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C linux容器简介——在操作系统层次上为进程提供的虚拟的执行环境,限制其使用的CPU和mem等资源,底层是linux内核资源管理的cgroups子系统

本文涉及的产品
容器镜像服务 ACR,镜像仓库100个 不限时长
简介:

1.LXC是什么?

LXC是Linux containers的简称,是一种基于容器的操作系统层级的虚拟化技术。

2.LXC可以做什么?

LXC可以在操作系统层次上为进程提供的虚拟的执行环境,一个虚拟的执行环境就是一个容器。可以为容器绑定特定的cpu和memory节点,分配特 定比例的cpu时间、IO时间,限制可以使用的内存大小(包括内存和是swap空间),提供device访问控制,提供独立的namespace(网络、 pid、ipc、mnt、uts)。

3.LXC如何实现?

Sourceforge上有LXC这个开源项目,但是LXC项目本身只是一个为用户提供一个用户空间的工具集,用来使用和管理LXC容器。LXC真 正的实现则是靠Linux内核的相关特性,LXC项目只是对此做了整合。基于容器的虚拟化技术起源于所谓的资源容器和安全容器。

LXC在资源管理方面依赖与Linux内核的cgroups子系统,cgroups子系统是Linux内核提供的一个基于进程组的资源管理的框架, 可以为特定的进程组限定可以使用的资源。LXC在隔离控制方面依赖于Linux内核的namespace特性,具体而言就是在clone时加入相应的 flag(NEWNS NEWPID等等)。

4.为什么要选择LXC?

LXC是所谓的操作系统层次的虚拟化技术,与传统的HAL(硬件抽象层)层次的虚拟化技术相比有以下优势:

  1. 更小的虚拟化开销(LXC的诸多特性基本由内核特供,而内核实现这些特性只有极少的花费,具体分析有时间再说)
  2. 快速部署。利用LXC来隔离特定应用,只需要安装LXC,即可使用LXC相关命令来创建并启动容器来为应用提供虚拟执行环境。传统的虚拟化技术则需要先创建虚拟机,然后安装系统,再部署应用。

LXC跟其他操作系统层次的虚拟化技术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LXC被整合进内核,不用单独为内核打补丁。

5.如何使用LXC?

 

