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怎么可以连计算机发展史都不知道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数据库 RDS MySQL,集群系列 2核4GB
推荐场景:
搭建个人博客
RDS MySQL Serverless 基础系列,0.5-2RCU 50GB
云数据库 RDS PostgreSQL,集群系列 2核4GB
简介: 计算机的发展一、第一台计算机

计算机的发展

一、第一台计算机

1)计算机系统

2)第一台计算机

3)计算机识别二进制数据的原理

二、硬件的发展

第一代:电子管时代

第二代:晶体管时代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第四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三、发展趋势

一、第一台计算机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常用的MySQL,是系统软件还是应用软件?


注意啊,我说的MySQL不是Navicat或者SQLyon这种图形化界面,而是在cmd命令行里写命令的的那个MySQL数据库系统。大部分同学第一反应肯定是应用软件,但实际上,像MySQL这样的数据库系统,应该属于系统软件。


1)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系统」 = 「硬件」+ 「软件」


「硬件」:计算机的实体,比如主机、鼠标、键盘等

「软件」:功能程序,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管理计算机系统,如操作系统

-「应用软件」:按照任务需求编制成的各种程序,如酷狗,爱奇艺

硬件就不做解释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都是硬件,重点在于软件,身边的很多同事都认为,「系统软件」就只包括Windows,Linux这种操作系统一类的重量级软件。但实际上,除了操作系统以外,系统还包括很多,比如数据库管理系统、标准程序库、网络软件、语言处理程序、服务程序


操作系统:最典型的系统软件

数据库管理系统:学习数据库的时候,用到的数据库系统

标准程序库:编程的时候使用的库函数

网络软件:实现TCP/IP协议的那些软件模块

语言处理程序:编译程序、汇编程序,将编程语言转译成编译语言,比如将Java代码转译成0101二进制

服务程序:比如调试代码用的调试程序

2)第一台计算机

1946年2月14日,第一台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中文名:埃尼阿克),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发明人是美国人莫克利和艾克特


image.png

有资料称 ABC(中文名:阿塔纳索夫·贝瑞计算机)与1943年测试成功,但再1960年才被认可。1973年,美国联邦地方法院撤销了ENIAC的专利,因此ABC被认定为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认定ENIAC是第一台计算机


3)计算机识别二进制数据的原理

众所周知,计算机通过二进制数据(0101)的不同组合来决定执行的操作,那计算机是怎么识别这些二进制数据的呢?答案是:「电信号」

电信号可以理解为电流,强度比较低的电流称为「低电平」,可以理解为打火机的电子打火的器的那种小型电压;而强度较高的电流称为「高电平」,可以想象成高压电线的那种电压,当然,这里只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实际上高电压并没有这么大。

二进制数据只有两种: 0 和 1 ,低电平对应 0 ,高电平对应 1 ,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来传递不同的信息,负责接收这种电流的容器,我们暂时称之为「逻辑元件」,随着时代的发展,逻辑元件的性能越来越高,叫法也在不断的发生着改变。


二、硬件的发展

计算机的发展史重点在于「硬件」的发展,而「逻辑元件」的变化对计算机的性能有着跨时代的提升,因此,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可以按照逻辑元件的变化划分为四个时代


第一代:电子管时代

1946-1957年,随着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进入了计算机的时代。这个时代的计算机逻辑元件是「电子管」,因此也被称为电子管时代。


image.png

电子管是最早起的电信号放大器。被封闭在玻璃容器(一般为玻璃管)中的阴极电子发射部分、控制栅极、加速栅极、阳极(屏极)引线被焊在管基上。利用电场对真空中的控制栅极注入电子调制信号,并在阳极获得对信号放大或反馈振荡后的不同参数信号数据。早期应用于电视机、收音机扩音机等电子产品中,近年来逐渐被半导体材料制作的放大器和集成电路取代。


