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控制网络安全技术与实践》一2.5.4 PLC的通信技术

简介: 本文讲的是工业控制网络安全技术与实践一2.5.4 PLC的通信技术,本节书摘来华章计算机《工业控制网络安全技术与实践》一书中的第2章,第2.5.4节,姚 羽 祝烈煌 武传坤 编著 译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华章计算机”公众号查看。

2.5.4 PLC的通信技术

1.概述
本文讲的是工业控制网络安全技术与实践一2.5.4 PLC的通信技术,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技术也称为“电力线通信技术”,它是通过电力线为媒介,用来传输数据、语音、图像等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电力线通信的记载,PLC技术在发展的各个阶段被应用在高压输电网、中压输电网和低压输电网等领域;传输速率已由1 Mbit/s发展到2 Mbit/s、24 Mbit/s等,甚至高达
200 Mbit/s和500 Mbit/s,有的甚至更高,是被业界看好的宽带接入技术之一。

  1. PLC通信技术工作原理
    信号发送时,利用GMSK(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以及OFDM(正交频分多路复用)调制技术将待传输信号的频率加载到电流上,通过电力线将该电流传输至用户。在接收端,用户需要安装一个特制的调制解调器(也称为无线电力猫),调制解调器的一端与常规电源相连,另一端与计算机的网卡接通,计算机即可上网。

无线电力猫是电力调制解调模块与无线接入点AP的融合,使用终端就是家庭用户,与电源插座相连接,即插即用。当无线电力猫终端接通电源后,系统能够自动搜寻局端电力网桥,注册属于自己的MAC地址,与此同时,局端电力网桥会给每一个无线电力猫终端分配唯一的TEI。PLC中局端电力网桥与每一个无线电力猫终端之间是主从关系,均采用点对多的拓扑结构。

  1. PLC通信技术的应用
    目前,国内外对于电力线上网技术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是用户内联网技术模式,通过室内安装的电力线,实现整个家庭的互联互通;二是户外接入技术模式,利用配电柜与用户的有效连接方式,达到信息高速输送给用户的目的。

电力线上网技术与日常生活接触最早的工作方式是自动完成远程水表、电表、煤气表数据的读取工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方便了用户。预计今后电力线上网技术还可以实现有电源插座的任何地方,不用拨号就可以享受高速的网络服务,保证了数字化生活的舒适和便利,同时还可以实现家庭智能监控系统,利用PLC技术将家中的电气设备连接起来[18]。

4.通信规程

PLC串行通信采用半双工异步传送,支持CCM通信协议,并具有以下功能:①上位通信功能;②主局功能;③一对一功能;④无协议串行通信功能。这些功能可以实现PLC的寄存器和内部继电器的读入和写出、传送状态的跟踪等。由于CCM协议采用主从通信方式,所以通信过程中由主局保持主动权,向子局发出呼叫,并通过向子局发送命令帧来控制数据传送的方向、格式和内容;子局对得到的主局呼叫做出响应,并根据命令帧要求进行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过程以主局向子局写入数据为例,如图2-11所示,通信从主局向子局提出呼叫开始,子局做出应答以建立连接,主局接到应答后,向子局发送首标,子局将依据首标各项要求与主局进行数据传输,在子局做出响应后,开始传送数据,数据以128字节(ASCII方式)为单位进行分组传送,最后主局发送EOF信号结束本次通信。其中,首标作为命令帧,规定了数据传送方向、数据操作起始地址及数据传送量等。
screenshot
在进行数据通信时,通信应答时间决定了系统读写速度,而作为主局的计算机通信时间因上位计算机类型、PC扫描时间、PLC数据通信接口模块应答延迟时间设定值、波特率、数据传送量的不同而不同。其中,PC扫描时间与应答延迟时间对通信时间的影响为当PC扫描时间比应答延迟时间短时,前者对通信时间没有影响;反之,当PC扫描时间比应答延迟时间长时,在计算总通信时间时,采用PC扫描时间,计算公式如下:
总通信时间=A+B+C+D
其中,A为呼叫发送/应答时间,B为首标发送/应答时间,C为数据发送/应答时间,D为通信结束应答时间。
以数据发送时间为例:
数据发送时间=数据传送字符数×通信时间/字符+PC扫描时间
数据通信中,数据传送量因采用的传送方式不同而不同。传送方式支持ASCII码和二进制两种。其中ASCII码是用8位表示数字、字母等,因此采用它来进行数据通信时,一字节二进制数要由两字节ASCII码来表示,实际传输量就是采用二进制数据通信的两倍。而在某些要求较强的可靠性和实时性的系统中,为提高通信速率和更好地实现实时监控,应选用二进制传输方式,波特率选用9600 bit/s,并采用奇校验,通信时间/字符为1 ms/字符[19]。

