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解码 | 变局时代:RISC-V处理器架构的技术演变及商业想象(上)

简介: 技术解码栏目:是面向开发者详细解读芯片开放社区(OCC)上关于处理器、芯片、基础软件平台、集成开发环境及应用开发平台的相关技术,方便开发者学习及快速上手,提升开发效率。

编辑语:

技术解码栏目:是面向开发者详细解读芯片开放社区(OCC)上关于处理器、芯片、基础软件平台、集成开发环境及应用开发平台的相关技术,方便开发者学习及快速上手,提升开发效率。


【编者按】RISC-V架构近几年的迅猛发展,使其在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热度不断提升。凭借极简、模块化、可拓展等属性,RISC-V有望成为新时代的主导架构。故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为大家推荐RISC-V知识图谱系列内容,带大家从“应用开发”、“商业”、“技术创新”等不同角度视角认识RISC-V。


本文为RISC-V知识图谱系列的开篇之作,共分为上下两篇。本篇文章主要从技术与商业视角介绍RISC-V架构的起源,分析RISC-V发展如此迅速的原因,并剖析X86架构与ARM架构成功的原因。


01 RISC-V架构起源

RISC-V架构是一种开源的指令集架构。最早是由美国伯克利大学的Krest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提出的,当时提出的初衷是为了计算机/电子类方向的学生做课程实践服务的。


由于这是伯克利大学研究并流片的第五代RISC架构处理器,因此就命名为RISC-V,其中“V”是罗马字母的数字5的意思。2015年,RISC-V架构开始以基金会的形式运营,Google、Nvidia、Western Digital等国际知名的互联网和半导体企业都是其创始会员。


2020年,RISC-V基金会考虑到整个组织和技术的中立性,将总部由美国迁移到了欧洲的瑞士(瑞士一直是国际上有名的中立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都保持了中立国的角色),并将名字由RISC-V Foundation改名为RISC-V International,RISC-V国际希望坚持架构的中立、开放与普惠,并服务于全球技术生态。


image.png

(图片来自:RISC-V International)


02 RISC-V架构的迅猛发展

从RISC-V架构诞生到现在已经有11年的时间,尤其在基金会运营的这几年里,RISC-V开始快速发展,不仅知名度迅速提升,而且在应用上也从之前的大学教学和研究大踏步进入了产业界,包括Western Digital、阿里巴巴平头哥半导体等均开始了RISC-V架构的CPU核以及芯片的量产应用。


image.png


软件生态方面,RISC-V生态也是迅猛发展,从各种主流的编程语言(如C、C++、Golang),到主流的GCC、LLVM等编译系统,到Linux与各种RTOS操作系统内核,到Ubuntu、Debian等常见的操作系统发行版,以及容器Docker等应用软件等等。


目前,除了各种算法库优化支持、Android生态以及服务器生态RISC-V还相对较弱外,其余的软件生态基本可以满足开发应用的需要。RISC-V花了差不多5年的时间完成了ARM过去花了二十年积累的软件生态(1990 - 2010),就连近期曾经著名的CPU厂商MIPS公司也宣布放弃MIPS架构转而支持蓬勃发展的RISC-V架构。


在处理器发展的几十年历史中,各种处理器架构曾经层出不穷,从开始的Intel X86架构,到后来的IBM POWER架构、MIPS架构、DEC Alpha架构、Sun Sparc架构以及后来的ARM架构,此外还有Motorola、TI、Hitachi、RENESAS等各种小众处理器架构等,各种处理器架构曾百花齐放过。


但是经过近30年产业的大浪淘沙,其他的处理器架构逐步的留在了历史的博物馆中,目前只留下了X86和ARM两大强势的处理器架构。


未来,从全球开发者的角度看,一定是希望基于有限的处理器架构做上层软件的开发,因此可以基本确定的是未来只有2-3家处理器架构可以存活下来,而RISC-V有很大概率成为继X86和ARM架构之外,处理器架构的第三级(甚至是第二级)。


