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架构总览,发展定义架构及趋势

本文涉及的产品
简介: 云原生架构总览,发展定义架构及趋势

随着云计算发展的成熟和企业需求的推动,云原生技术和理念得到了用户的广泛接受,云原生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云原生正在成为云上的必然趋势。


文章目录


一、云原生技术发展

二、云原生的定义

三、云原生应用

四、云原生架构原则及常用模式

五、云原生未来发展趋势


一、云原生技术发展


• 2001年,VMware发布了第一个针对x86服务器的虚拟化产品ESX和GSX,即ESX-i的前身。

• 2006年10月,以色列的创业公司Qumranet在完成了虚拟化Hypervisor基本功能、动态迁移以及主要的性能优化之后,正式对外宣布了KVM的诞生。2009年4月,

VMware推出业界首款云操作系统VMware vSphere。

• 2006年,AWS推出首批云产品Simple Storage Service (S3)和Elastic Compute Cloud(EC2),使企业可以利用AWS的基础设施构建自己的应用程序。

• 2010年7月,Rackspace Hosting和NASA联合推出了一项名为OpenStack的开源云软件计划。

• 2011年,Pivotal推出了开源版PaaS Cloud Foundry,作为Heroku PaaS的开源替代品,并于2014年底推出了Cloud Foundry Foundation。

• 2008年,LXC(Linux Container)容器发布,这是一种内核虚拟化技术,可以提供轻量级的虚拟化,以便隔离进程和资源。LXC是Docker最初使用的具体内核功能实现。

• 2013年,Docker发布,组合LXC,Union File System和cgroups等Linux技术创建容器化标准,docker风靡一时,container逐步替代VM,云计算进入容器时代。

• 2015年7月,Google联合Linux基金会成立了CNCF组织,kubernetes成为CNCF 管理的首个开源项目。

• 2018年3月,Kubernetes从CNCF毕业,成为CNCF第一个毕业项目。


2671cac5c1104f979df5fc372b9daaf3.png


据《中国云原生用户调查报告2020》显示,2019年中国云原生市场规模约为350.2亿元,云原生技术加速向垂直行业渗透。


数据显示,43.9%的用户已在生产环境中采纳容器技术,超过七成的用户已经或计划使用微服务架构进行业务开发部署。现阶段已有9%的用户云原生相关投入已占总IT投入的一半以上,技术研发、运维是企业主要支出部分。


二、云原生的定义


1、Pivotal早期观点

①Pivotal公司的Matt Stine 于2013年首次提出云原生的概念,并推出了Pivotal Cloud Foundry和Spring系列开发框架,是云原生的探路者。

②2015年,云原生刚推广时,Matt Stine在 《迁移到云原生架构》——书中定义了符合云原生架构的几个特征:


符合12因素应用(12 Factors Application)

面向微服务架构(Microservices)

自服务敏捷集成设施(Self Service Agile Infrastructure)

基于API的协作(API-Based Collaboration)

抗脆弱性(Antifragility)

2、Pivotal当前论述


云原生是一种构建和运行应用程序的方法,它利用了云计算交付模型的优势;

云原生关注如何创建和部署应用程序,而不是在何处;

虽然现在公有云影响了几乎每个行业的基础设施投资思想,但类似云的交付模式并不仅限于公有云环境,它适用于公有云和私有云;

云原生结合了DevOps、持续交付、微服务和容器的概念;

当公司以云原生方式构建和运营应用程序时,它们可以更快地将新想法推向市场并更快地响应客户需求;

3、CNCF早期观点

①云原生计算基金会(以下简称CNCF)是一个开源软件基金会,成立于2015年7月, 致力于云原生(Cloud Native)技术的普及和可持续发展。

②起初,CNCF对云原生的定义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应用容器化(Software stack to be Containerized)

口面向微服务架构(Microservices Oriented)

应用支持容器的编排调度(Dynamically Orchestrated)

