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X-UCT统一通信传输层3-服务端和客户端调用栈详解(及相关)_源码解读
主流程(服务端或客户端):
1. 主函数中解析命令行参数(parse_cmd), 设置默认服务端口
2. 初始化上下文(ucs_async_context_create, 异步事件上下文用于管理定时器和FD通知), 在其中, 初始化多生产者/多消费者队列(ucs_mpmc_queue_init), 初始化非阻塞异步轮询器(ucs_async_poll_init), 初始化可重入自旋锁上下文等
3. 创建工人(uct_worker_create), 工人代表着 progress 的引擎。 可以在应用程序中创建多个进度引擎,例如供多个线程使用
4. 根据入参查找期望的传输层(dev_tl_loo
什么是HDR?HDR与SDR的区别?
HDR(高动态范围)技术是一种近年来变得流行的图像技术,用于拍摄更自然、更真实的影像,尤其在Audio / Visual设备和数码相机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这里,我们将解释HDR技术的具体是什么,HDR与SDR的区别,HDR与4K的关系,以及HDR一般内置在哪些设备中。
MACsec
MACsec 是一种加密协议,主要用于保护局域网中的数据传输安全。要使用 MACsec,需要网络设备支持该协议,并且进行相应的配置。以下是一些基本步骤:
MySQL redo log 恢复原理 | StoneDB 技术分享会 #5
redo log 类型
innodb 的 redo log 是带有逻辑意义的物理日志:物理指的是 redo log 是针对某一个页来说的,每条 redo log 都会有 Type、Space ID、Page Number 等信息,如下图所示;逻辑指的是一条 redo log 中可能描述的不是在页面上的某个偏移量的位置上写入若干个字节的数据,而是描述在页面上插入或者删除一条什么样的记录。
redo log 的通用结构为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第1章:空间管理与数据布局
空间管理与数据布局 设计原则数据库设计数据布局和空间管理应当考虑哪些因素呢?又有哪些设计原则?本章先提出问题,看有哪些因素要考虑,然后选取Oracle和MySQL这2款最流行的数据库,看看它们是如何进行空间管理的。我们先看看有哪些因素要考虑:数据最终要反映到持久设备上,空间管理首先要考虑持久设备(如磁盘)的物理特性,考虑如何组织数据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存储设备的效率;如何协调平衡多样化的数据,如超大的
Linux用户态协议栈与DPDK构建高性能应用
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Linux用户态协议栈与DPDK构建高性能应用的方法和技巧。在现代网络编程中,性能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需要处理大量并发连接的场景下。传统的内核态网络栈在面对高负载时可能会遇到性能瓶颈,而本文介绍了如何借助用户态协议栈和DPDK来突破这些限制。从零开始搭建一个基于用户态协议栈和DPDK的网络应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本文将通过实际示例和步骤指导读者完成这一过程。最后,本文总结了使用用户态协议栈和DPDK构建高性能应用的益处,并展望了这些技术在未来网络设计中的潜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