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读《云原生应用开发 Operator原理与实践》第一章引言1.1云原生介绍(五)

简介: 带你读《云原生应用开发 Operator原理与实践》第一章引言1.1云原生介绍

1.1.3        应用云原生改造

业界云原生相关的基础设施已基本成熟。对用户来说,对已有的传统架构服务进行改造,加速迁移到云平台至关重要。

应用的云原生改造基本分为3个阶段1容器化改造2微服务化改造3DevOps 改造。下面分别说明。

1. 容器化改造

       为什么要对传统应用进行容器化改造?传统云化应用大多运行在虚拟机上,如图1-5所示,由于增加了虚拟操作系统这一抽象层,虚拟机方案过于复杂冗余,存在资源调度困难、利用率低下、难以快速交付部署等问题。因此,使用共享内核的轻量级容器技术成为云原生时代更好的选择。

image.png

1—5虚拟机 vs容器

 

容器化改造是将传统应用程序和其所需的运行环境打包在一起形成完整的镜像,使得应用可以运行在 DockerKataContainer   或其他类似容器中。容器化改造的具体流程如下。

(1)  抽离环境不同导致配置项发生变化,用环境变量或参数等形式传入应用。

(2)   编写 Dockerfile文件 ,在 Dockerfile 中安装程序运行依赖的第三方软件包。

(3)  根据 Dockerfile 文件构建容器镜像,并推送到容器镜像仓库。容器化改造后,应用程序将具有如下优势。

(1) 标准化:只需配置好 Docker 或其他类似容器的运行时环境,即可消除开发、测试、生产环境的不一致性,从而实现一次构建,随时可运行。

(2) 快速交付,通过构建容器镜像,可以实现高度定制化的自动交付部署机制,以及错误回滚机制,极大地降低运维流程的复杂度。

(3) 高效:由于容器间相互隔离,确保了应用有序竞争资源,从而降低系统整体资源负载。


2. 微服务化改造 

容器化改造本质上是优化了应用运行的环境,并没有改变传统应用内部模块的耦合,存在扩展困难、可靠性低等问题,因此,微服务化改造应运而生。

微服务化改造就是将原有的单体应用按照业务范围划分成多个微服务,服务之间相互独立,通过远程过程调用协议(RPC,RemoteProcedureCallProtocol、RESTfulAPI等轻量级通信机制通信,整体形成分布式的架构。

容器化改造结合微服务化改造,应用将具备更多优势。

(1) 松耦合:由于容器的隔离性,不同服务内部独立,可以采用不同的开发语言,独立测试、部署,不需要考虑技术栈的相互影响;个别服务业务变动,重新部署上线也不会影响其他服务。

(2) 扩展性:随着服务复杂度的提升,需要分配更多的资源,结合容器技术可针对所需服务进行资源的精准按需分配,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当业务需要添加新的第三方依赖时,得益于容器化的轻量性,可以快速启动依赖服务。

(3)  高可靠:重点服务可大量横向扩展,以确保服务的高可用性;此外得益于低耦合和容器的快速部署,可动态根据流量规模对部分服务进行动态扩缩容。

结合云原生平台提供无侵入式的自动化服务发现、监控、容错、追踪等微服务网格

(ServiceMesh)的能力,可以进一步发挥微服务改造后应用的优势。

 

相关文章
|
15天前
|
监控 Cloud Native 开发者
云原生技术浪潮下的微服务架构实践
云原生技术正引领着现代软件开发的潮流,其中微服务架构作为其核心理念之一,为复杂应用提供了灵活、可扩展的解决方案。本文将探讨在云原生环境下实施微服务架构的策略和挑战,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微服务设计的最佳实践,旨在为开发者提供一套可行的微服务部署与管理指南。
|
28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Cloud Native
利用机器学习进行情感分析:从理论到实践云原生技术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应用与挑战
【5月更文挑战第31天】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机器学习在情感分析领域的应用。首先,我们将解释什么是情感分析以及为什么它在今天的世界中如此重要。然后,我们将详细介绍几种主要的机器学习算法,包括决策树、随机森林和神经网络,以及它们如何被用于情感分析。最后,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际的案例研究来展示这些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
4天前
|
人工智能 Cloud Native Java
从云原生视角看 AI 原生应用架构的实践
本文核心观点: • 基于大模型的 AI 原生应用将越来越多,容器和微服务为代表的云原生技术将加速渗透传统业务。 • API 是 AI 原生应用的一等公民,并引入了更多流量,催生企业新的生命力和想象空间。 • AI 原生应用对网关的需求超越了传统的路由和负载均衡功能,承载了更大的 AI 工程化使命。 • AI Infra 的一致性架构至关重要,API 网关、消息队列、可观测是 AI Infra 的重要组成。
|
4天前
|
Kubernetes 监控 Cloud Native
云原生架构下的微服务治理实践
【6月更文挑战第23天】在云计算的浪潮中,云原生架构以其弹性、可扩展性和高效性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手。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利用云原生技术实现微服务的治理与优化,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高可用性。我们将从微服务的基本概念出发,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揭示云原生环境下微服务治理的关键策略,并分享实践经验,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完整的微服务治理解决方案。
|
2天前
|
运维 Cloud Native 安全
云原生架构的演进与实践
【6月更文挑战第25天】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技术从概念提出到实际应用的发展过程,分析其核心价值和面临的挑战。文章将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云原生如何促进企业IT架构的现代化转型,并讨论在实施过程中的最佳实践和注意事项,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云原生技术落地的实用指南。
12 2
|
3天前
|
运维 负载均衡 Cloud Native
云原生架构下的微服务治理实践
【6月更文挑战第24天】在云原生的浪潮下,微服务治理成为确保系统弹性、可维护性和可观测性的关键。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微服务治理的核心要素与挑战,结合前沿技术和工具,提出一套实用的微服务治理策略,旨在帮助开发者和架构师构建更加稳定、高效且易于管理的分布式系统。
|
8天前
|
存储 运维 监控
云原生架构下的微服务治理实践
【6月更文挑战第19天】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云原生技术以其灵活、可扩展的特性成为企业IT架构升级的首选。本文深入探讨了在云原生架构下,如何有效实施微服务治理,包括服务发现、配置管理、服务监控和故障处理等方面的最佳实践。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全面的微服务治理框架,帮助团队构建更加稳定、高效的分布式系统。
10 2
|
8天前
|
运维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云原生技术:现代应用开发的革命性变革
云原生技术正在重新定义软件开发和部署的方式。通过采用容器、微服务、持续集成与持续交付(CI/CD)等关键技术,企业可以显著提升开发效率、缩短上市时间,并提高应用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技术的核心组件及其带来的实际业务价值,展示了其在现代应用开发中的革命性影响。
11 1
|
9天前
|
监控 Cloud Native 安全
云原生架构下的微服务治理实践
【6月更文挑战第18天】本文深入探讨了在云原生架构背景下,微服务治理的实践方法与技术选型。文章首先介绍了云原生的基本概念和微服务治理的重要性,随后详细阐述了服务发现、配置管理、弹性设计等关键技术的实施细节,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如何构建高效、稳定的微服务系统。最后,文章讨论了微服务治理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
|
10天前
|
运维 Cloud Native 云计算
云原生架构的演变与实践
在数字化浪潮不断推进的今天,企业对于IT基础设施的要求日益增高,云原生技术因此成为推动现代软件开发的关键力量。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架构的概念、核心价值及其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同时分析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读者呈现一幅云原生技术演进的全景图。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