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些云原生企业身上,我看到了数字化创新者该有的样子

本文涉及的产品
服务治理 MSE Sentinel/OpenSergo,Agent数量 不受限
可观测可视化 Grafana 版,10个用户账号 1个月
简介: 未来的数字世界是什么样子?手握云原生地图的企业,又将如何颠覆数字化?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采访了教育、金融、新零售、互娱、传媒等领域的多位大咖,他们是数字创新的引领者,也是用云原生技术创造业务价值的践行者。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听听通过“云原生”,他们发生了哪些改变?

01


2020 年,

中国市场开启了云原生大规模落地的元年。

从那时起,云原生广泛走入非互联网企业视野。


云原生架构在这两年逐渐成为应用部署的主流方式。

企业数字化转型若要深入发展,实现规模数字化,

具备弹性、分布式和持续演进的现代化应用形态,

是企业实现数字创新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未来的数字世界是什么样子?

手握云原生地图的企业,又将如何颠覆数字化?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采访了

教育、金融、新零售、互娱、传媒等领域的多位大咖,

他们是数字创新的引领者,

也是用云原生技术创造业务价值的践行者。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听听

通过“云原生”,他们发生了哪些改变?


作业帮


1.png


降本增效是公司对基础架构的一大要求。在应用侧要提升单位算力承载量,通俗来讲就是 QPS。但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就是作业帮技术栈太多元了,如何整体提升 QPS?再看资源侧,存储、网络这些资源要么是刚需,要么就是很难控制成本,资源侧降本的重点还是计算资源,而对于计算资源我们需要提升单位成本的算力。


“在我看来,在降本增效的过程当中要格外注意一点,降本不能降质降低成本时,稳定性、效率、安全不能打折扣。我们选择和阿里云一起,选择开源的力量再结合一定的自研解决相关问题。在应用层面,我们提升了主流技术栈的运行性能,对于使用最多的检索服务进行架构重构,以此来提升性能和运维效率。


在计算和存储分离中,我们引入 Fluid 做一个关键的纽带。Fluid 是一款基于 K8s 的数据编排系统,用于解决云原生过程中遇到的访问数据过程复杂、访问数据慢等一系列问题,JindoRuntime用于实现缓存的加速,当我们使用Fliud和JindoRuntime完成整个检索系统的重构之后,获得的收益也比较明显。作业帮的数据更新周期从之前小时级别缩短到三分钟以内,运维整个机器交付从之前天级别缩短到了小时级别,程序性能提升 30%,带来了万核级别资源的缩减。


未来,作业帮会将更多在线服务迁到 ECI 之上来实现真正的削峰,并且更具性价比的 IaaS 资源,这也是我们一直尝试和探索的方向。”


网易云音乐


2.png


网易云音乐最初的音视频技术大多都应用在曲库的数据处理上,云音乐曲库团队与音视频算法团队一起共建了网易云音乐音视频算法处理平台,落地了 60 多种音视频算法,尤其是在近一年来,服务化的算法占到了一半,这些算法向云音乐 100+ 的业务场景提供了服务能力。但更复杂的算法、更多的业务场景,对网易云音乐的服务化效率、运维部署和弹性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们上云之前,在内部已经用到了 1000 台以上不同规格的云主机及物理机。


"我们在一周内快速试用了函数计算 FC,然而一个完整的、高可靠的架构,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因此我们的改造重点是把算力任务通过函数计算 FC 弹出去,系统在整体的对外输入输出上仍保持不变。


在引入函数计算的第一阶段,特征提取类的算法得到了10 倍速的提升;稀疏类的算法在成本上得到了极大的节约。除此之外,通过函数计算的镜像缓存加速能力,优化了节点的启动速度,让所有的服务拉起可以在秒级完成。这些工作,降低了算法运维处理中的运维成本,让我们能够更聚焦在算法及业务自身。


未来希望通过 Serverless 技术进一步解放我们在运维上的人力投入,并将从存储上进行尝试,让更多场景的音视频算法可以实现。"


安利


3.png


互联网的冲击下,安利除了需要适应互联网场景下的敏捷、快速、低成本试错的核心需求,还需要适应互联网场景下的高并发、秒杀、大促等场景。


“云原生中间件为安利构建基于互联网业务中台架构的新电商平台,充分发挥云原生产品的技术优势,支撑 10000 笔/秒的订单峰值。云原生中间件重构了安利社交商业IT基础,打造了安利全球数字化的标杆。