lxc常见命令使用:
lxc-version 用于显示系统LXC的版本号(可以通过此命令判断系统是否安装了lxc)
用法:lxc-version
例如:lxc-version
lxc-checkconfig 用于判断linux内核是否支持LXC
用法:lxc-checkconfig
例如:lxc-checkconfig
lxc-create用于创建一个容器
用法:lxc-create -n name [-f config_file]
-n 后面跟要创建的容器名字 例如:-n foo
-f 后面跟容器配置文件的路径
注:1.采用lxc-create创建的容器,在停止运行后,不会被销毁,要采用lxc-destroy命令才能销毁
2.容器命令空间是全局的,系统中不允许存在重名的容器,如果-n 后面跟一个已经存在的容器名,创建会失败
例如:lxc-create --n foo --f foo.conf
lxc-execute 用于在一个容器执行应用程序
用法: lxc-execute -n name [-f config_file] [ -s KEY=VAL ]command
-n 后面跟容器名字(容器名字用于管理容器)例如:-n foo
-f 后面跟容器配置文件的路径(如果没有配置文件,可以直接用-s指定配置选项,如果什么都没有,系统采用默认策略)例如:-f foo.conf
-s 后面跟配置键值对 例如:lxc.cgroup.cpu.shares=512
command 为要执行的命令 例如:/bin/bash
这个命令会mount /proc 并且会自动创建/销毁容器。
注:1.如果容器还不存在,lxc-execute会自动创建一个,容器停止运行后会被自动销毁
2.用lxc-execute启动应用程序,配置优先级如下:
如果指定-f选项,那么之前创建容器(如果容器是已存在的)的配置文件不会被使用
如果指定-s选项,则在命令行中的配置键值对会覆盖配置文件(无论之前的还是-f指定的)相同配置
例如:lxc-execute --n foo --s lxc.cgroup.cpu.shares=512 /bin/bash
使用实际例子:
lxc-execute -n test /bin/bash
这个会启动一个lxc并给出类似的一个cmd窗口,网络是与操作系统共用的,这里好像仅仅是创建了一个命名空间
如果没有指定-f,默认的隔离将被使用,这个命令当你需要一个快速在一个 隔离的环境中运行程序。在物理机上和container中都会运行lxc-init,在宿主机上面,这个程序用于转发lxc-kill 信号到已经启动的程序中 ,在container中,这个程序的pid为1,它会fork出要执行的命令(pid为2)并执行。
lxc-start 用于在容器中执行给定命令
用法:lxc-start -n name [-f config_file] [-c console_file] [-d] [-s KEY=VAL]
[command]
-d 将容器当做守护进程执行
-f 后面跟配置文件
-c 指定一个文件作为容器console的输出,如果不指定,将输出到终端
-s 指定配置
如果没有指定命令,lxc-start 将要运行 /sbin/init
例如:lxc-start -n foo -f foo.conf -d /bin/bash
注:1.如果容器还不存在,lxc-start会自动创建一个,容器停止运行后会被自动销毁
2.lxc-start配置优先级与lxc-execute相同
3.lxc-start 与lxc.execute的异同:
lxc-start 和 lxc-execute都可以在容器中启动进程,区别在于lxc-start直接创建进程,lxc-execute先创建lxc-init进程,然后在 lxc-init中fork一个进程来执行。(关于第4点,lxc-init所占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The orphan process group and daemon are not supported by this command,
use the lxc-execute command instead
If no command is specified, lxc-start will use the default "/sbin/init"
command to run a system container.
4.lxc-start用于在容器启动system,lxc-execute用于在容器执行应用程序
lxc-kill 发送信号给容器中的第一个用户进程(容器内部进程号为2的进程)
用法:lxc-kil -n name SIGNUM
-n 后面跟容器名
SIGNUM 信号 (此参数可选,默认SIGKILL)
例如:lxc-kill -n foo
lxc-stop 用于停止容器中所有的进程
用法:lxc-stop -n name
-n后面跟要停止的容器名
例如:lxc-stop --n foo
lxc-destroy 用于销毁容器
用法:lxc-destroy -n name
-n后面跟要停止的容器名
例如: lxc-destroy --n foo
lxc-cgroup 用于获取或调整与cgroup相关的参数
用法:lxc-cgroup -n name subsystem value
-n 后面跟要调整的容器名
例如: lxc-cgroup -n foo devices.list
lxc-cgroup -n foo cpuset.cpus "0,3"
lxc-info 用户获取一个容器的状态
用法:lxc-info -n name
-n后面跟操作的容器名
例如: lxc-info --n foo
注:容器的状态有:STARTING RUNNING STOPPING STOPPED ABORTING
lxc-monitor 监控一个容器状态的变换,当一个容器的状态变化时,此命令会在屏幕上打印出容器的状态
用法:lxc-monitor -n name
例如:lxc-monitor -n foo
lxc-ls 列出当前系统所有的容器
用法:lxc-ls
例如:lxc-ls
lxc-ps 列出特定容器中运行的进程
用法:lxc-ps
例如:lxc-ps -n foo
更多的命令介绍可以再man page获得
















