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创作场景实践|通义千问3 + MCP=一切皆有可能
本文介绍了通过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结合通义千问大模型实现跨平台、跨服务的自动化任务处理方案。使用Qwen3-235B-A22B模型,配合ComfyUI生成图像,并通过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发布内容,展示了如何打破AI云服务的数据孤岛。具体实践包括接入FileSystem、ComfyUI和第三方媒体Server,完成从本地文件读取到生成图像再到发布的全流程。
方案优势在于高可扩展性和易用性,但也存在大模型智能化不足、MCP Server开发难度较大及安全风险等问题。未来需进一步提升模型能力、丰富应用场景并解决安全挑战,推动MCP在更多领域落地。
一人挑战一支研发团队,3步搞定全栈开发
本文是 Qwen3-Coder 挑战赛教程第四期,我将带你完整走通一个真实项目案例:从零搭建一个“AI 舞蹈生成器”网站——上传一张人物照片,点击“立即生成”,即可获得一段该人物跳舞的动态视频。
整个过程仅需三步,无需前端、后端或模型部署经验,真正实现“说话即开发”。
先SFT后RL但是效果不佳?你可能没用好“离线专家数据”!
通义实验室Trinity-RFT团队提出CHORD框架,通过动态融合SFT与RL,解决大模型训练中“越学越差”“顾此失彼”等问题。该框架引入细粒度Token级权重与软过渡机制,实现从模仿到超越的高效学习,在数学推理与通用任务上均显著提升性能,相关代码已开源。
阿里通义千问大语言模型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应用探索
阿里通义千问,阿里集团的大型预训练语言模型,应用于AI教育,实现个性化教学、自适应学习系统和智能答疑。通过AIGC,它生成个性化内容,适应不同学生需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教育创新。在教育场景中,模型提供实时反馈,定制学习路径,促进教学质量提升。随着技术进步,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更加深入,但也需关注伦理与安全。
优化通义大模型推理性能:企业级场景下的延迟与成本削减策略
本文基于金融、电商、医疗等领域的实战经验,深入探讨通义千问等大模型的推理优化技术栈。从计算图优化、批处理策略、量化压缩到系统架构四个维度展开,结合Python代码示例与压力测试数据,提供企业级解决方案。针对延迟敏感、高吞吐及成本敏感场景,分析性能瓶颈并提出算子融合、动态批处理、混合精度量化等方法,同时设计分布式推理架构与冷启动优化策略。通过案例展示,如电商大促场景优化,实现峰值QPS提升6.5倍、P99延迟降低53%、月度成本下降62%。文章还提供优化实施路线图,助力企业分阶段落地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