03 从商业角度看X86与ARM成功的原因

(1)X86架构

纵观处理器架构的演进,处理器架构正在从以往的技术驱动型转变为商业模式驱动型,处理器架构的开放、开源是大势所趋。


在处理器芯片时代,Intel凭借其强大的制造工艺技术结合其架构与微架构的创新,打败了IBM Power、Sun Sparc等一众明星,成为处理器芯片时代的霸主。但是X86架构是一种闭源的架构,全世界的方案商、应用商想获得X86架构只有通过购买他家的芯片获得,而无法基于其架构开发芯片(AMD、威盛等公司是由于IBM/美国政府为了防止Intel出现垄断而强行要求X86架构必须有另外一家公司也开展研发与生产业务)。在X86架构之后,ARM架构出现了。


(2)ARM架构

ARM架构的成功,与其说是技术的成功(那个时候ARM架构才刚起步,相比于迭代完善了几十年的X86架构来说肯定是有缺陷的),不如说是商业模式的成功带来的。ARM架构的出现,将之前高贵的闭源的处理器架构带到了“开放的”位置(注意,此处笔者用了“开放”一词),处理器架构不再是一两家高贵的芯片厂商的杀手锏,它变成了广大芯片公司触手可及的东西。


ARM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把处理器架构作为一种基础技术被其他的芯片厂商所集成,从而将一堆的芯片公司围绕在自己身边并形成了自己的小伙伴阵营其中不乏高通、苹果等一批技术能力优于ARM的公司,这是一个典型的群狼斗猛虎的故事(群狼指的是ARM的小伙伴阵营,猛虎指的是Intel,当然这里还少不了TSMC等制造厂的强势相助。笔者认为,芯片的核心技术基础设施化是大势所趋,也是推动芯片开放、普惠的核心力量,其中ARM的IP授权模式与TSMC的制造能力开放是半导体领域两个最有革命性的商业模式创新,如果读者们感兴趣以后另开文章来讲,这里就不展开了)。


image.gifimage.png


当然,ARM的成功也得益于历史的大趋势,那就是功能手机的出现,以及功能手机之后智能手机的兴起和普及,商业模式的革命遇上历史的浪潮使得ARM从传统的农村地带逐步进入了城市地带并最终进入了舞台的中央(ARM目前已经杀入了X86的传统强势地盘,包括苹果的M1 PC机芯片以及Ampere/亚马逊等的服务器芯片)。




