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2年格力电器已开始布局“智能装备”,3月3日董秘望靖东告诉记者,格力从改善工人安全环境开始进行工业自动化改善,再到提升公司的成本与效益,未来将会把智能制造技术推向更多的中国企业、推向世界。
布局智能装备
在3月4日格力的智能装备首发会上,董事长董明珠表示,格力仅用四年时间,现在就可以做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精密机床,格力跟国际上会有协同合作,她希望这种合作不是“仰视”而是“平视”。
根据2016年半年报,公司开始智能装备的全面规划布局,根据产业分布现状,公司选择珠海、武汉、杭州、成都四地作为格力智能装备的主要研发或生产基地。
现智能装备产品已覆盖了伺服机械手、工业机器人、智能仓储设备、智能检测、换热器专用机床设备、无人自动化生产线体、数控机床等多个领域。
据了解,格力已自主研发超100种自动化产品,格力智能装备也应用到电器、新能源、食品、节能等多个领域。
面对这类“非空调类业务”,董秘望靖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我们在2012年已经成立了自动化办公室,意识到今后企业如何与国际竞争,除了品质方面,成本、效益都要与国际企业竞争。”
据了解,2013年格力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就已小规模外销,到2016年底,设备产值超过10亿元。
望靖东向记者介绍称,格力最开始进行智能化主要从改善内部安全环境开始做起,“比如员工的劳动体力问题,他们要进行重压缩机的搬运、焊接、冲压等,我们从这些简单的方面进行研究,随着进一步的改善就会发现这里空间巨大,成为一个方向。所以在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时候,我们已经做了储备和研究。首先是内部消化,因为内部市场很大,比如流水线的改造,比如郑州就是无人化工厂。”
他提到,目前先从与空调相关的领域切入智能装备,“格力给市场呈现的产品是空调,但比如钣金的加工、注塑的加工等,都是工业化的过程。我们现在钣金可以做到无人化,一个零件需要数个模具,模具水平设计后只需要一道工序就可以完成,这是模具的进步和流程的完善。当这个能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后,我们就能进一步帮客户改造,让我们的技术可以服务更多的中国企业。”
资本市场促公司规范化
望靖东告诉记者,智能制造将会作为格力的新增长点。“现在这块占比还不大,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要先把产品做好推广,得到市场的认可。”
据了解,未来格力电器将紧密围绕“机器人”和“精密机床”两大领域进行研究,在完成格力自身制造系统转型升级的同时,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一批完全自主研发的高端装备。
在望靖东看来,企业提供有质量、有核心技术的产品,则是实现供给侧改革的表现。经济面临产能过剩,所以供给侧改革首先要在技术和质量上进行提升。产品要有消费者喜欢,才能实现供给侧改革,这背后意味着,要依靠创新、核心技术、企业的价值观。
他谈到,2012年格力就成立了光伏项目组(现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主要研制和发展能源与信息的互通互联技术并推广应用),在2013年就研发出了光伏空调,“比如在中东地区或是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光伏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光伏空调显然就变得非常有价值。这就是企业长远的发展定位。我们在2015年提出让世界爱上中国制造,这是作为企业的呼吁。”
而在格力的发展中,资本市场亦为格力在转型中起到助力作用。他举例称,2001年格力进行募资,投入到中央空调的研发,在2003年中央空调正式起航,从2011年至今,中央空调产品处于国内行业第一,超过100亿营收。在2011年格力募资投入压缩机、商业空调的研发,在2012年底已经超越外资品牌,在国内市场位列第一。“每一次的募资,都在关键时刻的转型和发展对我们起到了帮助作用,助力我们走下去。”
同时他还提到,资本市场亦对格力的发展起到规范作用。“我们这些年从发展中发现,通过上市、外部的规范约束,有一个透明的机制逼着你进步以及变得更加稳健。我们上市以来募资了80亿,但是累计分红超过200亿,我们就是通过规范化发展,回馈社会。”
在他看来,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第一上市步伐越来越快,但监管越来越严格,这逼着企业要走正道,比如对环保情况等信息的披露;第二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能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资金流向实业,可以挤掉泡沫。”
本文出处:畅享网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畅享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vsharing.com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