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进程IO|系统调用|open|write|文件描述符fd|封装|理解一切皆文件

简介: 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中的进程IO与系统调用,包括 `open`、`write`、`read`和 `close`函数及其用法,解释了文件描述符(fd)的概念,并深入探讨了Linux中的“一切皆文件”思想。这种设计极大地简化了系统编程,使得处理不同类型的IO设备变得更加一致和简单。通过本文的学习,您应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Linux中的进程IO操作,提高系统编程的效率和能力。

理解Linux中的进程IO与系统调用

在Linux操作系统中,进程与系统之间的交互主要通过系统调用完成。文件IO是最常见的系统调用之一,包括打开文件、读写文件等操作。本文将详细介绍Linux中的进程IO、系统调用、文件描述符(fd)及其封装,并深入探讨“理解一切皆文件”的概念。

一、系统调用简介

系统调用(System Call)是操作系统提供给应用程序的编程接口。通过系统调用,应用程序可以请求操作系统提供的各种服务,例如文件操作、进程控制、网络通信等。

在Linux中,常用的文件操作系统调用包括:

  • open:打开文件
  • read:读取文件
  • write:写入文件
  • close:关闭文件

二、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

文件描述符(fd)是一个非负整数,用于标识已打开的文件或其他IO资源。在Linux中,文件描述符是进程级别的,每个进程都有一张独立的文件描述符表。标准文件描述符包括:

  • 0:标准输入(stdin)
  • 1:标准输出(stdout)
  • 2:标准错误(stderr)

三、系统调用详解

3.1 open系统调用

open系统调用用于打开文件,并返回一个文件描述符。其原型定义在 <fcntl.h>头文件中:

#include <fcntl.h>

int open(const char *pathname, int flags, mode_t mode);
​
  • pathname:要打开的文件路径。
  • flags:打开文件的模式(例如 O_RDONLYO_WRONLYO_RDWR)。
  • mode:文件权限(用于创建文件时)。

示例代码:

#include <fcntl.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fd = open("example.txt", O_WRONLY | O_CREAT, 0644);
    if (fd == -1) {
        perror("open");
        return 1;
    }
    printf("File opened with fd: %d\n", fd);
    close(fd);
    return 0;
}
​

3.2 write系统调用

write系统调用用于向文件写入数据。其原型定义在 <unistd.h>头文件中:

#include <unistd.h>

ssize_t write(int fd, const void *buf, size_t count);
​
  • fd:文件描述符。
  • buf:要写入的数据缓冲区。
  • count:要写入的数据字节数。

示例代码:

#include <fcntl.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fd = open("example.txt", O_WRONLY | O_CREAT, 0644);
    if (fd == -1) {
        perror("open");
        return 1;
    }
    const char *msg = "Hello, world!\n";
    ssize_t bytes_written = write(fd, msg, 14);
    if (bytes_written == -1) {
        perror("write");
        close(fd);
        return 1;
    }
    printf("Wrote %ld bytes\n", bytes_written);
    close(fd);
    return 0;
}
​

3.3 read系统调用

read系统调用用于从文件读取数据。其原型定义在 <unistd.h>头文件中:

#include <unistd.h>

ssize_t read(int fd, void *buf, size_t count);
​
  • fd:文件描述符。
  • buf:用于存储读取数据的缓冲区。
  • count:要读取的数据字节数。

示例代码:

#include <fcntl.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fd = open("example.txt", O_RDONLY);
    if (fd == -1) {
        perror("open");
        return 1;
    }
    char buf[128];
    ssize_t bytes_read = read(fd, buf, sizeof(buf) - 1);
    if (bytes_read == -1) {
        perror("read");
        close(fd);
        return 1;
    }
    buf[bytes_read] = '\0';
    printf("Read %ld bytes: %s\n", bytes_read, buf);
    close(fd);
    return 0;
}
​

3.4 close系统调用

close系统调用用于关闭文件描述符。其原型定义在 <unistd.h>头文件中:

