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 实战演练基于加密接口测试测试用例设计

简介: ![](https://ceshiren.com/uploads/default/original/3X/2/f/2fa792eb1ce7cea6e3af2ffa64523556b7d14691.png)如果接口测试仅仅只是掌握一些requests或者其他一些功能强大的库的用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具有根据公司的业务以及需求去定制化一个接口自动化测试框架能力。所以在这个部分,会主要介绍接口测试
更多技术文章分享和免费资料领取
https://qrcode.ceba.ceshiren.com/link?name=article&project_id=qrcode&from=Aliyun&timestamp=1650264702

如果接口测试仅仅只是掌握一些requests或者其他一些功能强大的库的用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具有根据公司的业务以及需求去定制化一个接口自动化测试框架能力。所以在这个部分,会主要介绍接口测试用例分析以及通用的流程封装是如何完成的。

更多干货可关注公众号一键获取哦~

首先在做用例分析之前,可以通过追查公司一年来所有的故障原因,定位问题起因,或者通过与CTO、产品经理、研发、运维、测试调查,得到质量痛点,还可以分析业务架构、流程调用,以及监控系统了解到业务的使用数据,从而得到质量需求。

得到质量需求之后,通过与产品经理、项目经理、研发总监等对接后得知待测业务范围、业务场景用例、业务接口分析,从而确定公司的测试计划。将测试计划与质量需求结合进行分析,就可以开始进行业务用例的设计,而接口测试用例分析,也在其内。

接口封装思想主要分为3个大维度,配置、接口封装、业务流程。其中配置主要用作根据配置文件获取初始配置和依赖;接口封装遵循apiobject设计模式,对接口的调用进行抽象封装;业务流程则负责数据初始化、业务用例设计,包含有多个api形成的流程定义,不要再包含任何接口实现细节、以及断言。后面将会与实战案例结合,进行详细的介绍。

由于信息安全的原因,许多的接口在传输的时候会对请求与响应进行加密处理,如果直接对这部分数据做断言显然是行不通的。还需要对这部分接口额外进行解密的处理之后,才可以对已解密的接口进行断言。

在进行实战之前,需要先准备一个对响应加密的接口。对它发起一个get请求后,得到一个加密过后的响应信息。

先准备一个json格式demo

{"topics":
{
"orange":"movie",
"shool":"testing-studio",
"president":"seveniruby"
}
}

使用base64对其做加密,得到一个加密后的文件demo64.txt

base64 demo.json >demo64.txt

使用python命令在“demo64.txt”所在目录启动一个服务

python -m http.server 10000

启动后的样子如图:

使用curl命令对这个服务进行get请求

curl http://127.0.0.1:10000/demo64.txt

如果请求成功的话就代表环境已经准备成功

调用base64,直接对返回的请求做解密,即可得到解密后的响应,将解密后的响应转为json格式,此时就可以对这个返回值做断言且不会报错了

import base64
import json
import requests
class TestEncode:
    url = "http://127.0.0.1:10000/demo64.txt"
    def test_encode(self):
        r = requests.get(self.url)
        encode = json.loads(base64.b64decode(r.content))
        assert encode["topics"]["president"] == "seveniruby"

这样的写法显然不够优雅,如果被测接口的协议发生变化,requests库无法支持改变后的协议,需要调用别的第三库发送请求信息,则还是需要修改底层的源码。碰到这种情况,可以增加一层封装,构造一层更加通用的发送方法。

首先需要通过一个字典的结构体,保存所有的请求信息,包括发送的协议、解码方式、请求method等等,而这种字典形式的结构体也为后面的数据驱动改造做好了一个重要的铺垫。

 req_data={
            "schema": "http",
            "method": "get",
            "url": "http://127.0.0.1:10000/demo64.txt",
            "headers": None
        }

通过请求信息的结构体中的schema,添加判断条件,去选择不同的请求协议。举个例子,如果schema为“http”的话,就选择调用被封装的requests库。

class ApiRequest:
    #构造send方法,通过
    def send(self, data: dict):
        if "http" == data["schema"] :
            res = requests.request(
                data["method"],data["url"],header=data["headers"])
            return json.loads(base64.decode(res.content))
        elif "dubbo" ==  data["schema"]:
            pass
        elif "websocket" == data["schema"]:
            pass
        else:
            pass    

调用在ApiRequest类中的send方法发送请求并进行断言

class TestEncode:
   def test_api(self):
        req_data={
            "schema": "http",
            "encoding": "base64",
            "method": "get",
            "url": "http://127.0.0.1:10000/demo64.txt",
            "headers": None
        }
        re = ApiRequest()
        data = re.send(req_data)
        assert data["topics"]["president"] == "seveniruby"

如果面对不同的算法,还需要修改底层的源码,所以需要把算法封装。需要使用哪个算法,就使用哪个。封装的思想与上面相同。首先在字典结构体中添加一个encoding字段,用来判断选择的不同的加密条件

 req_data={
            "schema": "http",
            "method": "get",
            "url": "http://127.0.0.1:10000/demo64.txt",
            "headers": None,
            "encoding": "base64"
        }

