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 VR团队推出独特的步态追踪方案,可低成本完成大场景的VR交互。
近年来,虚拟现实异常火爆,甚至被视为下一个计算机平台。不过,这个新兴技术在其早期阶段还面临着不少技术性问题,如何解决大场景交互就是其中之一。镁客网获悉,关于VR深层交互,ManaVR团队已经推出一个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ManaVR是一个专注于研究动作捕捉和位置追踪的创业团队,有近20项相关专利已进入专利保护期,已经获得750万人民币的天使轮,旗下员工大约有50人。
具体来讲,CEO赵阳来自于水晶石,专注于计算机图形学和人机交互领域,CTO王锐毕业于清华大学,是三维仿真引擎OpenSceneGraph的主要贡献者之一,而COO钱学雷曾经任教于清华大学。此外,团队的其他成员也有丰富的从业经验,比如参与西门子、诺基亚、索爱等手机硬件的开发,以及负责Jawbone、Microsoft Band、GoPro及iPhone客户生命周期产品设计。前者主要负责产品产能,后者负责产品的工业化设计。
有专业人士将市面上常用的定位和动作捕捉解决方案分为五大类:激光定位技术、红外光学定位技术、可见光定位技术、计算机视觉动作捕捉技术以及基于惯性传感器的动作捕捉技术。这些技术各有各的优缺点,激光定位技术成本低但耐用性差,红外光学定位技术稳定性好但成本较高,可见光定位技术成本低、稳定性不错但是追踪性能欠佳,计算机视觉动作捕捉技术最真实自然但对硬件配置要求高,最后一个技术性能不错但是需要穿戴设备。
与上面提到的技术相比,ManaVR的方案性价比或许更高。该团队开发出相应的算法,结合了定位和动作捕捉,采用独特的步态追踪,不仅可以满足多人同时交互的需求,还能降低成本。据介绍,ManaVR的解决方案是收集两部分数据,一部分是通过佩戴惯性传感器的方式进行动作捕捉的数据,另一部分是通过低成本的特制地板和传感器追踪用户的脚步位置信息的数据,最后采用团队开发的算法,生成虚拟空间里用户的动作和位置信息。
经过测试发现,该团队的解决方案步态追踪延迟缩小到6ms,动作捕捉的延迟在8ms左右。ManaVR团队表示,在经过不断的调试下,他们的算法已经兼顾这部分时间差。
今年10月,ManaVR将推出一套可实现全沉浸式VR互动的产品,包括动作捕捉套装、步态输入追踪定位装置和高性能VR-READY计算背包。其中,轻量版动作捕捉套装可单独实现手部等关键部分的动作捕捉,完整版本则通过46个传感器实现全身动作捕捉需求;定位套装则包括负责步态追踪的脚部传感器和定位地板,标准商用发售版本通过简单的拼装即可使用,也能够为不同的场地需求提供定制版定位装置;高性能VR-READY计算背包提供双电热插拔供电,重量上控制在3.5kg左右,也会推出1.8kg的轻量版本背包。
据了解,ManaVR的产品并不是面向普通消费者,而是拓展B端市场。该团队计划与线下主题乐园进行合作,更远的未来,或许会为教育领域和军事领域做定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