分众传媒


4.png


传统服务器无法满足分众传媒业务高速增长带来的新需求,耗时太长、资源利用率低、运维复杂,对人员技能要求高。


耗时太长:以前的人工上刊无法及时知道上刊是否正确或者错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核对和修改;


资源利用率低:上刊集中在周六和周日,因此所有资源基本在周六周日使用,大部分时间段不需要使用服务器资源,这就导致资源利用率低;


运维复杂、人员技能要求高:由于业务的复杂度对相关业务人员的技能要求也高,需要招聘更高级的人员来支持对应的运维工作。


对于我们来说,上云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用 K8s 自己搭建一套容器集群,第二个是用函数计算 FC。如果用 K8s 请求云主机,我们需要自己搭建 K8s,通过对外的 API 来提供请求;而使用 Serverless 计算平台,我们不需要关心用了多少服务器或者多少人力,只需要关心每一次 API 请求是否正确到达,就可以确认每次是否有确切识别到图片,并把识别错误的东西发出来,通知到上刊人员。


阿里云函数计算 FC 支持一分钟内扩充到 7000+ 的实例。如果我们自己部署 K8s 会牵扯到很多人力和物力,因此我们最终选择了 FC。


自动弹性收缩:只需要设置每周六周日有两百万处理量,要在两天完成,其中高峰是早上 9 点-10 点或者下午 3 点-4 点,就可以实现资源的自动弹性收缩;


资源免运维:不需要请专业运维人员;


可提供大规模的识别能力:当我们请求每天上刊人员在早上六点、七点、八点上刊时,可以实时提供算力。


未来我们还会考虑将 Serverless 和 Kafka 结合,用在大数据的处理上,这样的效率会更高;在视频直播流实时推送到视频终端的部分,我们也在尝试使用 Serverless 来解决。


南瓜电影


5.pngimage.gif


一场热映电影加速了南瓜电影对于技术升级的思考。某电影上映后新注册用户爆发,自然爆点,日新增注册用户极速突破 80 万。流量总入口,API,网关,撑不住,紧接着后端服务、数据库,全链路紧急扩容:业务快速恢复,但整个运维过程耗时 4 小时。

 

"当时有两个方案摆在我们面前,一是自建 K8s,虽然能很好解决高密部署的问题,但是 K8s 学习成本实在是太高了,搭个环境跑跑容易,但正儿八经上生产的话还是要组建好专业团队,短期内显然无法完成。二是Serverless应用引擎 SAE,当时觉得 SAE 不用改造,WAR/JAR包部署,自动弹性,不用买机器,不用运维机器且监控安全。


我们从知道 SAE,到跟阿里云的沟通,以及整个上线,一共是三天时间。到第五天,顺利完成部署上线。到第七天,把剩下30多个系统以同样的方式快速迁移到 SAE 上。


7 天完成了南瓜电影 Serverless 改造:在弹性上,会按照用户的最优化进行自动调整。其次是免运维,SAE 的运维速度比人工更加快捷。最后是发布更快,监控做得也更完善。使用 SAE 后,运维效率提升 70%,成本下降超过 40%,扩容效率提升 10 倍以上,这是给我们带来的直观改变


02


云原生技术大大降低了数字化的门槛,

使得企业能够专注业务本身,

而无需花太多心力在 IaaS 和 PaaS 层面。


随着基础云服务已经进入成熟阶段,

各类上层应用以云原生为技术底座,

逐步构建起云上的 IT 服务生态闭环。


云原生的落地爆发绝非偶然,

而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并决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结果。


从技术升级到场景落地,

属于云原生的时代正在全面到来。




《云原生实战案例集》重磅发布!


对于企业而言,云原生是企业数字创新的最短路径。云原生对于企业技术演进的价值在于,它可以实现基础设施云化,核心技术互联网化,应用架构现代化,业务智能化。这些特性给企业带来最直观的业务价值就是资源弹性、系统稳定、应用敏捷、业务智能、可信安全!基于此,阿里云发布《云原生实战案例集》,通过技术瞭望、行业分析、实战案例解读帮助更多企业实践和落地云原生。