还是通过请求信息的结构体中的encoding,添加判断条件,去选择不同的解密方式。

class ApiRequest:
    def send(self, data: dict):
        if "http" == data["schema"] :
            res = requests.request(
                data["method"],data["url"],headers=data["headers"])
            return json.loads(base64.b64decode(res.content))
            #通过请求信息的结构体中的`encoding`,去选择不同的解密方式。
            if data["encoding"] == "base64":
                return json.loads(base64.b64decode(res.content))
            elif data["encoding"] == "private":
                return json.loads(
                    requests.post("url", data=res.content).content)
            else:
                return json.loads(res.content)

首先需要明确在面对一个加密的响应结果,可以使用什么样的处理方式:

  1. 如果知道使用的是哪个通用加密算法的话,可以自行解决。
  2. 如果不了解对应的加密算法的话,可以让研发提供加解密的lib。
  3. 如果既不是通用加密算法、研发也无法提供加解密的lib的话,可以让加密方提供远程解析服务,这样算法仍然是保密的。

本篇文章主要提供的就是在了解使用加密算法的情况下,如何处理这样的解密算法。但是封装的思路都是相通的,不管是面对哪种情况,都可以通过格式化的数据,指明数据的内容,并通过一层逻辑的封装,将加解密或者选择的协议封装进去。

⬇️ 点击“阅读原文”,提升测试核心竞争力!
原文链接

⬇️ 点击“下方链接”,提升测试核心竞争力!

更多技术文章分享和免费资料领取
https://qrcode.ceba.ceshiren.com/link?name=article&project_id=qrcode&from=Aliyun&timestamp=1650264702
相关文章
|
1月前
|
NoSQL 测试技术 Go
【Golang】国密SM2公钥私钥序列化到redis中并加密解密实战_sm2反编(1)
【Golang】国密SM2公钥私钥序列化到redis中并加密解密实战_sm2反编(1)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专栏】AI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如自动执行测试用例、识别缺陷和优化测试设计
【4月更文挑战第27天】本文探讨了AI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如自动执行测试用例、识别缺陷和优化测试设计。AI辅助工具利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图像识别提高效率,但面临数据质量、模型解释性、维护更新及安全性挑战。未来,AI将更注重用户体验,提升透明度,并在保护隐私的同时,通过联邦学习等技术共享知识。AI在软件测试领域的前景广阔,但需解决现有挑战。
|
1月前
|
测试技术
【测试】构建质量保证之路:编写测试用例的艺术
【测试】构建质量保证之路:编写测试用例的艺术
|
15天前
|
测试技术 Python
【Python自动化测试】:Unittest单元测试与HTMLTestRunner自动生成测试用例的好帮手
【Python自动化测试】:Unittest单元测试与HTMLTestRunner自动生成测试用例的好帮手
11 0
|
15天前
|
测试技术
软件测试项目式学习三(软件测试原则与基本流程与实际测试用例)
软件测试项目式学习三(软件测试原则与基本流程与实际测试用例)
14 0
|
16天前
|
敏捷开发 算法 测试技术
【软件测试】 测试用例的基本要素与设计方法
【软件测试】 测试用例的基本要素与设计方法
|
22天前
|
Web App开发 测试技术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软件测试: 测试用例
软件测试: 测试用例
|
23天前
|
安全 数据管理 测试技术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防范漏洞、加强加密与提升安全意识深入探索自动化测试框架的设计原则与实践应用化测试解决方案。文章不仅涵盖了框架选择的标准,还详细阐述了如何根据项目需求定制测试流程,以及如何利用持续集成工具实现测试的自动触发和结果反馈。最后,文中还将讨论测试数据管理、测试用例优化及团队协作等关键问题,为读者提供全面的自动化测试框架设计与实施指南。
【5月更文挑战第27天】 在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已成为维护国家安全、企业利益和个人隐私的重要环节。本文旨在分享关于网络安全漏洞的识别与防范、加密技术的应用以及提升安全意识的重要性。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探讨,我们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策略,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挑战。 【5月更文挑战第27天】 在软件开发周期中,自动化测试作为保障软件质量的关键步骤,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旨在剖析自动化测试框架设计的核心原则,并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执行策略。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测试框架的优缺点,我们提出一套高效、可扩展且易于维护的自动
|
25天前
|
SQL 安全 算法
网络防御先锋:洞悉安全漏洞与应用加密技术的实战指南
【5月更文挑战第25天】在数字信息时代,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已成为维护数据完整性、确保信息传输保密性和保障系统可用性的关键。本文将深入探讨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议题——安全漏洞的识别与防护,以及加密技术的应用与实践。通过对常见安全威胁的分析,结合最新的加密方法,文章旨在提升读者对网络防御策略的理解,并增强个人及组织的安全防护意识。
|
1月前
|
测试技术
如何管理测试用例?测试用例有什么管理工具?YesDev
该文档介绍了测试用例和测试用例库的管理。测试用例是描述软件测试方案的详细步骤,包括测试目标、环境、输入、步骤和预期结果。测试用例库用于组织和管理这些用例,强调简洁性、完整性和可维护性。管理者可以创建、删除、重命名用例库,搜索和管理用例,以及通过层级目录结构来组织用例。此外,还支持通过Excel导入和导出测试用例,以及使用脑图查看用例关系。后台管理允许配置全局别名,如用例状态、优先级和执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