③到2018年,随着社区对云原生理念的广泛认可和云原生生态的不断扩大,还有CNCF项目和会员的大量增加,起初的定义已经不再适用。


4、CNCF当前定义

云原生技术有利于各组织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等新型动态环境中,构建和运行可弹性扩展的应用。云原生的代表技术包括容器、服务网格、微服务、不可变基础设施和声明式API。


f0f15f44f246459fbfd68e9cf1a3e94e.png


5、云原生理念

①利用容器和服务网格等技术,解耦软件开发,提高了业务开发部署的灵活性和

易维护性。

②以Kubernetes为核心的多层次、丰富的开源软件栈,被各大厂商支持,用户选

择多,避免厂商绑定。

③以Kubernetes为核心的松耦合平台架构,易扩展,避免侵入式定制 Kubernetes

已被公认是platform for platform。

③中心式编排,对应用和微服务进行统一的动态管理和调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资

源利用率。


6、云原生技术版图


0c83e8020ec046fd99eff33015112873.png


7、容器技术——提高应用可移植性,提升业务敏捷

①容器可以将应用本身及其依赖打包,使得应用可以实现“一次封装,到处运行”。

②容器也可以理解成-种沙盒技术,沙盒在计算机安全领域中是-种安全机制,为运

行中的程序提供的隔离环境。


主流的容器技术,如Docker,它是通过内核虚拟化技术(namespace以及cgroups

等)来提供容器的资源隔离与安全保障。由于Docker通过操作系统层的虚拟化实现隔离,所以Docker容器在运行时,不需要类似虚拟机额外的操作系统开销,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Docker能够帮助你快速地测试、快速地编码、快速地交付,并且缩短从编码到运行应用的周期,从而使得企业实现业务敏捷。


8、微服务——加速企业应用架构升级

在CNCF的定义中,微服务也是作为一种代表性的技术,而实际上,微服务更侧重于描述软件架构,这种软件架构相比单体架构,更加能够发挥云原生相关的技术优势。


微服务是一种用于构建应用的架构方案,它是松散耦合的分布式架构框架,因此一个团队的更改不会破坏整个应用。使用微服务的好处是,开发团队能够快速构建应用的新组件,以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微服务架构有别于更为传统的单体式方案,可将应用拆分成多个核心功能。每个功能都被称为一项服务,可以单独构建和部署,这意味着各项服务在工作(和出现故障)时不会相互影响。比如你在线购物时,使用搜索栏来找产品,这个搜索功能就是一项服务,同时你也看到了相关产品推荐,这些推荐也是来自于另外一项服务,还有购物车等,都是一项一项的服务。


9、DevOps——促进开发运维一体化


731204fae51042448b0d5dd22ea0aea8.png


DevOps=开发(Development)+运维(Operations),是打通开发与运维之间的壁

垒,促进开发、运营和质量保障(QA)等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以便对产品进行小

规模、快速迭代式地开发和部署,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变化。它强调的是开发运维一体化,加强团队间的沟通和快速反馈,达到快速交付产品和提高交付质量的目的。


10、云原生能力已获广泛认可,加速企业向‘新云原生企业”转型


44fbc642cf414dbcaf4587def48906a2.png


从技术维度来看, 容器在性能、弹性伸缩方面得到广泛认可,容器和微服务对应用现代化、改进DevOps运作模式都取得广泛认可,另外云原生技术提高架构开放性,更符合市场技术趋势,在业务价值方面,微服务的平台化复用提升创新敏捷性得到86%调研人员认可,容器化可以提升资产利用率降本增效、更好的弹性伸缩, 容器标准镜像封装和CI/CD结合可以更快交付应用,云原生技术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框架的支撑,加速业务创新都得到80%以上用户认可。 总体上来说云原生应用价值已获得调研用户广泛认可, 以应用为中心的云原生模式正在加速企业数字化进程,加速企业向“新云原生企业”转型。


三、云原生应用


“云原生应用程序是专为云模型构建的。这些应用程序由小型专用功能团队快速构建和部署到一个平台,可提供轻松的横向扩展和硬件解耦-为组织提供跨云环境的更高灵活性,弹性和可移植性。”——Pivotal


“云原生应用是独立的小规模松散耦合服务的集合,旨在提供备受认可的业务价值,例如快速融合用户反馈以实现持续改进。简而言之,通过云原生应用开发,可以加速构建新应用,优化现有应用并将这些应用全部组合在一起。其目标是以企业需要的速度满足应用用户的需求。”——RedHat


云原生应用综合理解:

①基于云原生的相关技术,设计运行在云上的,充分发挥云优势的应用。

②一般采用容器的打包、分发、部署的形式,应用内(间)采用微服务的架构,充分利用云提供的组件服务,采用DevOps的组织架构和方法,通过CI/CD工具链,实现产品和服务的持续交付。