本文转自张昺华-sky博客园博客,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bonelee/p/6422574.html ,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目录
打赏
0
0
0
0
64
分享
相关文章
【Linux进程概念】—— 操作系统中的“生命体”,计算机里的“多线程”
在计算机系统的底层架构中,操作系统肩负着资源管理与任务调度的重任。当我们启动各类应用程序时,其背后复杂的运作机制便悄然展开。程序,作为静态的指令集合,如何在系统中实现动态执行?本文带你一探究竟!
【Linux进程概念】—— 操作系统中的“生命体”,计算机里的“多线程”
Linux内核中的线程和进程实现详解
了解进程和线程如何工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编写程序,充分利用多核CPU,实现并行计算,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计算效能。记住,适当平衡进程和线程的使用,既要拥有独立空间的'兄弟',也需要在'家庭'中分享和并行的成员。对于这个世界,现在,你应该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128 67
阿里云操作系统控制台:高效解决性能瓶颈与抖动之进程热点追踪
遇到“进程性能瓶颈导致业务异常”等多项业务痛点时,提供高效解决方案,并展示案例。
【YashanDB 知识库】如何避免 yasdb 进程被 Linux OOM Killer 杀掉
本文来自YashanDB官网,探讨Linux系统中OOM Killer对数据库服务器的影响及解决方法。当内存接近耗尽时,OOM Killer会杀死占用最多内存的进程,这可能导致数据库主进程被误杀。为避免此问题,可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在OS层面关闭OOM Killer,通过修改`/etc/sysctl.conf`文件并重启生效;二是豁免数据库进程,由数据库实例用户借助`sudo`权限调整`oom_score_adj`值。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护数据库进程免受系统内存管理机制的影响。
【Linux】进程概念和进程状态
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系统中进程的核心概念与管理机制。从进程的定义出发,阐述了其作为操作系统资源管理的基本单位的重要性,并深入解析了task_struct结构体的内容及其在进程管理中的作用。同时,文章讲解了进程的基本操作(如获取PID、查看进程信息等)、父进程与子进程的关系(重点分析fork函数)、以及进程的三种主要状态(运行、阻塞、挂起)。此外,还探讨了Linux特有的进程状态表示和孤儿进程的处理方式。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Linux进程的运行原理并优化系统性能。
57 4
【Linux】进程IO|系统调用|open|write|文件描述符fd|封装|理解一切皆文件
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中的进程IO与系统调用,包括 `open`、`write`、`read`和 `close`函数及其用法,解释了文件描述符(fd)的概念,并深入探讨了Linux中的“一切皆文件”思想。这种设计极大地简化了系统编程,使得处理不同类型的IO设备变得更加一致和简单。通过本文的学习,您应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Linux中的进程IO操作,提高系统编程的效率和能力。
122 34
|
1月前
|
Linux:守护进程(进程组、会话和守护进程)
守护进程在 Linux 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后台执行关键任务和服务,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理解进程组和会话的概念,是正确创建和管理守护进程的基础。使用现代的 `systemd` 或传统的 `init.d` 方法,可以有效地管理守护进程,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并掌握 Linux 守护进程的相关知识。
72 7
|
1月前
|
Linux 进程前台后台切换与作业控制
进程前台/后台切换及作业控制简介: 在 Shell 中,启动的程序默认为前台进程,会占用终端直到执行完毕。例如,执行 `./shella.sh` 时,终端会被占用。为避免不便,可将命令放到后台运行,如 `./shella.sh &`,此时终端命令行立即返回,可继续输入其他命令。 常用作业控制命令: - `fg %1`:将后台作业切换到前台。 - `Ctrl + Z`:暂停前台作业并放到后台。 - `bg %1`:让暂停的后台作业继续执行。 - `kill %1`:终止后台作业。 优先级调整:
93 5
Linux 进程管理基础
Linux 进程是操作系统中运行程序的实例,彼此隔离以确保安全性和稳定性。常用命令查看和管理进程:`ps` 显示当前终端会话相关进程;`ps aux` 和 `ps -ef` 显示所有进程信息;`ps -u username` 查看特定用户进程;`ps -e | grep <进程名>` 查找特定进程;`ps -p <PID>` 查看指定 PID 的进程详情。终止进程可用 `kill <PID>` 或 `pkill <进程名>`,强制终止加 `-9` 选项。
39 3
下一篇
oss创建bucket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