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链路追踪、日志的区别,傻傻分不清?

本文涉及的产品
应用实时监控服务-可观测链路OpenTelemetry版,每月50GB免费额度
可观测监控 Prometheus 版,每月50GB免费额度
日志服务 SLS,月写入数据量 50GB 1个月
简介: 对于一个系统来说,监控、链路追踪、日志的这三者需求都是必然存在的,而有的时候我们会搞不清楚这三者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我之前在做系统设计的时候也考虑过,是不是有必要引入那么多组件,毕竟如果这三者完全分开每一个一项的话,就有三个组件了(事实上就是:Prometheus+Grafana、Jaeger、ELK)。

1. 监控、链路追踪、日志

对于一个系统来说,监控、链路追踪、日志的这三者需求都是必然存在的,而有的时候我们会搞不清楚这三者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


我之前在做系统设计的时候也考虑过,是不是有必要引入那么多组件,毕竟如果这三者完全分开每一个一项的话,就有三个组件了(事实上就是:Prometheus+Grafana、Jaeger、ELK)。


因此想做个笔记尝试举例来梳理下。


Metrics, tracing, and logging 地址:


http://peter.bourgon.org/blog/2017/02/21/metrics-tracing-and-logging.html


2. 监控

Monitoring(监控)举例来说就是:定期体检。


使用监控系统把需要关注的指标采集起来,形成报告,并对需要关注的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告警。


特点是:


低频

定期

定量

这也是Prometheus的架构做得非常简单的原因,Monitoring的需求并没有包含非常高的并发量和通讯量。反过来说:高并发、大数据量的需求并不适用于Monitoring这个点。


3. 链路追踪

Tracing(链路追踪)举例来说就是:对某一项工作的定期汇报。某个工作开始做了A,制作A事件的报告,收集起来,然后这个工作还有B、C、D等条目,一个个处理,然后都汇总进报告,最终的结果就是一个Tracing。


特点是:


高频

巨量

有固定格式

因为Tracing是针对某一个事件(一般来说就是一个API),而这个API可能会和很多组件进行沟通,后续的所有的组件沟通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的IO,都算作这个API调用的Tracing的一部分。


可以想见在一个业务繁忙的系统中,API调用的数量已经是天文数字,而其衍生出来的Tracing记录更是不得了的量。其特点就是高频、巨量,一个API会衍生出大量的子调用。


也因此适合用来做Monitoring的系统就不一定适合做Tracing了,用Prometheus这样的系统来做Tracing肯定完蛋(Prometheus只有拉模式,全部都是HTTP请求,高并发直接挂掉)。


一般来说Tracing系统都会在本地磁盘IO上做日志(最高效、也是最低的Cost),然后再通过本地Agent慢慢把文本日志数据发送到聚合服务器上,甚至可能在聚合服务器和本地的Agent之间还需要做消息队列,让聚合服务器慢慢消化巨量的消息。


Tracing在现在的业界是有标准的:OpenTracing,因此它不是很随意的日志/事件聚合,而是有格式要求的日志/事件聚合,这就是Tracing和Logging最大的不同。


4. 日志

Logging(日志)举例来说就是:废品回收站。各种各样的物品都会汇总进入到配品回收站里,然后经过分门别类归纳整理,成为各种可回收资源分别回收到商家那里。一般来说我们在大型系统中提到Logging说的都不是简单的日志,而是日志聚合系统。


从本质上来说,Monitoring和Tracing都是Logging,Logging是这三者中覆盖面最大的超集,而前两者则是其一部分的子集。Logging最麻烦的是,开发者也不会完全知道最后记录进入到日志系统里的一共会有哪些东西,只有在使用(检索)的时候才可能需要汇总查询总量中的一部分。


要在一般的Loggin系统中进行Monitoring也是可以的,直接把聚合进来的日志数据提取出来,定期形成数据报告,就是监控了。Tracing也是一样,只要聚合进了Logging系统,有了原始数据,后面要做都是可以做的。因此Logging系统最为通用,其特点和Tracing基本一致,也是需要处理高频并发和巨大的数据量。


5. 总结

这样一看就很清楚了,每个组件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Monitoring系统(Prometheus)从根本的需求和基本设计上就不可能支持Tracing和Logging:低频 vs 高频、低量 vs 高量,其从设计到实现就只为了监控服务

Tracing系统(Jaeger)对提供的数据有格式要求,且处理方式和一般的Logging也不同,有更限定的应用范围

Logging系统(ELK)可以处理前两者的需求,但前两者的领域有更专业的工具就不推荐直接使用普通的日志聚合系统了;Logging系统一般用来处理大型系统的日志聚合以及检索查询


