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LinkedIn带来了数据,收购创业公司Wand又能为微软带来什么?

简介: 本周,在微软 262 亿美元收购 LinkedIn 之后,于昨日又宣布了对硅谷一家创业公司 Wand Labs 的收购。据了解,收购之后,Wand 的员工会并入微软现有的结构中,与负责 Bing 和 Cortana 等产品的部门密切合作,进行智能代理和聊天机器人方面的开发。

本周一,微软斥资 262 亿美元拿下了 LinkedIn。余温未消,微软又宣布了本周的第二次并购:以未公开的交易金额收购了一家硅谷创业公司 Wand Labs,该公司自称有着「推倒应用间的隔墙,将你的服务整合到聊天之中,用更少的点击就能做更多的事」的使命。目前还不清楚微软已经付了Wand Labs 多少钱,但是媒体将其描述为不设上限(the sky's the limit),很可能又是一个大手笔。

微软 10 亿美元级别的大手笔收购非常多,以上是 8 个微软花了超过 10 亿美元收购的项目



微软:打包软件供应商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转型


微软 CEO Satya Nadella 曾说,他从比尔盖茨身上学到了一样东西。


盖茨告诉他,事情总是在向前发展的,当新时代来临之时,你必须确定已经搭建起正确的平台。因为,平台将为你做好准备。将你推向新的高度。


在错失移动设备的巨大红利后,微软也在考虑自身的转型,搭建新的平台。这个新的平台包括大数据、Bot、连接一系列应用与服务的组织(tissue)以及其他想法和技术。


在大力推进以 Azure 为核心的云计算业务并尝到甜头后(微软的云计算营收已经支撑起了整个公司四分之一的营收),微软也想豪赌一把 Bots。

微信图片_20211126212845.jpg

微软 CEO Satya Nadella 在 2016 微软开发者大会上


「手机的应用程序当然很适合查看某项服务,但在搜集、重组、优化并以自然的交互方式与用户互动方面,Bot 的作用更重要。通过一个基于某个聊天应用中的财务 Bot,你可能只需要一句话就能返回自己想要的结果。是不是很酷炫?」


微软展示过 Bot 的多种应用场景,比如你可以使用文本与 Bot 对话,如 Tay;而更丰富应用则是则寄托于开发者们,比如当你使用 Skype 时,会有 Bot 「主动」为你规划旅行路线或预定房间,抑或是盲人或视觉障碍者使用手机摄像头调取 Bot 出来,从而帮助这些人「看见」别人的表情或图书的内容。


如今,会话已经成为了整个行业的大势所趋,巨头和创业公司都在开发只需点击或交谈就能控制的 Bot、代理、助手和其它工具。就连自负的苹果也不得不承认,用户正在寻求替代方案,不想在眼花缭乱的手机应用程序之间频繁切换。


负责 Bing、Skype 、 Office 等应用和服务的陆奇曾说,对话 Bot 的力量「有些已被微信发明出来,但现在 Facebook 看到这一点,很多公司都在打造类似的体验。」「我认为,微软会扮演一个领导者的角色。」


在实现公司漫长愿景的征途上,除了加强自身研究实力之外,通过收购符合自己战略意义的创业公司也是必须不可少的。


Wand,这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创业公司所做的事情——将分散的应用程序和服务,通过一个对话层集成起来,正好代表了微软漫长愿景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这笔买卖重要性不亚于对 LinkedIn 的巨额收购。


微软信息平台(Information Platform)的 David Ku 表示:「Wand Labs 的技术和人才,将加强我们在对话智能时代的位置」。对话智能(conversational intelligence)是指利用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让机器具备我们人类那样的「对话」的能力,而这方面的创业公司主要集中于语义本体、服务映射、第三方开发者集成和会话接口等领域。


那么,Wand 是怎样一家公司?



Wand :拆除应用程序巴别塔的先行者


1.公司 CEO Vishal Sharma

微信图片_20211126212901.jpg

Sharma 的简历很有「硅谷范」——本科从印度理工学院毕业后来到美国拿到研究生学历,然后在美国的大公司找到了工作。


2006 年时,他加入了谷歌,并利用自己「20%」的自由开发时间(据说谷歌的开发者有这样的福利)开发了一个名叫 Jacob 的语音驱动的助手——在此之前他的叔叔因为一场事故而变成了盲人。而这一工作「已经被纳入到被称为 Google Now 的更大项目中。」


Sharma 已经为「用更少的点击做更多的事」这一想法工作多年。


「一旦从桌面环境移到移动场景,免提场景和无需用眼的场景,查看和分享内容等操作对于用户来说就成了挑战。」Sharma 说。


Sharma 离开谷歌之后创立了 Wand。


2013 年成立的 Wand 是一家超小型(只有七名员工)的创业公司,很少有人听说过,融资也不多(据 CrunchBase 的数据,Wand 的融资总额不超过 300 万美元)。