#include <unistd.h>

int close(int fd);
​
  • fd:要关闭的文件描述符。

示例代码:

#include <fcntl.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fd = open("example.txt", O_WRONLY | O_CREAT, 0644);
    if (fd == -1) {
        perror("open");
        return 1;
    }
    printf("File opened with fd: %d\n", fd);
    if (close(fd) == -1) {
        perror("close");
        return 1;
    }
    printf("File closed\n");
    return 0;
}
​

四、理解“一切皆文件”

在Linux中,一切皆文件。这意味着所有的IO操作(包括文件、设备、网络通信等)都通过文件描述符进行。这种设计简化了系统调用的接口,使得程序可以用统一的方式处理不同类型的IO设备。

4.1 文件

常规文件通过文件描述符进行读写操作,如前文所述的 openreadwriteclose

4.2 设备

设备文件(如 /dev/null/dev/sda)也可以通过文件描述符操作。例如,读取系统内存信息:

#include <fcntl.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fd = open("/dev/mem", O_RDONLY);
    if (fd == -1) {
        perror("open");
        return 1;
    }
    // 读取内存数据的操作...
    close(fd);
    return 0;
}
​

4.3 网络

网络套接字也通过文件描述符操作。以下是一个简单的TCP客户端示例: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netinet/in.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t main() {
    int 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if (sockfd == -1) {
        perror("socket");
        return 1;
    }

    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_addr;
    memset(&server_addr, 0, sizeof(server_addr));
    server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er_addr.sin_port = htons(8080);
    inet_pton(AF_INET, "127.0.0.1", &server_addr.sin_addr);

    if (connect(sockfd, (struct sockaddr *)&server_addr, sizeof(server_addr)) == -1) {
        perror("connect");
        close(sockfd);
        return 1;
    }

    const char *msg = "Hello, server!";
    send(sockfd, msg, strlen(msg), 0);

    char buf[128];
    ssize_t bytes_received = recv(sockfd, buf, sizeof(buf) - 1, 0);
    if (bytes_received == -1) {
        perror("recv");
        close(sockfd);
        return 1;
    }
    buf[bytes_received] = '\0';
    printf("Received: %s\n", buf);

    close(sockfd);
    return 0;
}
​

五、总结

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中的进程IO与系统调用,包括 openwritereadclose函数及其用法,解释了文件描述符(fd)的概念,并深入探讨了Linux中的“一切皆文件”思想。这种设计极大地简化了系统编程,使得处理不同类型的IO设备变得更加一致和简单。通过本文的学习,您应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Linux中的进程IO操作,提高系统编程的效率和能力。

