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书摘来异步社区《HBase管理指南》一书中的第1章,第1.8节,作者: 蒋燚峰 译者: 苏南,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异步社区”公众号查看。
1.8 Hadoop/ZooKeeper/HBase基本配置
在进行下一步工作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基本设置的调优。这都是一些非常基本和非常重要的Hadoop(HDFS)、ZooKeeper和HBase设置,你应该在安装好集群后立刻修改这些设置。
有些设置会对数据持久性或集群可用性产生影响,因此必须进行配置,而另外一些设置则是为保证HBase顺畅运行而推荐你进行的设置。
这些配置的设置值取决于你的硬件、数据量和集群的规模。本节将对此进行一种指南式的描述。你可能需要根据自己的具体环境对这些设置值进行一些修改。
每次修改都需要先同步到所有客户端和从节点上,然后再重新启动相应的守护进程,这样才能使修改生效。
1.8.1 操作步骤
集群的配置应该进行如下一些修改。
1.打开HDFS的dfs.support.append属性。dfs.support.append属性决定HDFS是否支持追加(sync)功能。其默认值为false。必须将其设置为true,否则在区域服务器崩溃时,就有可能丢失数据。
hadoop$ vi $HADOOP_HOME/conf/hdfs-site.xml
<property>
<name>dfs.support.append</name>
<value>true</value>
</property>
2.调高dfs.datanode.max.xcievers属性的值,使DataNode可以让更多数量的线程保持打开,以便可以处理更多的并发请求。
hadoop$ vi $HADOOP_HOME/conf/hdfs-site.xml
<property>
<name>dfs.datanode.max.xcievers</name>
<value>4096</value>
</property>
3.调高ZooKeeper堆内存的大小,以使该内存不必进行交换。
hadoop$ vi $ZK_HOME/conf/java.env
export JAVA_OPTS="-Xms1000m -Xmx1000m"
4.调高ZooKeeper的最大客户端连接数,以便处理更多的并发请求。
hadoop$ echo "maxClientCnxns=60" >> $ZK_HOME/conf/zoo.cfg
5.调高HBase堆内存的大小,以使HBase可以顺畅运行。
hadoop$ vi $HBASE_HOME/conf/hbase-env.sh
export HBASE_HEAPSIZE=8000
6.调低zookeeper.session.timeout属性的值,以使HBase可以很快发现某台区域服务器已宕机,并且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对其进行恢复。
hadoop$ vi $HBASE_HOME/conf/hbase-site.xml
<property>
<name>zookeeper.session.timeout</name>
<value>60000</value>
</property>
7.若要修改Hadoop/ZooKeeper/HBase的日志设置,需要修改Hadoop/ZooKeeper/HBase各自安装目录下的conf目录中的log4j.properties文件和hadoop-env.sh或hbase-env.sh文件。最好能将日志目录改到安装文件夹之外。例如,下面这个例子就将HBase的日志目录指定到了/usr/local/hbase/logs目录上。
hadoop$ vi $HBASE_HOME/conf/hbase-env.sh
export HBASE_LOG_DIR=/usr/local/hbase/logs
1.8.2 运行原理
在第1步中,我们通过打开dfs.support.append属性,因而启用了HDFS的写盘功能。在启用了该功能之后,我们可以通过调用flush函数来让HDFS写进程确保对数据进行了持久化。这样HBase就可以保证:在一台区域服务器发生宕机时,我们可以通过在其他区域服务器上重演故障服务器的预写日志(WAL,Write-Ahead Log)的方式来恢复故障服务器上的数据。
若想确认是否支持HDFS追加功能,可查看HBase启动时的HMaster日志。如果没有启用追加功能,你就会看到类似下面这样的日志。
$ grep -i "HDFS-200" hbase-hadoop-master-master1.log
...syncFs -- HDFS-200 -- not available, dfs.support.append=false
在第2步中,我们对dfs.datanode.max.xcievers属性进行了配置,该属性指定了HDFS的DataNode可同时打开的文件数量的上限。
提示
请注意,该属性的名字是xcievers,这个名字有拼写错误。其默认值是256,这个值太低,无法在HDFS上运行HBase。
第3步和第4步是设置ZooKeeper的属性。ZooKeeper对于内存交换非常敏感,内存交换会使其性能严重降低。ZooKeeper的堆内存大小需要在java.env文件中设置。ZooKeeper可同时打开的连接的数量也有一个上限。其默认值是10,这对于HBase来说太低了,尤其是还要在HBase上运行MapReduce的时候。 我们建议你把它设置为60。
在第5步中,我们配置了HBase堆内存的大小。HBase默认的堆大小为1GB, 对于当前服务器的硬件水平来说,这也太低了。对于大型的机器来说,8GB或更大都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值,但不要超过16GB。
在第6步中,我们将ZooKeeper的会话超时时间修改为一个较低的值。超时时间更短意味着HBase可以更快地发现有区域服务器发生了宕机,因此,HBase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其他服务器上恢复那些被毁坏的区域。另一方面,如果会话超时时间过短,也会有在集群负载很重时HRegionServer守护进程将自己的进程杀掉的风险,因为它可能还没来得及把心跳信号发给ZooKeeper,时间就已经超时了。
1.8.3 参考章节
- 第8章“基本性能调整”
- 第9章“高级配置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