2691bc4fa09b4ce58cd685481d9462e9.png


传统应用与云原生应用的区别:


dd3187fe1a9144efb1d596a40e130956.png


云原生应用12要素:


第一,基准代码。一份代码库对应多份部署,所有部署的基准代码相同,但每份部署可以使用不同的版本。

第二,依赖。显式声明依赖关系,通过依赖清单确切的声明所有依赖项,这一做法会统一应用到生产和开发环境。

第三,配置。

在环境中存储配置,推荐将应用的配置存储于环境变量中,环境变量可以非常方便地在不同的部署间做修改,却不动一行代码。与配置文件不同,不小心把它们迁入代码库的概率微乎其微,与一些传统的解决配置问题的机制,比如Java的属性配置文件相比,环境变量、语言和统计无关。

第四,后端服务。把后端服务当作附加资源,每个不同的后端服务是一份资源,例如一个mysql数据库是一个资源,两个mysql数据库被当做两个不同的资源,云原生应用将这些数据库都视作附加资源,这些资源和他们附属的部署保持松耦合。

第五,构建发布运行云原生应用,需严格区分构建、发布、运行这三个步骤。举例来说,直接修改处于运行状态的代码是非常不可取的做法,因为这些修改很难再同步回构建步骤。

第六,进程。以一个或多个无状态进程运行应用,在运行环境中,应用程序通常是以一个或多个进程运行的。

第七,端口绑定。通过端口绑定来提供服务。

第八,并发。通过进程模型进行扩展,在 12-factor 应用中,进程是一等公民。12-Factor应用的进程主要借鉴于unix守护进程模型 。开发人员可以运用这个模型去设计应用架构,将不同的工作分配给不同的进程类型。例如,HTTP请求可以交给 web 进程来处理,而常驻的后台工作则交由 worker 进程负责。

第九,易处理。快速启动和优雅终止和最大化健壮性,这有利于快速弹性的伸缩应 用、迅速部署变化的代码或配置文件的部署应用。

第十,开发环境与线上环境等价,尽可能的保持开发预发布线上环境相同。

第十一 ,日志。 把日志当做事件流,日志应该是事件流的汇总,将所有运行中的进程和后端服务的输出流,按照时间顺序收集起来。

第十二,管理进程。后台管理任务当做一次性进程运行,一次性管理进程应该和正常的常驻进程使用同样的环境,这些管理进程和任何其他的进程一样,使用相同的代码和配置,基于某个发布版本运行,后台管理代码应该随其他应用程序代码一起发布,从而避免同步问题。

四、云原生架构原则及常用模式


c460d31c374c439894d485ad319cad5d.png

弹性:微服务采用无状态设计,支持按需使用、自动水平伸缩;实例快速启动,并在不影响业务的前提下优雅中止。这一点可以充分利用云的弹性的特征,利用云环境提供的镜像、监控、资源动态编排和调度服务。设计应用程序时,不绑定特定基础资源,使其能够自由伸展,根据需要增删实例。


分布式:更多强调解耦。应用侧,则是业务逻辑和数据解耦、业务逻辑和会话解耦。数据分布式,每个服务拥有自己的数据库,服务不能直接访问其他服务的数据库,只能通过服务接口访问其他服务的数据。


高可用,高可用的概念范畴比较广,云原生应用的设计特征,Design For Failure,即“为失败而设计”,这里主要强调基于不可靠的基础设施资源来设计高可用系统,并且在应用实例失效的情况下,系统能快速发现并恢复。高可用的设计的主要原则有可观测、可灰度、可回滚等。实现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通过k8s实现POD状态的监测和维护,通过灰度发布、蓝绿部署等手段来保证升级、回滚时系统的高可用。


自动化:业务/服务的颗粒度更小,交付部署更频繁,迫切需要系统能够自动化部署,同时要增强对服务以及所部署的软硬件环境的全方位监控、评估能力。


自服务:自服务强调服务可被其他应用或开发者自助发现,自助按需获取,自助使用并计量,自助服务管理。自服务的前提是高度自治,同时,从易用性的角度,暴露友好的交互方式(Web界面、命令行、SDK…),使能应用开发者简单、高效地使用其提供的功能。