但是,公司开始把服务整合进聊天体验。

微信图片_20211126212914.jpg

2.Wand 魔法棒 :一个软件界面完成多种任务


「iPhone 和安卓之上的高墙就像几年前的微软 Windows。」


每次你要做什么事情时,你都要寻找应用、安装应用、打开应用。更恼火的是,这些应用之中的信息并不容易分享。你不能把一首歌或一个通讯录在一个应用内复制或剪切,然后再在另一个不同的应用内使用,也不能在一个应用内使用另一个应用的服务。


Wand 通过深入到这些应用之中、解码其中的信息、将这些奇怪的不同种类的格式转码成同一个可识别的格式、并使用单个语义语言的基于移动技术的「罗塞塔石碑」解决了这一问题,从而将所有的服务和信息都整合到了一起。


Wand 像管家一样把收到的所有信息分类整理打包给你,而且细致到能理解每条信息的意图。比如,你发起了一个 party,Wand 可以把和关于这个 party 的所有信息整理打包发给你。


做到这些,Wand 需要一种现代语义语言,把网络上连接的所有东西弄成一个一个信息单元。这些信息单元都是带有语义的,也就是说这些信息都指向某种共同的意图。

微信图片_20211126212928.jpg

比如,上面那张图片中的每条消息都是与同一个聚会有关。Wand 把这些信息整合起来后弄成一个可以操作的东西在给你。打个比方,你想要请人吃饭,A 秘书会给你一堆饭馆推荐,而 B 秘书不但会给你推荐饭馆,还会帮你收集好所有人的口味,找一个合适的时间,规划好的时间安排,然后最终给你一个可操作的选择。

微信图片_20211126213020.jpg

一旦在Wand 中获取一首歌,就可以利用插件进行播放、查看歌词、视频以及分享


最重要的是可以实现共享。


这个 Uber 一样的枢纽式应用,可以让你快速获取你个人移动宇宙中的各种数据——类似于浏览手机本身的浏览器。Wand 这个名字暗示你正在使用「魔法棒」一样的产品,你可以向你的好友和联系人分享你的应用的「魔法」:你可以让他们获取你订阅的服务和应用,甚至他们不需要在自己的设备上安装这些应用和服务。


比如,你可以发送 Spotify 音乐列表给你的朋友,而他可以使用 Rdio 或 YouTube 收听这些音乐(没有版权问题,因为接收者使用的是已经授权给他们的服务);你也可以授权别人临时接入你的 WiFi 网络、DropCam 网络相机或 Twitter 账号——而不需要分享你的密码!

微信图片_20211126213038.jpg

在Wand 信息流中,一方可以允许另一方面接入自己的wifi,恒温器或者分享歌曲等


公司这种帮助消息应用变得更智能的技术是 2016 年微软 Build 开发者大会和 Facebook F8 开发者大会的主要工具。


「我们已经遥遥领先,」他说,「一年半、两年之前我们就已经在谈论可操作的消息并推动其前沿发展了。」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 8 月,Sharma 和前谷歌联合创始人之一 Elhum Amjadi 获得了一项专利,一种虚拟助手,可以遥控外部设备以及进行选择性分享控制。另一项专利覆盖了语义集成,一项能让所有应用程序在Wand中互动的技术。



收购之后


微软收购 Skype 曾被认为是一个败笔。


Skype 被收购后用户体验不进反退,而且信息同步问题遭吐槽。在 2015 年底,微软也证实其最新版本的 Skype 通信软件出现漏洞。而在今年的微软开发者大会期间,微软宣布把聊天机器人融入 Skype,让用户能与各种业务和服务快速对话。此次对 Wand 的收购,将会是对 Skype 的加强。


接下来, Wand 员工会并入微软现有的结构中,与负责 Bing 和 Cortana 等产品的部门密切合作,进行智能代理和聊天机器人方面的开发。尤其是在 Cortana 方面——这个微软的智能助手应用已经可以帮助你选取信息,并能接受语音的请求和命令而执行任务。


David Ku 说,「这将扩展 Bing、Microsoft Azure、Office 365 和 Windows 平台的能力,从而为各个地方的开发者提供助力。」


一条消息就可以让 Wand 智能手机应用进入自动状态,微软认为这个概念很快就能普及。

微信图片_20211126213102.jpg

Wand 的智能手机应用能通过一个信息界面实现自动化,微软认为,这一想法会普及开来


但是目前,微软设想的和 Wand 设想的这个对话即平台的概念大部分还没有实现。这是因为还没有人弄出一个真正的杀手级应用。Sharma 相信整个概念目前还处在萌芽中。


真实的情况是,现有的大量聊天工具还不够完美。目前,整个产业仍然在探索,如何通过语音助手(比如,微软的 Cortana,Facebook 的 Messenger 应用以及诸如 Echo 这样的无屏设备)创造出富有成效的产品体验。


什么时候才能让我们感觉 Bot 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不是赶时髦呢?


「未来一年内,就会出现有价值的体验了,」Sharma 预测,「但也会有大量的学习和大量的发展,就连现在那些行不通的领域也都会推进这个前沿。」





相关文章
腾讯发布Q3财报;微软收购聊天机器人创业公司XOXCO
福特与沃尔玛合作,开展自动驾驶汽车送包裹试验;美国运营商称,5G手机可能不会很快亮相。
432 0
|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