原文标题:工业控制网络安全技术与实践一2.5.4 PLC的通信技术

目录
打赏
0
0
0
0
1408
分享
相关文章
数据中心网络关键技术,技术发明一等奖!
近日,阿里云联合清华大学与中国移动申报的“性能可预期的大规模数据中心网络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该项目通过端网融合架构,实现数据中心网络性能的可预期性,在带宽保障、时延控制和故障恢复速度上取得重大突破,显著提升服务质量。成果已应用于阿里云多项产品及重大社会活动中,如巴黎奥运会直播、“双十一”购物节等,展现出国际领先水平。
网络通讯技术:HTTP POST协议用于发送本地压缩数据到服务器的方案。
总的来说,无论你是一名网络开发者,还是普通的IT工作人员,理解并掌握POST方法的运用是非常有价值的。它就像一艘快速,稳定,安全的大船,始终为我们在网络海洋中的冒险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63 22
|
13天前
|
基于 Python 哈希表算法的局域网网络监控工具:实现高效数据管理的核心技术
在当下数字化办公的环境中,局域网网络监控工具已成为保障企业网络安全、确保其高效运行的核心手段。此类工具通过对网络数据的收集、分析与管理,赋予企业实时洞察网络活动的能力。而在其运行机制背后,数据结构与算法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聚焦于 PHP 语言中的哈希表算法,深入探究其在局域网网络监控工具中的应用方式及所具备的优势。
47 7
掌握网络通信协议和技术:开发者指南
本文探讨了常见的网络通信协议和技术,如HTTP、SSE、GraphQL、TCP、WebSocket和Socket.IO,分析了它们的功能、优劣势及适用场景。开发者需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协议,以构建高效、可扩展的应用程序。同时,测试与调试工具(如Apipost)能助力开发者在不同网络环境下优化性能,提升用户体验。掌握这些协议是现代软件开发者的必备技能,对项目成功至关重要。
飞天洛神云网络再度入选通信顶会 SIGCOMM'24
飞天洛神云网络再度入选通信顶会 SIGCOMM'24
65 12
YOLOv11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MoblieNetV3:基于搜索技术和新颖架构设计的轻量型网络模型
YOLOv11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MoblieNetV3:基于搜索技术和新颖架构设计的轻量型网络模型
298 10
YOLOv11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MoblieNetV3:基于搜索技术和新颖架构设计的轻量型网络模型
RT-DETR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MoblieNetV3:基于搜索技术和新颖架构设计的轻量型网络模型
RT-DETR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MoblieNetV3:基于搜索技术和新颖架构设计的轻量型网络模型
82 4
RT-DETR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MoblieNetV3:基于搜索技术和新颖架构设计的轻量型网络模型
基于 C# 网络套接字算法的局域网实时监控技术探究
在数字化办公与网络安全需求增长的背景下,局域网实时监控成为企业管理和安全防护的关键。本文介绍C#网络套接字算法在局域网实时监控中的应用,涵盖套接字创建、绑定监听、连接建立和数据传输等操作,并通过代码示例展示其实现方式。服务端和客户端通过套接字进行屏幕截图等数据的实时传输,保障网络稳定与信息安全。同时,文章探讨了算法的优缺点及优化方向,如异步编程、数据压缩与缓存、错误处理与重传机制,以提升系统性能。
49 2
静态长效代理IP的技术创新与网络安全体现在哪些方面?
随着数字化发展,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核心需求。静态长效代理IP通过智能路由、动态IP池管理、加密技术、负载均衡及API集成等创新,提升数据传输速度与安全性。它在信息安全保护、访问控制、数据传输保护及网络监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各行业提供高效、安全的网络解决方案,应用前景广阔。
62 5
智能体竟能自行组建通信网络,还能自创协议提升通信效率
《一种适用于大型语言模型网络的可扩展通信协议》提出创新协议Agora,解决多智能体系统中的“通信三难困境”,即异构性、通用性和成本问题。Agora通过标准协议、结构化数据和自然语言三种通信格式,实现高效协作,支持复杂任务自动化。演示场景显示其在预订服务和天气预报等应用中的优越性能。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2410.11905。
57 6