1、云原生架构模式:微服务架构


e5b4a592ffb04c318cce358044caf3df.png


微服务架构就是其中一种实现方式。它实现了服务彻底拆分,各服务可以独立打包、独立部署和独立升级,对开发者而言,摆脱开发语言的束缚。每个微服务负责的业务比较清晰,利于后期扩展和维护。微服务之间可以采用REST和RPC协议进行通信。同时,微服务架构可以和其他云原生技术完美结合,充分发挥云的优势。


2、云原生架构模式:Serverless架构

Serverless (无服务器架构)指的是由开发者实现的服务端逻辑运行在无状态的计算容器中,它由事件触发,完全被第三方管理,Serverless是 在传统容器技术和服务网格上发展起来,更侧重让使用者只关注自己的业务逻辑即可。


c1d57b57f6f64709b2c678d4d6b49d75.png


3、Serverless与微服务的关系:微服务向Serverless演进,并长期共存


b2af3caf737c43ada3218704f95a31cd.png


Serverless与微服务同属服务化架构,二者在架构特征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追求基础设施的高可用、高容错,应用的快速弹性,快速发布,更好的运维可观测性等。但作为新一代应用架构,Serverless化的变化在于:更快的弹性(毫秒级)、更快的发布(分钟级)、更简化的运维(NoOps)、更细粒度的资源调度(函数级,可以是几十行)。


五、云原生未来发展趋势


①Kubernetes编排统一化,编排对象不断扩展延伸


Kubernetes 的编排对象持续丰富不断扩展,以容器为基础编排对象逐渐延展至虚拟机、函数等,理论上所有可编程、有API、可抽象成资源的对象,都在成为 Kubernetes 的编排对象。

应用侧围绕Kubernetes生态加速演进,以Kubernetes为核心的云原生技术栈将推广到更多的应用场景。在大数据领域,Spark和Kubernetes的集成已经非常普遍;机器学习方面,Kubernetes和Tensorflow等深度学习的框架深度集成,用Kubernetes去编排机器学习的工作流以取得业界的广泛共识。

②服务治理Mesh化,加速传统应用转型


传统应用架构中业务和功能耦合度较高,无法充分发挥云的效能。

传统应用中用于治理服务的中间件服务通常与应用强绑定部署,治理能力被植入每个应用,重复造轮子现象严重。Mesh化加速业务逻辑与非业务逻辑的解耦。将非业务功能从客户端SDK中分离出来放入独立进程,利用Pod中容器共享资源的特性,实现用户无感知的治理接管。

服务治理的 Mesh 化为传统应用轻量化改造提供了前提,也为云平台沉淀通用服务治理能力,加速中间件下沉为基础设施提供了可能

③应用服务Serverless化,更加聚焦业务的核心价值

Serverless将进一步释放云计算的能力,将安全、可靠、可伸缩等需求交由基础设施实现,使用户仅需关注业务逻辑而无需关注具体部署和运行,极大地提高应用开发效率。同时这个方式促进了社会分工协作,云厂商可以进一步通过规模化、集约化实现计算成本大幅优化。


④云原生服务部署形态多元化,多云将成为主流

尽管上云已是大势所趋, 但对于企业客户而言, 有些业务出于对数据主权、安全隐私的考量,会采用混合云架构。一些企业为了满足安全合规、成本优化、提升地域覆盖性等需求,会选择多个云厂商。