相关文章
|
1月前
|
Prometheus 监控 Cloud Native
基于docker搭建监控系统&日志收集
Prometheus 是一款由 SoundCloud 开发的开源监控报警系统及时序数据库(TSDB),支持多维数据模型和灵活查询语言,适用于大规模集群监控。它通过 HTTP 拉取数据,支持服务发现、多种图表展示(如 Grafana),并可结合 Loki 实现日志聚合。本文介绍其架构、部署及与 Docker 集成的监控方案。
257 122
基于docker搭建监控系统&日志收集
|
1月前
|
Prometheus 监控 Java
日志收集和Spring 微服务监控的最佳实践
在微服务架构中,日志记录与监控对系统稳定性、问题排查和性能优化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在 Spring 微服务中实现高效日志记录与监控的最佳实践,涵盖日志级别选择、结构化日志、集中记录、服务ID跟踪、上下文信息添加、日志轮转,以及使用 Spring Boot Actuator、Micrometer、Prometheus、Grafana、ELK 堆栈等工具进行监控与可视化。通过这些方法,可提升系统的可观测性与运维效率。
128 1
日志收集和Spring 微服务监控的最佳实践
|
19天前
|
存储 缓存 监控
用 C++ 红黑树给公司电脑监控软件的日志快速排序的方法
本文介绍基于C++红黑树算法实现公司监控电脑软件的日志高效管理,利用其自平衡特性提升日志排序、检索与动态更新效率,并结合实际场景提出优化方向,增强系统性能与稳定性。
49 4
|
6月前
|
监控 测试技术 Go
告别传统Log追踪!GOAT如何用HTTP接口重塑代码监控
本文介绍了GOAT(Golang Application Tracing)工具的使用方法,通过一个Echo问答服务实例,详细展示了代码埋点与追踪技术的应用。内容涵盖初始化配置、自动埋点、手动调整埋点、数据监控及清理埋点等核心功能。GOAT适用于灰度发布、功能验证、性能分析、Bug排查和代码重构等场景,助力Go项目质量保障与平稳发布。工具以轻量高效的特点,为开发团队提供数据支持,优化决策流程。
385 89
|
6月前
|
消息中间件 运维 监控
智能运维,由你定义:SAE自定义日志与监控解决方案
通过引入 Sidecar 容器的技术,SAE 为用户提供了更强大的自定义日志与监控解决方案,帮助用户轻松实现日志采集、监控指标收集等功能。未来,SAE 将会支持 istio 多租场景,帮助用户更高效地部署和管理服务网格。
464 53
|
7月前
|
数据采集 运维 监控
数据采集监控与告警:错误重试、日志分析与自动化运维
本文探讨了数据采集技术从“简单采集”到自动化运维的演进。传统方式因反爬策略和网络波动常导致数据丢失,而引入错误重试、日志分析与自动化告警机制可显著提升系统稳定性与时效性。正方强调健全监控体系的重要性,反方则担忧复杂化带来的成本与安全风险。未来,结合AI与大数据技术,数据采集将向智能化、全自动方向发展,实现动态调整与智能识别反爬策略,降低人工干预需求。附带的Python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代理IP、重试策略及日志记录实现高效的数据采集程序。
315 7
数据采集监控与告警:错误重试、日志分析与自动化运维
|
7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基于 PHP 语言的滑动窗口频率统计算法在公司局域网监控电脑日志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在当代企业网络架构中,公司局域网监控电脑系统需实时处理海量终端设备产生的连接日志。每台设备平均每分钟生成 3 至 5 条网络请求记录,这对监控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在应对这种高频写入场景时,性能往往难以令人满意。故而,引入特定的内存数据结构与优化算法成为必然选择。
160 3
|
7月前
|
消息中间件 运维 监控
智能运维,由你定义:SAE自定义日志与监控解决方案
SAE(Serverless应用引擎)是阿里云推出的全托管PaaS平台,致力于简化微服务应用开发与管理。为满足用户对可观测性和运维能力的更高需求,SAE引入Sidecar容器技术,实现日志采集、监控指标收集等功能扩展,且无需修改主应用代码。通过共享资源模式和独立资源模式,SAE平衡了资源灵活性与隔离性。同时,提供全链路运维能力,确保应用稳定性。未来,SAE将持续优化,支持更多场景,助力用户高效用云。
|
7月前
|
运维 监控 虚拟化
除了实时性能监控,Hyper-V还支持日志记录和警报功能你知道吗?
Hyper-V不仅支持实时性能监控,还具备强大的日志记录和警报功能。通过事件查看器可访问详细的日志文件,涵盖虚拟机管理、配置及Hypervisor事件,帮助故障排查和性能分析。警报功能支持预定义和自定义规则,可通过多种方式通知管理员,确保及时响应问题,保障虚拟化环境的稳定运行。
|
7月前
|
SQL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简单聊聊MySQL的三大日志(Redo Log、Binlog和Undo Log)各有什么区别
在MySQL数据库管理中,理解Redo Log(重做日志)、Binlog(二进制日志)和Undo Log(回滚日志)至关重要。Redo Log确保数据持久性和崩溃恢复;Binlog用于主从复制和数据恢复,记录逻辑操作;Undo Log支持事务的原子性和隔离性,实现回滚与MVCC。三者协同工作,保障事务ACID特性。文章还详细解析了日志写入流程及可能的异常情况,帮助深入理解数据库日志机制。
876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下一篇
日志分析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