第二代:晶体管时代

1958-1964年,这个时代的逻辑元件是「晶体管」,这个由贝尔实验室发明的半导体器件凭借着体积小的优势,逐渐替代了原有的电子管,使计算机进入了晶体管的时代。

image.png

晶体管(transistor)是一种固体半导体器件(包括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管等,有时特指双极型器件),具有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等多种功能。晶体管作为一种可变电流开关,能够基于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1964-1971年,这个时代的逻辑元件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传统的晶体管需要手工一根一根的焊接在电路板上,一个计算机需要几万到几十万个晶体管,每个晶体管需要多个焊接点,只要其中有一个焊接点出现问题,整个计算机将无法工作,这种繁琐的工艺使得计算机变得十分不可靠,于是有人发明了「集成电路」。


image.png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


第四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1972-现在,这个时代的逻辑元件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性能不断的提升,体积不断减小,开始出现了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一个指甲盖大小的集成电路(CPU),可以拥有几十亿个晶体管。

image.png


微处理器逐渐走入千家万户,成为了我们所熟悉的个人计算机(PC)


摩尔定律


说道集成电路技术,不得不提一嘴「摩尔定律」,摩尔定律是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的经验之谈,其核心内容为: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在大约每经过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换言之,处理器的性能每隔两年翻一倍


三、发展趋势

目前的发展呈「两极分化」的趋势

一方面是「微型计算机」,往更微型化、高性能、多用途的方向发展,比如电子手表、智能手机等


另一方面是「巨型机」,往更巨型化、超高速、智能化防线发展,如天河一号等超级计算机。

image.png


相关实践学习
如何在云端创建MySQL数据库
开始实验后,系统会自动创建一台自建MySQL的 源数据库 ECS 实例和一台 目标数据库 RDS。
全面了解阿里云能为你做什么
阿里云在全球各地部署高效节能的绿色数据中心,利用清洁计算为万物互联的新世界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动力,目前开服的区域包括中国(华北、华东、华南、香港)、新加坡、美国(美东、美西)、欧洲、中东、澳大利亚、日本。目前阿里云的产品涵盖弹性计算、数据库、存储与CDN、分析与搜索、云通信、网络、管理与监控、应用服务、互联网中间件、移动服务、视频服务等。通过本课程,来了解阿里云能够为你的业务带来哪些帮助     相关的阿里云产品:云服务器ECS 云服务器 ECS(Elastic Compute Service)是一种弹性可伸缩的计算服务,助您降低 IT 成本,提升运维效率,使您更专注于核心业务创新。产品详情: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ecs
相关文章
|
7月前
|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安全
我的计算机之旅:为何选择这个领域?
我的计算机之旅:为何选择这个领域?
|
4月前
|
Java C++ Python
【杂谈】在大学如何学得计算机知识,浅谈大一经验总结
【杂谈】在大学如何学得计算机知识,浅谈大一经验总结
|
存储 程序员 调度
[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 第2版)]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 & 第二章 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学习复习笔记)
[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 第2版)]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 & 第二章 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学习复习笔记)
|
存储 传感器 监控
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第一章总结
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第一章总结
121 0
|
算法 程序员
计算机发展史之阿达·洛芙莱斯
你一定想不到世界上最早的程序员竟然是一位女士,而且还有专门的编程语言为了纪念她而命名,她就是阿达·洛芙莱斯(Ada Lovelace) 奥古斯塔·阿达·拜伦是她的原名,因为嫁给威廉·金后晋封为洛芙莱斯伯爵,而后改的名字。她不仅是数学家(被誉为数字女王)、翻译家(正是翻译才结识到巴贝奇)还是英国大诗人乔治·戈登·拜伦的女儿,更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个程序员。 为什么她是世界公认的第一位程序员?她身上又发生了哪些传奇的故事? 今天让我们走进她的一生吧~
298 0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一文总结那些年我们追过的计算机发展史
一文总结那些年我们追过的计算机发展史
251 0
一文总结那些年我们追过的计算机发展史
|
存储 缓存 程序员
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哈工大《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章-上篇
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哈工大《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章-上篇
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哈工大《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章-上篇
|
存储 传感器 算法
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哈工大《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
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哈工大《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
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哈工大《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
|
存储 芯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哈工大《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章
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哈工大《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章
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哈工大《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章
|
存储 算法
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哈工大《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章
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哈工大《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章
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哈工大《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