点击此处,下载《云原生实战案例集》。


6.jpeg

相关实践学习
容器服务Serverless版ACK Serverless 快速入门:在线魔方应用部署和监控
通过本实验,您将了解到容器服务Serverless版ACK Serverless 的基本产品能力,即可以实现快速部署一个在线魔方应用,并借助阿里云容器服务成熟的产品生态,实现在线应用的企业级监控,提升应用稳定性。
云原生实践公开课
课程大纲 开篇:如何学习并实践云原生技术 基础篇: 5 步上手 Kubernetes 进阶篇:生产环境下的 K8s 实践 相关的阿里云产品:容器服务 ACK 容器服务 Kubernetes 版(简称 ACK)提供高性能可伸缩的容器应用管理能力,支持企业级容器化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整合阿里云虚拟化、存储、网络和安全能力,打造云端最佳容器化应用运行环境。 了解产品详情: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kubernetes
相关文章
|
4天前
|
监控 Cloud Native 安全
云原生技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引擎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云原生技术已经成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技术的定义、优势以及在企业中的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新兴技术。
|
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运维 Cloud Native
构建未来:云原生架构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作用构建高效机器学习模型的五大策略
【5月更文挑战第31天】 随着企业数字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的IT架构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本文将探讨云原生架构如何成为推动企业敏捷性、可扩展性和创新能力的核心力量。通过深入分析云原生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业务连续性、资源优化和跨云协作方面的应用,揭示了其在实现高效、灵活的企业IT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
|
6天前
|
Cloud Native Devops 持续交付
构建未来:云原生技术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作用
【5月更文挑战第30天】 随着企业加速其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云原生技术已成为推动创新和维持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本文探讨了云原生技术的核心组件,包括容器化、微服务架构、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以及DevOps实践,并分析了它们如何共同促进敏捷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我们深入讨论了这些技术如何帮助企业实现快速迭代,优化资源使用,以及提高服务质量,同时降低运营成本。通过案例研究和行业趋势分析,本文揭示了云原生技术在未来企业IT战略中的关键地位,并为采纳这些技术的决策者提供了见解。
|
6天前
|
运维 Cloud Native 安全
构建未来:云原生技术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
【5月更文挑战第30天】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云原生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如弹性伸缩、微服务架构和持续交付等,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帮助企业实现敏捷开发和自动化运维,从而加速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
5天前
|
Cloud Native Devops 持续交付
云原生技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引擎
【5月更文挑战第31天】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云计算已经成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技术的概念、优势以及在企业中的应用,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一技术,实现数字化转型。
|
5天前
|
运维 监控 Cloud Native
云原生技术:重塑企业IT架构的未来
【5月更文挑战第31天】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云原生技术已经成为了企业IT架构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技术的核心概念、优势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实践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云原生技术的价值和潜力。
|
5天前
|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API
构建未来:云原生技术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作用
【5月更文挑战第31天】 随着企业加速其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云原生技术已成为推动创新和实现业务敏捷性的核心动力。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技术如何优化资源利用、提高服务可靠性,并促进持续集成与持续交付(CI/CD),最终帮助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我们将剖析云原生架构的基本原理,包括容器化、微服务、以及声明式API等关键技术,同时展示它们如何共同作用,为企业提供一个灵活、可扩展且高度自动化的运行环境。文章还将提供实际案例分析,以证明采用云原生技术的企业如何有效提升运营效率并取得竞争优势。
|
5天前
|
敏捷开发 运维 Cloud Native
构建未来:云原生架构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作用
【5月更文挑战第31天】 随着企业加速迈向数字化,云原生架构已成为支撑其转型战略的核心技术。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技术如何助力企业实现敏捷开发、自动化运维及资源优化,并分析了其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确保可扩展性和弹性的重要性。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揭示了企业在采纳云原生实践中面临的挑战与克服策略,为决策者提供实施云原生技术的洞见。
|
5天前
|
Cloud Native Devops 持续交付
构建未来:云原生架构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作用
【5月更文挑战第31天】 随着企业加速其数字化进程,云原生架构已成为实现敏捷性、可扩展性和创新的关键推动力。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技术如何通过容器化、微服务、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CI/CD)以及DevOps文化促进企业的技术转型。分析了云原生架构的基本原则,并展示了如何利用这些原则来构建高度弹性的系统,这些系统可以无缝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此外,文章还讨论了采纳云原生实践时可能遇到的挑战,以及克服这些挑战的策略。
|
5天前
|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PHP
构建未来:云原生技术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作用深入理解PHP中的命名空间
【5月更文挑战第31天】 随着企业加速其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云计算已经成为支撑现代业务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云原生技术,以其独特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敏捷性,正在改变我们构建和管理应用程序的方式。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技术的核心概念,包括容器化、微服务架构、持续集成与持续部署(CI/CD)、以及无服务器计算等,并讨论这些技术如何帮助企业实现更高效、更可靠的软件交付过程,从而推动业务增长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