相关文章
|
18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安全 算法
十大主流联邦学习框架:技术特性、架构分析与对比研究
联邦学习(FL)是保障数据隐私的分布式模型训练关键技术。业界开发了多种开源和商业框架,如TensorFlow Federated、PySyft、NVFlare、FATE、Flower等,支持模型训练、数据安全、通信协议等功能。这些框架在灵活性、易用性、安全性和扩展性方面各有特色,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框架需综合考虑开源与商业、数据分区支持、安全性、易用性和技术生态集成等因素。联邦学习已在医疗、金融等领域广泛应用,选择适配具体需求的框架对实现最优模型性能至关重要。
251 79
十大主流联邦学习框架:技术特性、架构分析与对比研究
|
14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缓存 自然语言处理
DeepSeek背后的技术基石:DeepSeekMoE基于专家混合系统的大规模语言模型架构
DeepSeekMoE是一种创新的大规模语言模型架构,融合了专家混合系统(MoE)、多头潜在注意力机制(MLA)和RMSNorm归一化。通过专家共享、动态路由和潜在变量缓存技术,DeepSeekMoE在保持性能的同时,将计算开销降低了40%,显著提升了训练和推理效率。该模型在语言建模、机器翻译和长文本处理等任务中表现出色,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计算资源受限的场景下。
296 29
DeepSeek背后的技术基石:DeepSeekMoE基于专家混合系统的大规模语言模型架构
|
2月前
|
监控 安全 API
使用PaliGemma2构建多模态目标检测系统:从架构设计到性能优化的技术实践指南
本文详细介绍了PaliGemma2模型的微调流程及其在目标检测任务中的应用。PaliGemma2通过整合SigLIP-So400m视觉编码器与Gemma 2系列语言模型,实现了多模态数据的高效处理。文章涵盖了开发环境构建、数据集预处理、模型初始化与配置、数据加载系统实现、模型微调、推理与评估系统以及性能分析与优化策略等内容。特别强调了计算资源优化、训练过程监控和自动化优化流程的重要性,为机器学习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提供了系统化的技术方案。
202 77
使用PaliGemma2构建多模态目标检测系统:从架构设计到性能优化的技术实践指南
|
11天前
|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安全
【01】Java+若依+vue.js技术栈实现钱包积分管理系统项目-商业级电玩城积分系统商业项目实战-需求改为思维导图-设计数据库-确定基础架构和设计-优雅草卓伊凡商业项目实战
【01】Java+若依+vue.js技术栈实现钱包积分管理系统项目-商业级电玩城积分系统商业项目实战-需求改为思维导图-设计数据库-确定基础架构和设计-优雅草卓伊凡商业项目实战
55 13
【01】Java+若依+vue.js技术栈实现钱包积分管理系统项目-商业级电玩城积分系统商业项目实战-需求改为思维导图-设计数据库-确定基础架构和设计-优雅草卓伊凡商业项目实战
|
1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文件存储
YOLOv11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MoblieNetV3:基于搜索技术和新颖架构设计的轻量型网络模型
YOLOv11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MoblieNetV3:基于搜索技术和新颖架构设计的轻量型网络模型
37 10
YOLOv11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MoblieNetV3:基于搜索技术和新颖架构设计的轻量型网络模型
|
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文件存储
RT-DETR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MoblieNetV3:基于搜索技术和新颖架构设计的轻量型网络模型
RT-DETR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MoblieNetV3:基于搜索技术和新颖架构设计的轻量型网络模型
19 4
RT-DETR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MoblieNetV3:基于搜索技术和新颖架构设计的轻量型网络模型
|
23天前
|
存储 缓存 关系型数据库
社交软件红包技术解密(六):微信红包系统的存储层架构演进实践
微信红包本质是小额资金在用户帐户流转,有发、抢、拆三大步骤。在这个过程中对事务有高要求,所以订单最终要基于传统的RDBMS,这方面是它的强项,最终订单的存储使用互联网行业最通用的MySQL数据库。支持事务、成熟稳定,我们的团队在MySQL上有长期技术积累。但是传统数据库的扩展性有局限,需要通过架构解决。
62 18
|
1月前
|
监控 JavaScript 数据可视化
建筑施工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源码,支持微服务架构,采用Java、Spring Cloud、Vue等技术开发。
智慧工地云平台是专为建筑施工领域打造的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施工区域各系统数据汇总与可视化管理。平台涵盖人员、设备、物料、环境等关键因素的实时监控与数据分析,提供远程指挥、决策支持等功能,提升工作效率,促进产业信息化发展。系统由PC端、APP移动端及项目、监管、数据屏三大平台组成,支持微服务架构,采用Java、Spring Cloud、Vue等技术开发。
|
2月前
|
弹性计算 API 持续交付
后端服务架构的微服务化转型
本文旨在探讨后端服务从单体架构向微服务架构转型的过程,分析微服务架构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文章首先介绍单体架构的局限性,然后详细阐述微服务架构的核心概念及其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应用。通过对比两种架构,指出微服务化转型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最后,讨论了微服务架构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3月前
|
Cloud Native Devops 云计算
云计算的未来:云原生架构与微服务的革命####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云原生技术正迅速成为IT行业的新宠。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架构的核心理念、关键技术如容器化和微服务的优势,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技术实现高效、灵活且可扩展的现代应用开发。我们将揭示云原生如何重塑软件开发流程,提升业务敏捷性,并探索其对企业IT架构的深远影响。 ####
82 3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