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开发的十年

简介:

2008年,刚开始接触互联网,那时候用的手机还是Windows Mobile,对于iPhone来说根本买不起,当然这一年也是移动互联网的热点之年。第一款真正的安卓手机也随之发布,诺基亚也毫不示弱,Symbian开源了。那时候云计算在国内也不是很流行,我们都在用虚拟主机。这一年MySQL也被收购了,Windows Server 2008也横空出世了,十年前的今天,真的是相当精彩!

那么回顾之前,我们的IDC是一个什么情况呢?那时候是成千上万的物理服务器,每个服务器上需要安装操作系统,比如LinuxWindows Server,然后在其之上部署应用。直到有了虚拟化的出现,可以将一系列操作过程镜像化的批量去做,同时虚拟化可以很好的利用硬件,避免其中的性能浪费。目前整个云计算的时代已经普及,云和虚拟化最大的区别就是云计算赋予了API的能力。

虚拟化是一种技术,允许我们从单个物理硬件系统创建多个虚拟系统,我们管它叫VM 这些VM依赖于VM管理程序将计算机资源与硬件分离。08年正是虚拟化盛行的一年,KVMHyper-VXen等虚拟化技术越来越流行。当时最早还是在Parallels(一家虚拟化软件公司)实习,做技术支持,我们给客户解决在使用Parallels虚拟化产品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随着虚拟化的流行,后面又刮来了一阵大风,这就是云计算的出现,云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它有了API,可以让我们做更多虚拟化做不到的事情。刚开始最早接触云计算还是在公司中做OpenStackPoC(概念验证),直到支撑着整个生产环境的运行。那时候接触的最早的版本是Havana,当时走了很多弯路,每一次部署都会失败,都会有问题。那时候的OpenStack Bug非常多,没有现在的稳定。那么当时我们是怎么一步一步达到生产级别的?这里面付出了太多的心血。我们为了推向生产的时候保持和测试环境一样的部署架构,包括每个package版本以及配置文件,几乎调研了当时所有可以自动化部署OpenStack的开源软件,比如:Juju solutions for OpenStackAutopilotpuppetlabs-openstackopenstack-ansibleKollaRDO(Packstack)、TripleO等等。但是这里面会有一个通病,就是通过这些软件部署出来的环境并不是我们想要的。而且当时PuppetLabsModule还不支持高可用部署,我们咨询了官方,官方给出的答复是在后面版本会支持这个能力。最后,我们决定重复造轮子,一个真正支持高可用部署的OpenStack Provisioning工具。后来,在GitHub上创建了个项目,开始搞起来,这个项目叫Playback,这个项目的作用正如同它的名字(回放)。Playback可以真正按照用户需求,自定义部署架构,且支持高可用的一个OpenStackProvisioning工具(提供命令行和API)。最后我们通过Playback将整个OpenStack部署到了生产环境,这是一个很大快人心的事情呀!但后面也会存在很多失落感,这就是搞开源的寂寞,几乎没有人用我们的产品,除了我们自己使用。没有任何人发issue,没有任何人fork,没有任何人鸟你。后来我们打算把这个项目进入到OpenStackBig tent里,Big tentOpenStack所有子项目的一个大集合。这个很难进,原因是什么?我们的速度跟不上,因为官方已经有了Playback具备的所有能力。

虽然这个开源项目可以说是搞黄了,但这些经历,这些经验是非常宝贵的。首先,我们一定要明确是否需要重复造轮子?怎么造?造出来怎么运营?这都是技术之外的事情。其次,速度不一定是胜利的必要条件,但速度是最基本的条件。技术发展很快,技术颠覆也很快,我们应该如何把握这之间的时速?最后,无论结果如何,一定要坚持,当你决定要下手干的时候。

但是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几乎不在IDC中构建自己的私有云了,更多的企业转而投入了公有云的怀抱中,这是为什么?看我们之前搞OpenStack来说,我们付出了很多人力成本,而中小企业不愿意去投入这个人力成本。这是原因之一。还有就是之前大家都觉得公有云不安全,所有数据都放在公有云上,这样安全吗?但是大家目前都在用公有云环境,从而也慢慢消除了这种概念。我一些朋友所在的公司,几乎也都在用阿里云,这是一种趋势。

目录
相关文章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API
原来我误会了 changeOrigin 那么多年
前端开发中经常要配置接口代理服务,用来解决开发阶段的跨域问题。有一个常用的 changeOrigin 配置项,它究竟配置了个啥?本文做了一个小小的探究。
446 0
|
人工智能 边缘计算 Cloud Native
变革前奏:未来十年属于哪些开发者?
4 月 15 日上午,InfoQ 主办的 DIVE 全球基础软件创新大会正式召开,本届大会通过云上展厅的形式进行,历时两天设置了 1 个主会场和 15 个分会场,议题包括开源布道与生态建设、数据库核心技术探讨、操作系统研发实践、面向未来的中间件、创业与投资、基础设施及架构设计等。在刚刚结束的主会场,极客邦科技创始人兼 CEO 霍太稳发布了《基础软件黄金十年》的主题演讲,以下为主要内容。
135 0
变革前奏:未来十年属于哪些开发者?
|
移动开发 监控 前端开发
耕耘大前端技术七年,我的九点思考总结
58 大前端技术服务体系开发七年有余,目前已成为 58 前端的顶梁柱,那么这一顶梁柱是如何是搭建起来的?又将朝向哪个方向发展呢? 本期,我们采访了 58 集团前端技术部负责人李祎,他分享了 58 集团大前端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经验,以及他对未来大前端趋势的思考。本文为采访整理文,期待你有所收获~
435 0
耕耘大前端技术七年,我的九点思考总结
|
SQL 分布式计算 Java
学了三年的嵌入式,但我还是转型了大数据,跟你聊聊我学习的心路历程
学了三年的嵌入式,但我还是转型了大数据,跟你聊聊我学习的心路历程
学了三年的嵌入式,但我还是转型了大数据,跟你聊聊我学习的心路历程
|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素人程序员:如何在技术浪潮更迭中保持较高成长速度?
  技术更迭是有加速度的,一个又一个风口,一波又一波浪潮,昨天火了人工智能,今天已经大谈区块链。普通程序员们在这个进程里,应该怎样找准自己的位置,获得持续的个人成长呢?   技术更迭是有加速度的   从 2010 年开始,被定义为移动互联网的元年,移动开发也是从这一年开始逐渐开始火爆的。笔者也是从毕业之后加入这个浪潮的。据说移动开发火爆之时,理发师通过几个月培训以后也可以拿到月薪 1,2W 的薪水,可见那个时候对移动人才的饥渴程度。但是到了 2014 年底开始,移动开发的入职要求回归理性,要求逐渐提高,到现在基本大公司社招也不再招高级以下的移动开发了。
155 0
|
传感器 人工智能 物联网
“五年饮冰,难凉热血”,一名专科生的求学历程
“五年饮冰,难凉热血”,一名专科生的求学历程
“五年饮冰,难凉热血”,一名专科生的求学历程
|
Web App开发 缓存 Rust
前端技术未来三年前瞻性思考
从业务场景、用户体验、研发速度、维护成本四个维度来看框架等前端技术,分享对未来三年前瞻性的思考。
10165 0
前端技术未来三年前瞻性思考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这多年来我一直在钻研的技术
上次有人说,听说tinyfool看到AlphaGo火了,马上去赶时髦学机器学习,结果真的获益匪浅。
1558 0
|
新零售 中间件 测试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