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指纹的技术分析

简介: 设备指纹技术

技术分析
 
采集设备信息需要关注的问题:用户设备是真实设备?哪个设备信息是稳定?Android系统大版本升级是否导致权限变动?采集的数据是否符合隐私合规政策?采用什么算法来计算出唯一ID?新APP上线所有设备ID是全新?
技术实现流程:通过采集客户端的特征属性信息并将其加密上传到云端,然后通过特定的算法分析并为每台设备生成唯一的ID来标识这台设备。
设备指纹必须具备:稳定性、唯一性、安全性、易用性、高性能。
设备环境风险特征:识别模拟器环境、多开、ROOT、篡改设备参数、脚本,等异常环境特征。具有稳定性高,性能高。
image.png

通常情况下,设备指纹采集到用户的设备数据后,数据会通过异步方式先上传到业务的服务器上,然后再通过代理服务端进行转发到对应设备指纹的服务端。这样也是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客户端采集数据功能防止被剥离,从而采集不到设备数据。采集的数据一般通过json格式加密数据进行上传。

image.png

设备指纹上传一般采用URL的POST请求,并集成json格式,并且所采集的字段信息中会有一些字段是无用的,有一些字段适用于对json信息采用强校验的混淆信息。
设备指纹中设备风险识别的微行为常用的属性:电池状态、重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状态、联网状态、USB状态、触摸轨迹、压感、按压时长、剪切板。
设备指纹的SDK主要以java代码和C、C++代码为主,java代码部分是以aar包或jar包方式存在,C\C++代码主要以SO方式存储的。例如某易的设备指纹就是以aar包(NEDevice-SdkRelease_v1.7.0_2022xxxxxx.aar)单独方式存在,某盾的设备指纹以aar文件(fraudmetrix-xxx.aar)和so文件(libtongdun.so)两者相结合存在,某美的设备指纹以aar包(smsdk-x.x.x-release.aar)和so文件(libsmsdk.so)相结合存在。
设备指纹主要是通过集成到APP中的SDK,还有小程序的SDK,通常情况下是采用aar包方式进行提供的SDK,还有就是强度较高的是通过aar包和SO文件进行结合集成的设备指纹SDK。将关键的采集信息集成到SO中代码中实现,并且SO文件采用虚拟机保护。
下面是某设备指纹以aar形式的,它关键代码都是java实现的。并且java代码利用proguard 混淆规则进行对aar的class类进行混淆类名而已,并没有混淆到函数名称和变量名称,字符串信息。

image.png

下面是某设备指纹的java代码和C++代码部分,java代码和C++代码都采用了虚拟化保护技术进行保护。
image.png

image.png

设备指纹读取用户信息,通常需要涉及到向用户申请权限的情况,所以在android的AndroidManifest.xml配置文件中通常有一系列的权限申请。
image.png

(上图只是申请权限的一小部分)

相关文章
|
Android开发
Android 11 修改libcore update-api 遇到的问题
Android 11 修改libcore update-api 遇到的问题
453 1
|
Java API Android开发
[NDK/JNI系列01] NDK与JNI的基本概念与使用场景
[NDK/JNI系列01] NDK与JNI的基本概念与使用场景
257 0
|
7月前
|
人工智能 机器人 API
搞定!微信接入DeepSeek打造聊天机器人,1行代码就行!
程序员晚枫分享了一个有趣的Python项目,将DeepSeek大模型接入微信,实现自动聊天。通过PyOfficeRobot库,仅需1行代码即可完成接入,打造AI聊天机器人。该项目基于Windows API操作微信,目前仅支持Windows系统。用户需填写好友名称和API Key,轻松体验AI对话。此外,PyOfficeRobot还支持其他大模型如阿里通义、智谱等。欢迎尝试并参与改进开源项目。
997 81
搞定!微信接入DeepSeek打造聊天机器人,1行代码就行!
|
Linux
深入理解Linux虚拟内存管理(七)(上)
深入理解Linux虚拟内存管理(七)
285 1
无缝融合:使用 Python 和 PyFFmpeg 合并视频的完整指南
使用Python和PyFFmpeg合并视频教程:安装pyffmpeg和subprocess模块,编写merge_videos函数,通过ffmpeg命令行工具进行视频拼接。运行脚本将多个.mp4文件合并为一个,并保存为merged_video.mp4。简单易用,提升内容创作效率。
|
数据采集 移动开发 算法
论设备指纹的唯一性:始于硬件ID,终于云端交互
互联网时代,用户拉新几乎是所有公司必须面对的话题,从投入运营的初期阶段到快速成长期,再到稳定的成熟阶段,拉新贯穿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毕竟有了新用户才能创造出价值。
809 0
论设备指纹的唯一性:始于硬件ID,终于云端交互
|
Python
PyCharm 设置作者信息
PyCharm 设置作者信息
2216 0
PyCharm 设置作者信息
|
安全 网络安全 CDN
ip查询显示泛播是什么意思?
好奇openai的请求是如何转发的。
11719 0
Magisk模块:Prop修改工具
Magisk模块:Prop修改工具
2246 0
|
机器人 Shell Android开发
Google Pixel 4 Android13 刷入Magisk + KernelSU 双root环境
Google Pixel 4 Android13 刷入Magisk + KernelSU 双root环境
1993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