVIDIA CUDA及cuDNN库,再到构建CNN模型并使用MNIST数据集训练,全面展示了GPU加速的重要性与实现方法。通过对比CPU与GPU上的训练效果,突显了GPU在提升训练速度方面的显著优势。最后,还介绍了如何借助TensorBoard监控训练过程,以便进一步优化模型。
196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