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 Graph Infomax:互信息最大化的无监督图对比学习

简介: Deep Graph Infomax:互信息最大化的无监督图对比学习

论文标题:DEEP GRAPH INFOMAX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1809.10341


论文来源:ICLR 2019


之前的相关博客:


MINE:随机变量互信息的估计方法


Deep InfoMax:基于互信息最大化的表示学习


一、概述


目前主流的无监督图表示学习方法主要依赖于基于随机游走的,然而这一类的方法受到诸多限制。最显著的是,已知的随机游走目标过分强调接近性信息,而牺牲了结构信息,并且方法的效果高度依赖于超参数的选择。本文提出的方法基于互信息估计,依赖于训练一个统计网络作为分类器来区分开组两个随机变量联合分布和边缘分布乘积的样本。本文的方法从Deep InfoMax改进而来,称为Deep Graph Infomax,可以应用在直推式和归纳式的图表示学习任务中。


二、方法


  1. 无监督图表示学习


image.png


  1. 局部-全局互信息最大化


image.png

image.png


所有patch表示都被驱动保持与图表示的互信息,这有助于保持patch层级的相似性,举例来说,图中距离较远但是有相同结构特征的节点之间可以建立联系。


  1. 算法


假设在单图情况下,Deep Graph Infomax的算法流程如下:


image.png


下图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展示了算法的流程:


image.png

                                                       算法


三、实验


本文对直推式(transductive)和归纳式(inductive)任务都进行了实验,其中既包括单图配置,也包括多图配置,并且主要进行分类任务实验。在实验中DGI在完全无监督的情况下学习表示,然后使用简单分类器(逻辑回归)进行微调。


  1. 数据集


下表展示了本次实验的数据集配置情况:


image.png

                                                   数据集


  1. 实验设置


对于不同类型(直推式、大图归纳式以及多图归纳式)的实验,采用不同的encoder和破坏函数。


  • 直推式学习


encoder采用一个一层GCN:


image.png


  • 大图上的归纳式学习(只有Reddit数据集)


由于GCN的卷积核严重依赖于固定和已知的邻接矩阵,所以在当前配置下采用mean-pooling传播规则的GraphSAGE-GCN:


image.png


image.png


破坏函数与直推式配置类似,但是将minibatch内每个节点采样得到的子图看做独立的图进行破坏(也就是按照行单独打乱这些子图的特征)。这很可能使得中心节点在负样本图中的特征被替换为采样邻居的特征,从而增加了负样本的多样性。最后在中心节点中得到的patch表示被输入给discriminator。


上述过程如下图所示:


image.png

                                           框架


  • 多图上的归纳式学习(只有PPI数据集)


对于PPI数据集,受以前成功的监督架构的启发,该配置下的encoder如下:


image.png


负样本就是训练集中的其他图,为了增强负样本的多样性,也会对采样到的负样本图的特征进行dropout。另外实验发现,在将学习到的表示提供给逻辑回归模型之前,将它们标准化是有益的。


  • Readout, discriminator等


不同的数据集配置采用同样的readout函数和discriminator架构。


Readout函数采用简单的节点特征平均:


image.png


另外所有模型使用Glorot initialization初始化,其他具体实验设置参看原文。


  1. 实验结果


下图展示了在多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


image.png

                                                 实验


另外使用t-SNE进行了特征的可视化:


image.png

                                                  t-SNE        

相关文章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搜索推荐
自注意力机制全解析:从原理到计算细节,一文尽览!
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的神经网络研究,但直到2017年Google Brain团队提出Transformer架构后才广泛应用于深度学习。它通过计算序列内部元素间的相关性,捕捉复杂依赖关系,并支持并行化训练,显著提升了处理长文本和序列数据的能力。相比传统的RNN、LSTM和GRU,自注意力机制在自然语言处理(NLP)、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及推荐系统等领域展现出卓越性能。其核心步骤包括生成查询(Q)、键(K)和值(V)向量,计算缩放点积注意力得分,应用Softmax归一化,以及加权求和生成输出。自注意力机制提高了模型的表达能力,带来了更精准的服务。
10109 46
|
存储 人工智能 关系型数据库
10个行锁、死锁案例⭐️24张加锁分析图🚀彻底搞懂Innodb行锁加锁规则!
10个行锁、死锁案例⭐️24张加锁分析图🚀彻底搞懂Innodb行锁加锁规则!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运维 计算机视觉
TimesNet:时间序列预测的最新模型
2023年4月发表了一个新的模型,它在时间序列分析的多个任务中实现了最先进的结果,如预测、imputation、分类和异常检测:TimesNet。
1130 0
|
12月前
|
Linux Windows
端口占用的解决方法
本文介绍了在Windows和Linux系统中解决端口占用问题的方法,包括使用`netstat`命令查看端口占用情况、`tasklist`命令查找对应进程,以及使用`taskkill`命令终止进程,在Linux系统中则使用`netstat`或`lsof`命令查找占用端口的进程,并用`kill`命令结束进程。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挖掘
【机器学习】聚类算法中的距离度量有哪些及公式表示?
聚类算法中常用的距离度量方法及其数学表达式,包括欧式距离、曼哈顿距离、切比雪夫距离、闵可夫斯基距离、余弦相似度等多种距离和相似度计算方式。
1091 1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ATFNet:长时间序列预测的自适应时频集成网络
ATFNet是一款深度学习模型,融合时域和频域分析,捕捉时间序列数据的局部和全局依赖。通过扩展DFT调整周期性权重,结合注意力机制识别复杂关系,优化长期预测。模型包含T-Block(时域)、F-Block(频域)和权重调整机制。实验证明其在时间序列预测任务中表现优越,已发布于arXiv并提供源代码。
574 4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大模型中的Scaling Law是什么?
【2月更文挑战第9天】大模型中的Scaling Law是什么?
16961 3
大模型中的Scaling Law是什么?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计算机视觉
【YOLOv8改进】 YOLOv8 更换骨干网络之GhostNetV2 长距离注意力机制增强廉价操作,构建更强端侧轻量型骨干 (论文笔记+引入代码)
该专栏聚焦YOLO目标检测的创新改进与实战,介绍了轻量级CNNs和注意力机制在移动设备上的应用。文章提出了一种名为GhostNetV2的新架构,结合了硬件友好的DFC注意力机制,强化了特征表达能力和全局信息捕获,同时保持低计算成本和高效推理。GhostNetV2在ImageNet上以167M FLOPs达到75.3%的top-1准确率,优于同类模型。创新点包括DFC注意力、模型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源代码可在GitHub和MindSpore平台上找到。此外,还提到了YOLOv8的相关实现和任务配置。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JavaScript
Deep InfoMax:基于互信息最大化的表示学习
Deep InfoMax:基于互信息最大化的表示学习
887 0
Deep InfoMax:基于互信息最大化的表示学习
|
Web App开发 Windows
下载神器IDM安装与使用(保姆级教程)
众所周知,下载工具是大家电脑里必装的软件之一。 但大多数都存在,下载慢、收费、广告多等让人不适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今天我就给大家安利一款超级实用的下载工具-IDM。
26745 0
下载神器IDM安装与使用(保姆级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