目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Java Unix Go
【Java】(8)Stream流、文件File相关操作,IO的含义与运用
Java 为 I/O 提供了强大的而灵活的支持,使其更广泛地应用到文件传输和网络编程中。!但本节讲述最基本的和流与 I/O 相关的功能。我们将通过一个个例子来学习这些功能。
159 1
|
5月前
|
XML JSON Go
Go语言中的文件与IO:JSON、CSV、XML处理
本文介绍了 Go 语言中对 JSON、CSV 和 XML 三种常见数据格式的处理方法。通过标准库 `encoding/json`、`encoding/csv` 和 `encoding/xml`,可以实现结构体与数据格式之间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JSON 适合 Web API 和前后端通信,因其清晰易读;CSV 适用于表格数据和轻量级交换;XML 则支持复杂嵌套结构,常用于配置文件和 SOAP 协议。文中提供代码示例,涵盖基本使用、嵌套结构处理及实战建议,帮助开发者高效操作这些格式。
|
5月前
|
Unix Go
Go语言中的文件与IO:文件读写
本文介绍了 Go 语言中文件操作的基础方法,涵盖打开与关闭文件、读取和写入文件内容、追加写入以及复制文件等功能。通过 `os`、`bufio` 和 `io` 等标准库包,提供了高效且灵活的实现方式,如使用 `os.ReadFile` 读取整个文件、`bufio.Scanner` 逐行读取、`os.Create` 创建文件以及 `io.Copy` 复制文件内容。同时强调了错误处理的重要性,例如使用 `defer` 确保文件关闭,并推荐注意文件权限设置(如 UNIX 系统中的 `0644`)。最后以表格形式总结了常用操作及其推荐方法,便于快速查阅和应用。
|
5月前
|
Go 数据处理
Go语言中的文件与IO:bufio 和 scanner
Go 标准库中的 `bufio` 包高效读写功能,适用于文件和数据处理。`bufio.Reader` 支持按行或分隔符读取,`bufio.Writer` 提供高性能写入并需调用 `Flush()` 确保数据写入。`bufio.Scanner` 是处理文本文件(如日志、配置)的利器,可按行、单词等分割内容。本文详解其用法,并给出实践建议,如统计字符数、模拟 `tail -f` 和词频分析等。
|
Java 测试技术 Maven
Maven clean 提示文件 java.io.IOException
在使用Maven进行项目打包时,遇到了`Failed to delete`错误,尝试手动删除目标文件也失败,提示`java.io.IOException`。经过分析,发现问题是由于`sys-info.log`文件被其他进程占用。解决方法是关闭IDEA和相关Java进程,清理隐藏的Java进程后重新尝试Maven clean操作。最终问题得以解决。总结:遇到此类问题时,可以通过任务管理器清理相关进程或重启电脑来解决。
|
11月前
|
存储 Java API
【JavaEE】——文件IO(万字长文)
文件路径,文本文件,二进制文件,File类,文件流,字节流(InputStream,OutputStream)字符流(Reader,Writer)
|
网络协议 Linux 调度
深入探索Linux操作系统的心脏:内核与系统调用####
本文旨在揭开Linux操作系统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内核与系统调用的神秘面纱,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让读者仿佛踏上了一段奇妙的旅程,从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了解这两个关键组件如何协同工作,支撑起整个操作系统的运行。不同于传统的技术解析,本文将以故事化的方式,带领读者领略Linux内核的精妙设计与系统调用的魅力所在,即便是对技术细节不甚了解的读者也能轻松享受这次知识之旅。 ####
|
缓存 算法 安全
深入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心脏:内核与系统调用####
【10月更文挑战第20天】 本文将带你探索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其强大的内核和高效的系统调用机制。通过深入浅出的解释,我们将揭示这些技术是如何协同工作以支撑起整个系统的运行,同时也会触及一些常见的误解和背后的哲学思想。无论你是开发者、系统管理员还是普通用户,了解这些基础知识都将有助于你更好地利用Linux的强大功能。 ####
179 1
|
8月前
|
Linux 数据库 Perl
【YashanDB 知识库】如何避免 yasdb 进程被 Linux OOM Killer 杀掉
本文来自YashanDB官网,探讨Linux系统中OOM Killer对数据库服务器的影响及解决方法。当内存接近耗尽时,OOM Killer会杀死占用最多内存的进程,这可能导致数据库主进程被误杀。为避免此问题,可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在OS层面关闭OOM Killer,通过修改`/etc/sysctl.conf`文件并重启生效;二是豁免数据库进程,由数据库实例用户借助`sudo`权限调整`oom_score_adj`值。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护数据库进程免受系统内存管理机制的影响。
|
8月前
|
Linux Shell
Linux 进程前台后台切换与作业控制
进程前台/后台切换及作业控制简介: 在 Shell 中,启动的程序默认为前台进程,会占用终端直到执行完毕。例如,执行 `./shella.sh` 时,终端会被占用。为避免不便,可将命令放到后台运行,如 `./shella.sh &`,此时终端命令行立即返回,可继续输入其他命令。 常用作业控制命令: - `fg %1`:将后台作业切换到前台。 - `Ctrl + Z`:暂停前台作业并放到后台。 - `bg %1`:让暂停的后台作业继续执行。 - `kill %1`:终止后台作业。 优先级调整:
621 5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