相关实践学习
容器服务Serverless版ACK Serverless 快速入门:在线魔方应用部署和监控
通过本实验,您将了解到容器服务Serverless版ACK Serverless 的基本产品能力,即可以实现快速部署一个在线魔方应用,并借助阿里云容器服务成熟的产品生态,实现在线应用的企业级监控,提升应用稳定性。
云原生实践公开课
课程大纲 开篇:如何学习并实践云原生技术 基础篇: 5 步上手 Kubernetes 进阶篇:生产环境下的 K8s 实践 相关的阿里云产品:容器服务 ACK 容器服务 Kubernetes 版(简称 ACK)提供高性能可伸缩的容器应用管理能力,支持企业级容器化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整合阿里云虚拟化、存储、网络和安全能力,打造云端最佳容器化应用运行环境。 了解产品详情: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kubernetes
相关文章
|
23小时前
|
Cloud Native 安全 持续交付
构建未来:云原生架构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作用
【5月更文挑战第14天】 随着企业加速其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云原生架构成为了实现敏捷性、可扩展性和高效运营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将探讨云原生技术的核心组件,包括容器化、微服务和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并分析这些技术如何助力企业构建灵活且高效的IT环境。此外,文章还将讨论云原生安全策略的重要性及其对企业数据保护的影响。
|
1天前
|
Cloud Native Devops 持续交付
构筑未来:云原生架构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作用
【5月更文挑战第13天】 随着企业加速其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云原生架构逐渐成为实现敏捷性、可扩展性和资源优化的关键技术。本文探讨了云原生架构的核心组件,包括容器化、微服务、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以及DevOps实践,并分析了这些技术如何协同工作,以支持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快速适应和创新。通过深入剖析云原生技术的优势和挑战,本文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关于企业如何在云平台上构建、部署和管理复杂应用程序的全面视角。
|
1天前
|
敏捷开发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构建未来:云原生架构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作用
【5月更文挑战第13天】 随着企业加速其数字化进程,云原生架构已经成为推动创新和维持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本文将探讨云原生技术的基本原理、它如何促进敏捷开发,以及它在实现可扩展性、弹性和资源优化方面的优势。通过分析案例研究和行业趋势,我们将深入理解云原生架构是如何成为企业转型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
|
1天前
|
Cloud Native 安全 持续交付
构建未来:云原生架构的演进之路
【5月更文挑战第13天】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企业与组织正迅速采用云原生技术以提升其业务敏捷性、可扩展性和运营效率。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架构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容器化、微服务、持续集成与持续部署(CI/CD)、以及声明式API,并分析了这些技术如何共同塑造着云平台的未来。同时,文中将剖析云原生安全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构建一个更加可靠、安全的云环境提供指导。
|
2天前
|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开发者
探索云原生架构的未来之路
【5月更文挑战第12天】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传统的IT架构日益显得笨重且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云原生技术以其灵活、可扩展的特性应运而生,被视为推动现代应用开发和运维模式变革的重要力量。本文将探讨云原生架构的关键组件,分析其优势,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
2天前
|
Cloud Native 安全 持续交付
构建未来:云原生架构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作用
【5月更文挑战第12天】 随着企业加速其数字化进程,云原生架构已成为实现敏捷性、可扩展性和资源优化的关键技术。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采纳云原生原则和模式,企业能够有效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同时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我们将分析云原生的核心组件,包括容器化、微服务、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以及无服务器计算,并展示它们如何共同促进业务和技术的同步演进。
|
2天前
|
Cloud Native 安全 持续交付
构建未来:云原生架构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与挑战
【5月更文挑战第12天】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不断冲击传统IT架构,企业亟需灵活、高效且可扩展的技术解决方案以保持竞争力。云原生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系统构建方式,以其独特的弹性、微服务和持续交付等特性,成为推动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关键因素。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架构的核心组件,分析其如何促进企业的敏捷性,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解决策略,为企业采纳云原生技术提供参考。
|
3天前
|
Cloud Native Devops 持续交付
构建未来:云原生架构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与挑战
【5月更文挑战第11天】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企业对技术的敏捷性、可扩展性和成本效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原生架构作为一种新兴的设计理念和实践方法,正逐渐成为推动企业技术革新的关键力量。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架构的核心组件,包括容器化、微服务、持续集成/持续交付(CI/CD)以及DevOps文化,并分析它们如何共同作用于企业的IT基础设施,实现灵活、高效的运营模式。同时,我们也将识别在采纳云原生技术时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帮助企业顺利过渡到云原生时代。
|
3天前
|
Cloud Native Devops 持续交付
构建未来:云原生架构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作用
【5月更文挑战第11天】 随着企业加速迈向数字化时代,云原生架构已成为推动创新与维持竞争力的核心动力。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技术如何优化资源利用,提升服务可靠性,并支持快速迭代,从而帮助企业实现敏捷性和弹性。我们将分析云原生的主要组件如容器化、微服务、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和DevOps文化,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塑造出一个灵活、高效的企业IT生态系统。通过案例研究和最佳实践的分享,本文旨在为企业实施云原生架构提供策略指导和技术洞见。
|
3天前
|
Cloud Native Devops 持续交付
构建未来:云原生架构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作用
【5月更文挑战第11天】 随着企业加速其数字化转型之旅,云原生架构已成为推动创新和敏捷性的关键技术。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技术如何助力企业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服务可靠性以及加快产品上市速度。通过分析容器化、微服务、持续集成与持续部署(CI/CD)等核心技术,揭示了云原生为企业带来的变革。此外,文中还将讨论在采纳云原生架构时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云原生应用指南。
7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